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除砂率对污泥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明昊 沙超 +5 位作者 庞子山 董滨 杨长明 何群彪 杨殿海 戴晓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1,共4页
根据三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在不同除砂率条件下城市污泥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了沉砂池除砂率的改变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提高沉砂池除砂率能有效提升城市... 根据三座典型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数据,运用数学模型模拟在不同除砂率条件下城市污泥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分析了沉砂池除砂率的改变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提高沉砂池除砂率能有效提升城市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且单位除砂率对污泥泥质的影响随着原始除砂率的增大而增强;同时,当进水中有机组分增加时,除砂率的提高对污泥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除砂率 污泥有机质含量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勤 姚天举 +3 位作者 胡坚 喻一萍 陈恒宝 许立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94-97,共4页
针对低有机质含量污泥和难降解调理剂混合堆肥时因发热量不足而易导致堆肥失败的问题,利用草坪碎屑作为污泥堆肥的调理剂,考察了添加草屑发酵物后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效果。结果表明,草屑发酵后可转化为易被微生物利用的外加碳源,有... 针对低有机质含量污泥和难降解调理剂混合堆肥时因发热量不足而易导致堆肥失败的问题,利用草坪碎屑作为污泥堆肥的调理剂,考察了添加草屑发酵物后低有机质污泥的好氧堆肥效果。结果表明,草屑发酵后可转化为易被微生物利用的外加碳源,有利于低有机质污泥的堆肥;将发酵青草按1∶5的质量比加到低有机质污泥中,混合后在强制通风条件下进行好氧堆肥,能使污泥堆肥温度升至55℃,并维持3 d以上,使污泥达到无害化和稳定化;对腐熟后的污泥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证明了其可作为有机肥使用,并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发酵青草 好氧堆肥 腐熟度
下载PDF
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姚天举 李纪周 +1 位作者 赵芳 黄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388-10389,共2页
[目的]为明确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刨花、葡萄糖、发酵草屑为调理剂进行低有机质污泥堆肥对比试验,研究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结果]发酵草屑和低有机质污泥按照1∶5比例混合在强制通风条... [目的]为明确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刨花、葡萄糖、发酵草屑为调理剂进行低有机质污泥堆肥对比试验,研究发酵草屑在低有机质污泥堆肥中的作用。[结果]发酵草屑和低有机质污泥按照1∶5比例混合在强制通风条件下进行好氧堆肥,堆料初期温度上升慢,达到中温后温度急剧上升到高于55℃,并维持3 d以上。加发酵草屑后,污泥中有机质的分解率从最低的8.1%提高到36%,检测表明达到无害化标准。热量平衡计算表明发酵草屑在堆肥中的作用是有效调理堆料的C/N比,并为微生物提供初期碳源,既是起爆剂和调理剂,又是高温菌的营养物提供者。[结论]低有机质污泥加发酵青草堆肥是一种简单、经济、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发酵草屑 好氧堆肥 热量平衡计算
下载PDF
秸秆与城市低有机质含量污泥好氧堆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纪周 姚天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316-9317,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秸秆利用效率;降低污水处理后污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将污泥与秸秆混合堆沤,以秸秆为调理剂调理C/N,测试堆肥的温度与营养成分。[结果]结果表明,腐熟秸秆和低有机质含量污泥混合堆肥能有效调理堆料C/N比,满足微生... [目的]为了提高秸秆利用效率;降低污水处理后污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法]将污泥与秸秆混合堆沤,以秸秆为调理剂调理C/N,测试堆肥的温度与营养成分。[结果]结果表明,腐熟秸秆和低有机质含量污泥混合堆肥能有效调理堆料C/N比,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使堆料快速升温,实现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结论]腐熟秸秆和低有机质含量污泥混合堆肥可用于处理秸秆及污染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秸秆 好氧堆肥 腐熟剂
下载PDF
电子受体冲击条件下低有机质剩余污泥的高温厌氧水解酸化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光学 李延晅 +3 位作者 王莹莹 郭玉梅 吴毅晖 郭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是其后续能源资源化的重要前提保障技术。针对低有机质剩余污泥,在55℃高温运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受体冲击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运行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水解酸化过程中水解、酸化效果和氮磷营养元素的释放。结果表明:...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是其后续能源资源化的重要前提保障技术。针对低有机质剩余污泥,在55℃高温运行条件下,研究了电子受体冲击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运行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水解酸化过程中水解、酸化效果和氮磷营养元素的释放。结果表明:采用短时曝气冲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厌氧水解酸化过程中污泥的去除率,短时曝气和对照组条件下污泥挥发性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为40%和31%。电子受体冲击条件下增加了溶解性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的产率,尤其是蛋白质产率。引入电子受体冲击主要改善固体物质的降解效率,并不影响酸化的代谢模式,酸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以丁酸型为主。氨氮释放、三维荧光和分子量分布均表明蛋白质类物质的差异主要在于水解阶段产生溶解性蛋白质浓度不同,而不是酸化阶段造成的差异。电子受体冲击尤其是短时曝气冲击是强化污泥水解酸化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水解酸化 电子受体冲击 高温厌氧消化
下载PDF
深圳市某水质净化厂高有机质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昊亮 王艳龙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145-146,144,共3页
采用"离心浓缩+板框压滤+低温除湿干化"集成工艺处理高有机质污泥,结合了板框压滤和低温除湿干化的优点,能将98%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40%以下,能达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且能与末端掺烧焚烧友好衔接。文中介绍了深圳... 采用"离心浓缩+板框压滤+低温除湿干化"集成工艺处理高有机质污泥,结合了板框压滤和低温除湿干化的优点,能将98%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40%以下,能达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且能与末端掺烧焚烧友好衔接。文中介绍了深圳某水质净化厂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主体工艺段设计要点,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深度脱水 板框压滤 低温除湿干化 工艺设计
下载PDF
腐殖活性污泥生化特征及处理效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磊 尹军 +2 位作者 韩相奎 刘志生 马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5,共5页
为探讨腐殖活性污泥的生物化学特征及其作用机理,对腐殖生物填料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SEM-EDAX)测定,表明填料中主要组成元素为C、O、Si,同时含有少量Al、S、Fe.腐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中若干特征菌群的对比分析表明,腐殖活性污泥中... 为探讨腐殖活性污泥的生物化学特征及其作用机理,对腐殖生物填料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SEM-EDAX)测定,表明填料中主要组成元素为C、O、Si,同时含有少量Al、S、Fe.腐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中若干特征菌群的对比分析表明,腐殖活性污泥中的一般细菌总量、硝酸菌、亚硝酸菌、脱氮菌及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活性污泥;腐殖活性污泥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比普通活性污泥低,但腐殖酸及富里酸和胡敏酸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普通活性污泥;腐殖活性污泥法运行的SBR反应器对CODCr、TP和TN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SBR反应器,分别高出4%、14%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活性污泥 菌群数量 污泥有机质 腐殖酸
下载PDF
污水污泥直接用于烧砖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君洁 《砖瓦》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污水污泥可以有条件地用于烧砖。如果直接用作制砖泥料或添加料时,其有机质的挥发分在砖窑预热带析出,白白随烟气排出大气,损失70%的热值,并造成严重的甲烷二次污染。
关键词 污水污泥烧结砖有机质挥发分 甲烷热值
下载PDF
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汉龙 严媛媛 +2 位作者 何群彪 戴晓虎 周琪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9-634,共6页
以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加热时间研究100℃温和热处理对其有机物溶出以及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00℃的温和热处理,污泥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在预处理前30 min内显著增加,30 min以后则趋于平缓.其中SCOD、蛋... 以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加热时间研究100℃温和热处理对其有机物溶出以及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00℃的温和热处理,污泥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在预处理前30 min内显著增加,30 min以后则趋于平缓.其中SCOD、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100℃热处理30 min时的溶出率分别达到10.5%、11.6%和8.2%.温和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低有机质污泥的产气总量,而且还可以缩短产气高峰的到达时间.经100℃热处理30 min的污泥,在厌氧消化10 d时的沼气产率(以VS计)为136.0 mL·g-1,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86.0%;厌氧消化30 d后的VS降解率也由空白时的19.1%增加到33.3%.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100℃的温和热水解处理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4种关键酶(蛋白酶、乙酸激酶、磷酸转乙酰酶和辅酶F420)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热处理 厌氧消化 有机 加热时间
原文传递
酸碱法预处理低有机质污泥的效果研究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汉龙 严媛媛 +2 位作者 何群彪 戴晓虎 周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8-463,共6页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VS/TS<50%)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pH值的酸碱预处理对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药剂投加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实验,从经济性与处理效果两个角度筛选出酸碱预处理最优的pH条件.结果表明,COD、蛋...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VS/TS<50%)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pH值的酸碱预处理对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药剂投加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实验,从经济性与处理效果两个角度筛选出酸碱预处理最优的pH条件.结果表明,COD、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DNA在不同的pH条件下有着基本相似的溶出规律,即其溶出浓度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不断增加,而在酸性条件下正好相反,且碱性预处理的溶出效果要明显优于酸性预处理.当预处理pH为9、10、11、12和13时,COD的溶出率分别达到6.5%、18.0%、36.7%、65.5%和83.5%.氨氮和磷酸盐的溶出规律与有机物不同,其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效果比碱性条件更明显.此外,随着碱性处理pH的升高,需投加的化学试剂的量也在不断增加.当pH≥12时,OH-反应率则迅速下降,不再具有经济性.而较低的pH(如pH=9)对甲烷产率和VS去除率的提高效果有限.因此,从处理效果提高和碱性试剂消耗两个角度来考察,选择pH=10或11作为低有机质污泥碱性预处理的控制条件是较为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酸碱法 有机 厌氧消化
原文传递
热碱预处理改善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严媛媛 陈汉龙 +2 位作者 何群彪 戴晓虎 周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9-13,17,共6页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含量(VS/TS值<0.5)的污泥为对象,研究在控制pH值为11时不同加热温度的热碱预处理对其溶胞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评价其对厌氧消化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SS的减量化程度以及COD...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含量(VS/TS值<0.5)的污泥为对象,研究在控制pH值为11时不同加热温度的热碱预处理对其溶胞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试验评价其对厌氧消化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SS的减量化程度以及COD、TOC、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溶出效果随着热碱处理时加热温度的上升而不断提高,且在100℃以上变化更趋明显。在经pH值为11、120℃加热处理30 min后,COD溶出率和对SS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54.1%和11.6%。在热碱联合预处理过程中,伴随着有机物的溶出,各种元素也不断由固相释放至液相。C、N和P三种元素的溶出率在加热温度为12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69.1%、76.2%和86.1%。BMP试验显示,经pH值为11、加热温度分别为100℃和120℃的热碱预处理后,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25 d的沼气产率比空白分别提高了37.7%和41.5%,其对应的VS去除率分别为34.8%和3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热碱 有机 厌氧消化
原文传递
微波强化预处理促进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艳杰 严媛媛 郭迎庆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5,99,共5页
以微波法强化预处理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重点考察微波时间对有机物溶出量以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有机物溶出量也相应增加,且在作用前6 min增幅较高,后趋于平缓。COD、TOC、蛋白质、多糖和DNA在微波处... 以微波法强化预处理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重点考察微波时间对有机物溶出量以及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有机物溶出量也相应增加,且在作用前6 min增幅较高,后趋于平缓。COD、TOC、蛋白质、多糖和DNA在微波处理6 min时的溶出量分别为相同条件下未经微波处理时的8.0倍、7.2倍、10.4倍、12.4倍和8.4倍。微波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低有机质污泥产气总量的提高,而且可以使厌氧消化过程中产气高峰段提前。在厌氧消化15 d时,微波处理6 min的甲烷产率为144 mL/g,比未处理空白提高了62%;微波处理组在厌氧消化15 d时产气基本稳定,而未处理组则要延迟到20 d。VS去除率也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微波处理 厌氧消化 有机
原文传递
低温热碱破解低有机质污泥及磷形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德超 周礼杰 +2 位作者 尹魁浩 彭盛华 成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21-5629,共9页
以低温热碱破解低有机质污泥,考察了不同热碱条件下低有机质污泥破解情况,通过DNA释放量分析了污泥细胞破解效果,同时,研究了污泥中磷形态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从污泥破解程度(DD)与DNA释放量来看,热碱联合可强化污泥破解,而pH比温度... 以低温热碱破解低有机质污泥,考察了不同热碱条件下低有机质污泥破解情况,通过DNA释放量分析了污泥细胞破解效果,同时,研究了污泥中磷形态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从污泥破解程度(DD)与DNA释放量来看,热碱联合可强化污泥破解,而pH比温度起更重要作用,尤其对污泥破解释磷起关键作用。高pH条件下,污泥中有机磷(OP)和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以磷酸盐的形式大量溶解,而磷酸盐与钙离子反应导致磷灰石(AP)含量升高。研究认为,仅加碱pH=13即可有效破解低有机质污泥,操作简单,有利于污泥减量,且磷回收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碱 有机质污泥 破解 磷形态
原文传递
药剂联合高温对低有机质污泥水解促进研究
14
作者 江丽华 卓桂华 +4 位作者 陈细妹 林鸿 刘常青 甄广印 郑育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6-92,共7页
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泥稳定和能源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生物营养物去除工艺,普遍存在进水有机物含量低的问题,导致污泥有机质含量也偏低(VS/TS<0.6)。针对南方典型低有机质污泥,在120℃、0.5 h条件下分... 厌氧消化是实现污泥稳定和能源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生物营养物去除工艺,普遍存在进水有机物含量低的问题,导致污泥有机质含量也偏低(VS/TS<0.6)。针对南方典型低有机质污泥,在120℃、0.5 h条件下分别投加NaOH、Ca(OH)_(2)和CaCl_(2)进行联合高温热水解预处理后,进行中温厌氧消化。结果表明,投加药剂联合高温热水解促进了溶解性有机碳(SOC)、可溶糖、可溶性蛋白质的溶出,进而提高了累积产甲烷量。在高温热水解预处理过程中,药剂对有机物的溶出效果为NaOH>Ca(OH)_(2)>CaCl_(2)。在后续厌氧消化过程中,由于CaCl_(2)可提高SCOD中碳水化合物占比,投加CaCl_(2)联合高温热水解后总化学需氧量(TCOD)和总糖降解效果明显,TCOD降解量为25326 mg/L且总糖降解量在TCOD降解量中占比最高(87.7%),因而3种药剂中CaCl_(2)的累积产甲烷量最高(183.1 mL/gVS)。CaCl_(2)联合高温热水解预处理较NaOH、Ca(OH)_(2)更能提高低有机质污泥的厌氧产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高温热水解 联合预处理 厌氧消化 有机物溶出
原文传递
NZVI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5
作者 王庆鹏 杨朝晖 +2 位作者 徐锐 张燕茹 曹姣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54,共8页
采用投加不同剂量纳米零价铁(NZVI)(0,0.1,0.3,0.5 g/g VS)的低有机质污泥进行半连续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反应器在不同NZVI投加量下的产甲烷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表明:NZVI的投加前期对产甲烷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反应器中NZVI... 采用投加不同剂量纳米零价铁(NZVI)(0,0.1,0.3,0.5 g/g VS)的低有机质污泥进行半连续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反应器在不同NZVI投加量下的产甲烷特性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表明:NZVI的投加前期对产甲烷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反应器中NZVI累积逐渐对产甲烷产生抑制,且投加量越高抑制效果产生越早,抑制作用也越强。投加NZVI反应器未造成酸化或氨抑制,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较好,系统上清液中磷酸盐去除率最高达到97.78%。NZVI的投加可以促进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等水解产酸菌和Methanosarcina等多数氢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生长,而对严格的乙酸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污泥 纳米零价铁 厌氧消化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Composted and Thermally Dried Sewage Sludges on Soil and Soil Humic Acid Properties 被引量:6
16
作者 J. M. FERNNDEZ N. SENESI +2 位作者 C. PLAZA G. BRUNETTI A. POLO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81-291,共11页
The effect of annual additions of composted sewage sludge (CS) and thermally dried sewage sludge (TS) at 80 t ha-1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ree years in a field experiment under semiarid cond... The effect of annual additions of composted sewage sludge (CS) and thermally dried sewage sludge (TS) at 80 t ha-1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ree years in a field experiment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Humic acids (HAs) isolated by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from CS, TS, and unamended (SO) and sludge amended soils were analysed for elemental (C, H, N, S and O) and acidic functional groups (carboxylic and phenolic) and by ultraviolet-visibl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ies. With respect to CS, TS had similar pH and total P and K contents, larger dry matter, total organic C, total N and C/N ratio and smaller ash conte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mendment with both CS and TS induced a number of modifications in soil properties, including an increase of p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tal organic C, total N, and available P. The CS-HA had greater O, total acidity, carboxyl, and phenolic OH group contents and smaller C and H contents than TS-HA. The CS-HA and TS-HA had larger N and S contents, smaller C, O and acidic functional group contents, and lower aromatic polycondensation and humification degrees than SO-HA. Amended soil-HAs showed C, H, N and S contents larger than SO-HA, suggesting that sludge HAs were partially incorporated into soil HAs. These effects were more evident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sludg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al composit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unctional group composition
下载PDF
Temporal Changes on Pollutants Associated with Sewage Sludge
17
作者 S.M. Al-Muzaini T.E. Al-Obie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9期70-78,共9页
A fiel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collect monthly samples from sewage sludge beds.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namely; Jahra, Rekka, and Um Al-Hayman; over 12 months' period started ... A fiel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collect monthly samples from sewage sludge beds.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namely; Jahra, Rekka, and Um Al-Hayman; over 12 months' period started from January and ended by December 2002, 2004 and 2006 to assess the temporal changes on the pollutants associated with sewage sludge. The collected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organic matters,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quantities of organic matter, organic carbon and nutrients were varied in a wide range of values. The levels of heavy metals were generally below than reported by the Kuwait Environment Public Authority Limits for application of dry sludge.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heavy metals and other pollutants may be affected by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level of heavy metals, nutrient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influent of wastewater or in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s treatment plant municipal treatment CONTAMINATION Kuwait.
下载PDF
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研究
18
作者 郑凯凯 支尧 +2 位作者 王硕 张光生 李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9-114,共6页
为了回收活性污泥中的蛋白质,开展基于生物吸附/A^(2)O组合工艺运行特性与蛋白质源污泥增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物吸附段对进水中残留无机颗粒物的截留与颗粒状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导致后续A^(2)O段缺少碳源,TN、TP等水质指标均出... 为了回收活性污泥中的蛋白质,开展基于生物吸附/A^(2)O组合工艺运行特性与蛋白质源污泥增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物吸附段对进水中残留无机颗粒物的截留与颗粒状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导致后续A^(2)O段缺少碳源,TN、TP等水质指标均出现了超标现象,污泥有机质含量及污泥量的增长幅度都较小,进水中氮的同化/异化仅为20%左右。为保证出水水质,同时促进污泥增量,将生物吸附段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优质碳源投加到后续A^(2)O中,改善了该生物段的整体碳源环境,显著提高了微生物活性,获得了高质量的出水水质,其中氨氮、TN和TP分别达到1、3和0.3mg/L以下。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及污泥量增长显著,进水中氮的同化/异化达到50%左右,蛋白质含量从341.2 mg/gMLSS提高至406.3 mg/gMLSS,增长率为19.1%。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所占的质量比从接种污泥的4.96%提高至6.71%,进一步证实了污泥中蛋白质含量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氮的同化/异化 污泥有机质含量 蛋白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