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天策 蔡慧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6-10,共5页
汶川地震报道表现出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新中国60年来的灾难新闻经历了三种报道模式,即"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模式、"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人本位"的全息化开放报道模式,后者标... 汶川地震报道表现出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新中国60年来的灾难新闻经历了三种报道模式,即"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模式、"事本位"的多向度客观报道模式、"人本位"的全息化开放报道模式,后者标志着灾难报道的新突破:"全息化的开放报道框架"突破"单向度的闭合报道框架";人性化报道突破模式化报道,"集体呈现"向"个体呈现"转变;平民化视角凸显,展现多元人物的生存状态,避免"英雄神化"与"领袖宣传"。当然,汶川地震报道在转变与突破中也存在值得反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新闻 报道模式 转变 突破 汶川地震报道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报道看当前媒体道德责任意识 被引量:3
2
作者 安克娴 《唯实》 2008年第12期29-31,28,共4页
现代传媒不仅是社会的瞭望哨,而且还应该是社会道德的守望者。汶川地震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巨大的社会破坏力极易对社会秩序和公众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大众传媒必须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意识,帮助政府稳定民心,保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这是媒... 现代传媒不仅是社会的瞭望哨,而且还应该是社会道德的守望者。汶川地震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巨大的社会破坏力极易对社会秩序和公众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大众传媒必须以高度的道德责任意识,帮助政府稳定民心,保持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这是媒体作为道德主体的"份内应做之事"。我国的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在汶川地震报道中不畏艰险,克服各种困难,及时传播事实真相,关照生命,配合政府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显示了强烈的道德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报道 道德主体 媒体道德责任意识
下载PDF
《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框架分析
3
作者 张二伟 《新闻世界》 2008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 本文选取《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报道教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报道方式四个指标对《南方周末》汶川地震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具体呈现《南方周末》在这次报道中的框架特色和价值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周末 汶川地震报道 新闻框架
下载PDF
简析《人民日报》评论在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被引量:1
4
作者 任蕾 《社科纵横》 2008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恸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突发性事件。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中如何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果。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承担着集中反映和有力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的... 恸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突发性事件。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中如何作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进程及其结果。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承担着集中反映和有力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的重要评论在地震专题报道过程中很好地扮演了引导社会舆论的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次事件启示我们,中国大众传媒在日常报道中应该更好地树立危机意识、培养危机预报习惯、建立危机报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评论 汶川地震报道 舆论引导
下载PDF
危机传播中媒体的责任——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
5
作者 贾元 曹振华 《魅力中国》 2010年第34期113-114,共2页
“5.12汶川大地震”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突发性危机事件,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新闻媒体而言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这类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巨大的破坏性和涉及的范围之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危机事件... “5.12汶川大地震”是现代社会中一个突发性危机事件,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新闻媒体而言则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这类事件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巨大的破坏性和涉及的范围之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危机事件的角度审视在这一巨大灾难中媒体的表现,我们能够发现媒体在突发性重大事件报道中的社会责任感。本文就是以媒体对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来揭示媒体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应担负的责任和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传播 媒体责任 汶川地震报道
下载PDF
灾难报道中媒介记忆构建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为例
6
作者 孙嘉骏 《新闻传播》 2022年第13期30-32,共3页
媒体既可以是目前现状的记录,也可以是过去生活的留存。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从这一年起,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许多媒体对于这场灾难进行叙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现当年的灾难以及普及相关知识。这不仅可以使群众更加... 媒体既可以是目前现状的记录,也可以是过去生活的留存。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从这一年起,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许多媒体对于这场灾难进行叙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现当年的灾难以及普及相关知识。这不仅可以使群众更加了解地震,也将汶川地震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中。由此可见,媒体作为凝聚社会共识、抒发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极大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历史记忆的构建对现实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报道 历史记忆 社交媒体
下载PDF
共识与差异:媒介属性对汶川地震记忆建构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忠 霍蓓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26,共4页
《人民日报》和知乎社区的媒介属性显著不同,但对汶川地震记忆建构的策略、手段却高度一致,都在热点时刻设置议题、建构记忆框架、凸显关键词语,建构了景色各异的媒介记忆框架,而在抗拒遗忘、议程结构、记忆叙事、核心词汇方面有显著差... 《人民日报》和知乎社区的媒介属性显著不同,但对汶川地震记忆建构的策略、手段却高度一致,都在热点时刻设置议题、建构记忆框架、凸显关键词语,建构了景色各异的媒介记忆框架,而在抗拒遗忘、议程结构、记忆叙事、核心词汇方面有显著差异。文章据此探讨了媒介属性对记忆建构的潜在影响,发现媒介纪念报道的把关宗旨“引领”了记忆重构的意义取向,媒介技术属性影响了记忆重构的底层框架,媒介黏合的实际社群决定了记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报道 媒介属性 集体记忆建构
下载PDF
四年了,你还好吗?——汶川地震周年祭专题报道
8
作者 芙蓉女 《广东党风》 2012年第5期30-31,共2页
四年前那场痛彻国人心肺的汶川之殇,如今已渐平复。今年3月,本刊一行特地到汶川叩访,故有这一组文字与读者见面。但愿这些带有温度的观感,能够抵达第一个曾对汶川伸出援手的善者的内心。
关键词 地震周年祭专题报道 救灾 幸福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