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遥感识别的地质灾害新“三查”体系示范研究及应用--以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为例
1
作者 陈雅娜 李明波 《陕西地质》 202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InSAR、LiDAR、光学影像等多源遥感数据及技术手段在沅麻盆地“红层区”验证地质灾害新“三查”体系的适用性,探索建立基于综合遥感手段识别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技术方法体系,为地质灾害隐患精准识别、精准防控提供基础数... 利用InSAR、LiDAR、光学影像等多源遥感数据及技术手段在沅麻盆地“红层区”验证地质灾害新“三查”体系的适用性,探索建立基于综合遥感手段识别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技术方法体系,为地质灾害隐患精准识别、精准防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遥感识别 新三查体系 湖南 沅麻盆地
下载PDF
沅麻盆地页岩气地质调查湘桃地1井钻井技术及井下复杂处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正前 房勇 +1 位作者 陈孝红 李旭兵 《钻探工程》 2022年第5期48-56,共9页
为评价雪峰古陆周缘页岩含气性,2019年在沅麻盆地施工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湘桃地1井,完钻井深1850.88 m,全井取心,平均岩心采取率97.24%。施工中应用XY-8型钻机,采用三开井身结构,配合录井及测井技术,并优选钻具组合、钻头、钻进参数、... 为评价雪峰古陆周缘页岩含气性,2019年在沅麻盆地施工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湘桃地1井,完钻井深1850.88 m,全井取心,平均岩心采取率97.24%。施工中应用XY-8型钻机,采用三开井身结构,配合录井及测井技术,并优选钻具组合、钻头、钻进参数、钻井液性能。因牛蹄塘组碳质泥岩失稳掉块及钻探工艺调整不及时发生了卡钻、埋钻、钻具折断等井下复杂,采取螺杆马达侧钻绕障予以解决,侧钻后同径继续钻进806.87 m至完钻。该井的顺利完钻和井下复杂处理方法为同类地区地质调查井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地质调查 页岩气井 井下复杂 卡钻 埋钻 侧钻绕障 螺杆马达 湘桃地1井 沅麻盆地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发现大面积油苗 被引量:6
3
作者 钟建华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4年第3期284-285,共2页
湘西沅麻盆地发现大面积油苗钟建华(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沅麻盆地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雪峰山脉西北侧、呈NE-SW向延伸,长约240km,宽约40km,面积近10000km ̄2,是一个较大的中、新生代盆地。1992年,... 湘西沅麻盆地发现大面积油苗钟建华(中科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沅麻盆地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雪峰山脉西北侧、呈NE-SW向延伸,长约240km,宽约40km,面积近10000km ̄2,是一个较大的中、新生代盆地。1992年,我们在对该盆地进行考察时,在泸溪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苗 油气藏 沅麻盆地 湘西
下载PDF
沅麻盆地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启桂 燕继红 +1 位作者 闻涛 刘苗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6-11,138,共6页
对雪峰隆起周缘野外露头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特征和保存条件深入研究表明,雪峰隆起沅麻地区早古生代是一个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早寒武世牛蹄塘期为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环境,是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的有利相带。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有... 对雪峰隆起周缘野外露头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特征和保存条件深入研究表明,雪峰隆起沅麻地区早古生代是一个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早寒武世牛蹄塘期为陆棚相-盆地相沉积环境,是下寒武统暗色泥页岩的有利相带。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基质孔隙、微裂缝发育,吸附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埋深条件适中,深凹陷部断层不发育,保存条件良好。研究认为,沅麻盆地草堂凹陷和辰溪凹陷牛蹄塘组具有优越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是南方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开发又一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深水陆棚相 牛蹄塘组 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卫 孙宁 魏红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9,共8页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盆地内砂岩型铜矿床(点)多,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选冶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研究该盆地砂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为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的评价及扩大找矿前景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盆地内砂岩型铜矿床(点)多,铜矿具有规模大、品位高、矿石选冶性能好等特点。因此,研究该盆地砂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为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的评价及扩大找矿前景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麻阳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对盆地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区内矿体的产出状态主要受三角洲的分流河道及构造的控制,矿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则主要受岩相与构造的制约;区内含铜岩系"红层"与"浅色层"的互层为有利于成矿物质汇集成矿的岩性组合;地下水在成矿过程中把岩碎屑中的铜质溶离出来和把溶离出来的铜质运移到弱碱性环境下的岩性-构造有利部位聚集成矿起到了重要作用;生物有机质在铜质的吸附还原、铜质的溶解和运移及铜质的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物源、古构造、岩相、地下水活动以及生物有机质等因素的联合控制,沅麻盆地铜矿床主要是以机械沉积为主,后经地下含矿热卤水叠加改造而最终形成的砂岩型铜矿床,并指出有利的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砂岩型铜矿 成矿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古应力史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建华 易改危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文主要从镜质体光性异常出发,并结合共轭剪切节理探讨沅麻盆地中、后期的古应力史。通过对沅麻盆地东南缘12个煤矿采集到的煤样进行的镜质体光性异常及其盆地内共轭剪切节理的研究,发现沅麻盆地在其演化过程的中期(K2-E1)遭受了... 本文主要从镜质体光性异常出发,并结合共轭剪切节理探讨沅麻盆地中、后期的古应力史。通过对沅麻盆地东南缘12个煤矿采集到的煤样进行的镜质体光性异常及其盆地内共轭剪切节理的研究,发现沅麻盆地在其演化过程的中期(K2-E1)遭受了强烈的侧向(NW-SE向)挤压,盆地演化过程中的主体构造(NE-SW向)主要形成于此;晚期E2又遭受了较强烈的纵向(NE-SW向)挤压,使盆地派生出横向引张伸展,产生了一系列NE向小型正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古应力 镜质体 光性异常 共轭剪切 节理
下载PDF
沅麻盆地白垩系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贵州 《湖南地质》 1998年第2期91-95,共5页
沅麻盆地地层层序复杂,可划分为4个层序。盆地基底由晚元古代低级变质岩系组成的复式向斜变形带主体构成,代表了加里东期变形图象。晚白垩纪后,构造变形表现为一系列重新活动的基底断裂和新生断裂,褶皱构造简单。通过沉积特征、地... 沅麻盆地地层层序复杂,可划分为4个层序。盆地基底由晚元古代低级变质岩系组成的复式向斜变形带主体构成,代表了加里东期变形图象。晚白垩纪后,构造变形表现为一系列重新活动的基底断裂和新生断裂,褶皱构造简单。通过沉积特征、地层层序、构造运动等研究,盆地演化可分为张陷、挤压、张陷、稳定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地层层序 盆地演化 湘西 沅麻盆地
下载PDF
沅麻盆地砂岩型铜矿控矿条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勇 《国土资源导刊》 2007年第3期24-26,共3页
沅麻盆地为一中生代断陷盆地,是湖南省最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铜矿床(点)较多,砂岩型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具有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石选冶性能良好等特点,九曲湾铜矿是其典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九曲湾铜矿矿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 沅麻盆地为一中生代断陷盆地,是湖南省最重要的铜矿成矿区之一,区内铜矿床(点)较多,砂岩型铜矿为主要矿床类型,具有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石选冶性能良好等特点,九曲湾铜矿是其典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九曲湾铜矿矿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合现代沉积学理论,对原有“含铜岩系由地壳震荡运动造成”的论点提出质疑,提出“盆地的不断下陷及周期性的气候变化是形成含铜岩系的关键因素”,并对区内铜矿其它控矿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条件 砂岩型铜矿 九曲湾铜矿 沅麻盆地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早白垩世红层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对川东褶皱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指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晨旭 仝亚博 +2 位作者 杨振宇 杨向东 孙欣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0-300,共21页
川东褶皱带作为华南板块中部的“侏罗山式”褶皱,开始形成于晚古生代.自白垩纪晚期开始,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挤压的影响,这一构造带乃至华南板块中部又叠加了新的构造变形.但是,目前对于川东褶皱带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缺... 川东褶皱带作为华南板块中部的“侏罗山式”褶皱,开始形成于晚古生代.自白垩纪晚期开始,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挤压的影响,这一构造带乃至华南板块中部又叠加了新的构造变形.但是,目前对于川东褶皱带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位于川东褶皱带东侧、雪峰造山带西麓的沅麻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沅麻盆地与川东褶皱带处于同一构造应力场中,因此对盆地内早白垩世红层的古地磁研究对于解释川东褶皱带中生代晚期以来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在沅麻盆地早白垩世红层中开展的古地磁学研究获得了可靠的原生剩磁分量:Ds=15.6°,Is=42.9°,k=118.6,α_(95)=2.6°,表明沅麻盆地自早白垩世以来发生了4.1°±3.0°的顺时针构造转动.对川东褶皱带周缘白垩纪古地磁数据所揭示的地壳旋转变形,与断裂和褶皱轴组成的构造线迹变化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川东褶皱带位于齐岳山断裂带东南侧的部分,受印度板块-欧亚大陆、太平洋板块-华南板块间的挤压作用,自晚白垩世以来累积了约50~93 km的右旋错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板块 川东褶皱带 沅麻盆地 古地磁 构造变形 早白垩世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 被引量:30
10
作者 柏道远 姜文 +1 位作者 钟响 熊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51-1875,共25页
沅麻盆地是叠加在雪峰造山带中段的一个中生代大规模陆相盆地,盆地中新生代断裂、褶皱发育特征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造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架、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特征、变... 沅麻盆地是叠加在雪峰造山带中段的一个中生代大规模陆相盆地,盆地中新生代断裂、褶皱发育特征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造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架、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特征、变形序列、时代及区域构造背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NNE-NE向正断裂、逆断裂和平缓褶皱(主要为向斜)组成沅麻盆地的主体构造格架,同时发育其他多组不同方向、性质的褶皱和断裂。盆地西部和中部大部以正断裂为主,形成复杂的堑-垒构造格局,褶皱变形强度低;盆地东缘因区域怀化—沅陵断裂带控制而变形强烈,以多为东倾、少量西倾的逆断裂为主,常伴有倒转紧闭褶皱。(2)中三叠世以来沅麻盆地经历多期构造变形事件:1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中受区域NW—NWW向挤压而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2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受区域SN向挤压,形成EW向褶皱和膝折;3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中受区域NWW—近EW向挤压,形成盆地东缘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卷入的SN向和NNE向褶皱和逆断裂;4早白垩世区域NW-SE向伸展作用下形成不同规模的NE—NNE向正断裂;5晚白垩世在区域SN向伸展体制下形成EW向正断裂;6古近纪中晚期受区域NE向挤压,形成卷入白垩系及先期地层的NW向褶皱、NW向逆断裂、NEE—NE向左行走滑(或兼逆冲)断裂、NNE向右行走滑断裂、NEE向与NNE向共轭剪节理等;7古近纪末—新近纪初在区域NW向挤压下,形成最新卷入地层为白垩系的NE向褶皱、NE-NNE向逆断裂、SN向逆断裂。上述多期变形中以早白垩世NW-SE伸展形成的正断裂和古近纪末—新近纪初NW-SE向挤压形成的褶皱和逆断裂最为重要,其次为中侏罗世晚期NWW—近EW向挤压下形成的褶皱和逆断裂。(3)前人提出的沅麻盆地东部及东侧外围地区发育的王炳坡、黄金坳、潭湾、麻阳等"飞来峰"构造并不存在,所谓"飞来峰"实为向下"生根"的断夹块,组成"飞来峰"的板溪群座立于古生界和中生界之中与逆冲断裂或正断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褶皱 断裂 构造格架 变形期次 构造背景 “飞来峰”
下载PDF
雪峰山系-沅麻盆地地质结构及找油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范小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4-70,共7页
山系、盆地、油气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油气盆地分析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沅麻盆地与雪峰山系,自中、新生代以来,受“板内形变”动力条件控制组成“盆山体系”。造山挤压作用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与油气组合,使... 山系、盆地、油气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油气盆地分析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沅麻盆地与雪峰山系,自中、新生代以来,受“板内形变”动力条件控制组成“盆山体系”。造山挤压作用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与油气组合,使盆地发生“构造反转”,破坏或重新调整油气富集条件。作者相信,研究这一区域山系-盆地-油气三者构成的系统,对于南方陆相盆地群的油气评价与找油找气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系 沅麻盆地 地质结构 找油意义 石油地质
下载PDF
地质—地球化学建模在湖南沅麻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保国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72-278,共7页
以沅麻盆地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基础,对沅麻盆地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异常信息的判别与提取进行分析,建立了九曲湾典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成功圈定了预测区。由此可知该方法可行,应用... 以沅麻盆地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基础,对沅麻盆地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异常信息的判别与提取进行分析,建立了九曲湾典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成功圈定了预测区。由此可知该方法可行,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地质—地球化学模型 异常信息 找矿标志 预测区圈定
下载PDF
沅麻盆地西南缘凤凰-麻阳白垩系红层中脉状铅锌矿控矿条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胜云 李泽泓 郑正福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4期278-281,共4页
沅麻盆地为一中生代断陷盆地,盆地西缘铅锌矿点较多.矿床(点)类型为赋存于白垩系红层砂岩-砾岩中脉状铅锌矿,具有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石选冶性能良好等特点.对凤凰-麻阳地区白垩系红层中脉状铅锌矿(点)特征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归纳... 沅麻盆地为一中生代断陷盆地,盆地西缘铅锌矿点较多.矿床(点)类型为赋存于白垩系红层砂岩-砾岩中脉状铅锌矿,具有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矿石选冶性能良好等特点.对凤凰-麻阳地区白垩系红层中脉状铅锌矿(点)特征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加强对区内铅锌矿控矿条件的研究,对促进区内铅锌矿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条件 白垩系 脉状铅锌矿 沅麻盆地 凤凰-阳地区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地区滑坡专业监测初探——以怀化辰溪大水田窝棚溪滑坡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令科 雷耀波 黄炜敏 《国土资源导刊》 2016年第3期34-41,21,共9页
湖南沅麻盆地红层地区是我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年来一直是我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重点关注区域。本文以怀化市辰溪县大水田乡窝棚溪滑坡专业监测点为例,初探沅麻盆地红层地区滑坡专业监测方法。通过分析强降雨过程各监测因子数据变... 湖南沅麻盆地红层地区是我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多年来一直是我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重点关注区域。本文以怀化市辰溪县大水田乡窝棚溪滑坡专业监测点为例,初探沅麻盆地红层地区滑坡专业监测方法。通过分析强降雨过程各监测因子数据变化情况,分析判定已布设各监测设备的监测效果,对后期沅麻盆地红层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和方法提出建议,同时希望能对影响滑坡的降雨量、孔隙水压力、土壤含水率,地表位移及深部位移等因素和滑坡气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地质灾害 专业监测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印支期以来古流体特征及其对寒武系页岩气勘探方向的指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安 蔡全升 +3 位作者 陈孝红 李海 苗凤彬 彭中勤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15-3628,共14页
因古隆起周缘页岩生烃时间晚、热演化程度低,目前已成为中扬子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雪峰古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末期,经历了后期复杂的沉积-构造演化,白垩系覆盖区勘探方向尚未明确.以雪峰古隆起西侧沅麻盆地北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 因古隆起周缘页岩生烃时间晚、热演化程度低,目前已成为中扬子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雪峰古隆起形成于加里东末期,经历了后期复杂的沉积-构造演化,白垩系覆盖区勘探方向尚未明确.以雪峰古隆起西侧沅麻盆地北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整合于寒武系页岩之上的白垩系底部方解石脉与寒武系页岩方解石脉地球化学和包裹体对比分析,研究了古流体形成环境、来源及其对寒武系生烃演化过程的指示.研究结果表明:(1)白垩系脉体碳氧同位素与围岩具有相似性,REE无明显的Eu异常,与寒武系脉体Eu强正异常对比鲜明,表明白垩系脉体主要来自白垩系,受寒武系页岩的影响弱;(2)白垩系方解石脉采样位置位于构造高位,但是包裹体类型显示以纯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的环境,未见沥青和明显的纯甲烷包裹体,表明寒武系大规模生排烃在白垩系沉积之前;(3)以包裹体均一温度和Ro为制约,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恢复了沅麻盆地寒武系两种类型埋藏史,即沅麻盆地北部草堂凹陷早期深埋藏,白垩纪以来不具二次生烃的条件;辰溪凹陷南部早期浅埋藏,白垩系以来Ro可能由1.2%升至2.5%,二次生烃潜力较大,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沅麻盆地 古隆起 白垩系 寒武系 古流体 二次生烃 页岩气
原文传递
沅麻盆地白垩系划分及岩石地层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贵洲 罗新民 +1 位作者 侯光久 陈林洲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1-205,215,共6页
运用岩石地层学的方法对湘西沅麻盆地的白垩系作了如下划分:石门组及东井组,为一个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栏垅组为一个厚度巨大、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该基本层序下部称为下段,全部由砾岩层组成;该基本层序上部为上段,由粉砂岩、粉... 运用岩石地层学的方法对湘西沅麻盆地的白垩系作了如下划分:石门组及东井组,为一个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栏垅组为一个厚度巨大、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该基本层序下部称为下段,全部由砾岩层组成;该基本层序上部为上段,由粉砂岩、粉砂质细晶灰岩、褐铁质泥岩组成。神皇山组则根据基本层序垂向序列组合特点差异划分为3个类型:类型Ⅰ,向上由粗→细的变化特点;类型Ⅱ,向上由细→粗→细的变化特点;类型Ⅲ,仍为向上变细的基本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层序 岩石地层 沅麻盆地 白垩系
原文传递
湖南省沅麻盆地红层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规律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冠枝 陈全明 王国卫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沅麻盆地是湖南省主要的大型红层盆地之一,沅麻盆地红层区"岩水"作用易发生膨胀和崩解,通过对麻阳县红层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强降雨对沅麻盆地红层区的影响分析,总结出沅麻盆地红层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灾规律。
关键词 沅麻盆地 红层 “岩水”作用 发育特征 成灾规律
原文传递
雪峰山西麓中生代盆地属性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进 马宗晋 +4 位作者 杨健 陈必河 雷永良 王宗秀 李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1-650,共20页
雪峰山西侧发育一系列的中生代盆地,它们的形成与后期变形是华南地区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变形的响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雪峰山地区由于桃江-安化-溆浦断裂的左行压剪作用,在雪峰山西北侧形成早期沅麻前陆盆地,而在雪峰山中南段由于... 雪峰山西侧发育一系列的中生代盆地,它们的形成与后期变形是华南地区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变形的响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雪峰山地区由于桃江-安化-溆浦断裂的左行压剪作用,在雪峰山西北侧形成早期沅麻前陆盆地,而在雪峰山中南段由于走滑作用形成拉分盆地,雪峰山西侧印支期并不存在统一的前陆盆地,其印支期造山规模很有限,为陆内造山。从白垩纪开始,雪峰山西麓盆地进入不同的构造体制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三期主要的盆地形成和改造事件。白垩纪早期沅麻盆地进入区域伸展阶段,该期的盆地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前陆盆地,古水流表明物源为东西两侧的雪峰山和武陵山,而中期沅麻盆地继承早期的伸展体制,生长地层、地堑、地垒结构发育,古水流指示物源依旧是两侧山地,该期伸展可能与整个华南同期的伸展一样受控于同样的机制。进入新生代,雪峰山西麓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的变形改造阶段,早期由于桃江-安化-溆浦的右行走滑,产生了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在沅麻盆地中产生了北东走向的张节理,这些节理在后期往往发育成正断层,造成这期变形的原因是由于55~25Ma之间,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在整个东亚地区产生的一系列右行走滑断裂所致。新生代后期变形体现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在沅麻盆地以及天柱盆地东缘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构造,古生界以及元古界逆冲于中生界之上,这期挤压在盆地中形成了稳定分布的一组共轭节理。这期变形与整个东部中新世变形可能有同一的构造背景,其原因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无关,而与菲律宾海板块于中新世左右由南向北运移并与华南大陆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中生代 沅麻盆地 靖州盆地 华南 走滑 桃江-安化-溆浦断裂
下载PDF
湖南麻阳砂岩型自然铜矿床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指示
19
作者 王大鹏 张乾 李开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1-512,共2页
麻阳铜矿(又称九曲湾铜矿)位于湖南省沅麻盆地中段南部,东部、南部为雪峰山,是一处罕见的砂岩型自然铜矿床。含矿岩系主要为上白垩统锦江组红层,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红层所夹灰白-灰绿色砂岩控制;矿化主要以胶结物产出,自然... 麻阳铜矿(又称九曲湾铜矿)位于湖南省沅麻盆地中段南部,东部、南部为雪峰山,是一处罕见的砂岩型自然铜矿床。含矿岩系主要为上白垩统锦江组红层,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严格受红层所夹灰白-灰绿色砂岩控制;矿化主要以胶结物产出,自然铜占总资源量的90%左右。绝大多数矿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自然铜矿床 碳酸盐胶结物 阳铜矿 砂岩胶结物 沅麻盆地 砂岩型 结晶方解石 氧同位素组成 海相碳酸盐岩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9
20
作者 张岳桥 董树文 +4 位作者 李建华 崔建军 施炜 苏金宝 李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79,共23页
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构造组合的晚中生代陆内造山带和火成岩省。本项研究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通过对雪峰山... 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构造组合的晚中生代陆内造山带和火成岩省。本项研究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1)通过对雪峰山地区沅麻盆地的野外调查和构造测量,确定了该盆地晚中生代.早新生代5期构造应力场及其演替序列:中晚侏罗世近w—E向挤压、早白垩世Nw—sE向伸展、早白垩世中晚期Nw—sE向挤压、晚白垩世近N—s向伸展、古近纪晚期NE—sw向挤压。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变化记录了不同板缘的动力作用对该区的影响。(2)识别了湖南地区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海相地层中发育的横跨叠加褶皱构造,并基于地层接触关系和已有火成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分析,认为该地区横跨叠加褶皱构造记录了中生代两期构造挤压和地壳增厚事件: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构造是对三叠纪华南地块南北边缘大陆碰撞和增生作用的远程响应,晚期NE—NNE向褶皱构造则是对中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低角度俯冲作用的变形响应。(3)对湖南衡山西缘拆离断裂带的变形结构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构造测量,确定了衡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并对拆离带中韧性剪切变形的钠长岩脉的锆石进行了SHRIMPU.Pb测年,从而确定了华南地区伸展构造的起始时代约137Ma,即早白垩世早中期。(4)通过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分析,揭示了东南沿海长乐一南澳构造带早白垩世2期构造一岩浆事件:早期(147~135Ma)表现为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和深熔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晚期(135~117Ma)岩浆岩以含石榴子石花岗岩为主。这个结果表明东南沿海构造带是晚中生代陆缘造山带,造山作用可能起始于晚侏罗世,于早白垩世早中期(135Ma)以来发生伸展垮塌。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华南地区三叠纪“印支运动”和中、晚侏罗世“燕山运动”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板块构造动力体制及其转换时代、早白垩世从挤压构造应力体制向伸展构造应力体制转变的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造山 构造应力场 横跨叠加褶皱 中生代大地构造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 沅麻盆地 长乐-南澳构造带 华南大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