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家族墓地的考古发现
1
作者 吴业恒(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2期26-36,共11页
2012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城市基建项目考古中发现一处明代墓地,具体位置在道北二路和经八路交叉口东北、洛阳老城苗南村东南,东距定鼎北路300米,南距隋唐洛阳城宫城北城墙约800米。墓地北倚邙山,南俯洛河,据村民回忆,此前这... 2012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城市基建项目考古中发现一处明代墓地,具体位置在道北二路和经八路交叉口东北、洛阳老城苗南村东南,东距定鼎北路300米,南距隋唐洛阳城宫城北城墙约800米。墓地北倚邙山,南俯洛河,据村民回忆,此前这一带地面上有石羊、石虎、石碑等,后不知所踪(2019年墓地南侧道北二路施工过程中出土2件明代石羊,可能与沈应时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部尚书 家族墓地 隋唐洛阳城 基建项目 考古发现 石碑 沈应时 施工过程中
下载PDF
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夫妇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2
作者 吴业恒 +14 位作者 张西峰 常永卿 王云涛 郑卫 智爱玲 赵澍中 尚红丽 杜程程 李媛媛 李艺琳 罗火金 赵静 苏静 屈红国 张琳 《洛阳考古》 2018年第3期20-42,97,共24页
2012年2~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发现了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夫妇合葬墓。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穹隆顶土洞墓,出土了彩绘陶俑、日用陶器及墓志等文物,为研究洛阳地区明代葬俗提供... 2012年2~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发现了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夫妇合葬墓。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穹隆顶土洞墓,出土了彩绘陶俑、日用陶器及墓志等文物,为研究洛阳地区明代葬俗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应时 土洞墓
原文传递
1926年3月13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副师长沈应时病逝
3
作者 贾晓明 《黄埔》 2020年第1期91-94,共4页
1926年3月13日,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副师长沈应时病逝。沈应时生前曾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军事教官,军校教导团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副师长、第20师副师长等职,对黄埔建校和黄埔建军均做出了重大... 1926年3月13日,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副师长沈应时病逝。沈应时生前曾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军事教官,军校教导团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副师长、第20师副师长等职,对黄埔建校和黄埔建军均做出了重大贡献。沈应时,字存中,号声夏,1894年(一说1895年)春出生于上海崇明县城的一个书香门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应时 国民革命军 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
原文传递
黄埔军校领导集团的智力结构
4
作者 王建吾 《领导科学》 1985年第5期48-50,共3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功绩卓著,名扬中外。它为大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为组建革命军队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为何办得如此出色、卓有成效呢?黄埔军校领导集团的较佳的智力结构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领导科学认为,智力结...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功绩卓著,名扬中外。它为大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为组建革命军队奠定了基础。黄埔军校为何办得如此出色、卓有成效呢?黄埔军校领导集团的较佳的智力结构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领导科学认为,智力结构是为了发挥一定的功能而把具有不同智力的人有机地组合起来所形成的结构。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至少包括年龄、专业、知识、智能、素质五个方面的亚结构。智力结构的合理与否,对于一个组织的效能高低关系极大。当年,黄埔军校领导集团的智力结构是比较理想的。黄埔军校领导集团的年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结构 领导集团 第一次国共合作 廖仲恺 领导科学 名扬中外 沈应时 陈炯明 军事政治 革命军队
下载PDF
古“洛阳八景”诗话
5
作者 邢湘臣 《中州今古》 2003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八景 沈应时 石窟艺术 门阙 唐时 金谷园 韦应物 洛浦秋风 白居易诗 金谷春晴
下载PDF
黄埔军校
6
作者 刘洪涛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38,共2页
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创建于1924年5月,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因校址在广州珠江中的黄埔岛上,通称黄埔军校。军校校门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军校以其... 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创建于1924年5月,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因校址在广州珠江中的黄埔岛上,通称黄埔军校。军校校门有一幅醒目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军校以其先进的思想、崭新的制度和人才辈出而闻名于世,在当时被誉为:“革命势力的创造所”,“国民革命的中心”。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孙中山在失败的痛苦中苦闷徘徊的时候,1921年底,经李大钊介绍,孙中山在桂林会见了共产国际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中国国民党 王柏龄 军事顾问 切列潘诺夫 青年军人联合会 林振雄 革命斗争 沈应时 何应钦
原文传递
黄埔军校百余人上书忠告蒋介石
7
作者 赖慧鹏 《文史春秋》 1994年第6期51-52,共2页
黄埔军校百余人上书忠告蒋介石赖慧鹏蒋校长钧鉴:窃念先总理创立黄埔军校,是以造就革命军人,以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故每一同学,来校动机,亦为接受三民主义,磨练革命技能,备为党国效忠之用,非为一姓家奴,作攀龙附凤之图也。黄... 黄埔军校百余人上书忠告蒋介石赖慧鹏蒋校长钧鉴:窃念先总理创立黄埔军校,是以造就革命军人,以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故每一同学,来校动机,亦为接受三民主义,磨练革命技能,备为党国效忠之用,非为一姓家奴,作攀龙附凤之图也。黄埔根基既树,吾党生机亦渐蓬勃,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革命 吾党 革命学生 郑介民 改派 曾志 沈应时 余人 广田三原则 一代名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