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德潜佚序五篇辑释
1
作者 周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130,62,共8页
《小兰陔诗集序》等5篇文章为现有沈德潜诗文集的整理本和沈德潜佚文的辑本所未录。这些文章大多为沈德潜晚年之作,或反映沈德潜晚年对性灵的重视,或展现他对台阁体的新思考,即清远闲适与台阁庄重之体可以相融;或展露他在《诗经》学上... 《小兰陔诗集序》等5篇文章为现有沈德潜诗文集的整理本和沈德潜佚文的辑本所未录。这些文章大多为沈德潜晚年之作,或反映沈德潜晚年对性灵的重视,或展现他对台阁体的新思考,即清远闲适与台阁庄重之体可以相融;或展露他在《诗经》学上尊朱但不废序的立场,或蕴含他对才与学等多重诗学关系的认识,彰显出沈德潜晚年诗学思想的丰富性,是研究沈德潜及清代诗学史的重要材料,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佚序 辑释
下载PDF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对杜甫的定位和接受
2
作者 李玲丽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共选录278位诗人的1940首诗。杜甫诗歌255首,居首位。从五言古诗到七言绝句,七种“体裁”并选杜诗。所选古、律并以杜甫居首,绝句则未列前茅,不及李白、王维诸人,甚至在文学史上声名并不显赫的王涯,所选绝句亦高于...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共选录278位诗人的1940首诗。杜甫诗歌255首,居首位。从五言古诗到七言绝句,七种“体裁”并选杜诗。所选古、律并以杜甫居首,绝句则未列前茅,不及李白、王维诸人,甚至在文学史上声名并不显赫的王涯,所选绝句亦高于杜甫。充分体现出沈氏对杜甫诗的定位:兼备众体而特擅律诗,绝句则稍逊。杜诗在《唐诗别裁集》中的定位,则与沈氏论诗力倡“格调”紧密关联。“格调说”强调情旨的“温柔敦厚”并“怨而不怒”,在语言上则要含蓄慰藉,措辞温婉且格律严整。《唐诗别裁集》对杜诗的编选凸显出沈德潜在诗学上的独特眼光,其对杜诗的接受显然是基于杜诗契合沈氏“格调”诗学的理想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唐诗别裁集》 杜甫 格调说
下载PDF
沈德潜
3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学者。乾隆四年(1739),以六十七岁高龄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被乾隆称为“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乾隆三十年(1765)... 沈德潜(1673—1769),字碻士,号归愚,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学者。乾隆四年(1739),以六十七岁高龄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被乾隆称为“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乾隆三十年(1765),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乾隆三十四年(1769)病逝,年九十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人 沈德 翰林院编修 礼部侍郎 礼部尚书 光禄大夫 内阁学士 归愚
下载PDF
论方东树对沈德潜诗论的继承与改造 被引量:3
4
作者 史哲文 许总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310,共6页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显自身理论特点。在对待唐宋诗的态度、强调真情的体现、注重格律声响及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等几个... 作为桐城派诗论家,方东树在清中期诗坛实有重要地位。在性灵、格调互为攻讦的背景下,方东树继承并改造沈德潜的格调说,既平亭冲突,更突显自身理论特点。在对待唐宋诗的态度、强调真情的体现、注重格律声响及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等几个方面,对沈德潜诗论进行了发展与改造,以会通性、兼容性特点适应着清代学术倾向于总结整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树 沈德 桐城派 格调说
下载PDF
论沈德潜诗歌复古论对明七子复古论的修正与完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媛 王英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7-141,共5页
沈德潜诗歌复古论与明七子诗歌复古论一脉相承。然而,世移时迁,沈德潜对七子诗歌复古论又加以修正和完善。首先,在作诗宗旨方面,重提儒家诗学传统,强调"善"与"真"的统一。其次,在学诗对象方面,提倡唐音,又不废宋调... 沈德潜诗歌复古论与明七子诗歌复古论一脉相承。然而,世移时迁,沈德潜对七子诗歌复古论又加以修正和完善。首先,在作诗宗旨方面,重提儒家诗学传统,强调"善"与"真"的统一。其次,在学诗对象方面,提倡唐音,又不废宋调,树立了远比七子宽广的师学方向。最后,在具体作诗方面,把"才"的因素提到新的高度,强调"才"与"学"、"法"的统一。沈德潜继承七子复古理论,同时又对其进行修正与完善,是明末清初以来诗坛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诗歌复古论 七子复古论 修正、完善 原因
下载PDF
文章学的对话——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与日本赖山阳“增评”本对读札记 被引量:6
6
作者 曹虹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03,共7页
乾隆十五(1750)年沈德潜编定《唐宋八家文读本》,这一选本亦传入东灜,曾得到日本幕府末期文豪赖山阳(1780—1832)的"增评"。赖氏评点与沈氏选评形成了丰富的对话面向,可以加深对汉文化圈文章学资源运用的了解。沈选的笃实学... 乾隆十五(1750)年沈德潜编定《唐宋八家文读本》,这一选本亦传入东灜,曾得到日本幕府末期文豪赖山阳(1780—1832)的"增评"。赖氏评点与沈氏选评形成了丰富的对话面向,可以加深对汉文化圈文章学资源运用的了解。沈选的笃实学风与承载的清人反省明七子拟古之失的文坛路径,对赖氏思考本邦文坛脉动的走向形成触动。赖氏对于沈选受道学束缚之处往往多有廓清,快人心目,这与他倾心于文学上的"化腐出新",加上其史学训练对"自实起意"的注重与偏好等,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家文读本》 对话 沈德 赖山阳
下载PDF
格调对神韵的兼容——从《清诗别裁集》选王士禛诗看沈德潜的“格调说”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炜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 清代,中国古代诗学四大流别呈现出相互接纳、融会的特点。沈德潜的"格调说"充分吸收了王士禛"神韵说"的部分特质,在审美追求上,既崇尚阔大朗健的气象,又表现出对"神韵"古淡、清远的美学风格的喜好。这是因为古淡清远这一美学风范与文人阶层的理想和品格大体一致。另外,从艺术的表达方式上看,"格调"和"神韵"都追求不切,也就是不落实处。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正可以沟通古淡清远和阔大朗健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美学风貌。当然,沈德潜的"格调说"在融会"神韵说"的基础上,也坚持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在题材的选择上,沈德潜的"格调说"坚持对社会的关注。所以,在《清诗别裁集》中,沈德潜虽然以诗作入选数量的方式,肯定了"神韵说"倡导者王士禛诗坛盟主的地位,但他却不顾王士禛对五绝的偏好,大量地选取了王士禛创作的七绝,因为七绝这一体式与现实人生的关联更紧密。这样,沈德潜就以巧妙的方式把"神韵"王士禛改造成了"格调"王士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王士祺 《清诗别裁集》 格调 神韵
下载PDF
沈德潜的诗学贡献及其历史定位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6,共7页
相对沈德潜的名声和地位来说,沈德潜诗学的理论贡献和批评成就往往让人感觉名不符实。实际上,沈德潜的格调观念及相关诗学理论,足以包括古典诗学的传统观念和一般倾向,像他所编的历代诗歌选本一样,历来被视为代表古典诗学理想的正宗。... 相对沈德潜的名声和地位来说,沈德潜诗学的理论贡献和批评成就往往让人感觉名不符实。实际上,沈德潜的格调观念及相关诗学理论,足以包括古典诗学的传统观念和一般倾向,像他所编的历代诗歌选本一样,历来被视为代表古典诗学理想的正宗。即使从独创性的角度来考量,沈德潜诗学中也有很多独到的理论命题和批评见解。如果从理论、批评及诗歌史三个层面分别来考察沈德潜的诗论,就会看到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理论命题、通透的批评眼光和犀利的诗史见解,得出一个异于学界通行看法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诗学 得失 历史地位
下载PDF
作为讽喻的事件——沈德潜时事讽喻诗考论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务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沈德潜诗中有十余首针对具体时政事件而发的讽喻诗,涉及其时敏感的话题,诸如朱三太子案、科场案、立太子事及满汉之别等。诗人以感事的方式,抒写其立场与态度,矛头往往指向最高统治者。同时,为达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艺术效... 沈德潜诗中有十余首针对具体时政事件而发的讽喻诗,涉及其时敏感的话题,诸如朱三太子案、科场案、立太子事及满汉之别等。诗人以感事的方式,抒写其立场与态度,矛头往往指向最高统治者。同时,为达到“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艺术效果,诗人继承《诗经》及杜诗的讽喻传统,将情感通过比兴的方式表达出来。沈氏前中期深怀遗民意识,故对朝政多有批评;然自乾隆八年庶常馆散馆正式进入仕途后,由于被乾隆树立为诗坛典型,故诗风一变,歌功颂德之作增多,时政讽喻诗为应制诗替代。这一转变,也体现出乾隆文治举措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讽喻诗 事件
下载PDF
论沈德潜的宋诗观及其对叶燮诗学的接受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贤兆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叶燮针对七子派狭窄的师法取径、退化论诗史观以及偏激的宋诗立场,构建了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进而梳理诗史源流,解构了七子派宗唐抑宋的合理性。沈德潜承其师说而将格调诗学的师法对象扩展至包括宋诗在内的整个诗歌史;... 叶燮针对七子派狭窄的师法取径、退化论诗史观以及偏激的宋诗立场,构建了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进而梳理诗史源流,解构了七子派宗唐抑宋的合理性。沈德潜承其师说而将格调诗学的师法对象扩展至包括宋诗在内的整个诗歌史;梳理宋诗之源,获得了对宋诗价值的正确认知,从而在根本上改造了七子派宋诗观,使之成为清代中叶格调诗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燮 沈德 子派 宋诗观
下载PDF
沈德潜诗学的渊源、发展及命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33,192,共8页
作为乾隆诗坛地位最高的宗师,沈德潜诗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青年求学时期、中年馆课时期、晚境腾达和归田时期。青年时代有三个人给予他的诗学观念以重要影响,老师叶燮的开放包容的胸襟、友人许廷鑅的宗唐立场和精神偶像王士禛的神... 作为乾隆诗坛地位最高的宗师,沈德潜诗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青年求学时期、中年馆课时期、晚境腾达和归田时期。青年时代有三个人给予他的诗学观念以重要影响,老师叶燮的开放包容的胸襟、友人许廷鑅的宗唐立场和精神偶像王士禛的神韵学说,由此熔铸成其诗学的基本倾向。中年的沈德潜屡馆于名诗人之家,拓宽了诗学眼界,以诗话、选本、评点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诗学见解,同时建构起更富于包容性的经典序列和诗歌传统。晚年随着政治上的腾达,他成为京师文人领袖和诗坛盟主,诗学观念也日趋正统。当代学者以格调派命名沈氏诗学,不足以概括其主导倾向,适足模糊了它的某些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格调派 诗学 渊源 命名
下载PDF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案略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靖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7,共6页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案的发生,不仅是爱新觉罗王朝文化专制强化的结果,也与沈德潜所秉持的“以诗存人”的编纂原则有关,诗选中诸多触讳之处均由此原则而产生。沈德潜对这一原则的坚持,对扭转清前期以来诗坛以名位交游为重的风气,大... 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案的发生,不仅是爱新觉罗王朝文化专制强化的结果,也与沈德潜所秉持的“以诗存人”的编纂原则有关,诗选中诸多触讳之处均由此原则而产生。沈德潜对这一原则的坚持,对扭转清前期以来诗坛以名位交游为重的风气,大有裨益,也使《国朝诗别裁集》成为真实呈现清前期诗坛景观的重要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国朝诗别裁集》 文字狱
下载PDF
沈德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顺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发展史和文艺理论演变史的角度,在纵向概述沈德潜生前及后人研究沈德潜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界普遍关注的沈德潜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与“温柔敦厚”说、沈德潜诗歌创作及其在唐诗学上的贡献等...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发展史和文艺理论演变史的角度,在纵向概述沈德潜生前及后人研究沈德潜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界普遍关注的沈德潜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与“温柔敦厚”说、沈德潜诗歌创作及其在唐诗学上的贡献等情况作了细致的学术梳理和评述。作者同时指出,目前人们对沈德潜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并且对研究的方法作出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清代 文学家 诗学体系 诗歌创作 “格调说” “温柔敦厚说” 杜诗学 《唐诗别裁集》
下载PDF
沈德潜诗学思想的调和意味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纪文 葛亚敏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0-77,共8页
沈德潜的诗学思想是调和"格调论"与"神韵论"、"性情论"而构成的。他的理论使格律声调等形式要素、优美壮美等美学要素与抒发性情、复归雅正等内容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避免诗性抒发的空疏自赏,又保持... 沈德潜的诗学思想是调和"格调论"与"神韵论"、"性情论"而构成的。他的理论使格律声调等形式要素、优美壮美等美学要素与抒发性情、复归雅正等内容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既避免诗性抒发的空疏自赏,又保持诗学立场的中和稳健。但是他的这种"调和"毕竟是以儒家传统诗学思想为旨归的,从可观察的文化形态看,沈德潜诗学思想的实质与当时主流文化思想的价值趋向相互照应。从深层次的文化结构看,沈德潜诗学思想的构成可谓兼容成分有余,而创新成分不足。它折射出的是一种"圆形结构"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格调 神韵 性情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选本与文学权力意志的外化——试论沈德潜诗歌选本批评的“正典”意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闵定庆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90-96,共7页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选辑策略 诗史 诗教 格调
下载PDF
沈德潜生平三事献疑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子楠 《励耘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36-51,共16页
本文针对沈德潜生平记录中的三个事件进行考察:乾隆曾在《南邦黎献集》见到过沈德潜的诗作因而了解其诗名一事,乾隆写诗夸赞沈德潜的诗歌反映了民瘼一事,沈德潜死后因徐述夔案牵连及乾隆恨其将代笔作品收为已作一事。以上三件事情在... 本文针对沈德潜生平记录中的三个事件进行考察:乾隆曾在《南邦黎献集》见到过沈德潜的诗作因而了解其诗名一事,乾隆写诗夸赞沈德潜的诗歌反映了民瘼一事,沈德潜死后因徐述夔案牵连及乾隆恨其将代笔作品收为已作一事。以上三件事情在现今针对沈德潜的描述中屡被提及,然而无论是在书籍还是网络中,对于这三件事情的描述与当时实际发生的情况都有一定的误差。本文尝试澄清这三件事情的原貌,并分析我们现今所看到的错误信息究竟是在何时、何处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沈德 《南邦黎献集》 袁枚
下载PDF
沈德潜的审美理想新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兆路 李受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乾隆时期的诗学大家沈德潜 ,一向被视为“格调说”的倡导者 ,但他实际上在继承了严羽和明七子“格高调逸”理论的同时 ,又吸取了明清以来主性情、重创新的思想 ;他推崇杜甫“鲸鱼碧海”的风格 ,而又赏识清远宛然的诗境 ,主张壮美与优美... 乾隆时期的诗学大家沈德潜 ,一向被视为“格调说”的倡导者 ,但他实际上在继承了严羽和明七子“格高调逸”理论的同时 ,又吸取了明清以来主性情、重创新的思想 ;他推崇杜甫“鲸鱼碧海”的风格 ,而又赏识清远宛然的诗境 ,主张壮美与优美的结合、格调与神韵的统一。他的审美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审美理想 格调 神韵
下载PDF
论乾隆时期台阁文人的疏离心态:以沈德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昊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乾隆八年(1743年),浙派名公杭世骏因"内满外汉"触怒乾隆帝被贬,得到乾隆帝恩宠的诗坛领袖沈德潜作诗相赠。将沈德潜赠杭世骏二诗与同时期江浙文人赠诗对读,可看出其用典指向与思想观念的内在一致性,即均同情杭世骏而对清朝官... 乾隆八年(1743年),浙派名公杭世骏因"内满外汉"触怒乾隆帝被贬,得到乾隆帝恩宠的诗坛领袖沈德潜作诗相赠。将沈德潜赠杭世骏二诗与同时期江浙文人赠诗对读,可看出其用典指向与思想观念的内在一致性,即均同情杭世骏而对清朝官方的文化政策有隐微不满。这与沈德潜早年结交遗民、晚年因编纂《国朝诗别裁集》及著《徐述夔传》遭遇乾隆帝清算等事件具有内在一致性。可见,作为"台阁文人"的典型代表,沈德潜的个性化表述和"变音"倾向仍有甚多可发微之处。研判这一问题有助于从更丰富的角度理解沈德潜的诗学理念和诗学品质,厘清对沈氏的刻板认知。稍晚,沈德潜弟子王昶对此事的引述,和当时文人的类似创作、言论,足以证明乾嘉时期文人普遍存在疏离心态,台阁诗人亦多隐含不满情绪,此为这一时期士人心态和文学思想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乾隆 台阁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朝野离立”背景下的诗学论争:沈德潜与厉鹗关系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华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65-69,共5页
沈德潜与厉鹗是雍乾时期在朝诗人与在野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清代诗史中"朝野离立"诗学特点的典型。沈德潜与厉鹗于雍正九年共入《西湖志》志局时相识,彼时二人诗学观虽有分歧,但相处融洽。随着乾隆年间沈德潜地位... 沈德潜与厉鹗是雍乾时期在朝诗人与在野诗人的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清代诗史中"朝野离立"诗学特点的典型。沈德潜与厉鹗于雍正九年共入《西湖志》志局时相识,彼时二人诗学观虽有分歧,但相处融洽。随着乾隆年间沈德潜地位的不断提高,他开始公开指责厉鹗偏于宋调的创作方式,并最终通过《国朝诗别裁集》的评选,将厉鹗诗歌纳入自己宗唐的诗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野离立 厉鹗 沈德 诗学论争
下载PDF
沈德潜与其同调乔亿格调论诗学观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顺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0,共5页
格调论发展至乾隆之时,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态势,沈德潜为格调论的集大成者,乔亿作为沈德潜的同调,与之桴鼓相应,声气相通。通过对两人格调论诗歌观念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诗学观在强调诗歌政教功用、人格优于诗格、性情与音调、... 格调论发展至乾隆之时,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态势,沈德潜为格调论的集大成者,乔亿作为沈德潜的同调,与之桴鼓相应,声气相通。通过对两人格调论诗歌观念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诗学观在强调诗歌政教功用、人格优于诗格、性情与音调、宗唐祧宋等方面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但也有些微的差异。这说明清代格调论的发展与完善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它也昭示了一种诗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既需要领袖人物的振臂一呼,也需要广树坛坫,有一批得力干将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 乔亿 格调论 人格为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