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氏女科温胆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吴秀荣 马伯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 观察沈氏女科温胆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校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 观察沈氏女科温胆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科技大学校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沈氏女科温胆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学指标[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17%(χ^(2)=4.360,P=0.037);治疗后,2组口黏口苦、反酸烧心、胃脘痞满及胃脘灼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G-17、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EGF减少,且观察组增加或减少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vs. 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沈氏女科温胆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较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血清学指标,改善生活质量,且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沈氏女科温胆汤 四联疗法 中医证候 胃蛋白酶原 疗效
下载PDF
李成卫教授沈氏女科临床路径ABC三步法辨治高血压病经验
2
作者 张义军 刘全喜 李成卫(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李成卫教授创立诊治疾病的沈氏女科临床路径ABC三步法,即3个处方要素依次命名为A、B、C,病机或证为A,主症主病为B,风险问题包含间接治疗、策略性治疗为C。文章详细阐述了李成卫教授运用此法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即整体方案分3个阶段(初... 李成卫教授创立诊治疾病的沈氏女科临床路径ABC三步法,即3个处方要素依次命名为A、B、C,病机或证为A,主症主病为B,风险问题包含间接治疗、策略性治疗为C。文章详细阐述了李成卫教授运用此法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即整体方案分3个阶段(初、中、末期),每个方案的处方也是由3个单元方(A+B+C)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成卫 临床路径ABC三步法 高血压病 沈氏女科
下载PDF
基于中医气化理论的沈氏女科学术思想探析举隅
3
作者 赵志伟 李玉坤 +1 位作者 刘大胜 韩学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74-2277,共4页
沈氏女科学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气化理论内容。可从脏腑气化、三焦气化、六经气化、形气神气化等角度对沈氏女科学术思想进行解构,方药体系进行重排,以丰富中医气化的临床应用。脏腑气化重在调肾阴阳与通降戊土,从肾立论,把控阴阳... 沈氏女科学术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气化理论内容。可从脏腑气化、三焦气化、六经气化、形气神气化等角度对沈氏女科学术思想进行解构,方药体系进行重排,以丰富中医气化的临床应用。脏腑气化重在调肾阴阳与通降戊土,从肾立论,把控阴阳升降平衡,通降戊土,注重右路敛降。气郁生痰、痰瘀互结、毒损入络为三焦气化不利的表现,并凝练出治法方药全面调理三焦功能。沈氏女科特色方药可丰富六经气化用药体系,临床注重开太阳,疏少阳,通阳明,温太阴,补少阴等。还需注重形气神同调,三位一体综合调理形气神气化,形变重在解毒通络,消形实而益形损,神变当首要考虑情志等。在具体方药方面,沈氏女科系列经典名方如沈氏女科温胆汤、调肾阴阳方,常用对药如山萸肉配刘寄奴、当归配菊花等均可从气化角度进行分析,临床运用时重在将各种气化理论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基于中医气化理论分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加强了这一学术流派与中医经典的联系,丰富了中医气化学说的用药风格,为沈氏女科的临床经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气化 脏腑气化 三焦气化 六经气化 调肾阴阳 痰瘀互结 温胆汤
下载PDF
沈氏女科临证思辨法治疗内伤发热的应用
4
作者 朱妍 刘大胜 韩学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9期1756-1759,共4页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历时21代,逾650余年。内伤发热的中医病因,不外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为主,少数由外感邪气日久脏腑亏虚引起,其中气郁、血瘀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发热属虚。现代医学对内伤发...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传承至今已历时21代,逾650余年。内伤发热的中医病因,不外情志、饮食、劳倦等内因为主,少数由外感邪气日久脏腑亏虚引起,其中气郁、血瘀发热属实,气虚、血虚、阴虚发热属虚。现代医学对内伤发热的认识主要包括功能性发热,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慢性感染性低热,贫血,恶性肿瘤,风湿免疫性疾病等。在临床上,内伤发热病机复杂,病因难以确定,病程较多缠绵,西医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效果有限,而联合中药具有反复少、疗程短、改善症状明显的特点。笔者作为沈氏女科第21代传承弟子,总结近年来治疗有效的内伤发热验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内伤发热 验案 学术传承 肺炎
下载PDF
沈氏女科传承脉络梳理及学术思想创新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绍功 沈宁 +2 位作者 韩学杰 杨金生 刘兴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6,152,共5页
沈氏女科源远流长,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始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20代之久。沈氏行医崇德重效,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在学术上提出了颇多的创新观点,通过历代不断完善与发挥,已... 沈氏女科源远流长,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始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20代之久。沈氏行医崇德重效,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在学术上提出了颇多的创新观点,通过历代不断完善与发挥,已经拓展为除了手法、手术之外,凡处方用药者均予诊治的全科中医。通过梳理沈氏女科学术流派的传承脉络及整理研究其学术思想内涵,必将为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传承脉络 学术思想
下载PDF
从《沈氏女科辑要》看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鑫惠 杨奕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64-566,共3页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 [目的]分析《沈氏女科辑要》的医案、医论,探讨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证治经、带、胎、产等中医妇科疾患的学术思想。[结果]沈尧封所著《沈氏女科辑要》,经王孟英按语、张山雷笺疏,遂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它对血崩的治法、带下的病机、妊娠卒倒及肿胀的病因、小柴胡汤通治热入血室等女科证治问题论述详细。《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临床价值较高,体现出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结论]《沈氏女科辑要》证治疾病灵活变通、补偏救弊,对于当今中医妇科的诊疗施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 中医文献学 沈氏女科辑要》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沈尧封 王孟英 张山雷
下载PDF
近代名医张山雷与《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君 张大庆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2期228-230,共3页
张山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对于中医妇产科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其绝笔之作《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是张氏对《沈氏女科辑要》的笺正,其中凝集了他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崇研习西学,中西汇通,以补中医之短。1933年冬... 张山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对于中医妇产科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其绝笔之作《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是张氏对《沈氏女科辑要》的笺正,其中凝集了他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崇研习西学,中西汇通,以补中医之短。1933年冬,张山雷胃疾复发,仍抱病修改《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山雷 沈尧封 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下载PDF
沈氏女科辨治产后病经验举隅
8
作者 沈宁 沈绍功 +1 位作者 韩学杰 刘兴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0-1261,共2页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氏女科行医崇德重效,经过不断吸收历代医家思想和总结发挥,在产后病方面积累了独到的诊疗经验,如产后节楚以温通立法、产后...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氏女科行医崇德重效,经过不断吸收历代医家思想和总结发挥,在产后病方面积累了独到的诊疗经验,如产后节楚以温通立法、产后低热从甘温论治、产后乳痈宜补托活络、产后下乳宜温补脾肾。同时辨证注重患者舌脉及禀赋尤其是舌诊,论治法随机变,用药灵活,以和为妥,重视意疗和食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产后病 沈绍功
下载PDF
沈氏女科学术流派“气水血”理论用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尉万春 颜文强 +1 位作者 李成卫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54-57,共4页
沈氏女科学术流派在临床中注重辨别“气水血”,规定了在涉及气、水、血三层次病机中的用药原则:治疗要分先后,宜先治气、治痰饮;用药要分层级,以防药过病所和药不及病;注重虚实补泻,即勿伐无过,勿补实邪。
关键词 “气水血” 沈氏女科 用药规律 治疗原则
下载PDF
基于分级用药理论的沈氏女科利水渗湿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全喜 李成卫 +1 位作者 朱燕 王韶华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3期2097-2100,共4页
沈氏女科在其6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技巧,"分级用药"便是其用药特色之一。笔者梳理利水渗湿药物文献,结合现代临床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对利水渗湿药物的作用强弱做出轻中重三级的分类。分别梳理汉代、晋唐、宋元... 沈氏女科在其6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技巧,"分级用药"便是其用药特色之一。笔者梳理利水渗湿药物文献,结合现代临床与中药药理学研究,对利水渗湿药物的作用强弱做出轻中重三级的分类。分别梳理汉代、晋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利水渗湿药物的分级应用,并介绍沈氏女科利水渗湿药物、常用方剂的分级及应用。首次系统揭示了利水渗湿药物的三级应用模式,并构建利水渗湿药"识别-定级-间接治疗"的决策模式。以期为沈氏女科三级应用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且弥补辨证论治定量研究的不足,为辨证论治定量研究提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用药 沈氏女科 利水渗湿药
下载PDF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11
作者 杨嘉葳 李珊珊 +2 位作者 陆洁玲 徐福平 黄鹂 《基层中医药》 2022年第5期1-6,共6页
沈氏女科是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学术流派之一,创立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数百年来,沈氏女科经久不衰,其学术思想独具特色,临床诊治疗效显著,对各科均有借鉴意义,如今已发展为全科中医。五脏是人体生理功能... 沈氏女科是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学术流派之一,创立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数百年来,沈氏女科经久不衰,其学术思想独具特色,临床诊治疗效显著,对各科均有借鉴意义,如今已发展为全科中医。五脏是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五脏气机调和则百病不生。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该文基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的学术思想,发现其呈现以下特色:沈氏女科在诊治上以肝、脾、肾三脏为核心,重视补肝、调肝,开胃、护胃,调肾之法的运用;对于心、肺二脏,则分别以意疗法和治标行肺气为风格,使人体各脏安和。同时,沈氏女科在处方上还注重引经药的运用,使药力直达病所,依据五脏特性选用不同的引经药物,随症增减运用,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五脏 中医临证指导思想 辨证技巧 处方原则
下载PDF
沈氏女科临证思辨及诊治技巧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学杰 刘大胜 +3 位作者 连智华 王丽颖 刘兴方 沈绍功(指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6-279,共4页
沈氏女科始于明代,传承650余年,绵延至今已21代。沈氏女科的优势特色是整体观、恒动观、开放观、综合观;临证的指导思想是中西医要配合、传统和现代要链接、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实体本体论和关系本体论并重、混沌无序与清晰有序要区分... 沈氏女科始于明代,传承650余年,绵延至今已21代。沈氏女科的优势特色是整体观、恒动观、开放观、综合观;临证的指导思想是中西医要配合、传统和现代要链接、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实体本体论和关系本体论并重、混沌无序与清晰有序要区分;临床强调脏腑辨证,但要根据病情、病证灵活结合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综合应用。临证处方要掌握几大原则:勿用有毒之品、固护脾胃之气、巧用引经药物、注意寒热反佐、给邪出路排毒,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中医临证指导思想 证候要素 辨证技巧 处方原则
原文传递
沈氏女科临证诊治不孕症思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学杰 刘大胜 贾海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8-1681,共4页
不孕症以其高发病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传承650余年的沈氏女科在不孕症诊治领域有其独特的经验及特色。沈氏女科提出不孕症诊治首先应从3个方面入手:调经、止带、控制良性肿瘤,并以调肾、和营、开郁、止带、化痰的“家传种嗣... 不孕症以其高发病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传承650余年的沈氏女科在不孕症诊治领域有其独特的经验及特色。沈氏女科提出不孕症诊治首先应从3个方面入手:调经、止带、控制良性肿瘤,并以调肾、和营、开郁、止带、化痰的“家传种嗣五法”为调治框架。同时,沈氏女科强调男女双调,以增加受孕几率;针对高龄孕妇及人工授精患者运用调肾法以提高受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沈氏女科 诊治特色 双调 学术流派 调经 止带 受孕
原文传递
基于“分级用药”理论的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凯文 周盈 +1 位作者 陈晓涵 李成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28-4130,共3页
沈氏女科在其不断的临床实践与传承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技巧,"分级用药"便是其中之一。笔者根据中医古籍文献,梳理出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分级应用的医学史源流,分别叙述汉代、晋唐、宋元3个时期活血止痛药的分级应用... 沈氏女科在其不断的临床实践与传承创新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技巧,"分级用药"便是其中之一。笔者根据中医古籍文献,梳理出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分级应用的医学史源流,分别叙述汉代、晋唐、宋元3个时期活血止痛药的分级应用。根据沈氏女科的用药经验,将活血止痛药划分为行气活血、活血化瘀、化瘀剔络3个级别。分析其"识别-定级-调整"应用模式的思维步骤,将瘀血疼痛的诊治划分为药证识别、级别确定以及调整处理3个步骤,并附验案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用药 沈氏女科 活血止痛药
原文传递
沈绍功“家传种嗣五法”辨治不孕的临证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海骅 张宇鹏 +2 位作者 张治国 韩学杰 李志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是在女科领域流传悠久的重要医学流派。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有20代之久,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绍功教授作为第19世传人,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 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是在女科领域流传悠久的重要医学流派。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传承至今已逾600余年,有20代之久,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沈绍功教授作为第19世传人,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同时,在学术上提出了颇多创新观点。沈绍功凝练沈氏家传心得,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氏女科 家传种嗣五法 不孕 沈绍功
下载PDF
月经不调为哪般?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荣曼 沈宁 《中医健康养生》 2020年第4期15-16,共2页
不少女性对“大姨妈”既爱又恨,怕它来,又怕它不来,最怕它说来就来、说不来就不来。类似这种月经问题往往会被冠之以同样的名字——月经不调。这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普遍呢?诱发因素众多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沈宁在临床上就... 不少女性对“大姨妈”既爱又恨,怕它来,又怕它不来,最怕它说来就来、说不来就不来。类似这种月经问题往往会被冠之以同样的名字——月经不调。这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普遍呢?诱发因素众多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沈宁在临床上就经常碰到月经不调来就诊的患者。沈宁介绍说,月经不调其实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并不特指某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不调 诱发因素 沈氏女科 就诊
下载PDF
中医脉诊关键技术要素的研究与思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彤 韩学杰 +4 位作者 王丽颖 刘大胜 任聪 崔梁瑜 李玉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795-4798,共4页
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韩学杰主任医师为探求临床脉诊简捷路径,首先从整体层面入手,提出“脉诊五法”作为诊脉之法则,以此明确脉诊理论基础骨架。脉诊五法以阴阳为总纲,配合解析各脉象要素,糅合虚实、寒热、表里、部位之纲领,共同构成脉诊... 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韩学杰主任医师为探求临床脉诊简捷路径,首先从整体层面入手,提出“脉诊五法”作为诊脉之法则,以此明确脉诊理论基础骨架。脉诊五法以阴阳为总纲,配合解析各脉象要素,糅合虚实、寒热、表里、部位之纲领,共同构成脉诊法则。然后提出应针对局部细节,以简御繁,掌握主脉并单元式组合兼脉,灵活应用“三维法则”及“舍症从脉”,紧抓诊脉的关键技术要素,旨在厘清脉诊的核心,为临床脉诊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学杰 脉诊 关键技术要素 脉诊五法 中医诊断 沈氏女科 流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