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实践分析
1
作者 李小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以提高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水平为前提,针对合肥银泰中心二期项目,探讨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建设。首先介绍工程概况,介绍基坑施工设计方案,并结合该二期项目提出在现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在施工阶段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 本文以提高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施工水平为前提,针对合肥银泰中心二期项目,探讨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建设。首先介绍工程概况,介绍基坑施工设计方案,并结合该二期项目提出在现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在施工阶段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与降排水、支撑区域、变形监测四个环节,提出解决应对对策,保证大面积深基坑工程质量,以期能够总结适合古河道沉积区域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从而加强大面积深基坑工程的建设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沉积区域 大面积深基坑工程 锚杆 喷锚
下载PDF
一种确定基片架最佳沉积区域的试验方法
2
作者 常天海 《真空与低温》 2003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分析了确定基片架上最佳沉积区域的重要性,采用一种简单可行的试验方法,对ZZ-SX500型光学镀膜机的拱型基片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试验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实际应用结果,并对试验中的关键仪器即MKG-5型光电极值膜厚监控仪进行了可靠性评价试验。
关键词 基片架 最佳沉积区域 光学镀膜机 光学多层膜 光电极值法
下载PDF
雾化电极结构参数对液滴沉积区域的影响
3
作者 黎瀚鸿 周书民 汪志成 《电子质量》 2020年第4期87-91,共5页
基于静电雾化太阳能海水淡化蒸发系统中液滴沉积区域控制对系统蒸发速率的影响。采用simion软件对不同雾化电极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喷嘴附近的电势和场强变化,分析了不同雾化电极结构参数下液滴沉积区域的电场分布,并对部分雾化电极... 基于静电雾化太阳能海水淡化蒸发系统中液滴沉积区域控制对系统蒸发速率的影响。采用simion软件对不同雾化电极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喷嘴附近的电势和场强变化,分析了不同雾化电极结构参数下液滴沉积区域的电场分布,并对部分雾化电极结构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液滴有效沉积率,进而可提高系统蒸发速率,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静电雾化 沉积区域 雾化电极结构
下载PDF
不同形态河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
4
作者 尚月婷 张加琼 白茹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6-756,共11页
稀土元素(REE)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示踪元素,明确其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变化特征,对准确量化土壤侵蚀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Samonova等采样测定的不同粒径范围(<1、1~10、10~50、50~250和250~1 000μm)土壤/沉积物颗粒中... 稀土元素(REE)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示踪元素,明确其含量随土壤颗粒粒径的变化特征,对准确量化土壤侵蚀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Samonova等采样测定的不同粒径范围(<1、1~10、10~50、50~250和250~1 000μm)土壤/沉积物颗粒中的REE含量,分析了俄罗斯普罗特瓦河左岸河谷形态(“U”和“V”形谷)、地貌部位(坡面、沟坡/沟壁、沟道底部和洪积扇)、侵蚀(坡面、沟坡/沟壁)和沉积(沟道底部和洪积扇)环境对土壤/沉积物REE含量、富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U”和“V”形谷四类地貌下,轻稀土(LREE)、重稀土(HREE)和总稀土(ΣREE)含量均随颗粒粒径变粗呈降低趋势。在相同地貌部位,“U”形谷细颗粒(<50μm)中LREE、HREE和ΣREE含量较“V”形谷分别低14.6%~24.7%、10.0%~33.5%和14.2%~21.1%。(2)无论河谷形态和地貌部位,LREE和HREE均明显富集在细颗粒中,尤其是“V”形谷,LREE和HREE主要富集在<10μm的颗粒中。(3)对比侵蚀和沉积区,“U”和“V”形谷沉积区细颗粒中LREE和HREE的富集程度均显著(P<0.05)大于侵蚀区。可见,无论河谷形态、地貌部位和侵蚀沉积区,REE均主要富集在细颗粒中;但河谷形态和侵蚀、沉积对REE含量的粒径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区域 沉积区域 地貌部位 轻稀土元素 重稀土元素 富集
下载PDF
蓬莱9-1地区区域沉积体系分布与相演化
5
作者 刘鹤 《科技风》 2017年第1期74-75,共2页
本文通过运用连井相分析、平面相分析等方法明确了文中研究区的区域沉积特征与相演化过程,同时又通过泥岩颜色、电性特征、砂体厚度等角度来描述蓬莱9-1区的储集层特征,从而为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条件。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区域沉积特征 相演化
下载PDF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Mioceno Norte油田的地震沉积学和区域性沉积体系 被引量:2
6
作者 HongliuZengetal. 钱华 《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2002年第2期36-43,共8页
关键词 委内瑞拉 马拉开波湖 MiocenNorte油田 地震沉积 区域沉积体系
下载PDF
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金刚石沉积均匀性研究
7
作者 宋建华 苗晋琦 +1 位作者 吕反修 唐伟忠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特殊的等离子体技术成功研制出适合于金刚石涂层工具工业化生产的中试设备-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500型中试设备。单腔体沉积的沉积工件数量在100支以上;对该设备的沉积均匀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位于等离子体扩散区同一柱... 采用特殊的等离子体技术成功研制出适合于金刚石涂层工具工业化生产的中试设备-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等离子体CVD-500型中试设备。单腔体沉积的沉积工件数量在100支以上;对该设备的沉积均匀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位于等离子体扩散区同一柱面不同位置沉积的金刚石形貌及质量均匀、一致,涂层厚度的不均匀度在±3.5%的范围内;同一沉积试件不同位置处的金刚石形貌及质量稍有差别,但均在许可范围之内,涂层厚度的不均匀度在±2%的范围内;等离子体的扩散区的径向6 cm~8cm,轴向距阳极7 cm-19cm的范围为该设备的有效沉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 强电流直流伸展电弧 等离子体 均匀性 有效沉积区域
下载PDF
沙特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对磷-铀的制约作用
8
作者 李治兴 秦明宽 +6 位作者 范洪海 蔡煜琦 衣龙升 张云龙 李国臣 张康 郭帮杰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685-697,共13页
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所在的新特提斯磷块岩成矿域占全球磷矿石的陆上储量约82.7%,该成矿域磷块岩如此大规模聚集的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程度较弱。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全球磷块岩成矿域、成磷时间,解剖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区域古地理环... 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所在的新特提斯磷块岩成矿域占全球磷矿石的陆上储量约82.7%,该成矿域磷块岩如此大规模聚集的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程度较弱。文章通过系统梳理全球磷块岩成矿域、成磷时间,解剖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区域古地理环境、沉积构造演化和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全球磷块岩分布主要为5大成矿域,形成重要工业磷矿床主要有8大成磷期,其中晚震旦世—早寒武世、二叠纪、晚白垩世—古近纪为全球3大重要成磷期。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位于新特提斯磷块岩成矿域东地中海成矿省锡尔汉—图赖夫盆地西南部,是晚白垩世—古近纪成磷事件的一部分。在整个古生代,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为古特提斯洋边缘的一部分,广泛沉积了硅质碎屑岩,在白垩纪早期(至阿尔布期早期),东地中海地区几乎完全露出地面,沉积作用以河流碎屑沉积为主,晚白垩世土仑期至始新世,非洲-阿拉伯板块的海洋前缘与欧亚板块俯冲海沟碰撞,新特提斯洋发生闭合这一事件从时空和成因上控制了含铀磷块岩矿床的形成。晚白垩世Zaluma期,新特提斯洋开始海侵,在图赖夫期处于海侵阶段,直到古新世结束,在沙特北部从底到顶分别形成了Jalamid组,Mira组和Umm Wu’al组。他们逐渐向盆地中心方向退缩的分布特征表示形成的海侵规模逐渐减弱。赛尼亚特地区特殊的古地理环境和区域沉积构造演化是含铀磷块岩大规模聚集的主因,海侵事件是赛尼亚特地区含铀磷块岩沉积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 区域地质特征 赛尼亚特含铀磷块岩矿床
下载PDF
临兴气田石盒子组沉积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坤 刘畅 张昊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90-91,共2页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资料,在区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结构、构造,沉积序列、及测井响应特征,确定陆相环境下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的沉积模式,其沉积亚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微相可细...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资料,在区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结构、构造,沉积序列、及测井响应特征,确定陆相环境下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研究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的沉积模式,其沉积亚相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微相可细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心滩沉积、分流间湾及河口坝/远砂坝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测井资料 区域沉积体系 沉积亚相类型
下载PDF
南海中南部主要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及烃源岩发育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一博 赵志刚 +3 位作者 谢晓军 郭佳 唐武 兰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共10页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综合利用古生物、钻井、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开展南海中南部主要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及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古、新南海构造演化控制了南海中南部盆地沉积充填,始新世—早渐新世扩张前... 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综合利用古生物、钻井、地震及地球化学资料,开展南海中南部主要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及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古、新南海构造演化控制了南海中南部盆地沉积充填,始新世—早渐新世扩张前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滨浅海—半深海沉积体系,仅万安盆地发育湖相沉积;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扩张期主要发育三角洲—滨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半深海沉积体系,中—晚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大规模发育;晚中新世—现今扩张后期水体变深,以滨浅海和半深海沉积为主,三角洲分布于南部和西部。南海中南部盆地发育湖相、海陆过渡相和陆源海相烃源岩,以海陆过渡相和陆源海相烃源岩为主,海陆过渡相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存在由陆向海降低的趋势,盆地或凹陷周缘的三角洲及其周边区域是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中南部 新生代 区域沉积背景 沉积充填 烃源岩发育特征
下载PDF
镇径油田长81层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11
作者 苏成 赵世虎 +2 位作者 安会云 吴贝贝 张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209-209,共1页
通过对相标志及测井曲线形态研究,确定长 81层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坝和远砂坝3种微相类型以及湖泊的浅湖、深湖、半深湖沉积亚相,并对各微相类型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镇径油田 长81段 沉积相1 区域沉积背景
下载PDF
Jason反演技术在张东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廷辉 岳跃龙 +5 位作者 胡永军 常德双 王小善 王津 范哲清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108-113,共6页
Jason反演技术是储层预测中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该项技术算法稳定、可靠、精确,在储层的精细描述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对构造及储层复杂地区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本文运用该项技术在张东地区的储层预测中较好地解决了井间测井资料... Jason反演技术是储层预测中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该项技术算法稳定、可靠、精确,在储层的精细描述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对构造及储层复杂地区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本文运用该项技术在张东地区的储层预测中较好地解决了井间测井资料归一化校正、复杂地质体建模、储层三维表征等难题。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与区域沉积特征吻合,有效地指导了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ON反演技术 储层预测 储层横向变化 区域沉积特征
下载PDF
考虑风扰的对靶喷雾机械臂药液喷洒动力学建模与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权龙哲 郦亚军 +2 位作者 王旗 冯槐区 魏春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9,共12页
为实现对靶标杂草的有效覆盖和提高对靶施药精度,减少药液浪费和生态污染,采用基于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对靶施药方式,优化了除草机器人的对靶喷施性能;除草机器人药液喷洒模型的建立是提高对靶喷施精度的关键,在考虑风扰的前提条件下,根据... 为实现对靶标杂草的有效覆盖和提高对靶施药精度,减少药液浪费和生态污染,采用基于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对靶施药方式,优化了除草机器人的对靶喷施性能;除草机器人药液喷洒模型的建立是提高对靶喷施精度的关键,在考虑风扰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液滴粒子轨迹动力学方程,结合机械臂连杆和关节变量参数,建立液滴喷洒轨迹模型,并推导得到液滴理论沉积覆盖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了喷头位姿、车速和风速对液滴落地沉积覆盖区域的影响,并对靶标点进行了坐标重构;在室内搭建了小型开口直流低速风洞并进行药液喷洒验证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试验的液滴落地沉积覆盖区域,对比其与理论沉积覆盖区域,形心误差范围为4.1~7.2 mm,区域匹配误差范围为9.1%~17.8%。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沉积覆盖区域与试验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小,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靶喷施 喷洒模型 沉积覆盖区域 机械臂 风扰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奎良 吴大天 许逢明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5期435-445,410,共12页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产主要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地层中.全岛划分3条石墨成矿带,贯穿马达加斯加南北,矿化带最大规模长达200 km,宽度5000 m.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条带状,近南北向展布,产状稳定.矿体规模不等,最大矿体长度6100... 马达加斯加石墨矿产主要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地层中.全岛划分3条石墨成矿带,贯穿马达加斯加南北,矿化带最大规模长达200 km,宽度5000 m.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条带状,近南北向展布,产状稳定.矿体规模不等,最大矿体长度6100 m,宽度327 m,深度延伸大于1000 m.固定碳品位2.66%~9.02%.马达加斯加石墨矿分布广泛,石墨矿床规模多为大中型或超大型,品位高,粒度大.石墨几乎全部为大片晶质石墨,资源潜力广阔.晶质石墨资源量大于2×108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达加斯加 晶质石墨 太古宇—古元古界 成矿带 区域沉积变质 资源潜力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ediment Management
15
作者 雷怀彦 Serif BASOGLU +2 位作者 史跃中 林炳煌 龚承林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7年第2期71-81,共11页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ediment management" (RSM), and identified opportunities for and impediments to implementing regional approaches to sediment management, and also summarized th...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ediment management" (RSM), and identified opportunities for and impediments to implementing regional approaches to sediment management, and also summarize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RSM. Furthermore, we considered the needs of RSM studies and, suggested the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RSM strategies, and described the specific studies for the Xiame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M RESOURCE coastal zone DREDGING
下载PDF
Jason反演技术在曙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学峰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Jason反演技术是储层预测中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该项技术算法稳定、可靠、精确,在储层的精细描述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对构造及储层复杂地区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本文运用该项技术在曙北地区的储层预测中较好地解决了井间测井资料归... Jason反演技术是储层预测中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该项技术算法稳定、可靠、精确,在储层的精细描述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尤其对构造及储层复杂地区的预测效果更加明显。本文运用该项技术在曙北地区的储层预测中较好地解决了井间测井资料归一化校正、复杂地质体建模、储层三维表征等难题。预测效果与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与区域沉积特征吻合,有效地指导了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SON反演技术 储层预测 储层横向变化 区域沉积特征
下载PDF
胜坨油田坨128-10块沙四段砂砾岩体期次划分与对比
17
作者 杨明林 《内江科技》 2014年第12期57-57,72,共2页
从区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入手,划分出地层界限,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选取了全区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通过建立十字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的地层对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验证,最后完成全区的地层对比,最终将坨... 从区域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研究入手,划分出地层界限,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选取了全区的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通过建立十字骨架剖面控制全区的地层对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开发动态资料验证,最后完成全区的地层对比,最终将坨128-10块沙四段划分为5、6、7、8四个砂组,其中5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6砂组划分为6个小层,7砂组划分为4个小层,8砂组划分为8个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组 砂砾岩体 地层对比 胜坨油田 区域沉积 资料验证 标志层 地震资料 陈家庄 扇体
下载PDF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压阻式柔性传感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富中 吴英 +1 位作者 张杰 杨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9-1015,共7页
一维纳米材料与微结构结合的纳器件制造过程,实现了微纳加工工艺上的创新升级,有可能突破微米级器件的性能极限。首先利用传统的硅微加工技术,在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PI(Polyimide)薄膜上制作金(Au)微电极,形成排列有序的平行电极对;... 一维纳米材料与微结构结合的纳器件制造过程,实现了微纳加工工艺上的创新升级,有可能突破微米级器件的性能极限。首先利用传统的硅微加工技术,在综合性能优异的聚酰亚胺PI(Polyimide)薄膜上制作金(Au)微电极,形成排列有序的平行电极对;然后通过交流介电电泳的方法在微电极对间实现单壁碳纳米管SWNTs(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一维定向排布;接着采用区域选择性电沉积技术定域沉积Au压覆SWNTs,改善SWNTs与电极的接触特性。最后,针对基于SWNTs的柔性微纳传感器进行了力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3±5)℃,湿度为65±15%RH,0.1 V工作电压下,压阻因子约为443,精度约为5.16%。上述研究结果在柔性微纳器件的制作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为实现超微型化和高功能密度化的柔性器件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单壁碳纳米管 介电电泳 区域选择性电沉积Au
下载PDF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in 1855 AD Recorded in the Sediment Core from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3
19
作者 ZHOU Xin JIA Nan +2 位作者 CHENG Wenhan WANG Yuhong SUN Ligu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3年第4期624-628,共5页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not only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but also sedimenta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coastal seas. The responses of regional geoc...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not only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ies, but also sedimenta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coastal seas. The responses of region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o the relocation event, however,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erformed detailed geochemical elemental analyses of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and studied their geochemical responses to the 1855AD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C/TN, Co/A1203, Cr/A1203, Ni/A1203 and Se/A1203 ratios all decreased abruptly after 1855 AD, and similar decreases are observed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mud area southwest off the Cheju Island. These abrupt changes are very likely caused by the changes in source materials due to the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from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to the Bohai Sea,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decreasing trends caused by the changes in main source materials from those transported by the Liaohe River, the Haihe River and the Luanhe River to those by the Yellow River. Because the events have precise age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archives, these obvious changes in elemental geochemistry of sediments can be used to calibrate age models of related coastal sea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muddy sediments northern Yellow Sea elemental geochemistry
下载PDF
缅甸若开海岸平原油气勘探潜力研究——以缅甸某区块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晓梦 黄弈雄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57-58,52,共3页
研究区位于缅甸西部沿海若开海岸平原,是孟加拉盆地东侧吉大港山前坳陷褶皱带的延伸部分,通过钻井、露头和地震的综合研究,确定该区为经典增生楔地层模式,增生楔构造地层裹卷了古洋壳、海沟、陆壳碎片及古岛弧沉积,并且由于挤压推覆多次... 研究区位于缅甸西部沿海若开海岸平原,是孟加拉盆地东侧吉大港山前坳陷褶皱带的延伸部分,通过钻井、露头和地震的综合研究,确定该区为经典增生楔地层模式,增生楔构造地层裹卷了古洋壳、海沟、陆壳碎片及古岛弧沉积,并且由于挤压推覆多次,构造变形强烈,地层叠置混杂。文章基于研究区的沉积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背景,综合利用地质、地震、钻井、测录井、岩心化验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从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区域地层、烃源分析、储层研究等多方面,对其石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明确油气的有利聚集带,探讨其勘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开海岸平原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 区域地层 烃源 储层 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