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肖荣阁 陈卉泉 +1 位作者 帅开业 杨忠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38-41,共4页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岩铜矿床,有机聚矿作用1有机聚矿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岩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 沉积岩铜矿床的有机聚矿作用肖荣阁,陈卉泉,帅开业,杨忠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关键词沉积岩铜矿床,有机聚矿作用1有机聚矿作用的提出据统计,沉积岩铜矿占世界铜矿工业储量的20%~25%,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类型。在我国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及老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铜矿 有机聚矿作用
下载PDF
云南华宁—峨山地区震旦系沉积岩铜矿床成因 被引量:3
2
作者 肖荣阁 葛文胜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云南震旦系沉积岩铜矿是产于红色碎屑岩系中的沉积叠加热液改造型铜矿床,矿床产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灰白色砂岩、白云岩、泥灰质页岩中,具有明显层控特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震旦系碎屑岩中铜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壳源沉积岩,因此加... 云南震旦系沉积岩铜矿是产于红色碎屑岩系中的沉积叠加热液改造型铜矿床,矿床产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灰白色砂岩、白云岩、泥灰质页岩中,具有明显层控特征。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震旦系碎屑岩中铜富集系数明显高于正常壳源沉积岩,因此加里东期后生改造矿化物质直接来自下部红色沉积岩层的淋滤迁移,最终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与同生富集矿层叠加。碎屑岩中粘土矿物全部为埋藏变质和区域变质形成的伊利石,沉积粘土到伊利石的相变脱水是后生成矿热液的直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铜矿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铜矿 震旦系
下载PDF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玄 范宏瑞 +2 位作者 胡芳芳 杨奎锋 邱正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63,共19页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并且,它们常伴生一定规模的钴、银、铅、锌、铀、金、铂族元素等其他金属资源。其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发育在沉积盆地的还原性岩石或地层中。大多数沉积岩型...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并且,它们常伴生一定规模的钴、银、铅、锌、铀、金、铂族元素等其他金属资源。其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发育在沉积盆地的还原性岩石或地层中。大多数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形成于围岩的成岩作用或者成岩晚阶段,但也经常会受到成矿后变质作用、变形作用的改造,发生成矿物质的活化一再沉淀。原生成矿作用的发生通常要经历成矿流体(低温、中—高盐度、含硫)在矿体下盘的红层中持续、长期的循环,萃取铜等金属元素,随后沿着盆地边界断裂迁移至盆地还原性地层中或者被迁移的还原性物质(石油、天然气)还原而发生铜等成矿物质的沉淀。超大规模的层状铜矿化可能对应地球地质历史时期特殊的地质事件和地质条件,其中包括超大陆裂解、炎热干旱的古气候、大氧化事件以及冰期和富镁的海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 砂岩型铜矿 页岩型铜矿 红层 超大陆裂解 古气候 大氧化事件 冰期 古海洋
下载PDF
三江中段青海玉树吉龙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5 位作者 田世洪 宋玉财 李玉龙 卢世银 赵志逸 侯增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52-3870,共19页
吉龙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三江造山带中段青海玉树地区,其矿化特征和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特征相似,对该矿床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详... 吉龙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三江造山带中段青海玉树地区,其矿化特征和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特征相似,对该矿床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的详细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吉龙矿床铜矿化以石英-碳酸盐-硫化物脉的形式发育在石炭系杂多群上段灰岩与碎屑岩的岩性分界面上,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为主。方解石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代学研究表明,吉龙铜矿形成于34Ma,在大地构造背景下和区域逆冲推覆构造活动间歇期的走滑断裂活动以及相伴随的钾质岩浆活动同期。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仅发育富液相LV流体包裹体,流体表现出中温度(230~250℃)、低盐度(3%~6%NaCleqv)性质;δD V-SMOW值分馏较大(-154‰^-80‰),δ18O V-SMOW值分馏较小(7.72‰~10.30‰),反映了开放体系发生去气作用后的残余岩浆热液来源。硫化物沉淀阶段成矿热液S同位素组成一致(3.4‰~11.6‰),较岩浆来源硫分馏大,推测成矿还原硫主要来自赋矿灰岩地层封存硫酸盐的有机质热还原作用;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68~18.707、15.657~15.792和38.645~38.873)同区域新生代钾质岩浆岩一致,推测成矿金属物质可能来自区域钾质岩浆作用。吉龙铜矿成矿模式可简要归纳为:走滑断裂→钾质岩浆活动,岩浆去气→富金属热液形成,热液运移→与富硫酸盐地层相遇,硫酸盐有机质热还原→还原硫产生,还原硫与金属物质结合→硫化物沉淀。综合对比吉龙铜矿与三江南段兰坪盆地内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发现,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成矿物质来源上都具有极大相似性,推测吉龙铜矿为三江南段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在区域上向中北段的延伸,三江带上有望发现一条上千千米的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 吉龙铜矿 成矿特征 矿床成因 玉树 三江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四川理塘沉积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5
作者 张博 李复勇 梁宇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9期117-117,125,共2页
在对研究区地层、岩浆岩、构造,沉积岩型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矿物组合,探讨了该地区沉积岩型铜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积岩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卢安夏沉积型铜矿带塌陷区露天开采技术实践
6
作者 姚高辉 肖云涛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期57-61,共5页
卢安夏铜矿地表氧化帽之下存在大量的地下采空区,地表也有大规模的塌陷区。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难题,实现卢安夏铜矿塌陷区氧化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通过数值模拟和类比分析,确定卢安夏露天开采隔离层的最小安全厚度为1... 卢安夏铜矿地表氧化帽之下存在大量的地下采空区,地表也有大规模的塌陷区。为解决复杂环境下的露天矿山开采技术难题,实现卢安夏铜矿塌陷区氧化矿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通过数值模拟和类比分析,确定卢安夏露天开采隔离层的最小安全厚度为16~20 m;运用地质勘探、超前探测和穿孔作业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采空区精细探测,消除了露天矿山的安全隐患;通过实施小药量多次爆破控制技术,缓和了公司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对露天坑底境界外地下水位以下资源实施“两步骤”开采,提高了露天开采回收率。卢安夏铜矿塌陷区露天开采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地下采空区上方露天矿安全高效开采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途径,可为非洲中南部同类矿山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铜矿 塌陷区 地下水 安全开采
下载PDF
滇西北兰坪盆地金满脉状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邹志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06-718,共13页
滇西北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金满是其中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不含矿化石英-铁白云石脉)、主成矿阶段(含铜硫化物石英脉)、晚成矿阶段(... 滇西北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铜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金满是其中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成矿前(不含矿化石英-铁白云石脉)、主成矿阶段(含铜硫化物石英脉)、晚成矿阶段(少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结果表明:成矿前和主成矿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变化不大,成矿前和主成矿期石英中均存在3种类型的包裹体,以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含CO_2水溶液包裹体次之,富CO_2包裹体较少出现。含CO_2水溶液包裹体测温结果也差别不大,均一温度都集中在240320℃,盐度(w(NaCl))集中在1%4%。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也不大,集中在160 230℃,明显低于含CO_2水溶液包裹体;盐度却存在较大的变化,主成矿期盐度变化范围明显较大,且峰值高于成矿前。晚成矿阶段则仅出现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都明显降低,均一温度集中在120185℃,盐度集中在1.4%9.3%。结合其他证据,笔者认为金满铜矿床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流体:深源流体,以中高温、中低盐度、富含CO_2为特征;盆地卤水,以中低温、中高盐度、贫CO_2为特征。成矿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沸腾和相分离作用,深源流体和盆地卤水的混合可能是导致Cu等成矿元素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 金满脉状铜矿 兰坪盆地
下载PDF
东川式铜矿的成矿作用及后期叠加改造:来自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4
8
作者 殷学清 林海涛 +1 位作者 苏治坤 赵新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52,共19页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SSC型)的成因争论聚焦在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岩期并可能叠加有后期成矿作用,还是形成于成岩后盆地闭合过程和造山作用有关。产于扬子板块西缘的东川式铜矿是中国SSC型矿床的典型代表,这些矿床赋存在晚古元古界...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床(SSC型)的成因争论聚焦在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岩期并可能叠加有后期成矿作用,还是形成于成岩后盆地闭合过程和造山作用有关。产于扬子板块西缘的东川式铜矿是中国SSC型矿床的典型代表,这些矿床赋存在晚古元古界东川群岩石中,主要呈层状矿体产出,但也存在少量脉状矿体。文章选择东川铜矿田内因民、汤丹和滥泥坪3个典型矿床的层状和脉状矿体中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铜矿)开展原位硫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矿床的硫化物原位硫同位素组成分布范围较广:因民矿床层状硫化物的δ^(34)S值分布于4.7‰~22.1‰,汤丹和滥泥坪矿床层状硫化物的δ^(34)S值为-3.3‰~3.1‰;因民矿床脉状硫化物的δ^(34)S值分布于21.0‰~30.7‰,汤丹和滥泥坪矿床脉状硫化物的δ^(34)S值为-19.4‰~3.5‰。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的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表明形成2种产状矿体的硫来源不同。层状矿体较大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异指示了海相硫酸盐不同程度的热化学还原作用,表明初始成矿流体中的硫来源于循环盆地卤水中溶解的海相蒸发岩。脉状矿体的硫同位素组成则强烈受控于矿区的赋矿围岩,因民矿床硫化物中极高的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硫的来源为地层中的海相蒸发岩,而汤丹和滥泥坪矿床中亏损^(34)S的特征则表明硫的来源为富含生物还原硫的碳质板岩。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和前人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层状矿体和脉状矿体是2期独立成矿事件的产物,层状矿体形成于成岩作用时期,脉状矿体形成于后期独立的局部构造热成矿事件,也即SSC型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成岩期,但普遍遭受后期热液活动的叠加,并且在不同的成矿期中可能存在着多阶段的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原位硫同位素 东川式铜矿 沉积岩型层状铜矿 多期叠加成矿
下载PDF
铜矿床主要类型与中国海外铜矿并购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保昌 《有色矿冶》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矿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以并购多种形式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合作开发。从铜矿类型角度出发,以斑岩铜矿和沉积岩型铜矿为重点,简要介绍了斑岩铜矿和沉积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构造背景、成因、吨位与品位分...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矿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以并购多种形式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合作开发。从铜矿类型角度出发,以斑岩铜矿和沉积岩型铜矿为重点,简要介绍了斑岩铜矿和沉积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构造背景、成因、吨位与品位分布。回顾了2000年以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矿业公司在国外的铜矿并购案例,表明并购的超大型铜矿主要是斑岩铜矿和沉积岩型铜矿;对重点案例从地质角度上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超大型铜矿并购的思路与可能的其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 矿床类型 斑岩铜矿 沉积岩铜矿 中国
下载PDF
塔西地区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成矿机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方维萱 贾润幸 +3 位作者 郭玉乾 李天成 王磊 黄转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7-752,共26页
塔西地区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和乌拉根铅锌矿床进入矿山开发期,今后找矿潜力大但成矿机制不明,制约了成矿与找矿预测。基于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以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塔西地区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对于砂砾岩型... 塔西地区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和乌拉根铅锌矿床进入矿山开发期,今后找矿潜力大但成矿机制不明,制约了成矿与找矿预测。基于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以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塔西地区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对于砂砾岩型铜矿床、铅锌矿床和铀矿床有不同控制作用:1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北侧的托云中—新生代后陆盆地系统中,其次级盆地(萨热克巴依中生代山间拉分断陷盆地)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为萨热克式砂砾岩型铜矿赋存层位;2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南侧的前陆盆地系统中,乌拉根砂砾岩型铅锌矿赋存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与古近系底部,巴什布拉克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赋存在伽师前陆盆地克孜勒苏群中;3在前陆盆地系统中,古近系顶部和新近系渐新统—中新统为砂岩型铜矿床赋存层位。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识别构造岩相学标志为沥青化蚀变相、沥青化—褪色化蚀变带、碎裂岩化相和沥青化蚀变相多重耦合结构;地球化学岩相学标志包括富含有机碳,矿物包裹体中含有含烃盐水、气态烃-液态烃-气液态烃、轻质油和沥青等有机质类包裹体,低盐度和中盐度成矿流体,Cu-Ag-Mo同体共生矿体,氧化相铜、硫化相铜和钼硫化物等。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成矿机制主要包括:1同生断裂带由走滑拉分断陷发生构造反转后,转变为挤压收缩体制,即烃源岩大规模生烃-排烃机制;2反转构造带、区域性不整合面、滑脱构造带、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等构造岩相带为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大规模运移构造通道;3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类下部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岩和上部含膏泥岩为岩相岩性圈闭构造岩相学标志;4大规模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含铜紫红色铁质杂砾岩(氧化相铜)有多相流体多重耦合结构,可能是砂砾岩型铜矿床大规模富集成矿机制,低温卤水沉积叠加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成矿可能是形成砂砾岩型铅锌矿床机制,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多期次混合与氧化相铀被还原可能是砂岩型铀矿富集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铜矿 铜铅锌-铀矿床 成矿机制 前陆盆地 后陆盆地 山间拉分断陷盆地 构造岩相学方法 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
下载PDF
Madouzi-type (nodular) sedimentary copper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the Emeishan basalt 被引量:7
11
作者 WANG FuDong ZHU XiaoQing WANG ZhongG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2期1880-1891,共12页
Ore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ary-type Cu deposits in the Xuanwei Formation overlying the Emeishan basalt are dominated by copper sulfides and native copper. As the ores mostly exhibit concretionary structure, previous ... Ore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ary-type Cu deposits in the Xuanwei Formation overlying the Emeishan basalt are dominated by copper sulfides and native copper. As the ores mostly exhibit concretionary structure, previous researchers named them the "Madouzi-type Copper Deposit". Her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mineralogical and isotopic studies on copper nodules in this ore deposit. The mineralogical study shows that copper nodules are composed of copper sulfides that have been cemented by ferruginous amorphous minerals, clay, and carbonaceous fragments in the modes of metasomatism and sedimentation. The nodules are preliminarily present as aggregates of gelatinous material. The isotop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δ^13CPDB values of anhraxolit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24.8‰-23.9‰, indicating that the anthraxolite is the product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sm of in-situ plants. The δ^34SV-CDT values of chalcocit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7.6‰-13.1‰, close to those (about 11%~) of Permian seawater. The δ^34SV-CDT values of bornite and chalcopyrite are 21.6‰-22.2‰, similar to the sulfur isotopic composition (20‰) of marine sulfate, indicative of different sources of sulfur. The abov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copper nodules were formed in such a process that Cu-bearing basalt underwent weathering-leaching and copper-bearing material was transported into waters (e.g., rivers, lakes, and swamps) and then adsorbed on clay and ferruginous amorphous mineral fragments. Then, the copper-bearing material was suspended and transported in the form of gelinite. In lake or swamp environment it was co-deposited with sediments to form copper nodules. At later stages there occurred metasomatism and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followed by the replacement of chalcocite by bornite and the superimposition of chalcopyrite over bornite, finally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adouzi-type" nodular copper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ishan basalt copper nodule COLLOID ISOTOPE sedimentary-type copper deposi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