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流体喷印脉冲电压参数配置对沉积液滴体积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 张嘉容 +3 位作者 陈曦 冯天成 张诗雨 刘慧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了精准控制电流体喷印液滴的最小体积并提高电流体喷印加工的分辨率,研究了电流体喷印的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首先,基于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喷印过程中泰勒锥的受力情况,并基于此建立了锥射流的体积分数仿真模型,探... 为了精准控制电流体喷印液滴的最小体积并提高电流体喷印加工的分辨率,研究了电流体喷印的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首先,基于流体力学和电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喷印过程中泰勒锥的受力情况,并基于此建立了锥射流的体积分数仿真模型,探究了初始脉冲电压参数窗口。然后,搭建了电流体喷印平台,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沉积液滴体积随脉冲电压幅值增大而减小,随脉冲频率的变化不明显,随着脉冲占空比增大,液滴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对比了参数配置前后液滴阵列的沉积液滴体积,参数配置前沉积液滴体积为40.89~45.25 nL,参数配置后平均液滴沉积体积为39.54 nL,验证了脉冲电压参数配置规律的有效性,可为节约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微纳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 电流体喷印 沉积液滴体积 脉冲电压 占空比 脉冲频率
下载PDF
储油罐沉积液中A3钢的电化学腐蚀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世文 王燕 徐永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共2页
研究了成品煤油储油罐的沉积液对A3钢罐体材料的腐蚀 ,着重探讨介质酸度和应力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在室内模拟加载并调整介质酸度的条件下 ,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测得腐蚀速率。结果表明 ,试样表面存在局部腐蚀现象 ,若应力超过一定值 ... 研究了成品煤油储油罐的沉积液对A3钢罐体材料的腐蚀 ,着重探讨介质酸度和应力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在室内模拟加载并调整介质酸度的条件下 ,通过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测得腐蚀速率。结果表明 ,试样表面存在局部腐蚀现象 ,若应力超过一定值 (96N/mm2 ) ,腐蚀加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电化学腐蚀 应力 沉积液
下载PDF
储油罐在不同油品沉积液中腐蚀的电化学研究
3
作者 朱世文 王燕 朱珣丽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7-79,86,共4页
通过电化学极化的测量方法 ,研究了碳钢储油罐在不同成品油沉积液中的相对腐蚀性 .得出碳钢在不同油品沉积液中的腐蚀速度有明显差别 ;沉积液的酸碱度不同 ,对油罐的腐蚀也有较大影响 .
关键词 腐蚀 沉积液 成品油 储油罐 电化学
下载PDF
金属油罐底部沉积液腐蚀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光明 高露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11期110-111,共2页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油罐底部沉积液进行了腐蚀评价。模糊微元分析方法思路简单明了,不受沉积液分类标准的限制,只要有可靠的相关沉积液量化指标,就能有效地对沉积液腐蚀性做出评价,既适于现场手工计算又很容易程序化,...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油罐底部沉积液进行了腐蚀评价。模糊微元分析方法思路简单明了,不受沉积液分类标准的限制,只要有可靠的相关沉积液量化指标,就能有效地对沉积液腐蚀性做出评价,既适于现场手工计算又很容易程序化,为油罐设计腐蚀评价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元 底部沉积液 腐蚀评价 金属油罐
下载PDF
沉积液配比和沉积时间对TiO_2薄膜光催化净化H_2S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张承中 +1 位作者 邢怡 葛洁 《环保科技》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TiO2光催化薄膜,进行了净化含有H2S的气体的对比实验。讨论了不同沉积时间和反应沉积液配比对制备出的TiO2光催化薄膜净化H2S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沉积液D在沉积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 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用液相沉积法制备了TiO2光催化薄膜,进行了净化含有H2S的气体的对比实验。讨论了不同沉积时间和反应沉积液配比对制备出的TiO2光催化薄膜净化H2S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反应沉积液D在沉积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对H2S净化率良好的TiO2光催化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沉积液配比 沉积时间 二氧化钛 光催化
下载PDF
二硫化钼及镍磷复合沉积液及其电沉积方法
6
《中国钼业》 2007年第2期27-27,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微机械摩擦表面的二硫化钼及镍磷复合沉积液,包括可溶性四硫代钼酸盐、可溶性镍盐、磷的可溶含氧酸盐和水,可溶性四硫代钼酸盐与可溶性镍盐的摩尔比为0.01~0.5:1,磷的可溶含氧酸盐与可溶性镍盐的摩尔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微机械摩擦表面的二硫化钼及镍磷复合沉积液,包括可溶性四硫代钼酸盐、可溶性镍盐、磷的可溶含氧酸盐和水,可溶性四硫代钼酸盐与可溶性镍盐的摩尔比为0.01~0.5:1,磷的可溶含氧酸盐与可溶性镍盐的摩尔比为0.01~30:1,可溶性镍盐与水的摩尔比为1~100:5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沉积液 沉积方法 镍磷 复合 硫代钼酸盐 含氧酸盐 可溶性
下载PDF
用于微机械表面的二硫化钼电沉积方法及其电沉积液
7
《中国钼业》 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微机械表面的二硫化钼电沉积方法及其电沉积液。方法:将洁净处理后的微机械材料基体置于储有复合沉积液的电解槽中,使待处理的机械零件与电源阴极连接,在室温下,以每平方厘米待处理面积0.1~500mA的电流密度,接...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微机械表面的二硫化钼电沉积方法及其电沉积液。方法:将洁净处理后的微机械材料基体置于储有复合沉积液的电解槽中,使待处理的机械零件与电源阴极连接,在室温下,以每平方厘米待处理面积0.1~500mA的电流密度,接通电源电沉积0.5~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方法 二硫化钼 机械表面 沉积液 微机械材料 洁净处理 机械零件 电流密度
下载PDF
陆内裂谷湖相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研究进展
8
作者 魏世林 焦鑫 +3 位作者 柳益群 李红 周鼎武 吕亦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7-1057,共21页
以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代表的页岩油、页岩气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岩性在中国陆相湖盆中主要为来源复杂的细粒沉积岩,其中发育有一类特殊的纹层状泥晶白云岩。该类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微观特征... 以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为代表的页岩油、页岩气资源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岩性在中国陆相湖盆中主要为来源复杂的细粒沉积岩,其中发育有一类特殊的纹层状泥晶白云岩。该类白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既区别于常见的次生白云石化成因白云岩,又与微生物成因白云岩不同,被定义为一类新型的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现代湖相白云石全球分布及形成环境特征,并展示了白云岩成因模式研究进展。重点选择了均在拉张构造背景下所形成的三塘湖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酒西盆地下沟组和二连盆地腾格尔组发育的火山-热液沉积型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类白云岩的特征:(1)保留有完好的原始微米级纹层结构和微晶晶体,后期受到的成岩作用较弱;(2)与半深—深湖黑色泥页岩互层且缺乏蒸发作用特征,并含有不同比例的火山-热液矿物;(3)锶同位素显示成岩流体具有深源(壳-幔混合)特征;(4)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并与油气分布展现出较强的耦合关系。最后,提出应加强该类白云岩研究、利用其蕴含的特殊地质信息进行构造背景示踪及探讨其与油气生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成因 湖相泥晶白云岩 沉积 黑色页岩 裂谷盆地
下载PDF
单家寺油田采出液沉积物调堵运用与效果
9
作者 王秋月 翟盼盼 张小英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针对不同油藏特点,选择开展边部堵水调剖和蒸汽流场调整两项工作实验,并在单家寺油田稠油区块进行了10口井采出液沉积物边部堵水与蒸汽流场调整试验,现场应用效果好,为消化石油采出过程中伴生的废弃物提供了一条绿色之路。
关键词 稠油 采出沉积 边部堵水 蒸汽流场调整 绿色企业
下载PDF
油田采出液沉积物调剖回注技术在节能增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萌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7期56-60,共5页
为实现“节能环保、增产增效”的目的,开展油田采出液沉积物调剖回注技术研究,选用采出液沉积物全密闭收集转输注入系统,实现全过程密闭注入,提高调剖回注效率。对油田采出液沉积物全方位分析,并作为调剖回注材料,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 为实现“节能环保、增产增效”的目的,开展油田采出液沉积物调剖回注技术研究,选用采出液沉积物全密闭收集转输注入系统,实现全过程密闭注入,提高调剖回注效率。对油田采出液沉积物全方位分析,并作为调剖回注材料,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采出液沉积物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等问题。选择2口边部稠油注水井进行调剖回注试验,增加区块能量,年调剖回注采出液沉积物4525 t,堵塞边低水通道,降低含水率,年减少无效注水10102 m^(3),受效油井年增油5520 t,年节约用电235.55×10^(4)kWh。该技术可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并实现节能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沉积 调剖回注 全密闭收集转输注入系统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1
作者 王琰 黄毅 +3 位作者 杨帆 吴仲玮 关瑶 薛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68-2875,共8页
分析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热液沉积物矿物组成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还含有少量闪锌矿等,而硅烟囱和残留氧化物分别主要由无定形硅和碳... 分析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热液沉积物矿物组成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还含有少量闪锌矿等,而硅烟囱和残留氧化物分别主要由无定形硅和碳酸钙、铁氢氧化物(如针铁矿)等矿物组成,由热液沉积物到硅烟囱,再到残留氧化物过渡过程中,矿物组成中硫化物含量以及矿物结晶程度的降低,指示了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通过XRF、ICP-AES等手段对热液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分析,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海水的贡献逐步增大,而热液对其影响逐步减小,形成环境也逐步从热液羽状流环境向海相水成的低温氧化环境转变。在稀土元素分析中,热液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体含量较高,∑REE(26.37~32.86)×10^(-6);残留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次之,∑REE(5.58~30.43)×10^(-6);硅烟囱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0.92~6.96)×10^(-6)。研究区样品均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δCe值变化范围为0.34~1.00,具有Ce负异常特征;δEu值变化范围为0.87~4.24,具有Eu正异常特征,指示样品继承热液流体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的同时,又受到了海水的明显影响,稀土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由于受制于较弱的热液活动,以中低温为主的成矿环境,成矿流体主要起源于海水,因此成矿过程受海水混合作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西南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吉林省大横路铜钴矿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演化过程及其对钴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慧宁 刘福来 +2 位作者 朱志勇 王舫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8-1018,共21页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集矿床内典型钻孔样品,通过精细的矿相结构观察、扫描电镜物相分析、X射线元素面扫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大横路铜钴矿床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钴主要以Co的独立矿物(硫镍钴矿和辉砷钴矿),类质同象进入富Co黄铁矿和在磁黄铁矿中发育钴镍黄铁矿出溶体等形式存在。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以下5个阶段:沉积阶段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呈极细粒包体零星分布为特点;变质变形阶段以硫镍钴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沿绢云母-黑云母-石英变质千枚理定向分布为特点,变质程度达高绿片岩相;早期热液作用主要沉淀粗大脉状磁黄铁矿及其钴镍黄铁矿出溶体;中期热液作用以条带状自形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标志,该阶段为Co富集成矿的主成矿期;网脉状黄铜矿沉淀对应于最晚期热液作用,同时发育极少量细粒辉砷钴矿。矿体的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绿泥石化为主,次为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其中,硅化、铁白云石化和钠长石化蚀变稍早于金属硫化物形成,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与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辉砷钴矿的沉淀与钠长石的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多期多阶段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事件对Co的迁移-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变质变形-热液演化阶段均存在富Co硫化物的沉淀,Co的赋存形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大横路铜钴矿Co最主要的赋存形式。综上所述,在辽-吉古元古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大横路大型铜钴矿钴的富集成矿经历了沉积-变质变形-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复杂演变过程,可称之为造山型铜钴矿床。原始的沉积作用为钴矿的预富集提供了重要的成矿条件,古元古代造山过程及其伴随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对钴的初始活化-迁移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事件主导了钴的迁移-超常富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古元古造山带 大横路大型铜钴矿 钴赋存状态 沉积-变质变形-热作用 蚀变类型 关键控制因素
下载PDF
北祁连桦树沟海底热液沉积铁铜矿石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1 位作者 卢登蓉 刘华山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51,共9页
北祁连桦树沟铁铜矿床台矿层的典型元素组合为Si-Fe-Cu-Ba,矿石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化学性质证实了铁铜矿层的(主期)海底热液沉积成因方式.
关键词 矿石 化学组成 沉积 海底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部Jade热液活动区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曾志刚 蒋富清 +2 位作者 翟世奎 秦蕴珊 侯增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4-82,共9页
测定了冲绳海槽中部Jade热液活动区中18个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硫同位素组式,其中10个硫化物样品的δ34S值为5.2×10-3~7.2×10-3,7个硫酸盐样品的34S值为16.3×10-3~22.3×10-3,1个自然硫样品的δ34S值为8.2&#... 测定了冲绳海槽中部Jade热液活动区中18个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硫同位素组式,其中10个硫化物样品的δ34S值为5.2×10-3~7.2×10-3,7个硫酸盐样品的34S值为16.3×10-3~22.3×10-3,1个自然硫样品的δ34S值为8.2×10-3热液沉积物的硫主要来自中、酸性火山岩和海水,并且在流体与沉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海底沉积物也可能为热液沉积物的形成提供部分的硫.导致本区热液沉积物中硫化物与其他热液活动区的硫同位素组成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各热液活动区的硫源以及有关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变的不同.海底热液体系中硫的演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被加热海水的上升、流体与火山岩的相互作用、海水硫酸盐和中、酸性火山岩中流的混合作用以及流体与沉积物相互作周等一系列海底热液活动,其中海水和中、酸性火山岩的相互作用是本区硫演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海底热沉积 Jade热活动区
下载PDF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曾志刚 秦蕴珊 +1 位作者 赵一阳 翟世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8-529,共12页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 对 1 98 8年取自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的海底表层热液沉积物中 36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分析。结合ODPLeg1 58的近期成果 ,对TAG区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时空演变、硫源、硫同位素偏重的原因和硫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 1 )TAG区表层热液沉积物的δ34S值从 3 9‰— 7 6‰变化 ,均值为 5 98‰ ,与其它洋中脊热液活动区相比明显偏重。 ( 2 )从海底表层区到蚀变玄武岩区 ,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有增大的趋势 ,而时间对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则没有明显的控制。 ( 3)热液沉积物中硫主要来自玄武岩 ,部分来自海水硫酸盐 ,是海水硫酸盐和玄武岩中硫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 ,且各硫源在不同阶段提供硫的比例分配和方式明显不同。 ( 4 )与其它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活动区相比 ,相对较大比例海水来源硫的加入是导致TAG区硫同位素组成偏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TAG区具备有利海水硫酸盐还原作用进行的温度和水 /岩比值条件则是促使该区热液沉积物中海水来源硫相对较多的主要原因。 ( 5)海水的直接混入、流体 -玄武岩相互作用、先期形成硫化物的重溶作用和硫酸盐矿物的还原作用是海水和玄武岩直接或间接提供硫的主要方式 ,也是导致本区硫同位素演化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且硫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组成 海底表层热沉积 TAG热
下载PDF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曾志刚 蒋富清 +1 位作者 秦蕴珊 翟世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6,共9页
共收集到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 1 2 6 4个硫同位素数据 ,结合我们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和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中表层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研究成果 ,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硫源问题 .结... 共收集到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的 1 2 6 4个硫同位素数据 ,结合我们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区和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中表层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研究成果 ,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质 -构造环境中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硫源问题 .结果表明 :(1 )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集中分布在 1‰~9‰之间 ,均值为 4 5‰ (n =1 0 42 ) ,而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在 1 9‰~ 2 4‰之间 ,均值为 2 1 3‰ (n =2 1 7) ;(2 )无论在洋中脊还是在弧后盆地扩张中心 ,无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与有沉积物覆盖热液活动区相比 ,其硫同位素组成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 ;(3)各热液活动区中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的不同 ,反映出各自硫源的差异性 .无沉积物覆盖洋中脊中热液成因硫化物的硫主要来自玄武岩 ,部分来自海水 ,是玄武岩和海水硫酸盐中硫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 ,而在弧后盆地和有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 ,除了火山岩以外 ,沉积物和有机质均可能为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提供硫 ;(4)现代海底热液沉积物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和硫源的不同可能归因于海底热液体系中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岩浆演化和构造 -地质背景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海底热沉积 硫同位素 地质构造 冲绳海槽 沉积 有机质
下载PDF
永平铜矿海底火山热液沉积成矿作用的依据 被引量:12
17
作者 廖宗廷 刘金水 《铜业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永平铜矿产于钱塘江~信江拗陷带中 ,主要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沉积 -火山沉积岩所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 ,与围岩呈整合接触 ,少数呈脉状 ,并穿切层状矿体。层状矿体见胶状、草莓状结构 ,层状、层纹状和条纹状构造 ;原生层状矿体的包裹体... 永平铜矿产于钱塘江~信江拗陷带中 ,主要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沉积 -火山沉积岩所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 ,与围岩呈整合接触 ,少数呈脉状 ,并穿切层状矿体。层状矿体见胶状、草莓状结构 ,层状、层纹状和条纹状构造 ;原生层状矿体的包裹体温度较低 ,为 10 0℃~ 2 17℃ ,改造矿体包裹体温度较高 ,为 2 0 0℃~ 340℃ ;层状矿体中的Co/Ni比值较小 ,为 1.38~ 1.4 6 ,改造矿体较大 ,为 2 .76~ - 32 .4 6 ;层状矿体的σ3 4 S‰为 - 0 .3~ +2 1.6 ,改造矿体的σ3 4 S‰为 +0 .4~ +4.3;铅同位素主要属正常铅 ,其模式年龄明显分为三个区间 ,分别对应于基底、原生层状矿体和印支 -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年龄 ,氢氧同位素与沉积 -火山热液沉积矿床类似。各种特征说明永平铜矿是沉积-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和叠加矿化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同类矿床的找矿方向是沿华力西断裂拗陷带并循石炭系地层找矿 ,同生断层、火山岩、硅质岩、层状矽卡岩、花岗岩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成矿作用 找矿标志 永平铜矿
下载PDF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热液喷气沉积的证据——含矿建造及热液沉积岩 被引量:123
18
作者 韩发 R.W.哈钦森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40,共16页
通过对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含矿建造特征及容矿岩石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证明了主要容矿岩石是从海底热卤水系统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的热液沉积岩。
关键词 沉积 含矿建造 大厂
下载PDF
银洞子似碧玉岩的海底热液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薛春纪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1-40,共10页
陕西柞水银洞子银铅矿含矿层中发育一种似碧玉岩(硅质岩)。岩石同生沉积且速率较快,含钠长石晶屑、重晶石和镁电气石,未见生物作用痕迹。组成元素的分布、变化或关系与现代或古代海底热液沉积物/(岩)一致或相似。稀土配分式样相似于热... 陕西柞水银洞子银铅矿含矿层中发育一种似碧玉岩(硅质岩)。岩石同生沉积且速率较快,含钠长石晶屑、重晶石和镁电气石,未见生物作用痕迹。组成元素的分布、变化或关系与现代或古代海底热液沉积物/(岩)一致或相似。稀土配分式样相似于热液沉积硅质岩及现代海水。氧同位素组成与国外热液沉积的硅质岩相近,石英形成温度(80.8℃)高于正常海水温度。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提供了较系统的信息证明似碧玉岩的海底热液沉积成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碧玉岩 沉积 银洞子
下载PDF
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增慧 翟世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最近几年新兴起的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解决许多利用常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探讨了技术手段或方法上的发展及局限性 ,提出对热液沉积物中透明矿物的大范围... 最近几年新兴起的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解决许多利用常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探讨了技术手段或方法上的发展及局限性 ,提出对热液沉积物中透明矿物的大范围显微测温对比分析和非透明矿物分温度段释放包裹体气体相结合 ,从而获取不同类型和不同成矿阶段包裹体物化指标及成分特征 ,进而研究热液循环机制及成矿作用过程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流体包裹体 分温度段 深海 海底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