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物压实量分式及其在研究海面高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凤英 刘尚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2-48,共7页
推导出计算沉积物压实量的理论公式:Δh=h(n0-n)/(1-n0).指出造成海岸堆积平原中Q23海相顶面高程常比岩岸地面上的古海面遗迹的高程低数米至数十米的主要因素:①沉积物压实;②冰期低海面流水蚀低古地面;③局部... 推导出计算沉积物压实量的理论公式:Δh=h(n0-n)/(1-n0).指出造成海岸堆积平原中Q23海相顶面高程常比岩岸地面上的古海面遗迹的高程低数米至数十米的主要因素:①沉积物压实;②冰期低海面流水蚀低古地面;③局部构造下沉.逐步分解出这3个因子就能较正确确定古海面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压实公式 孔隙度 海平面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黄河口海域沉积物含盐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熊传芳 单红仙 朱超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43-344,共2页
黄河以高泥沙含量闻名于世,巨量的泥沙进入弱潮陆相河口,形成三角洲沉积堆体(Milliman et al.,1991)。在黄河河口区域,冲淡水与海水相互混合,海水盐度发生显著变化,并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频繁交换。黄河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具有季节性... 黄河以高泥沙含量闻名于世,巨量的泥沙进入弱潮陆相河口,形成三角洲沉积堆体(Milliman et al.,1991)。在黄河河口区域,冲淡水与海水相互混合,海水盐度发生显著变化,并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频繁交换。黄河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具有季节性、径流性和年变幅大3个基本特征(Lin et al.,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含盐 特征 黄河口
下载PDF
X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的主次量元素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兢 袁伟哲 +1 位作者 王佳丽 韩健 《吉林地质》 2015年第4期129-131,共3页
本文主要是在原有的X荧光光谱法测定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的主次量元素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缩短了样品测定时间,提高了样品测定速度。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上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测定样品速度快,重现性好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X荧光﹔ 岩石 土壤 水系沉积物﹔主次元素
下载PDF
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再析
4
作者 高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试从沉积动力学视角重新剖析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根据“河流三角洲是同一河流入海物质所形成的集中堆积体”的定义,传统上根据径流、潮汐和波浪而构建的三端元分类图似乎不能概括三角洲的所有类型,河口湾形态、陆架环流和海面... 本文试从沉积动力学视角重新剖析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根据“河流三角洲是同一河流入海物质所形成的集中堆积体”的定义,传统上根据径流、潮汐和波浪而构建的三端元分类图似乎不能概括三角洲的所有类型,河口湾形态、陆架环流和海面变化也有同等的重要性,可形成海湾充填三角洲、远端泥、陆架边缘三角洲这样的端元形态。沉积物重力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融合以上各个因素所形成的河流三角洲形态谱系,有助于过程-产物关系的建立。需进一步开展的相关研究包括:①地层层序中三角洲沉积类型的识别标志,以区分水下三角洲、远端泥,确定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归属;②三角洲体系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沉积记录完整性之间的关系;③三角洲演化的终极形态、规模与沉积物收支过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入海通 端元分类图 水下三角洲 远端泥 陆架边缘三角洲 海面变化 沉积记录
下载PDF
基于AnnAGNPS模型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贾宁凤 段建南 +2 位作者 李保国 李旭霖 陈焕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7,共5页
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砖窑沟流域为试点,利用A nnAGNPS模型进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采用流域8次径流事件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径流量和沉积物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和-10%,A nnAGNPS模型能够比较理想地模拟流域长期的径流量和沉积物量... 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砖窑沟流域为试点,利用A nnAGNPS模型进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采用流域8次径流事件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径流量和沉积物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和-10%,A nnAGNPS模型能够比较理想地模拟流域长期的径流量和沉积物量,并可应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径流流失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采用2004年土地利用状况模拟分析了流域土壤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流域平均片蚀和细沟侵蚀强度为3508 t/(km2.a),属中度侵蚀等级,黄土沟壑地的平均侵蚀强度最大,属极强度侵蚀等级;严重的沟道侵蚀显著增加了运移到流域出口的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模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径流 沉积物量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中的浅海沉积作用与物理环境演化——以渤、黄、东海区域为例 被引量:22
6
作者 高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29-335,共7页
以渤、黄、东海陆架区为例 ,综合评述入海沉积物通量、浅海沉积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物理环境变化。黄河、长江沉积物入海后主要堆积于河口附近 ,沉积速率为 10~ 10 0mm/a ,部分物质输运至陆架区 ,形成泥质沉积体 ,其沉积速率为 1mm/... 以渤、黄、东海陆架区为例 ,综合评述入海沉积物通量、浅海沉积作用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物理环境变化。黄河、长江沉积物入海后主要堆积于河口附近 ,沉积速率为 10~ 10 0mm/a ,部分物质输运至陆架区 ,形成泥质沉积体 ,其沉积速率为 1mm/a量级。但目前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呈减小趋势 ,今后河口附近的堆积将会减缓 ,并在总体上转化为侵蚀状态。在过去的 7ka里 ,来自黄河、长江等河流的沉积物形成了河口三角洲、滨海平原、潮流脊和潮汐汊道沉积体系 ,其演化方式是双重的 ,既有常态边界条件和外力作用下的演化 ,又有边界条件和外力作用发生变异时的演化。边界条件和外力作用变异的原因包括入海通量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等。建议从中国海岸带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出发 ,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浅海沉积作用 物理环境演化 东海 河流沉积物入海通 陆架沉积 海岸沉积体系演化 黄海 渤海 人类活动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锅炉管内壁清洁程度与流动压降的关系分析
7
作者 徐洪 《江苏电机工程》 2010年第5期61-63,共3页
利用流体力学定常流动动量方程分析了流动压降与管内粗糙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某超临界机组现场运行数据和检修收集的管内氧化膜量等数据,总结了该机组炉管压降与省煤器入口氧化物沉积量的数量关系,可用于近似评估运行过程中氧化... 利用流体力学定常流动动量方程分析了流动压降与管内粗糙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某超临界机组现场运行数据和检修收集的管内氧化膜量等数据,总结了该机组炉管压降与省煤器入口氧化物沉积量的数量关系,可用于近似评估运行过程中氧化物的沉积量。该方法对实现在线评估管内清洁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直流机组 锅炉压降 沉积物量
下载PDF
应用水土工具模型对水土保持技术与资金评估的研究
8
作者 张琛 王俊琳 曹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流域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预测在不同时间空间上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有效评估,然而,运用这些理论模型准确预测农民采取降低土壤流失量产生的费用这一目标却进展不大。为此,进行了一项准确预测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降低土壤流失量产生... 流域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预测在不同时间空间上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技术有效评估,然而,运用这些理论模型准确预测农民采取降低土壤流失量产生的费用这一目标却进展不大。为此,进行了一项准确预测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降低土壤流失量产生的费用方面的创新项目。做法是将10m数字海拔模型地形、土壤调查地理数据库与大量的土壤利用方式、土壤覆盖层这些详细数据输入到水土评估工具模型(SWAT),校正后的模型用于确定每地块土壤侵蚀数量,模拟每块地最佳管理技术(BMPs)的有效率。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直接支付(美元/t沉积物)采用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后降低土壤流失量所产生的费用,给予农场主与投资者(项目人员)自主灵活性,同时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成(如沉积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管理技术 关键源区 沉积物量 流域模型
下载PDF
植物谷坊和聚丙烯酰胺(PAM)对径流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立亚 王晓光 陈铁秋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1期4-6,共3页
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破坏程度是一般耕作活动的100倍之多,为了降低其径流中泥沙含量,通常采用谷坊、沉沙池等措施。研究表明其它材质的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作用超过了石谷坊。2009年美国土壤学家R.A.Mclaughlin等人进行植物谷坊与... 开发建设项目对水土资源的破坏程度是一般耕作活动的100倍之多,为了降低其径流中泥沙含量,通常采用谷坊、沉沙池等措施。研究表明其它材质的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作用超过了石谷坊。2009年美国土壤学家R.A.Mclaughlin等人进行植物谷坊与石谷坊在拦截泥沙方面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谷坊拦截泥沙作用明显,植物谷坊+PAM处理拦截泥沙效果更加显著。植物谷坊+PAM处理平均浊度值约为石谷坊处理的1/8。植物谷坊+PAM处理减少悬浮固体物质含量为石谷坊的5倍。其费用植物谷坊也远低于石谷坊。说明植物谷坊对于防止线型开发建设区域内土壤侵蚀既有效,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坊 侵蚀控制 PAM 沉积物输移 浊度 美国
下载PDF
全球俯冲沉积物组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仁杰 鄢全树 +4 位作者 张海桃 关义立 葛振敏 袁龙 闫施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9-803,共15页
俯冲沉积物在壳幔相互作用和深部地幔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汇聚板块边缘处的俯冲带岩浆成因与地幔地球化学过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俯冲沉积物输入速率为0.5~0.7 km^3/a,由陆源物质(76%)、钙质碳酸盐(7%)、蛋白石(10%)以及结合水(... 俯冲沉积物在壳幔相互作用和深部地幔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汇聚板块边缘处的俯冲带岩浆成因与地幔地球化学过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俯冲沉积物输入速率为0.5~0.7 km^3/a,由陆源物质(76%)、钙质碳酸盐(7%)、蛋白石(10%)以及结合水(7%)组成,化学组分与上地壳相似,主要受陆源物质影响,同时海洋过程产生的组分(生物相、热液相和自生相)会稀释陆源物质。不同海沟处的俯冲沉积物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增生边缘,俯冲沉积物组分与上地壳相似,而在非增生边缘海洋过程产生的组分占比增加。在俯冲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俯冲沉积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以流体、熔体或者超临界流体的形式对弧下地幔与岛弧地壳产生影响,部分俯冲沉积物与其下伏洋壳或岩石圈(俯冲残余组分)一同进入地幔(甚至是下地幔),对地幔不均一性作出贡献。地球化学示踪剂显示俯冲沉积物影响着地球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岩浆过程。因此,俯冲沉积物在板块构造与地幔柱两大动力学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准确计算俯冲沉积物组分,并综合运用各类地球化学指标,计算各元素或同位素的输入与输出通量,可得到更准确的俯冲残余组分,为研究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的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沉积物输入通 俯冲沉积物化学组分 地球动力学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