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拉库里区块碳酸盐岩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士鹏 马崇尧 +2 位作者 王娜 吾尔古丽·阿不都克里木 闫超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3期1-5,I0001,共6页
卡拉库里区块构造形态呈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总体上向东南倾伏。各小层顶界构造均表现为构造起伏程度低、构造形态继承性明显的特征。本次研究区内有西莎、西吉、东阿拉特共3个气田,总井数为11口,目的层为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J3k+o... 卡拉库里区块构造形态呈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总体上向东南倾伏。各小层顶界构造均表现为构造起伏程度低、构造形态继承性明显的特征。本次研究区内有西莎、西吉、东阿拉特共3个气田,总井数为11口,目的层为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J3k+o)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利用测井、薄片鉴定、取心、地震等资料开展了目的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研究,总结出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主要发育台地边缘滩、开阔海台地、局限台地3类亚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库里区块 碳酸盐岩 卡洛夫-牛津阶 沉积相分布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91
2
作者 朱筱敏 王贵文 谢庆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1,共7页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志留系可以划分成 2个沉积层序 ,又可分为 3个沉积体系 :(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志留系可以划分成 2个沉积层序 ,又可分为 3个沉积体系 :(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积体系 ;(2 )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砂泥岩不等厚间互的滨外陆棚和斜坡沉积体系 ;(3)具平缓地势缺乏障壁岛的碎屑潮坪沉积体系。详细分析了这些沉积体系的岩性序列、沉积构造及粒度概率等沉积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碎屑海岸和碎屑潮坪沉积模式 ,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满加尔坳陷草 1井区为盆地的沉积中心。根据该区沉积相与生储盖层之间的关系 ,探明了塔北南斜坡滨岸砂岩和塔中北斜坡砂坪砂岩是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沉积体系 分布特征 沉积相分布 沉积模式 石油地质
下载PDF
沧东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3
作者 张伟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0期296-296,共1页
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对沧东凹陷沙三段十余口井岩心、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沧东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有(1)发育巨厚层-厚层的砂岩的扇三角洲沉积;(2)岩性为厚层灰色细砂岩夹泥岩组合特征的辫状河三角... 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对沧东凹陷沙三段十余口井岩心、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沧东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有(1)发育巨厚层-厚层的砂岩的扇三角洲沉积;(2)岩性为厚层灰色细砂岩夹泥岩组合特征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3)由灰绿色泥岩和粉砂岩构成的滨浅湖滩坝沉积;(4)以厚层泥岩夹薄层砂条为主要岩性特征的重力流沉积。同时根据单井微相分析,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沙三段 沉积体系 沉积相分布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及其演化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俊兴 李凤杰 +2 位作者 刘琪 刘殿鹤 蒋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44-451,共8页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县渡口镇羊鼓洞二叠系剖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了滨岸沼泽相、台地蒸发岩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碳酸盐岩缓坡相... 在对四川盆地东北部宣汉县渡口镇羊鼓洞二叠系剖面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二叠系沉积相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了滨岸沼泽相、台地蒸发岩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碳酸盐岩缓坡相和台盆相等7种沉积相带。指出二叠纪研究区发育下二叠统梁山组沉积期、栖霞组—茅口组沉积期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长兴组沉积期3次大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在沉积演化和古地理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演化与分布 沉积模式 地层 二叠系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杭锦旗地区山西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易非凡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翔 李建 曾建强 王素英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9-443,共5页
通过详细观察杭锦旗地区30余口取心井岩心,对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等沉积相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杭锦旗地区山西组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主分流河道、次分流河道、洼地、泥炭沼泽等微相。根据研究区及邻区130余口探井各小层... 通过详细观察杭锦旗地区30余口取心井岩心,对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等沉积相识别标志进行了分析。杭锦旗地区山西组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出主分流河道、次分流河道、洼地、泥炭沼泽等微相。根据研究区及邻区130余口探井各小层的砂体厚度统计,以及井间沉积微相的对比研究,系统编制了杭锦旗地区山西组不同小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研究表明:山西组沉积期受北部和东北部物源的影响,分流河道具由北向南的相带展布特征;不同时期受古地貌和物质供给差异的影响,分流河道微相的发育位置和规模存在差异。研究成果为杭锦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特征 沉积相平面分布 山西组 杭锦旗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YW油田Z191区延7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6
作者 王如宇 罗顺社 +2 位作者 李晋文 代榕 王西强 《区域治理》 2021年第14期31-32,共2页
本文通过对YW油田Z191区12口井展开岩心观察结合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安组延7段展开沉积相带及其演化规律分析。研究发现:Z191区延安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心滩、分流间洼地、天然堤、等微相;Z191区物源主要为... 本文通过对YW油田Z191区12口井展开岩心观察结合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延安组延7段展开沉积相带及其演化规律分析。研究发现:Z191区延安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心滩、分流间洼地、天然堤、等微相;Z191区物源主要为西南方向,沉积相带呈带状展布,而砂体的发育则主要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特征 沉积相平面分布 延安组 侏罗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地震属性在七虎林河坳陷沉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文杰 杨波 张宏伟 《内江科技》 2013年第10期72-73,39,共3页
七虎林河坳陷位于虎林盆地北部,工区沉积环境复杂,断层发育,勘探难度大。本次研究从井资料出发划分工区沉积微相,然后依据各沉积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属性交会分析优选出对沉积相敏感的地震属性,再根据这些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聚类... 七虎林河坳陷位于虎林盆地北部,工区沉积环境复杂,断层发育,勘探难度大。本次研究从井资料出发划分工区沉积微相,然后依据各沉积相的地震反射特征,利用地震属性交会分析优选出对沉积相敏感的地震属性,再根据这些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聚类分析结果,明确了整个工区的沉积相分布,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这对其他类似区块的研究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分析 沉积相分布 地震反射特征 属性聚类 坳陷 分析结果 沉积体系 三角洲前缘 沉积相 勘探开发
下载PDF
露头层序地层学在上扬子地区页岩气初期勘探中的应用: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俊鹏 樊太亮 +2 位作者 张金川 李一凡 伍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8-985,共8页
依据露头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作方法及思路,对上扬子地区寒武系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在早寒武世三级层序内探讨沉积相平面展布与空间分布。早寒武世扬子地台被动大陆边缘一侧持续发生海侵,沉积体系域以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 依据露头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作方法及思路,对上扬子地区寒武系进行层序划分与对比,并在早寒武世三级层序内探讨沉积相平面展布与空间分布。早寒武世扬子地台被动大陆边缘一侧持续发生海侵,沉积体系域以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为主,缺乏低位体系域LST。分别编制海侵期和高位期两幅不同时期的沉积模式图表现三级层序的沉积体系特征,并对目的层段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作出评价,从而揭示出露头层序地层学在页岩气初期勘探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头层序地层学 三级层序 沉积相分布 页岩气勘探
下载PDF
物源供给指数及其对滩坝发育程度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延章 宋国奇 +2 位作者 王新征 陈建平 杨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物源供给速率是控制沉积作用的基本因素。采用砂地比、粒度、层理规模、岩性、分选系数、重矿物、石英、长石和岩屑含量等参数在归一化的基础上定量求取了东营凹陷南坡东段物源供给指数,认为其分布在平面上具有东南部、西北部、南部地... 物源供给速率是控制沉积作用的基本因素。采用砂地比、粒度、层理规模、岩性、分选系数、重矿物、石英、长石和岩屑含量等参数在归一化的基础上定量求取了东营凹陷南坡东段物源供给指数,认为其分布在平面上具有东南部、西北部、南部地区较高而中部、东北部地区较低的特征。南坡地区物源供给指数与砂岩厚度呈正比,与碳酸盐岩厚度呈反比,据此预测了该区沉积相的分布情况:物源供给指数介于0.03~0.19时为碳酸盐岩的发育区域,砂岩滩坝多发育在大于0.16的区域,泥岩多发育在小于0.12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供给指数 多参数 碳酸盐岩滩坝 滩砂 沉积相分布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79块沙二下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欢欢 张金亮 +3 位作者 李景哲 孙中强 于涛 王广群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752-1756,共5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文79块沙二下亚段测井资料分析,综合岩心、地震资料,并引入最大熵谱分析技术,将东濮凹陷文79块沙二下亚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6,以及5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 通过对东濮凹陷文79块沙二下亚段测井资料分析,综合岩心、地震资料,并引入最大熵谱分析技术,将东濮凹陷文79块沙二下亚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LSC2、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6,以及5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选取中期旋回作为对比骨架,建立东濮凹陷文79地区沙二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同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相进行分析,确定研究区为分支河体系的曲流河扇沉积,归纳层序格架内砂体发育与展布的特点。结果显示:LSC1为基准面下降半旋回,自下往上A/S(Accommodation/Sediments)比值减小,可容纳空间逐渐减小,河道/漫岸比值增加,砂体连通性变好;LSC2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自下往上A/S比值增加,可容纳空间逐渐增大,河道/漫岸比值减小,砂体连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文79区块 沙河街组 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相分布
下载PDF
Braided river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and bodies of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 被引量:4
11
作者 SUN Xiaofang JIN Zhenkui +2 位作者 WANG Zhaofeng HUANG Xiaoping GU Junf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3期446-452,共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lanar and volume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of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we used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 and 3D seismic data,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lanar and volume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of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 in Block T13 of Junggar basin,we used analysis of field outcrop and 3D seismic data,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areas of sparse well coverage.We describe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sand body planforms,width and connectivity patterns of sand bodies,and vertical associations and successions by acoustic impedance inversion technology and sedimentological theory.Results of our study show braided fluvial strata deposits in the Jurassic Badaowan formation.Each sand body is approximately lenticular in shape.The width of each sand body falls in the range 100~800 m,with most between 200 and 400 m.The sand bodies vary in thickness from 4 to 13 m,with most below 9 m.The width/thickness ratios lie in the range 20~55.The connectivity of braided fluvial channel sand bodies is controlled by changes of accommodation space.One fining-upward sedimentary cycle of base-level rise is recognized in Badaowan formation,representing an upward rise of base level.The connectivity of sand bodies was found to be greate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base-level rise,becoming progressively worse with increasing base-level r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T13 Badaowan formation braided river sand body distribution patterns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相控储层预测研究——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大安地区泉四段为例
12
作者 王于恒 于福生 +4 位作者 李忠诚 王晓坤 熊连桥 齐伊梨 冯桢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84,共21页
三角洲前缘相变迅速,沉积演化复杂,储层分布多变,利用常规地震切片及钻井分析等传统方法无法有效分析其沉积演化规律和储层分布.为提升浅水湖盆三角洲储层预测精度与沉积模式刻画准确度,本文以三维地震反演为基础,综合钻井信息,通过密... 三角洲前缘相变迅速,沉积演化复杂,储层分布多变,利用常规地震切片及钻井分析等传统方法无法有效分析其沉积演化规律和储层分布.为提升浅水湖盆三角洲储层预测精度与沉积模式刻画准确度,本文以三维地震反演为基础,综合钻井信息,通过密井网解剖和地层切片,重建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四段沉积演化过程,定量表征储层分布范围.研究表明:构造稳定、地形平缓及湖平面不断波动的沉积背景下形成浅水三角洲,该三角洲经历由早期粗粒厚砂的平原至晚期细粒薄砂的前缘沉积演化过程,内部还有多期次级水体进退;沉积物主要为河道、河口坝及溢岸沉积的复合型砂坝,其宽厚比为35~225,彼此间可构成垂向孤立、叠加式、侧向叠加和替代式.随湖平面升高与水体能量减弱,砂坝推进距离减少,弯曲度增加,两侧溢岸沉积逐渐消失,倾向于在末端逐渐分叉形成指状形态;强水动力下则更易形成低曲度的枝状形态,倾向于在末端形成交织网状形态.沉积相控与属性约束可完成无井区或稀井区储层定量预测,砂厚预测准确率可达89.93%,为储层预测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波形指示反演 沉积相控储层分布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
原文传递
Residual stress of physical vapor-deposited polycrystalline multilayers 被引量:1
13
作者 ZHANG Song ZHANG Hui ZHENG LiLi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55-63,共9页
An extended one-dimensional stress model for the deposition of multilayer films is built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ress model b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Both thermal stress and intrinsic stre... An extended one-dimensional stress model for the deposition of multilayer films is built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ress model by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Both thermal stress and intrinsic stress are considered to constitute the final residual stress in the model. The deposition process conditions such as deposition temperature, oxygen pressure, and film growth rate are correlated to the full stress model to analyze the final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thu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deposited multilaye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process conditions. Also, the model is numerically realized with in-house built code. A deposition of Ag-Cu multilayer system is simulated with the as-built extended stress model, and the final residual stresses under different deposition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with part of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 from other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wth models stresses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es polycrystalline deposition MET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