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沉积过程与沉积模式探讨——沉积过程数值模拟与现代沉积分析的启示 被引量:42
1
作者 冯文杰 吴胜和 +2 位作者 张可 赵文凯 贾风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47-2064,共18页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是近年来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国内外学者基于地下储层、露头、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不同学者往往持不同观点,在缺乏沉积过程与演化特征观察、分析的现... 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是近年来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油气勘探的重点对象,国内外学者基于地下储层、露头、现代沉积进行了大量研究,关于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不同学者往往持不同观点,在缺乏沉积过程与演化特征观察、分析的现状下,很难统一认识。基于此,本文选取鄱阳湖赣江三角洲这一典型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根据其水动力、水深、沉积物供给等数据,采用基于泥沙水动力学的沉积过程数值模拟软件(Delft3D)再现浅水曲流河三角洲的生长与演化过程,并与现代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对比验证,建立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1)在浅水环境下,曲流河三角洲快速向湖生长,三角洲前缘持续向前延伸并快速平原化,具有典型的宽平原-窄前缘的特征。三角洲垂向沉积厚度较小,但底积-前积-顶积三层结构完整。(2)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发育数条同期活跃的高弯度分流河道,在平原近端,分流河道存在频繁的侧向迁移现象,可对先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侵蚀改造,形成串珠状点坝,经长期侧向迁移可形成大规模的长条宽带状分流河道复合体,分流河道对先期沉积体的长期改造使得大部分厚层砂体呈正韵律,导致先期河口坝保存程度较低;在前缘远端,由于堤岸不稳定,分流河道往往存在决口改道现象,废弃的水道缺乏砂质沉积物供给而成为高泥质充填水道,多条废弃分流河道在三角洲平原远端形成高泥质充填河网系统。(3)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平原分流河道在水体中的短程延伸,水道长约300m,由于水体较浅,河口处水流冲刷能力较强,水携沉积物多在水下分流河道侧缘堆积形成指状坝。由于分流河道建设性极强,水下分流河道往往频繁发生决口或侧向摆动,经多期复合,可形成多分叉复合体指状坝,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在废弃后往往被泥质充填。(4)受三角洲平原远端水道决口改道的控制,前缘多分叉指状复合坝沿岸线迁移,可形成大面积近等厚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浅水三角洲 沉积过程数值模拟 沉积特征 演化过程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伊拉克BU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鹏飞 霍春亮 +2 位作者 叶小明 刘卫林 徐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1,共6页
综合利用岩心、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BU油田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控制因素,开展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表征不同沉积时期储层展布范围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的可容空间变化、碳酸... 综合利用岩心、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BU油田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控制因素,开展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表征不同沉积时期储层展布范围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的可容空间变化、碳酸盐岩产率等环境参数对储层分布范围的影响较大。BU油田Mishirif组MB2^1段纵向上分为Ⅰ—Ⅵ共6个小层,高能沉积带与低能沉积带交替出现,其中高能沉积带岩性主要为颗粒灰岩,在顶部Ⅰ小层较发育,而低能沉积带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并有高角度微裂缝发育,在Ⅵ小层底部发育。该研究成果为BU油田底注顶采的注水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已完成4口井方案实施,恢复了地层压力,缓解了局部压力亏空现象,整体日产油能力提高近19%,达0.94×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过程数值模拟 可容空间 碳酸盐岩产率 BU油田 米桑油田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