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成岩演化及储层成因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远翀
刘波
+4 位作者
姜伟民
宋晓波
王琼仙
王文楷
李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3,共12页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发育优质碳酸盐岩储层,但其成因和成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川西14口钻井1500余张岩心薄片的详细研究,结合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组合,雷四段共发育11种微相类型以及4种微相组合。微生物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微生...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发育优质碳酸盐岩储层,但其成因和成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川西14口钻井1500余张岩心薄片的详细研究,结合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组合,雷四段共发育11种微相类型以及4种微相组合。微生物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微生物格架孔,其次为凝块/纹层内溶孔、晶间孔及裂缝。储层的形成受沉积和成岩的双重控制,发育于潟湖中的微生物丘(以凝块石、叠层石为主)是储层发育的前提,微生物格架孔内的石膏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高频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是储层形成的关键,而埋藏阶段的多期胶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
雷四段
微生物岩
沉积-成岩演化
储层成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靖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代金友
铁文斌
蒋盘良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73,共6页
靖边气田主产层次生溶蚀孔洞缝成层连片发育,孔洞缝分布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本文结合98口井岩心观察、1000余块薄片鉴定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及其对孔洞缝储...
靖边气田主产层次生溶蚀孔洞缝成层连片发育,孔洞缝分布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本文结合98口井岩心观察、1000余块薄片鉴定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及其对孔洞缝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靖边气田储层为蒸发潮坪沉积,并可细分为潮上带泥云坪、膏岩洼地、含膏云坪;潮间带含藻云坪、泥云坪、颗粒滩、潮下带灰坪7种沉积微相;储层埋藏主要经历了白云化、溶解、充填、破裂、交代、压实-压溶、角砾化和重结晶8种成岩作用;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总体分为沉积同生期、近地表浅埋藏期、抬升风化期和后埋藏期4个阶段;马五11~马五31、马五41a高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同生期和抬升风化期溶解作用及含膏云坪、含藻云坪和颗粒滩微相控制,而马五32~马五33、马五41b~马五43b、马五5低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泥云坪、膏岩洼地和灰坪微相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成岩演化
模式
成岩
作用
沉积
微相
碳酸盐岩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新近系生物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古莉
胡光义
+5 位作者
罗文生
倪军娥
梁卫
吴亚生
梅冥相
陆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8,共10页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流花油田新近系灰岩储层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皮壳状珊瑚藻黏结灰岩、缠绕状珊瑚藻-珊瑚骨架灰岩、泥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亮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泥晶珊瑚颗粒灰...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流花油田新近系灰岩储层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皮壳状珊瑚藻黏结灰岩、缠绕状珊瑚藻-珊瑚骨架灰岩、泥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亮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泥晶珊瑚颗粒灰岩、生屑泥晶灰岩7类。孔缝类型丰富,包括泥晶基质溶孔、粒间溶孔、藻架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体腔孔、晶间微孔7类孔隙及溶蚀缝、珊瑚藻皮壳间隙缝、似缝合线溶蚀缝、构造缝4类裂缝。划分了孔洞-网状裂缝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致密裂缝型4种储集类型。皮壳状珊瑚藻灰岩属于孔洞-网状裂缝型储层,泥晶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和红藻石灰岩属于孔隙型,珊瑚骨架灰岩属于裂缝-孔洞型,亮晶生屑灰岩和胶结作用较强的皮壳状藻灰岩属于致密裂缝型。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了不同储集类型的分布,生物礁形成过程中的多期暴露对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有重要影响。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早期成礁与早期暴露、晚期成礁与次级暴露、埋藏压实与泥岩再造水改造阶段、两期成藏与地下水溶蚀4个阶段。根据沉积-成岩演化分析,预测了研究区储集类型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生物礁
台地边缘
储集空间
成因分析
沉积-成岩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成岩演化及储层成因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远翀
刘波
姜伟民
宋晓波
王琼仙
王文楷
李勇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17)
中国石化“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项目(P16092)。
文摘
川西雷口坡组四段发育优质碳酸盐岩储层,但其成因和成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川西14口钻井1500余张岩心薄片的详细研究,结合岩性、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组合,雷四段共发育11种微相类型以及4种微相组合。微生物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微生物格架孔,其次为凝块/纹层内溶孔、晶间孔及裂缝。储层的形成受沉积和成岩的双重控制,发育于潟湖中的微生物丘(以凝块石、叠层石为主)是储层发育的前提,微生物格架孔内的石膏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高频海平面波动控制下的准同生期暴露溶蚀是储层形成的关键,而埋藏阶段的多期胶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储层。
关键词
川西
雷四段
微生物岩
沉积-成岩演化
储层成因
Keywords
western Sichuan Basin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microbialites
sedimentary
-
diagenetic evolution
reservoir form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靖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被引量:
9
2
作者
代金友
铁文斌
蒋盘良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73,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11002400024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6A100103)
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06E1040)
文摘
靖边气田主产层次生溶蚀孔洞缝成层连片发育,孔洞缝分布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本文结合98口井岩心观察、1000余块薄片鉴定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及其对孔洞缝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靖边气田储层为蒸发潮坪沉积,并可细分为潮上带泥云坪、膏岩洼地、含膏云坪;潮间带含藻云坪、泥云坪、颗粒滩、潮下带灰坪7种沉积微相;储层埋藏主要经历了白云化、溶解、充填、破裂、交代、压实-压溶、角砾化和重结晶8种成岩作用;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总体分为沉积同生期、近地表浅埋藏期、抬升风化期和后埋藏期4个阶段;马五11~马五31、马五41a高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同生期和抬升风化期溶解作用及含膏云坪、含藻云坪和颗粒滩微相控制,而马五32~马五33、马五41b~马五43b、马五5低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泥云坪、膏岩洼地和灰坪微相控制。
关键词
沉积-成岩演化
模式
成岩
作用
沉积
微相
碳酸盐岩
靖边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evolution pattern
diagenesi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arbonate rock
Jingbian gasfield
Ordos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新近系生物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古莉
胡光义
罗文生
倪军娥
梁卫
吴亚生
梅冥相
陆嫣
机构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8,共10页
文摘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流花油田新近系灰岩储层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生物礁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皮壳状珊瑚藻黏结灰岩、缠绕状珊瑚藻-珊瑚骨架灰岩、泥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亮晶有孔虫-珊瑚藻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泥晶珊瑚颗粒灰岩、生屑泥晶灰岩7类。孔缝类型丰富,包括泥晶基质溶孔、粒间溶孔、藻架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体腔孔、晶间微孔7类孔隙及溶蚀缝、珊瑚藻皮壳间隙缝、似缝合线溶蚀缝、构造缝4类裂缝。划分了孔洞-网状裂缝型、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致密裂缝型4种储集类型。皮壳状珊瑚藻灰岩属于孔洞-网状裂缝型储层,泥晶颗粒灰岩、含红藻石灰岩和红藻石灰岩属于孔隙型,珊瑚骨架灰岩属于裂缝-孔洞型,亮晶生屑灰岩和胶结作用较强的皮壳状藻灰岩属于致密裂缝型。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了不同储集类型的分布,生物礁形成过程中的多期暴露对沉积微相和储集空间有重要影响。沉积-成岩演化过程划分为早期成礁与早期暴露、晚期成礁与次级暴露、埋藏压实与泥岩再造水改造阶段、两期成藏与地下水溶蚀4个阶段。根据沉积-成岩演化分析,预测了研究区储集类型空间分布。
关键词
新近系
生物礁
台地边缘
储集空间
成因分析
沉积-成岩演化
Keywords
Neocene
reef
platform margin
reservoir space
genetic analysis
sedimentation
-
diagenetic evolutio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微生物岩沉积-成岩演化及储层成因
王远翀
刘波
姜伟民
宋晓波
王琼仙
王文楷
李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靖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代金友
铁文斌
蒋盘良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原文传递
3
珠江口盆地流花油田新近系生物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古莉
胡光义
罗文生
倪军娥
梁卫
吴亚生
梅冥相
陆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