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尤溪沉积-改造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
作者 邵其东 钱元明 吴登晨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主要讨论了福建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出3种矿床模式:梅仙式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肖坂式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龙门场式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结合元素特征,论述其构造演化特征和成矿机理,提出了尤溪县沉积-改造... 主要讨论了福建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出3种矿床模式:梅仙式层状铅锌(银)多金属矿床、肖坂式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龙门场式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结合元素特征,论述其构造演化特征和成矿机理,提出了尤溪县沉积-改造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改造型 矿床模式 找矿方向 福建尤溪
下载PDF
贵州沿河沙子场沉积-改造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
作者 刘仕辉 《低碳世界》 2014年第10期170-171,共2页
在贵州沿河沙子场的成矿地质特征与黔西一带玄武岩铜矿有一定区别,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大面积沉积砂岩型铜矿。贵州沿河沙子场沉积-改造型铜矿多产于潮坪相的紫红色砂岩、粘土岩沉积旋回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黔西-... 在贵州沿河沙子场的成矿地质特征与黔西一带玄武岩铜矿有一定区别,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大面积沉积砂岩型铜矿。贵州沿河沙子场沉积-改造型铜矿多产于潮坪相的紫红色砂岩、粘土岩沉积旋回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黔西-带玄武岩铜矿主要产于玄武岩之间,铜矿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层位控制。本文主要针对贵州沿河沙子场沉积-改造型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河县 沉积-改造型铜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滇中荒田铅锌矿床Rb-Sr同位素年代学与C-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文元 高建国 +2 位作者 刘心开 侬阳霞 陈欣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8-543,共16页
滇中荒田铅锌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接触界面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组合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表明荒田铅锌矿床成矿流... 滇中荒田铅锌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接触界面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矿物组合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为主。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表明荒田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CO_2的碳具有多元性,主要来源于幔源与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碳;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表明荒田铅锌矿床硫以岩浆硫为主,可能混有其他硫源(可能包括地层硫酸盐),铅同位素表明赋矿围岩、玄武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均有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是多源混合后的产物;闪锌矿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83.2±3.4)Ma,指示荒田铅锌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荒田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右江褶皱带在中生代末期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有关。而晚二叠世海相喷发火山岩对矿区铅锌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盖层、赋矿层及矿化作用。综上,荒田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不同组分来源不同,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地球化学 多元混合成矿流体 沉积-改造型矿床 荒田铅锌矿床
下载PDF
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孝国 杨悟平 +3 位作者 谢建军 边祥会 席振铢 龙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32-937,共6页
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历时约10年时间。该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带(田)的东段,属于洛坝铅锌矿床的东延,在地表无任何矿化显示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成矿环境,确定找矿靶区;然后使用激发极化发现异常,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 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历时约10年时间。该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带(田)的东段,属于洛坝铅锌矿床的东延,在地表无任何矿化显示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成矿环境,确定找矿靶区;然后使用激发极化发现异常,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深部含矿层位、控矿构造形态;最后通过研究区域构造、围岩蚀变、含矿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得出:郭家沟矿区含矿带地层挟持于F1与F5断裂之间,形成一个呈东西向展布的舌状地质构造体,是寻找本类型铅锌矿的直接标志;矿体集中分布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D2a2-2b)千枚岩与(D2a2-2a)厚层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硅化灰岩接触带的硅化灰岩一侧;另外,硅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网脉状)、碎裂角砾岩等蚀变是找矿的重要标志。通过矿床的发现经过、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研究,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拓宽了西成铅锌矿带(田)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 铅锌矿床 找矿标志 沉积-改造型 郭家沟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萤石矿床成矿模式——兼论对火山岩型铀矿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彦 王智纲 +3 位作者 王根厚 朱立 姚富升 闫国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1-128,共8页
萤石矿化与火山岩型铀矿关系密切。为探究萤石矿成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区域成矿资料分析,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子王旗萤石矿主要产于下二叠统大石寨... 萤石矿化与火山岩型铀矿关系密切。为探究萤石矿成矿与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之间的潜在关联,通过野外地质填图以及区域成矿资料分析,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萤石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子王旗萤石矿主要产于下二叠统大石寨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与千枚状板岩、片岩的层间破碎带中,矿体主要受区域西里庙复式向斜控制,褶皱南翼矿体展布方向为NEE向、北翼矿体为NNE向,燕山期黑云母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提供了萤石成矿所需的温度和物质;②萤石成矿阶段可划分为3期,即早二叠世初始矿源层的形成时期、燕山早期大规模成矿富集时期以及燕山晚期叠加成矿时期;③矿区萤石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大规模的成矿活动完全受层间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萤石矿,这3期成矿阶段也与区域铀成矿物质的运移、富集、沉淀过程耦合,该模式对于火山岩型铀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改造型萤石矿 火山岩铀矿 成矿模式 层间断裂 找矿意义
下载PDF
神农架冰洞山锌矿矿床模型 被引量:7
6
作者 祝敬明 颜代蓉 +1 位作者 张汉金 朱建东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9年第2期89-94,113,共7页
冰洞山锌矿是鄂西地区层控型铅锌矿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矿床形成具有全球同类型矿床相同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主要控矿因素为震旦系陡山沱组白云岩角砾岩、潮坪相沉积环境、同沉积断层以及滑动拆离断层。Pb、Zn、Ag异常强度高,套合性... 冰洞山锌矿是鄂西地区层控型铅锌矿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矿床形成具有全球同类型矿床相同的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主要控矿因素为震旦系陡山沱组白云岩角砾岩、潮坪相沉积环境、同沉积断层以及滑动拆离断层。Pb、Zn、Ag异常强度高,套合性好。元素组合简单,主要为Pb-Zn-Ag-Cd(-Cu),反映出沉积型矿床元素组合特点。蚀变较弱,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同位素和包体资料表明,矿床具沉积型矿床特点。矿物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反映矿床的形成有两期成矿作用。矿床成因为沉积—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 冰洞山 铅锌矿床 沉积-改造型 矿床模
下载PDF
桂东寒武系培地组硅质岩成因与金的富集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明海 刘国庆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根据岩石特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配分特征认为 :本区硅质岩是在大陆边缘坳陷环境下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金在硅质岩及与之相伴的含碳泥页岩沉积过程中初步富集 ,而在后期热液改造成矿过程中再次聚集。指出硅质岩可作为桂东... 根据岩石特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稀土配分特征认为 :本区硅质岩是在大陆边缘坳陷环境下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 ;金在硅质岩及与之相伴的含碳泥页岩沉积过程中初步富集 ,而在后期热液改造成矿过程中再次聚集。指出硅质岩可作为桂东地区培地组中寻找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喷流热水沉积 寒武系 培地组 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四川省中厂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淑花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四川省中厂铜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康滇地轴中段,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下部的通安组,铜矿体赋存在通安组第二段和第三段中,铜矿体呈似层状,矿体围岩分别为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含石英大理岩,地层中层间破碎带、滑动带和裂隙发育,... 四川省中厂铜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康滇地轴中段,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下部的通安组,铜矿体赋存在通安组第二段和第三段中,铜矿体呈似层状,矿体围岩分别为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含石英大理岩,地层中层间破碎带、滑动带和裂隙发育,并发生硅化、绢云母化、白云石化和褪色等热液蚀变,地层中碳质含量较高,矿床地质特征上判断,成矿经过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改造期,成矿物质为多期多来源,因此认为中厂铜矿床属于沉积-改造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厂铜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沉积-改造型铜矿 四川省
下载PDF
云南省东川大梁子铀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强 马绍春 《云南地质》 2017年第2期278-281,共4页
东川大梁子铀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小型规模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共圈定7个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昆阳群大营盘组(Pt_2d^2)黑色炭质板岩中,该矿地层控矿明显;后期改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F_2断裂活动,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形成... 东川大梁子铀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小型规模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共圈定7个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体状产于昆阳群大营盘组(Pt_2d^2)黑色炭质板岩中,该矿地层控矿明显;后期改造主要表现为北东向F_2断裂活动,使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形成了工业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改造型矿床 地层及构造控矿 云南东川大梁子
下载PDF
剑川金山桃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顺荣 《云南地质》 2000年第1期29-36,共8页
该矿床为近年勘查的小型铅锌矿床 ,通过对矿床赋存构造、容矿地层、矿石成分、结构构造、有用元素赋存状态、围岩蚀变等研究 ,讨论了该矿床的成矿特征。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沉积-改造型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下载PDF
云南永善县韩家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1
作者 包从法 普志坤 +1 位作者 李炜 周鑫 《云南地质》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云南永善县韩家沟铁矿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底部砂岩、页岩地层中,单个小矿体呈透镜体或条带状产出,矿石主要为赤铁矿石,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面清楚。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矿床,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及层间破碎带等是找矿... 云南永善县韩家沟铁矿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底部砂岩、页岩地层中,单个小矿体呈透镜体或条带状产出,矿石主要为赤铁矿石,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面清楚。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矿床,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及层间破碎带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控矿 沉积-改造型矿床 云南永善韩家沟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5
12
作者 陈柏林 蒋荣宝 +5 位作者 李丽 陈正乐 祁万修 刘荣 崔玲玲 王世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54,共12页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据此提出&...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据此提出"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个找矿预测靶区,并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野外工作的追索和验证,新发现8个铁矿,确认"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条铁矿带,取得在该区铁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从前人3个孤立铁矿点扩大到两条铁矿带(新增8个铁矿)、铁金属储量从不足1000万吨增加到超过3000万吨。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的突破不仅为国家提供储量丰富的铁矿资源,也为基础地质(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东段的对比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距离的估算)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沉积改造 铁矿带 喀腊大湾 阿尔金山东段
下载PDF
新疆梧南金矿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姚卫华 孙继东 梁广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6-350,共5页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与尾部元素呈正相关,与前缘元素呈负相关。首次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分带,从前缘到尾部为:金—铋—铜—钼—汞—锑—银—砷—铅—锌,从而确定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叠加模型:上部矿体的尾晕与下部矿体的前缘晕叠加到一起,形成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原生晕叠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热液改造 地球化学 统计分析 原生晕分带 梧南金矿 新疆
下载PDF
四川则里波西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磊 淡永 黄午兴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7期125-126,共2页
研究区位于汉源-甘洛-宁南铅锌成矿带南段,通过地质勘查及以往区域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该区矿体赋存于中奥陶统大菁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和张裂隙中,主要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细脉状产出。在矿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 研究区位于汉源-甘洛-宁南铅锌成矿带南段,通过地质勘查及以往区域资料综合研究,发现该区矿体赋存于中奥陶统大菁组白云岩层间破碎带和张裂隙中,主要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细脉状产出。在矿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该铅锌矿属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沉积-改造型
下载PDF
陕西凤县地区九子沟铜矿的特征、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代军治 李永勤 +4 位作者 王设计 刘辰 原连肖 王瑞廷 王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94-1801,共8页
九子沟铜矿是凤县-太白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床。矿化类型主要表现为硅质岩型、硅化灰岩型和石英-方解石脉型。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且多被后期顺层或切层含矿石英-方解石脉交代,形成富矿体。综... 九子沟铜矿是凤县-太白铅锌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发现的新矿床。矿化类型主要表现为硅质岩型、硅化灰岩型和石英-方解石脉型。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围岩整合产出,且多被后期顺层或切层含矿石英-方解石脉交代,形成富矿体。综合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喷流沉积-改造型铜矿。九子沟等铜矿床(点)与区域上的铅锌矿床构成了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的元素分带模式。这一发现,指示今后该地区可在热水喷流沉积矿床元素分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带内背斜控矿的地质特征开展找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子沟铜矿床 矿化类 矿床成因 喷流沉积-改造型 陕西凤县地区
下载PDF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红霞 孔含泉 杨言辰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中部的青城子矿集区内,矿体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上部碳酸岩与片岩的过渡带,容矿岩石为黑云变粒岩和硅质岩,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中的金以不可见金为主,含量与黄铁矿、毒砂关系...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中部的青城子矿集区内,矿体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上部碳酸岩与片岩的过渡带,容矿岩石为黑云变粒岩和硅质岩,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中的金以不可见金为主,含量与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对矿石组构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既与沉积作用有关,又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及热液的叠加改造,矿床为热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金矿床 地质特征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
下载PDF
甘肃省金塔县穿山驯铅矿点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国 赵军 《甘肃冶金》 2011年第1期61-63,76,共4页
穿山驯铅矿点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期第三侵入花岗闪长岩(γδ34C)与下部震旦系穿山驯群第二岩组(Zchb)白云石大理岩的外接触带附近。本文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 穿山驯铅矿点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期第三侵入花岗闪长岩(γδ34C)与下部震旦系穿山驯群第二岩组(Zchb)白云石大理岩的外接触带附近。本文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的铅矿成因有两种:主要成因为沉积-改造型,次为热液充填-交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驯 甘肃北山 主要成因 沉积-改造型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斜向俯冲—碰撞与南秦岭金—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复新 于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7-300,共4页
南秦岭金-多金属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热水沉积改造铅锌矿床和沉积改造汞锑矿床及聚集区的形成与成矿演化,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规模及时空分布规... 南秦岭金-多金属矿床聚集区是秦岭成矿带乃至我国中央造山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热水沉积改造铅锌矿床和沉积改造汞锑矿床及聚集区的形成与成矿演化,成矿地质背景,容矿与含矿建造,矿床类型、规模及时空分布规律,均与现代板块构造活动机制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具体分析了造山带俯冲碰撞活动过程中,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盆地环境、沉积建造、成矿作用与矿床分布规律对造山作用的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改造-铅锌-汞锑矿床 成矿作用响应 -陆俯冲碰撞造山活动 秦岭
下载PDF
云南大姚铜矿六苴矿段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普禹 陈乾龙 王祥林 《云南地质》 2019年第4期415-421,共7页
云南大姚铜矿六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别赋存于上白垩统马头山组(K 2 m)和下白垩统高峰寺组(K 1 g)紫红色碎屑岩系中,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地层控矿明显。后期的地质构造活动对成矿有一定的叠加改造作用,为典型的沉积-改造... 云南大姚铜矿六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别赋存于上白垩统马头山组(K 2 m)和下白垩统高峰寺组(K 1 g)紫红色碎屑岩系中,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地层控矿明显。后期的地质构造活动对成矿有一定的叠加改造作用,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控矿 沉积-改造型矿床 云南大姚六苴
下载PDF
云南新平县好木冲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仕银 李秋萍 候勇 《云南地质》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新平县好木冲铁矿矿体呈似层状、大型透镜状,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与富良棚组在之间的断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及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岩性、构造、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形成矿体+构造+岩体三位一体的格局,矿床的形成经历... 新平县好木冲铁矿矿体呈似层状、大型透镜状,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与富良棚组在之间的断层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及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岩性、构造、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形成矿体+构造+岩体三位一体的格局,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和表生富集等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阶段,属沉积—改造型矿床。矿区找矿标志明显,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沉积-改造型矿床 云南新平好木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