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降异常浅析
1
作者 王素花 霍进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3期107-107,共1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着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施工速度快、造价便宜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唐山某220kv变电站配电综合楼桩基础工程为例,介绍设计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着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施工速度快、造价便宜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唐山某220kv变电站配电综合楼桩基础工程为例,介绍设计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桩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施工应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沉降异常 工程经验
下载PDF
大中型厂站构筑物PHC管桩静载试验沉降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
作者 王兴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12期193-195,I0017,共4页
PHC管桩凭借其桩身强度高、施工周期短、质量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水池类构筑物中。但由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时有发生关于PHC管桩的质量安全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静载试验中PHC管桩沉降异常的原因进行分... PHC管桩凭借其桩身强度高、施工周期短、质量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水池类构筑物中。但由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时有发生关于PHC管桩的质量安全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对静载试验中PHC管桩沉降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站构筑物 PHC管桩 静载试验 沉降异常 处理措施
下载PDF
静压高强PHC管桩沉降异常分析及复压处理措施探讨
3
作者 胡新华 《四川建材》 2010年第2期52-53,55,共3页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建筑工程监理实践和工程项目实例,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对静压PHC管桩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异常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沉降原因采取的针对性的复压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处理结果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评价。
关键词 PHC管桩 沉降异常 静载荷试验 桩基承 载力 工程监理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马来盆地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刘璐 施小斌 +2 位作者 赵鹏 刘唐伟 赵俊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南海西南部是南海构造复杂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为深入认识马来盆地及南海西南部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最近公开发表的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对马来盆地内69个模拟井进行系统的构造沉降史重建,发现马来盆地构造沉降史可以分为张裂期快速沉... 南海西南部是南海构造复杂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为深入认识马来盆地及南海西南部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基于最近公开发表的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对马来盆地内69个模拟井进行系统的构造沉降史重建,发现马来盆地构造沉降史可以分为张裂期快速沉降、裂后早期异常快速沉降、裂后中期慢速沉降以及裂后晚期缓慢沉降等4个阶段。分析表明马来盆地属于叠加了翼部小幅断裂走滑作用的张裂型沉积盆地,马来盆地裂后早期的快速构造沉降很可能是因加载作用导致的岩石圈非弹性屈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沉降 构造演化 构造反转 马来盆地
下载PDF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成都地铁站异常沉降勘察中的应用
5
作者 唐杰生 黄韬 +1 位作者 龚春荣 黄强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6期741-752,共12页
一些地面沉降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非抽水因素和非地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研究较少,也难被查明。本研究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火车南站站沉降为例,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井下摄像以及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结合井间地... 一些地面沉降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非抽水因素和非地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研究较少,也难被查明。本研究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火车南站站沉降为例,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井下摄像以及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结合井间地震波衰减分析,查明了异常沉降原因。成都地铁火车南站站基坑东侧泥岩声波速度比西侧低5%左右,东西两侧差异较小。但是,基坑东侧穿透泥岩的地震直达波低频能量强,高频弱,高频成份衰减大,其平均峰值频率约340 Hz,而西侧穿透泥岩的地震直达波平均峰值频率约450 Hz,东西两侧相差约30%。直达波衰减程度的显著差异说明,基坑东侧的泥岩层裂隙较发育,泥岩强度较低,西侧泥岩层则较完整。结合基坑东侧井温异常,本研究得到废弃地源热泵使得泥岩在长期热交换作用下产生物理风化,促进裂隙发育,地下水进一步软化泥岩,降低岩体承载力,导致地面沉陷的结论。本研究表明,为探测岩体完整性,使用传统的地震波层析成像,当波速差异不明显时,难以判断岩体裂隙发育情况或是岩体软化情况。地震波衰减分析额外利用了频谱信息,提高了岩体力学性质刻画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沉降成因机理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沉降 综合地球物理测井 井下摄像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井间地震波衰减 泥岩软化
下载PDF
老旧重力式码头前沿异常沉降处理技术
6
作者 洪国文 《中国水运》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以厦门港东渡港区海天码头14#-16#泊位为例,通过对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在块石棱体上采用双液注浆法和对异常沉降处倒滤层正上方的回填砂采用水泥浆整体固结法(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两种处理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述,再结合现状地... 以厦门港东渡港区海天码头14#-16#泊位为例,通过对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在块石棱体上采用双液注浆法和对异常沉降处倒滤层正上方的回填砂采用水泥浆整体固结法(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相结合)的两种处理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述,再结合现状地质情况和现场施工条件,因地制宜优化处理方案,最终确定引孔+高压旋喷桩的方案,介绍引孔+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该方案原理清晰,质量可控,稳定性好,工期短,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重力式码头 异常沉降 引孔+高压旋喷桩
下载PDF
声波及井间层析与地震波衰减探究地面沉降机理——以成都地铁火车南站为例
7
作者 唐杰生 黄韬 +1 位作者 龚春荣 黄强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利用场地内4个勘探孔,采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结合井间地震波衰减分析,查明了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火车南站沉降原因。成都地铁火车南站基坑东侧泥岩声波速度比西侧低,且穿透泥岩的地震波低频能量强,高频弱,高频成份衰减大;而西侧穿... 利用场地内4个勘探孔,采用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并结合井间地震波衰减分析,查明了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火车南站沉降原因。成都地铁火车南站基坑东侧泥岩声波速度比西侧低,且穿透泥岩的地震波低频能量强,高频弱,高频成份衰减大;而西侧穿透泥岩的地震波高频能量强,高频成份衰减小。说明基坑东侧,泥岩裂隙较发育,泥岩强度较低,西侧泥岩层则较完整。由于东侧有许多废弃地源热泵深井,泥岩在长期的热交换作用下使岩体产生物理风化。同时,地下水沿泥岩节理裂隙运动,进一步软化泥岩,降低岩体承载能力,导致地面沉陷。在传统的地震波层析成像中引入地震波衰减的分析更加有利于查明岩体性质,从而查明地面沉降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沉降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井间地震波衰减 泥岩裂隙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异常裂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25
8
作者 崔涛 解习农 +1 位作者 任建业 张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9-356,共8页
为了理解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过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该区的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西北部为300~500m,中部和东... 为了理解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过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该区的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西北部为300~500m,中部和东南部为900~1200m,其异常裂后沉降明显呈现向东南和向海方向递大的趋势.地幔对流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20Ma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的动力地貌沉降量为300m,因此,莺歌海盆地裂后异常沉降在300m左右的地区可以用动力地貌沉降机理来解释,但是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的巨厚的异常沉降远大于动力地貌沉降量,它是自晚中新世以来盆缘断层的右旋走滑作用、裂后热回沉和动力地貌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构造沉降 动力地貌 异常沉降 应变速率反演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及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亚敏 施小斌 +2 位作者 徐辉龙 何家雄 刘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7,65,共12页
为考察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及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盆内68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选择15口代表井进行拉张应变速率反演及拉张因子计算。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空间上表现为中央凹陷带和南部凹陷带强于北... 为考察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的时空分布及裂后期异常沉降机制,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盆内68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选择15口代表井进行拉张应变速率反演及拉张因子计算。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构造沉降空间上表现为中央凹陷带和南部凹陷带强于北部凹陷带;时间上在裂陷期出现局部快速沉降-整体慢速沉降—局部快速沉降的阶段特征,进入裂后期逐渐减缓并在15.5~10.5Ma期间减至最低值,但自10.5~5.5Ma以来又明显增大。裂后期异常沉降在盆地东西部都有明显表现,在北部凹陷带较小,在中央凹陷带内往东区有逐渐增大趋势;时间上裂后异常构造沉降随时间增大,增长过程具有快-慢-快的阶段性。分析认为:裂后阶段早期的快速沉降可能是裂陷期非均匀拉张的结果,而晚中新世以后的快速构造沉降主要与岩浆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降 裂后期异常沉降 应变速率反演 拉张因子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裂后异常沉降研究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付洁 黎明碧 +2 位作者 唐勇 邱文弦 王辉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共15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许多盆地都发现了裂后沉降异常,位于深水陆坡区的白云凹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采用盆模软件Temis Suite 2007对穿过白云凹陷的3条地震剖面进行回剥分析,观测其不同时间基底的垂向运动特征,并将其与MCKENZIE经典拉...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许多盆地都发现了裂后沉降异常,位于深水陆坡区的白云凹陷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采用盆模软件Temis Suite 2007对穿过白云凹陷的3条地震剖面进行回剥分析,观测其不同时间基底的垂向运动特征,并将其与MCKENZIE经典拉张模型计算的理论裂后沉降值进行对比,发现白云主凹中心的裂后异常沉降量最大超过2.6km,白云南凹最大异常沉降量接近2km,高于白云凹陷北部边缘的异常沉降。凹陷东部的裂后沉降作用强于凹陷西部。对沉降曲线的研究发现,白云凹陷在中中新世(16.5~10.5Ma)期间有一段沉降明显加速的过程,白云南凹尤为明显,可能与南海扩张停止事件有关。白云凹陷发育了巨厚的沉积,并且呈韧性伸展状态,本文认为下地壳流可能是导致白云凹陷裂后异常沉降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 裂后异常沉降 盆地反演模拟 沉降分析 南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裂后期异常沉降分离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超 刘少峰 白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3-1224,共12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裂后期沉降的动力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十屋凹陷为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研究区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异常沉...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裂后期沉降的动力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十屋凹陷为例,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研究区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异常沉降量达160-800 m;并且异常沉降经历了两次沉降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裂后期的泉头组及嫩江组沉积时期,平均沉降速率最大值出现在泉头组沉积时期,达16 m/Ma,同期地壳应变速率也达到裂后期最大值,约为6 Ga^-1。该异常沉降除受到裂后期基底断裂和盆地小型正断层活动的小部分影响外,可能主要受控于中生代晚期Izanagi俯冲板片在松辽盆地深部的下拽作用及其诱发的深部地幔流动,属动力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构造沉降 异常沉降 应变速率反演 长岭凹陷 十屋凹陷
下载PDF
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20号墩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开隆 蒋良文 +1 位作者 冯涛 刘蜀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4-680,共7页
2014年5月15日~9月1日期间,已建成的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号墩基础产生了50.6~52.2mm的异常下沉,20号墩基础产生了12.4~16.3mm的异常下沉。现场补充完成了机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工作。分析认为在多年强降雨条件下,... 2014年5月15日~9月1日期间,已建成的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19号墩基础产生了50.6~52.2mm的异常下沉,20号墩基础产生了12.4~16.3mm的异常下沉。现场补充完成了机动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工作。分析认为在多年强降雨条件下,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的岩溶水水位波动产生潜蚀引起的岩溶塌陷,是导致该桥19、20号墩(采用摩擦桩基础,桩长约20m)产生异常沉降的主要原因。对19、20号桥墩基底采取端承桩基础补强后,经过近2年的沉降观测,没有再发生异常沉降。文章认为在类似深覆盖型岩溶强烈发育区实施桥梁工程时,原则上应采用置于完整基岩内的端承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异常沉降 原因分析 岩溶塌陷 细粒土流失 整治 甘棠江特大桥
下载PDF
地震重力异常与地面沉降重力异常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桂金 叶东华 +3 位作者 邓志辉 李翀 唐国英 胡伟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5-908,共14页
2015年9月24日陆丰M_(L)4.3地震发生前后,广东汕头流动重力测网中的陆丰、博美、南塘、甲子、溪西等测点出现重力异常,2a累积重力变化大于3倍观测值中误差,出现中期下滑与反向转折上升的陆丰重力异常区。同时,陈店、和平测点也出现重力... 2015年9月24日陆丰M_(L)4.3地震发生前后,广东汕头流动重力测网中的陆丰、博美、南塘、甲子、溪西等测点出现重力异常,2a累积重力变化大于3倍观测值中误差,出现中期下滑与反向转折上升的陆丰重力异常区。同时,陈店、和平测点也出现重力异常区,且陈店出现继承性单调上升的重力异常区,2个重力异常区相邻,但其异常性质可能不同,可能存在地震重力异常和地面沉降重力异常。为分析震后地震发展趋势,需确定其重力异常的性质,采用数据分析与实地核查的方法区分各重力异常区的重力变化性质。结果表明:陆丰重力异常区为地震重力异常,陈店重力异常区为地面沉降重力异常。开展地震重力异常与地面沉降重力异常的特征分析,有利于认识地震重力场演化与地震孕育的相关性、捕捉地震重力变化前兆信息,并为地震趋势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M_(L)4.3地震 流动重力测量 地震重力异常 地面沉降重力异常
下载PDF
静压预应力管桩异常沉降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4
作者 游春华 汪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4-46,共3页
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断桩、斜桩或管桩沉降过大等情况,需要根据工程经验和地质条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有效处理。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沉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提出... 静压预应力管桩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断桩、斜桩或管桩沉降过大等情况,需要根据工程经验和地质条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有效处理。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竖向静载荷试验,对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沉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应及时对管桩进行封底、合理延长休止期的处理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管桩 异常沉降 静载荷试验 挤土效应
下载PDF
预应力管桩静载荷试验异常沉降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国杰 邵晶晶 《山西建筑》 2009年第4期157-158,共2页
分析了一例工程预应力管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异常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情况,并总结了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指出预应力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施工时无噪声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预应力管桩 静载荷试验 异常沉降 复压处理
下载PDF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8,110,共7页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此,采取隧道底部钻孔注射超细水泥浆的治理方案,并通过跟踪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注浆治理方案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注浆之前应首先进行隧道渗漏治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沉降治理效果。超细水泥因其浆液颗粒小、和易性好,可有效充填和固结砂层,同时避免注浆扰动基础引起的隧道二次沉降。通过跟踪监测,治理后的隧道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砂层基础 运营隧道 异常沉降 注浆治理
下载PDF
PHC管桩静载抗压试验异常沉降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永有 曾宝祥 《福建建筑》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针对建设工程所处的软土地基之不良环境,阐述某工程静压PHC管桩基础在静载抗压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沉降现象,依据低应变和静载抗压试验检测结果,剖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类似工程桩基施工时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 PHC管桩 异常沉降 原因分析 处理对策
下载PDF
甘棠江特大桥异常沉降桥墩基础加固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从友 《价值工程》 2018年第31期137-139,共3页
本文针对贵广铁路甘棠江特大桥在联调联试期间检测到个别桥墩异常沉降,为确保贵广线联调联试的顺利进行和开通后的运营安全,针对该桥异常沉降桥墩的加固技术进行研究与实施,使结构达到原设计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
关键词 异常沉降 桥墩加固 施工
下载PDF
硬黏土地区PHC管桩抗压静载试验异常沉降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多权 《安徽建筑》 2019年第8期171-172,共2页
PHC管桩凭借其施工周期短、造价低以及单桩承载力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工程中。但其属于挤土桩,静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工程问题,需要通过后期的工程检测来获悉。文章首先介绍了静载试验在PHC管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然后根据... PHC管桩凭借其施工周期短、造价低以及单桩承载力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工程中。但其属于挤土桩,静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工程问题,需要通过后期的工程检测来获悉。文章首先介绍了静载试验在PHC管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然后根据工程实例,对静载试验中PHC管桩异常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静载试验 异常沉降 处理措施
下载PDF
针对新港东——磨碟沙区间隧道结构异常沉降试验段施工结果的分析
20
作者 闫庆融 《江西建材》 2017年第17期184-185,共2页
广州地铁八号线新港东~磨碟沙区间隧道结构出现沉降,并呈现不断发展趋势,上下行各有四个区段的沉降变化量较大(累计沉降均超过20mm),上、下行呈对称分布,其中两处结构变形缝因隧道不均匀沉降出现了明显的错台现象,结构顶板变形缝错台最... 广州地铁八号线新港东~磨碟沙区间隧道结构出现沉降,并呈现不断发展趋势,上下行各有四个区段的沉降变化量较大(累计沉降均超过20mm),上、下行呈对称分布,其中两处结构变形缝因隧道不均匀沉降出现了明显的错台现象,结构顶板变形缝错台最大约32mm,道床变形缝错台最大18mm。加固处理试验段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控制基底下土体的动流水,改善了基底下沙层迁移流失状态,提高基土对结构沉降的能力和基底沙层的稳定性,同时结构实体质量较好、变形量均在预警值及控制值范围内、对隧道结构和附属设施没有破坏或引发次生的病害,为试验段以外的其他沉降较大的区域提供了指导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结构 异常沉降 试验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