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学艺术史论——对梅洛·庞蒂《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的解读
1
作者 刘连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6,共4页
《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是梅洛·庞蒂中期有关艺术理论的论文,主要是运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重新阐释艺术史的生成问题。在他看来,艺术史并不是一系列艺术事件的松散拼凑,也不是某种艺术精神对艺术事件的外在操控,而是具有内在... 《间接的语言与沉默的声音》是梅洛·庞蒂中期有关艺术理论的论文,主要是运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重新阐释艺术史的生成问题。在他看来,艺术史并不是一系列艺术事件的松散拼凑,也不是某种艺术精神对艺术事件的外在操控,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历史。这种艺术史的生成如同语言表达的历史一样,当下的事件一方面由于有意识的创新而区别于以前的事件并在与以前的事件的比较中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被进一步的创新而与后一个事件相区别并作为背景生成后一个事件的意义,这种环环相扣的事件序列既为艺术史的统一性提供了可能,也为艺术史的延续提供了内在动力。遗憾的是,梅洛.庞蒂并没有揭示艺术史区别于一般历史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间接的语言沉默的声音》 符号学 艺术史论
下载PDF
反讽、沉默与虚无——解读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2
作者 周顺艳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7-79,共3页
《应物兄》是李洱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时间长达13年(2005年-2018年),2018年荣登《收获》文学排行榜榜首,并于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同时又带有一些反讽性质。基于此,从小说所涵盖的庞杂的知识、反讽的... 《应物兄》是李洱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时间长达13年(2005年-2018年),2018年荣登《收获》文学排行榜榜首,并于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同时又带有一些反讽性质。基于此,从小说所涵盖的庞杂的知识、反讽的结构、沉默的语言以及小说的虚无性质等方面,来探讨小说的思想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物兄》 庞杂知识 反讽结构 沉默语言 虚无性
下载PDF
大学生不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原因调查
3
作者 倪高升 《天津电大学报》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英语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师生的互动基础之上,而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本研究以三峡大学非专业英语学生为调查对象,从5个方面来调查学生在大学英语课中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统计结果显示,语言性沉默、... 英语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师生的互动基础之上,而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本研究以三峡大学非专业英语学生为调查对象,从5个方面来调查学生在大学英语课中不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统计结果显示,语言性沉默、面子意识和中庸思想影响学生沉默的比重比较大,此外手机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调查的结果,一方面为进一步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沉默 面子意识 中庸思想
下载PDF
Different uses of silence both in high-context and low-context cultures
4
作者 张奕雯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9年第12期42-46,共5页
Silence, as a form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ay be interpreted in various ways depending upon the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misunderstanding concerned with the use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 Silence, as a form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may be interpreted in various ways depending upon the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misunderstanding concerned with the use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situat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n give possible methods to avoid it. The explana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wo categories related to the context posed by Edward Hall: high-context culture & low-context culture. In this part, the study also contrasts distinct verbal styles in America & Japan, in addition, it analyse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ilence from three aspects: traditional value, religion and power distance. At end, the study is concluded with four solutions that try to solve the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ENCE high-context LOW-CONTEX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成人第二外语交际语习得的策略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斯斯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1期211-212,共2页
二语习得研究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深入研究。外语学习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获得,而变成了一种复杂"技能"的习得。该文通过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成人第二外语特征,按照语言发展的顺序,结合输入假说... 二语习得研究的蓬勃发展,激发了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深入研究。外语学习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获得,而变成了一种复杂"技能"的习得。该文通过中介语石化现象分析成人第二外语特征,按照语言发展的顺序,结合输入假说的理论,探讨成人第二外语习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二语习得 语言沉默 Krashen的输入假说
下载PDF
美术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堂语言沉默现象研究
6
作者 陈嘉静 《艺术教育》 2018年第22期94-95,共2页
文章基于语言沉默核心理论,对华侨大学2017届美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课堂语言沉默现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试探性解决策略,以期促进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习得,并为其他艺术专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术专业 课堂语言沉默 语言习得
原文传递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AMERICANS' CONTRASTIVE VIEWS ABOUT TALK ON CLASS PARTICIPATION BY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被引量:16
7
作者 顾晓乐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年第5期40-45,32+128,共8页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that Chinese students' preference to reticence and American students' to eloquence in class are respectively reflections of the cultural values held by the two peoples. The purpose o...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that Chinese students' preference to reticence and American students' to eloquence in class are respectively reflections of the cultural values held by the two peopl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lass particip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values. The learning behaviors of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author's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A questionnaire delivered to a number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is then briefly analyzed. The paper focuses on five dimensions of contrastive values held by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s, which lead to their different views about talk: high-context culture vs. low-context culture; harmony vs. confrontation; collectivism vs. individualism; obedience vs. aggression; face giving vs. facing s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al values ELOQUENCE reticence
原文传递
“毕达哥拉斯文体”的海德格尔渊源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龙新 《华中学术》 2020年第4期38-48,共11页
在哲学渊源上,斯坦纳提出的"毕达哥拉斯文体"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斯坦纳本人鲜有提及,也被研究者忽视。海德格尔在价值和形式两方面对"毕达哥拉斯文体"产生了影响。在价值上,海德格尔关于"沉默"... 在哲学渊源上,斯坦纳提出的"毕达哥拉斯文体"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斯坦纳本人鲜有提及,也被研究者忽视。海德格尔在价值和形式两方面对"毕达哥拉斯文体"产生了影响。在价值上,海德格尔关于"沉默"和"归家"的思想规划了斯坦纳基本的语言价值观和运思方向;在形式上,斯坦纳继承了海德格尔的诗性文体的言说方式。形式追求与其价值追求具有统一性。因此,"毕达哥拉斯文体"不仅仅是一种文体风格,更具有一种价值指向。国内学者对"毕达哥拉斯文体"进行了中国式改造,不难发现,在"思"与"言"、"由‘知性智慧’转为‘诗性智慧’"、对"对象化之思"的批判等方面都有海德格尔的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文体 海德格尔 斯坦纳 语言沉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