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翡翠岛沙丘动态变化监测与动力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艳军 孙丽华 樊清华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3期41-46,共6页
利用翡翠岛观测站、沙丘流量及影像监测、渤海海冰监测等资料,研究了2008年以来翡翠岛沙丘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与海洋要素对沙丘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海区入海河流沙源量自然减小下,水动力条件可自动修复海岸带存沙量... 利用翡翠岛观测站、沙丘流量及影像监测、渤海海冰监测等资料,研究了2008年以来翡翠岛沙丘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气象与海洋要素对沙丘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海区入海河流沙源量自然减小下,水动力条件可自动修复海岸带存沙量,沙丘之间在环境风场作用下微循环流动;不同季节的盛行风对沙丘动态变化的贡献值有差异;翡翠岛气象观测站沿岸沙丘整体增高了1.5~1.8m,沙丘向海坡度和背海坡度平均增幅为20~30°;沙丘高度变化与重冰期相关,冬季海冰外缘线大于20km时,海陆温差致水平气压梯度加大,海冰摩擦系数小,致偏东风在冰面迅速增强,是流沙量增大的主要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岛沙丘动态变化监测 海陆沙源循环 风动力因子 海冰因素
下载PDF
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输沙带新月形沙丘动态 被引量:1
2
作者 乌友罕 殷婕 +1 位作者 武子丰 哈斯额尔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9,共12页
巴丹吉林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的输沙带由波状高平原带状流沙和山麓带状流沙组成。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输沙带新月形沙丘动态开展了监测。选取山麓输沙带、高平原输沙带主体区及其南北两侧4个样区,提取并计算沙丘各参数,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之间的输沙带由波状高平原带状流沙和山麓带状流沙组成。利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输沙带新月形沙丘动态开展了监测。选取山麓输沙带、高平原输沙带主体区及其南北两侧4个样区,提取并计算沙丘各参数,分析探讨了沙丘移动、形态和输沙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3—2020年,沙丘动态因地形、风况和沙丘规模等差异显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1)沙丘移动速率为2.09~40.93 m·a^(-1),平均为12.89 m·a^(-1),山麓输沙带沙丘移动快于高平原输沙带沙丘,随合成输沙势的变化,沙丘移动速率在高平原输沙带趋于减小,山麓输沙带趋于增加;(2)沙丘移动方向介于102°~152°,平均为126°,受控于各方向起沙风强弱变化,在高平原输沙带向北偏移,在山麓输沙带向南偏移,但均与合成输沙方向不一致;(3)沙丘移动过程中,迎风坡长度趋于增加、高度趋于降低,主风(W)与次主风(NW)交替作用使南翼伸长;(4)近20年,低矮沙丘出现沙物质损失,相对高大沙丘沙物质收支平衡;(5)考虑输沙带宽度及沙丘密度计算的输沙带输沙通量达117 t·m^(-1)·a^(-1),估计巴丹吉林沙漠每年向乌兰布和沙漠至少贡献55万t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动态 输沙通量 新月形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