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布其模式”创造沙漠奇迹 被引量:1
1
作者 滕玲 《地球》 2015年第10期46-49,共4页
二十多年前的库布其沙漠,寸草不生,风卷黄沙漫天狂舞,连年累月沙进人退,连飞鸟都望而止步,更是有"死亡之海"的称号。
关键词 塞北江南 荒漠化防治 死亡之海 穿沙公路 沙化土地 治沙造林 荒漠化治理 沙丘高度 王文彪 国家退耕还林
下载PDF
应对荒漠化的新技术新思路
2
作者 姜疆 《新经济导刊》 2017年第8期74-78,共5页
如今,多种治沙新技术在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的应用,为我国应对荒漠化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当前,全球面临着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重大目标,将是一项十分艰... 如今,多种治沙新技术在腾格里沙漠、库布其沙漠的应用,为我国应对荒漠化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当前,全球面临着荒漠化扩展的严峻挑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重大目标,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国境内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地 土地退化 上受 沙障 腾格 沙化土地 阿拉善右旗 防沙治沙 全国荒漠化 沙丘高度
下载PDF
甘肃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稳定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常兆丰 张剑挥 +5 位作者 王强强 朱淑娟 张大彪 刘世增 唐进年 樊宝丽 《林业实用技术》 2014年第12期8-10,共3页
一般的研究结果认为,金字塔沙丘是由三组以上风力差别不大的风塑造形成的沙丘。而在甘肃河西沙区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主风向,如在民勤沙区,主风向为NW,其他方向一般无大风,而这些高大裸露沙丘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呢?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速≥... 一般的研究结果认为,金字塔沙丘是由三组以上风力差别不大的风塑造形成的沙丘。而在甘肃河西沙区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主风向,如在民勤沙区,主风向为NW,其他方向一般无大风,而这些高大裸露沙丘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呢?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速≥8 m/s时,积沙带顶部风速小于上风向空旷地风速,即沙丘顶部并不是强风区。2)当风速≥2 m/s时,沙丘下风向防御风范围大于积沙带高度的20倍。3)当气流到达沙丘迎风坡时,是通过沿坡面抬升和向两翼分流两种方式释放能量并降低流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高度 沙丘顶部 稳定性 生态效应 甘肃河西
原文传递
库木塔格沙漠行
4
作者 张波 景然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库木塔格沙漠始形成于汉代,位于吐鲁番盆地。论大小,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沙漠在新疆只能排到第三。但在有记载的千百年来,库木塔格沙漠一直与西域古城鄯善紧密依偎。
关键词 库木塔格沙漠 沙丘高度 柏油马路 库姆 背风坡 卡哈尔 觉罗塔格 多度 就这样 葡萄藤
原文传递
巴丹吉林沙漠考察
5
作者 高泽 《大自然》 1989年第3期14-16,共3页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南部海拔1200米基底上,分布着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它似雄伟壮观的高大沙山和逶迤绵延的巨大复合型沙丘链,高耸孤立棱背线分明的金字塔状沙山林立而著称于世.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4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南部海拔1200米基底上,分布着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它似雄伟壮观的高大沙山和逶迤绵延的巨大复合型沙丘链,高耸孤立棱背线分明的金字塔状沙山林立而著称于世.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4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 沙丘 沙丘高度 阿拉善高原 金字塔状 湖盆 背风坡 环状分布 米基 背线
原文传递
Discovery and implications of catenary-bead subaqueous dunes 被引量:5
6
作者 ZHENG Shu Wei CHENG He Qin +3 位作者 WU Shuai Hu LIU Gao Wei LU XueJun XU WenX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95-502,共8页
Measurements of topography at the segment of bifurcation between the South Channel and North Channel in the Yangtze Estuary were conducted, and a new type of subaqueous dune was discovered. This structure, newly defin... Measurements of topography at the segment of bifurcation between the South Channel and North Channel in the Yangtze Estuary were conducted, and a new type of subaqueous dune was discovered. This structure, newly defined as a catenary-bead dune, consists of a catenary dune and its associated elliptical pit bedform. Based on this finding, the nomenclature of "morphology of dune associated with accompanying bedform" is first proposed. The measured data indicate a mean height and wavelength of 1.29 m and 31.89 m, respectively; wavelength/height ratio(L/H) of 14 to 56; and elliptical pits of mean and maximum depth 0.98 m and 1.98 m, respectively. Flow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using an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ADCP), and the bed material components were gathered with a bottom sampler. The results show mean flood and ebb velocities of 0.27 and 0.78 m s?1, respectively, with shorter duration of flood tide than ebb tide. The silt, very fine sand, and fine sand fractions were within the ranges 21.6–23.4%, 28.2–32.2%, and 39.7–41.6%, respectively, revealing complex bed material composition. Water depth at the study site varies from 13 to 17 m. This finding will enrich the study of dunes and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Moreover,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o estua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enary-bead dune Elliptical pits Morphological nomenclature High resolution Yangtze estua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