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的演变分析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王洁
张登荣
杨世伦
吴创收
-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城市湿地与区域变化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1269)
-
文摘
小海作为海南岛最大的泻湖是一种典型的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极不稳定,但其变化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小海泻湖面积和潮汐汊道30多年来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变化的原因,提炼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为小海今后港口航道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
-
关键词
小海
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
3S技术
演变
-
Keywords
Xiaohai
barrier-lagoon-tidal inlet system
3 S technologies
evolution
-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自动调整及恶化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王世俊
李春初
田向平
-
机构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
文摘
本文运用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结合现场考察及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分析海南岛小海口门近 4 0a来的变化过程 ,找出小海口门在人为作用下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曾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它通过口门断面、地形调整以适应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口门动力的变化并保持相对平衡 .三大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尤其是盐墩三岛的围垦及网箱养殖 ,破坏了口门维持的最后动力 (潮汐动力 ) ,使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失去了调整作用 ,直接导致了口门的迅速缩小 .
-
关键词
海南岛
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人为作用
地形
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
小海
口门
-
Keywords
marine geology
barrier lagoon tidal inlet system
historic maps contrast method
Xiaohai of Hannan Island
self adjustment
-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海南岛港湾演变与工程建设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朱大奎
-
机构
南京大学海洋研究中心
-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
文摘
海南岛沿岸多港湾 ,主要有 3种类型的潮汐汊道型港湾 :1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港湾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海岸 ,以三亚港最为典型。三亚港原始岸线为基岩港湾海岸 ,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风化泥沙充填谷地港湾连成陆地 ,以沙坝—泻湖体系形式逐渐堆积成海积平原。 2港湾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 ,起源于构造断裂带的港湾。其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及海岸侵蚀向湾内供应的沉积物以及巨大的纳潮量形成的潮流动力。河流及海岸供沙使纳潮水域淤积 ,纳潮量相应减少 ,同时在口门内外形成潮流三角洲 (拦门沙浅滩 )。3溺谷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岸、东北岸。其演化过程是 :古河口溺谷 ,沿岸输沙发育海岸沙坝 ,古河口溺谷逐渐淤积衰退 ,潮流作用形成口门外落潮流堆积体及涨潮带入海相细粒物质 ,使纳潮水域进一步淤浅缩小 ,目前这类汊道处于发育演化的晚期 ,接近汊道整体的消亡。
-
关键词
海南岛
工程建设
潮汐汊道型港湾
沙坝-泻湖型
港湾型
溺谷型
-
Keywords
tidal branch estuary
sand bar lagoon type
estuarine type
drowned valley type
-
分类号
U65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