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自动调整及恶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世俊 李春初 田向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本文运用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结合现场考察及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分析海南岛小海口门近 4 0a来的变化过程 ,找出小海口门在人为作用下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曾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它通过口门断面、地形调整以... 本文运用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结合现场考察及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分析海南岛小海口门近 4 0a来的变化过程 ,找出小海口门在人为作用下的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曾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它通过口门断面、地形调整以适应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口门动力的变化并保持相对平衡 .三大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尤其是盐墩三岛的围垦及网箱养殖 ,破坏了口门维持的最后动力 (潮汐动力 ) ,使小海沙坝 泻湖 潮汐通道体系失去了调整作用 ,直接导致了口门的迅速缩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历史地图对比方法 水文泥沙测量资料 人为作用 地形 沙坝-泻湖-潮汐通道体系 小海 口门
下载PDF
海南岛小海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的演变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洁 张登荣 +1 位作者 杨世伦 吴创收 《遥感信息》 CSCD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小海作为海南岛最大的泻湖是一种典型的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极不稳定,但其变化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小海泻湖面积和潮汐汊道30多年来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联系... 小海作为海南岛最大的泻湖是一种典型的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它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极不稳定,但其变化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地理信息集成技术,研究小海泻湖面积和潮汐汊道30多年来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联系,分析变化的原因,提炼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为小海今后港口航道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海 沙坝-泻湖-潮汐汊道体系 3S技术 演变
下载PDF
沙坝-泻湖海岸动力地貌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为 李春初 雷亚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65-572,共8页
国内外对沙坝 泻湖海岸的研究主要采取动力地貌学的方法 ,本文评述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波浪、潮汐、径流等特殊的动力场决定了泥沙输运的方式和路径 ,从而形成了与其相应的沙坝、泻湖。
关键词 沙坝-泻湖海岸 潮汐通道 动力地貌 泥沙运动 波浪 潮汐 径流
下载PDF
粤东后江湾沙坝-泻湖海岸系统的演变及动力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戴志军 韩丽 施伟勇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本文根据钻孔资料及历史海图对比 ,对粤东后江湾沙坝 泻湖海岸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系统近代演变的动力作用及泥沙运动 .
关键词 沙坝-泻湖海岸 演变过程 动力分析 钻孔资料 历史海图
下载PDF
广西江平地区沙坝-泻湖沉积相序与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被引量:6
5
作者 黎广钊 农华琼 +2 位作者 梁文 廖思明 亓发庆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2期8-18,共11页
本文在地貌、第四纪地质野外调查和33个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粒度、碎屑重矿物、微体古生物和14C年代测定等方法探讨江平沿岸沙坝-泻湖体系的沉积相序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沙坝-泻湖发育在一片起伏不平的基岩侵蚀面上,其沉积... 本文在地貌、第四纪地质野外调查和33个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粒度、碎屑重矿物、微体古生物和14C年代测定等方法探讨江平沿岸沙坝-泻湖体系的沉积相序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沙坝-泻湖发育在一片起伏不平的基岩侵蚀面上,其沉积相序自下而上为:基岩侵蚀面→河床→、河漫滩相→河口湾、近岸浅海相→滨外沙坝、半封闭泻湖相→风成沙丘、封闭充填泻湖沼泽相。本区的沙坝泻湖属于海退型。作者初步认为本区沙坝可分为新、老2期,老沙坝大约形成于6700~3600aB.P,新沙坝大约形成于2300~1000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坝-泻湖 沉积相序 环境演变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一段滩坝-泻湖沉积体系和层序发育的控制特点 被引量:24
6
作者 邬金华 张哲 王柏轩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6,T001,共6页
根据沉积和生物特征可以确认东营凹陷沙一段中的特殊岩性段沉积在滩坝-泻湖体系内.按构成岩性可将滩坝分为砂质和碳酸盐两类.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凹陷内沙一期相对湖水位上升速率、供屑速率、气候、沉积基底地形等综合背景条件.在演化... 根据沉积和生物特征可以确认东营凹陷沙一段中的特殊岩性段沉积在滩坝-泻湖体系内.按构成岩性可将滩坝分为砂质和碳酸盐两类.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凹陷内沙一期相对湖水位上升速率、供屑速率、气候、沉积基底地形等综合背景条件.在演化上,碳酸盐沉积的全面终止意味着滩坝-泻湖体系的终止,终止的根本原因是相对湖水位较大幅度上升所导致的河流注屑速率下降.该沉积体系被认为是湖进体系域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很可能没有典型凝聚层与之伴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坝-泻湖 凝聚层 东营凹陷 沉积体系 层序发育
下载PDF
海岸砂坝-泻湖沉积体系中砂体分布及其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蔡进功 李从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5-429,共5页
依据砂坝-泻湖体系的类型,对砂体作出预测: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体类型多,厚度大,叠置关系复杂;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体类型少,主要为砂坝砂体,呈席状或多列阶梯状分布;海遇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坝砂体呈多列分布,泻湖... 依据砂坝-泻湖体系的类型,对砂体作出预测:稳定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体类型多,厚度大,叠置关系复杂;海侵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体类型少,主要为砂坝砂体,呈席状或多列阶梯状分布;海遇型砂坝泻湖体系中砂坝砂体呈多列分布,泻湖中砂体类型多,并具有复杂的分布格局,破坝-泻湖体系中砂体的类型、组合关系、空间分布格局是海平面升降速度、沉积物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坝-泻湖 沉积体系 砂体分布 预测
下载PDF
1979—2009年山东半岛连岛沙坝-潟湖的变迁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来想 马毅 张杰 《海洋学研究》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以山东半岛3处连岛沙坝-潟湖(朝阳港潟湖、镆铘岛潟湖和林家流潟湖)为研究对象,利用1979—2009年间4期TM/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上述潟湖30 a间的变化信息,并应用分形方法讨论了潟湖岸线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总体上潟湖岸线趋于平直,... 以山东半岛3处连岛沙坝-潟湖(朝阳港潟湖、镆铘岛潟湖和林家流潟湖)为研究对象,利用1979—2009年间4期TM/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上述潟湖30 a间的变化信息,并应用分形方法讨论了潟湖岸线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总体上潟湖岸线趋于平直,其复杂度降低,稳定性增加,具体表现为:(1)朝阳港潟湖面积增加;青矶岛西沙嘴向东迅速淤积延伸,每年达30 m左右;东沙嘴随着口门不断东移而蚀退;沙坝长宽比增大;由于水产养殖的增加,导致淤积严重,水体变浅,潟湖逐渐走向衰亡。(2)镆铘岛潟湖面积变化不大;东沙嘴长度基本不变,宽度变窄,长宽比增大;潟湖南部被改造成水产养殖区,呈稳定状态;潟湖北部被开垦成盐田,流向潟湖北部的主流槽变窄、变浅,淤积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逐渐走向消亡,将演化成潟湖平原。(3)林家流潟湖面积增加;楮岛沙坝长宽比有所增大,岸线长度增加;潟湖西南部淤积;口门变窄,纳潮量聚减,趋势是发展为内陆湖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岛沙坝 连岛沙坝-潟湖体系 变迁 分形
下载PDF
渤海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现代沉积的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玉连 柯贤坤 +1 位作者 王艳 李世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50,共10页
根据实测数据,对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现代沉积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曹妃甸海区沉积类型较为复杂,可划分为深水区、潮滩区、沙坝区、潮汐汊道区。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同粒度分布一样,各分区各具特点,... 根据实测数据,对曹妃甸沙坝-泻湖海岸现代沉积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与粒度、矿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曹妃甸海区沉积类型较为复杂,可划分为深水区、潮滩区、沙坝区、潮汐汊道区。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同粒度分布一样,各分区各具特点,表现了不同地貌部位与水动力环境的差异,显示出很强的分异现象。磁化率同金属矿物及磁铁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13、0731。用磁化率分异度表征各分区沉积物的特点,深水区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DD:-02<DD<0.2;沙坝区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DB: 05<DB<2.1;潮汐汊道区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DO:-01<DO<-0.2。不同潮滩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各有差异,南堡湖滩区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DST:-0.7<DST<0.1:而泻湖东北部潮滩区沉积物磁化率分异度DNET:-0.1<DNET<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坝-泻湖 金属矿物 磁化率分异度 海岸沉积
下载PDF
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特征与聚煤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思杰 李明坤 谢君良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2期85-85,88,共2页
叙述了障壁岛—泻湖体系的内部构成、成因相及各种沉积体发育特点,障壁岛一泻湖体系中砂体的组合关系、空间分布格局与海平面升降、沉积物类型、水动力强度的相互关系,指出了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的主要聚煤环境、潮坪沉积体系的聚煤特点及... 叙述了障壁岛—泻湖体系的内部构成、成因相及各种沉积体发育特点,障壁岛一泻湖体系中砂体的组合关系、空间分布格局与海平面升降、沉积物类型、水动力强度的相互关系,指出了障壁海岸沉积体系的主要聚煤环境、潮坪沉积体系的聚煤特点及富煤环境形成与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 沉积特征 聚煤环境 聚煤规律
下载PDF
微量元素分析在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研究了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特点,进行了层序划分。研究表明,在济阳地区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的沉积序列中,障壁-泻湖沉积体系比较发育,尤其是障壁砂坝的多次出现,与鲁西区一般以潮坪体系为主的特征具有明显不同。微量元素及其分... 研究了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特点,进行了层序划分。研究表明,在济阳地区晚石炭世到早二叠世的沉积序列中,障壁-泻湖沉积体系比较发育,尤其是障壁砂坝的多次出现,与鲁西区一般以潮坪体系为主的特征具有明显不同。微量元素及其分布规律在分析沉积环境中具有重要意义,着重讨论了利用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层序划分和确定层序相关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分析 含煤地层 层序划分 石炭-二叠系 障壁-泻湖沉积体系
下载PDF
海南省万宁市小海环境变化及治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喻国华 陆培东 乔树梁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沙坝-泻湖成港湾 入海通道 海南 万宁市 水海 环境变化 治理
下载PDF
青岛海滩沉积构造及其底形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贺平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12期5-8,共4页
通过对青岛汇泉湾垂直剖面沉积构造的分析,揭示了汇泉湾的沙坝—泻湖沉积体系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对山东头海滩典型剖面及沉积构造、流清河剖面及海滩底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了青岛东部海岸的现代沉积环境。
关键词 沉积构造 沙坝-泻湖沉积体系 海滩底形 青岛近海
下载PDF
海南岛港湾演变与工程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大奎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海南岛沿岸多港湾 ,主要有 3种类型的潮汐汊道型港湾 :1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港湾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海岸 ,以三亚港最为典型。三亚港原始岸线为基岩港湾海岸 ,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风化泥沙充填谷地港湾连成陆地 ,以沙坝—泻湖体... 海南岛沿岸多港湾 ,主要有 3种类型的潮汐汊道型港湾 :1沙坝—泻湖型潮汐汊道港湾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海岸 ,以三亚港最为典型。三亚港原始岸线为基岩港湾海岸 ,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花岗岩风化泥沙充填谷地港湾连成陆地 ,以沙坝—泻湖体系形式逐渐堆积成海积平原。 2港湾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 ,起源于构造断裂带的港湾。其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及海岸侵蚀向湾内供应的沉积物以及巨大的纳潮量形成的潮流动力。河流及海岸供沙使纳潮水域淤积 ,纳潮量相应减少 ,同时在口门内外形成潮流三角洲 (拦门沙浅滩 )。3溺谷型潮汐汊道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岸、东北岸。其演化过程是 :古河口溺谷 ,沿岸输沙发育海岸沙坝 ,古河口溺谷逐渐淤积衰退 ,潮流作用形成口门外落潮流堆积体及涨潮带入海相细粒物质 ,使纳潮水域进一步淤浅缩小 ,目前这类汊道处于发育演化的晚期 ,接近汊道整体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工程建设 潮汐汊道型港湾 沙坝-泻湖 港湾型 溺谷型
下载PDF
南澳岛青澳湾沉积物粒度与烧失量指示的全新世沉积环境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冰洁 余凤玲 +2 位作者 郑卓 陈碧珊 Adam D Switzer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51,共11页
通过对粤东南澳岛青澳湾NA6、NA9号钻孔剖面的岩性、粒度和烧失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讨论了该地区8 500cal.aBP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烧失量反映的有机碳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表明海... 通过对粤东南澳岛青澳湾NA6、NA9号钻孔剖面的岩性、粒度和烧失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合AMS14 C测年结果,讨论了该地区8 500cal.aBP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烧失量反映的有机碳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表明海岸带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与陆源有机碳的富集有关。潮下带淤泥沉积以及滨岸的!湖沉积较有利于有机碳的富集。相反,砂质堆积的有机碳含量较低,与高能的海浪作用有关。钻孔研究表明,该区沉积环境演变主要受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控制:8 500~5 500cal.aBP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研究区被海水所淹没为潮下带沉积,沉积物中发现许多完整的近岸海相软体动物,且有机碳含量较高;5 500~3 000cal.aBP为砂质沉积,潮间带砂坪表明海平面稳定或略有下降;3 000~1 300cal.aBP水下沙坝-沙丘沉积,海平面基本稳定在现今高度;1 300cal.aBP以后为湖沉积,最后在洪积物冲积的堆积作用和海退下形成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烧失量 沙坝-体系 沉积环境 南澳岛 全新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