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计划2030年前扩大人工竹林建设规模
1
《中国林业产业》 2023年第9期50-51,共2页
综合马来西亚《星报》和《婆罗洲邮报》2023年8月2日报道,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席部长阿邦佐哈里在当日出席活动时表示,沙捞越将加大商业人工竹林和社区人工竹林建设,扩大竹资源供给,促进下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 资源供给 沙捞越 婆罗洲 马来西亚 下游产业 竹林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及其动力学成因 被引量:8
2
作者 赵财胜 孙丰月 +1 位作者 李碧乐 姚凤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 沙捞越Punda走滑构造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构造形式,是沿近东西向F断裂(PDZ)发育特征的负花状构造或郁金香构造,并构成走滑伸展双重构造。Luconia陆块与巽他克拉通的碰撞及卢帕断裂的走滑是Punda走滑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成因。同时,利用Riedel单剪模式和走滑次级构造逐级配套模式可以合理地解释Punda走滑断裂的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nda走滑构造 负花状构造 走滑伸展双重构造 Riedel单剪模式 动力学成因 沙捞越 马来西亚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对比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财胜 孙丰月 +2 位作者 李碧乐 丁清峰 吴尚昆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6-372,共7页
 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均为典型的浅成-半浅成角砾岩筒构造,角砾岩及控矿类型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点。邦达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发育角砾岩筒上段的塌陷角砾岩,角砾岩筒剥蚀深度较浅,控制典型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金...  马来西亚沙捞越邦达、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均为典型的浅成-半浅成角砾岩筒构造,角砾岩及控矿类型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点。邦达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发育角砾岩筒上段的塌陷角砾岩,角砾岩筒剥蚀深度较浅,控制典型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金铜矿床,且其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什兰江控矿角砾岩筒构造发育角砾岩筒下段的爆发角砾岩和中段的流化角砾岩,分别控制斑岩型金矿化和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角砾岩筒剥蚀深度较大,对矿床的保存和找矿极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半浅成角砾岩筒构造 角砾岩 沙捞越 邦达 什兰江 马来西亚
下载PDF
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4
作者 李金鑫 廖佳玮 +6 位作者 张越 任行 任志浩 施霁桢 毕玉海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经病毒分离获得2株可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分离株,分别命名为BJ2021/01和BJ2021/02。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2021/01分离株含有版纳病毒(BAV)、忍者病毒(SHTV)、沙捞越病毒(SWKV)和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CuTLV),为4种病毒的混合物;BJ2021/02为BA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AV分离株BJ2021/02的12个片段与国内外BAV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8.1%~98.7%,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4%~9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2021/02分离株属基因A型。本试验结果丰富了我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北京市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病毒 版纳病毒 忍者病毒 沙捞越病毒 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
下载PDF
沙捞越盆地东部构造的差异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5
作者 马良涛 范廷恩 钟雨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9期7-13,共7页
从沙捞越盆地形成构造演化入手,分析了造成盆地东部北卢卡尼亚、中卢卡尼亚和巴林基安3个次盆构造差异性的原因,讨论了这种构造的差异性对盆地内沉积的控制作用。认为:婆罗洲逆时针旋转影响下卢卡尼亚陆块向婆罗洲的俯冲碰撞是导致盆地... 从沙捞越盆地形成构造演化入手,分析了造成盆地东部北卢卡尼亚、中卢卡尼亚和巴林基安3个次盆构造差异性的原因,讨论了这种构造的差异性对盆地内沉积的控制作用。认为:婆罗洲逆时针旋转影响下卢卡尼亚陆块向婆罗洲的俯冲碰撞是导致盆地东部各次盆构造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古地貌的影响,中中新世—晚中新世,中卢卡尼亚次盆以发育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而北卢卡尼亚和巴林基安2个次盆则主要为海相碎屑岩沉积;中中新世,中卢卡尼亚次盆稳定构造背景为盆地内碳酸盐岩建隆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卢卡尼亚次盆内发育的早期断层控制了碳酸盐岩建隆的类型及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建隆 控制作用 构造差异性 沙捞越盆地 婆罗洲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对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定位的启示
6
作者 刘康宁 胡晓玲 《教育评论》 2018年第12期58-62,共5页
文章以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为例,分析了当地州立大学为实现服务区域发展,在发展目标、院校设置、科研服务、教师评价、学生专业能力教育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并探讨其对我国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沙捞越大学 地方高校 应用型 服务地方
下载PDF
沙捞越盆地的盆地类型分析
7
作者 马良涛 赵聪会 《海洋地质前沿》 2014年第2期27-32,共6页
针对沙捞越盆地盆地类型的不同观点,通过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阶段、构造沉降曲线的分析以及构造地质事件的恢复,得到以下认识:①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晚白垩世—晚始新世,拉让洋壳向婆罗洲基底俯冲,并在婆罗洲中部形成火山岛... 针对沙捞越盆地盆地类型的不同观点,通过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阶段、构造沉降曲线的分析以及构造地质事件的恢复,得到以下认识:①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晚白垩世—晚始新世,拉让洋壳向婆罗洲基底俯冲,并在婆罗洲中部形成火山岛弧的俯冲增生期;渐新世—早中新世,拉让洋壳俯冲消减完毕,路科尼亚地块与婆罗洲碰撞,并俯冲于婆罗洲基底之下,形成周缘前陆盆地的前陆盆地期;中中新世至今,南中国海开启、婆罗洲碰撞抬升引起盆地稳定沉降的被动边缘期3个阶段。②盆地所选井的构造沉降曲线具有早期缓慢沉降、晚期快速沉降这一前陆盆地的典型特征。③盆地构造地质事件复原图表明,盆地晚期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由此,认为沙捞越盆地为复合型盆地,即早期为前陆盆地,晚期则转化为大陆边缘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沉降曲线 周缘前陆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
下载PDF
从文献出版视角看当代沙捞越研究
8
作者 陈杰 《八桂侨刊》 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
沙捞越是一个独特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沙捞越和沙捞越华人的很多特质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沙捞越这块曾被世人遗忘的土地也开始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各类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沙捞越... 沙捞越是一个独特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沙捞越和沙捞越华人的很多特质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沙捞越这块曾被世人遗忘的土地也开始吸引了各国学者的目光,各类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从不同视角展现了沙捞越和沙捞越华人的历史和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 华人 文献
下载PDF
开启泥炭产业新生活运动 中国泥炭市场空间容量巨大 第十五届国际泥炭大会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市举行
9
作者 徐晓磊 《中国农资》 2016年第35期14-14,共1页
近日,第十五届国际泥炭大会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际泥炭地学会委托马来西亚泥炭学会主办。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泥炭行业分会代表团一行参加了此次国际泥炭大会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
关键词 马来西亚 泥炭地 沙捞越 国际 空间容量 中国 十五 运动
下载PDF
生物扰动对砂岩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以马来西亚沙捞越巴拉姆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Ben-Awuah Joel Padmanabhan Eswaran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以马来西亚沙捞越巴拉姆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进行取样岩心和薄片分析,结合EDX(能量色散X射线)、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压汞测孔隙度和点状渗透率测量等方法评估生物扰动对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岩心取自巴拉姆三角洲W-1井和W-6井... 以马来西亚沙捞越巴拉姆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进行取样岩心和薄片分析,结合EDX(能量色散X射线)、FESEM(场发射扫描电镜)、压汞测孔隙度和点状渗透率测量等方法评估生物扰动对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岩心取自巴拉姆三角洲W-1井和W-6井,分析结果显示,W-1井样品主要发育双杯迹潜穴(Diplocraterion),为强烈—剧烈生物扰动,可见沉积物充填,沉积物充填活动将宿主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黏土和有机物)混入潜穴充填物和潜穴衬里,降低沉积物的均质性和分选性,导致潜穴中局部区域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W-6井样品主要发育蛇形迹潜穴(Ophiomorpha),为强烈—剧烈生物扰动,黏土和泥质被清除出潜穴充填物和宿主沉积物,聚集于潜穴衬里,潜穴生物的沉积物清除活动导致潜穴内部沉积充填物的分选性变好、孔隙度和渗透率升高。生物扰动对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由潜穴及其充填物和潜穴活动的类型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姆三角洲 沙捞越盆地 生物扰动 遗迹构造 潜穴 岩石非均质性 孔隙度 渗透率 蛇形迹 双杯迹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盆地东北部第三系石英表面形态特征--对古沉积环境与储集层质量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Abdullah Musa Ali Eswaran Padmanabhan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704,共8页
基于马来西亚沙捞越(Sarawak)盆地Belait组和Lambir组第三系露头样品,分析其石英表面形态,揭示其颗粒表面结构缺陷(源自风化作用和成岩作用)、古沉积环境以及储集层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利用岩石薄片进行矿物识别,并观察粒径和结构... 基于马来西亚沙捞越(Sarawak)盆地Belait组和Lambir组第三系露头样品,分析其石英表面形态,揭示其颗粒表面结构缺陷(源自风化作用和成岩作用)、古沉积环境以及储集层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利用岩石薄片进行矿物识别,并观察粒径和结构;利用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以展现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的变化。Belait组砾岩的扫描电镜图像表明其以自形石英晶体为主,常见机械风化缺陷,例如线性断口、贝壳状断口以及擦痕;而Lambir组砂岩中却常见化学风化特征,例如化学蚀痕、蚀坑、溶解坑以及刻痕。基于岩石学、扫描电镜以及CT扫描图像分析的储集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Belait组为高能海岸沉积,潮控特征明显,Lambir组为浅海—三角洲沉积,浪控特征明显;Belait组和Lambir组的储集层质量较差,但Belait组的孔隙度略高于Lambir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盆地 石英表面形态 扫描电镜 微观结构 古沉积环境 储集层质量
下载PDF
马来西亚沙捞越华族文化协会特点初探
12
作者 詹冠群 《八桂侨史》 1998年第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华族文化 沙捞越 华人社团 华人社会 文化内涵 内容与形式 文化活动 文化性 民族文化 华人文化
全文增补中
从沙捞越考古发现谈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古代文化交往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德坤 振亚 《东南文化》 1986年第1期149-159,165,共12页
本文原名《沙捞越考古学》,郑德坤先生著,1969年曾作为单行本在剑桥发表,1982年又收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英文)一书中,本文即译自此书。沙捞越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古代为婆利国所在地,公元第六世纪初至第七世纪后期和中国有外交关系,... 本文原名《沙捞越考古学》,郑德坤先生著,1969年曾作为单行本在剑桥发表,1982年又收入《中国考古学研究》(英文)一书中,本文即译自此书。沙捞越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古代为婆利国所在地,公元第六世纪初至第七世纪后期和中国有外交关系,《梁书·海南诸国列传》、《隋书·南蛮列传》、《唐书·南蛮列传》皆有记载,但这里的考古学资料表明,中国和沙捞越的文化交往至少在汉代已经开始。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移民和当地人民一起,为发展沙捞越的经济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译文有删节,图版也做了省略,谨向郑先生致以歉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 婆罗洲 中国与东南亚 考古发现 遗物 古代文化 粗陶器 遗址 墓地 公元前
下载PDF
沙捞越华族族群语言及文化的维护:古晋地区的微型华文中学之研究
14
作者 曹淑瑶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2-60,共9页
沙捞越古晋地区,除古晋中华第一中学一间大型的华文中学外,尚有古晋中华第三中学、古晋中华第四中学、石角民立中学及西连民众中学等4间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中学,这4间微型的华文中学,却都是具有初、高中课程的完全中学,它们对沙捞... 沙捞越古晋地区,除古晋中华第一中学一间大型的华文中学外,尚有古晋中华第三中学、古晋中华第四中学、石角民立中学及西连民众中学等4间学生人数少于300人的华文中学,这4间微型的华文中学,却都是具有初、高中课程的完全中学,它们对沙捞越华族族群语言及文化的维护也有一定程度的贡献。本文依据文献、田野调查以及相关人员提以供之资料,对这4间华文中学的创立、发展及其经营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华族 微型华文中学 华文教育 华语
下载PDF
沙捞越诗情──读吴岸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冕 《华文文学》 1998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沙捞越 吴岸 南中国海 中华文明 加里曼丹 赤道 文化意蕴 特殊环境 艺术个性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沙捞越客家人的移民、聚落形态与社团组织论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英成 《八桂侨刊》 2014年第2期34-40,共7页
客家人是沙捞越最早的移民群体,主要分布在沙捞越的古晋、三马拉汉及美里省等地。早期移居到沙捞越的客家人,延续着在中国聚族而居的形态。在人地生疏的异乡环境中,沙捞越的客家人为了互为济困,成立了社团组织,并发挥着教育同乡子弟、... 客家人是沙捞越最早的移民群体,主要分布在沙捞越的古晋、三马拉汉及美里省等地。早期移居到沙捞越的客家人,延续着在中国聚族而居的形态。在人地生疏的异乡环境中,沙捞越的客家人为了互为济困,成立了社团组织,并发挥着教育同乡子弟、举办慈善事业等角色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 客家人 移民 聚落 社团
下载PDF
沙捞越州发现油棕新病害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龙莲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6年第9期24-24,共1页
据报道,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发现了油棕新病害,即由真菌genoderma引起的油棕基腐病。虽然油棕小佃农已经启用了病害预警系统,但是,还不清楚染病范围。专家怀疑该病害是由印尼的油棕杂种带入的,目前,该病害的防治还没有新进展。马... 据报道,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发现了油棕新病害,即由真菌genoderma引起的油棕基腐病。虽然油棕小佃农已经启用了病害预警系统,但是,还不清楚染病范围。专家怀疑该病害是由印尼的油棕杂种带入的,目前,该病害的防治还没有新进展。马来西亚棕油局和马来西亚农业研发所正加紧预防该病害。马来西亚种植与产业部部长Peter Chin说,马来西亚与印尼接壤的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的大部分油棕均已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捞越 病害 油棕 马来西亚 预警系统 北部地区 油棕基腐病
下载PDF
论沙捞越原住民习俗地权利——先例的开创
18
作者 巴鲁·比安 张燕波 《中德法学论坛》 2013年第1期102-119,共18页
一、引言本文将根据对我国法院相关审判影响巨大的其他司法体系中的已决案例,考察沙捞越原住民的传统习俗地权利在判例法中的最新发展。本文也将相互参照有关马来西亚西部的原住民权利的规定。尽管有关马来西亚原住民的规范使用了许多... 一、引言本文将根据对我国法院相关审判影响巨大的其他司法体系中的已决案例,考察沙捞越原住民的传统习俗地权利在判例法中的最新发展。本文也将相互参照有关马来西亚西部的原住民权利的规定。尽管有关马来西亚原住民的规范使用了许多和原住民传统习俗地权利(NCR)不同的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住民 沙捞越 争议地区 我国法院 被上诉人 判例法 伊班人 土地法典 审判委员会 主审法官
下载PDF
热带雨林中的城市——沙捞越
19
作者 肖翔 《中国城市林业》 2006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热带雨林 沙捞越 国土面积 城市 马来西亚 自然资源 南中国海 珍贵动物
下载PDF
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盆地构造演化及相关沉积史:未来油气勘探指南 被引量:2
20
作者 MAT- Zin +4 位作者 I·SWAR BRICK R·E· 万玲(译) 韩冰(校对) 《海洋地质》 2011年第2期16-23,共8页
综合利用钻井的生物地层和测井资料,重新处理了沙捞越海区区域地震测线,并进行了地震一地层研究,其目的是重新认识沙捞越盆地的现今构造及古沉积环境。在第三系沉积中识别了几个不整合面,以此作为地震对比的标志。在不整合面过渡到... 综合利用钻井的生物地层和测井资料,重新处理了沙捞越海区区域地震测线,并进行了地震一地层研究,其目的是重新认识沙捞越盆地的现今构造及古沉积环境。在第三系沉积中识别了几个不整合面,以此作为地震对比的标志。在不整合面过渡到整合的地方,利用钻井资料进行整合面的对比。古环境图用来说明整个盆地历史构造和沉积的相互作用。沙捞越盆地的发育始于晚渐新世,沿海岸线呈NW-SE向沉积,几乎垂直于现今海岸线,海岸线在晚中新世已变成现今NE-SW向的形态。沙捞越盆地石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烃类来自陆生植物为主的源岩,这类源岩主要分布在海岸河流、海岸和下海岸平原环境,其数量和质量随着距海岸线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古环境图表明了沙捞越盆地源岩可能的分布,这将有助于对沙捞越盆地制定未来勘探计划。本研究也揭示了沙捞越盆地是在晚渐新世一中新世期间NW-SE向断裂右行走滑运动造成。右行走滑运动形成了NW-SE向的海岸线,将海上沙捞越区分成两个次级盆地。海岸平原和浅海相沉积物的沉积和保存延伸到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仍保持了隆起状态,直到晚中新世。右行走滑运动控制了沙捞越盆地演化,在盆地其它地区是大量近似平行的线性构造。运动的时间表明向东不断变得年轻,可断定沉积物的晚期结构和构造圈闭的形成与这些构造运动相关联。沙捞越盆地位于婆罗州北部陆缘,向海上延伸大约300km(图1),其北部边界为第三纪洋壳的南海,南部是变形的早第三纪较老沉积和婆罗州基底。在盆地南部边缘附近和较老的变形基底中还发现晚第三纪火山岩侵入体。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沙捞越盆地的构造背景和现在生产油气田的构造圈闭成因。我们的目的也是理解盆地的沉积作用史,这需要重新确定其地层格架。已有的深部二维和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为检验早期的沙捞越盆地构造沉积史模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演化 沙捞越 沉积史 油气勘探 马来西亚 古沉积环境 海相沉积物 不整合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