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敬宇 苏伟航 +1 位作者 王忠 孙芸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基于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并用乙醇氧化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给小鼠饲喂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检测并评价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最佳... 基于熵权法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并用乙醇氧化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模型,给小鼠饲喂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检测并评价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48 min,料液比1∶27(g/mL),超声功率400 W;饲喂高剂量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的小鼠血清中T-SOD、GSH-Px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MDA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组小鼠血清中T-AOC均高于模型组(P<0.05);当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物浓度为0.8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和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1.17%、51.38%;当提取物浓度为0.1 mg/mL时,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3.68%、71.90%。新疆沙枣花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沙枣花 熵权法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乔海军 杨继涛 +2 位作者 杨晰 赵连彪 李铁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33-235,共3页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枣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4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4个化合物,占总...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枣花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64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4个化合物,占总质量分数的96.89%;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77.36%)、(E)-4-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3.03%)、乙缩醛(2.70%)、顺肉桂酸乙酯(1.09%)、苯乙酸乙酯(1.06%)、苯甲酸乙酯(1.03%)、反式橙花叔醇(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沙枣花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四种不同方法提取沙枣花挥发物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丁嘉文 陈易彤 +3 位作者 谢晓 朱耿平 刘向明 刘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枣花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的影响,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固相微萃取法、顶空采集法和气囊采集法提取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花的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4种方法提取的挥发物...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沙枣花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的影响,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固相微萃取法、顶空采集法和气囊采集法提取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花的挥发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对4种方法提取的挥发物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从4种方法提取的沙枣花挥发物质中共检测出51种化合物,其中酯类14种、烷类13种、酚类9种、酮类3种、醇类4种、其它物质8种。顶空收集法、水蒸气提取法、气囊采集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的挥发物质中分别检出化合物13种、19种、22种和18种,并且用2种(或2种以上)方法提取的沙枣花挥发物质中相同化合物有15种(即:酯类6种、烷类5种、酚类2种、醇类1种、其它物质1种),分别为:反式-肉桂酸乙酯、顺式-肉桂酸乙酯、反式-肉桂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正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二十烷、愈创木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苯基-1-丙烯、乙酸叶醇酯、肉桂酸异丙酯和苯乙醇。4种方法提取的沙枣花挥发物中均含反式-肉桂酸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种化合物,且反式-肉桂酸乙酯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3.75%(水蒸气蒸馏法)、14.45%(固相微萃取法)、78.27%(顶空收集法)和56.65%(气囊采集法)。4种方法中气囊采集法提取的沙枣花挥发物质中所含化合物种类最多(22种),而且操作最简单,因此气囊采集法是提取沙枣花挥发物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水蒸气蒸馏法 固相微萃取法 顶空收集法 气囊采集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沙枣花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基云 姚遥 +4 位作者 肖旭 王锐 陈虎 张振华 王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2-814,共3页
目的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blossoms,EAB)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并初步探讨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blossoms,AE-EA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 目的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blossoms,EAB)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并初步探讨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blossoms,AE-EAB)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参考《中国药典》通过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EAB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研究不同剂量AE-EAB对小鼠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测得EAB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7 mg/g,芦丁的含量为0.029 mg/g。与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比较,AE-EAB给药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同时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GSH含量有所升高(P<0.05),SOD活力明显增强(P<0.01)。形态学观察,AE-EAB能明显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EAB含有黄酮类化合物,AE-EAB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黄酮 急性肝损伤 四氯化碳
下载PDF
沙枣花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开花周期精油含量质量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雅 赵坤 +2 位作者 赵萍 张轶 贺一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沙枣花中精油的含量,用直观分析法研究精油的性质,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精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枣花精油的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精油含量在花开率小于80%时不断增加,到花开率为80%时达最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沙枣花中精油的含量,用直观分析法研究精油的性质,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精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沙枣花精油的动态积累有一定规律,精油含量在花开率小于80%时不断增加,到花开率为80%时达最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确定花开率80%是沙枣花的最佳采收期;精油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氯化钠浓度2.5%、PVA浓度0.10%、蒸馏时间3.0h,在此条件下,沙枣花精油含量达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精油 积累动态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兆琳 陈宁 +2 位作者 薛敦渊 李海泉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804-808,共5页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中47个组分。主要组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占总色谱峰面积的78...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中47个组分。主要组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占总色谱峰面积的78.88%.IR和NMR为主要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装置 反式肉桂酸乙酯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沙枣花挥发油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廉宜君 李元元 +3 位作者 李敏 唐娟 陈韩英 李炳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沙枣花中提取挥发油的得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蒸馏时间对提取挥发油的影...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沙枣花中提取挥发油的得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蒸馏时间对提取挥发油的影响最大;而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0L/h。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耗时少、效率高和对提取后物料破坏较小等优点,适合于批量生产,便于制剂的后续提取工艺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被引量:12
8
作者 石玉平 王永宁 郭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对沙枣花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酒精为提取剂提取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是:95%的食用酒精,76 ℃条件下恒温提取 45 min,干鲜沙枣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0.68%。
关键词 沙枣花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下载PDF
沙枣花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物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振华 俞维 +2 位作者 王基云 王晶霞 王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5-1336,共2页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沙枣花进行萃取,对萃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DPPH法测定分离釜I和分离釜II的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沙枣花进行萃取,对萃取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通过DPPH法测定分离釜I和分离釜II的萃取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结果分离釜I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明显大于分离釜I总的萃取物的清除能力,但是分离釜I的经石油醚萃取后的水层,醋酸乙酯层,正丁醇层,经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的水层的清除能力分别大于了分离釜II各组分的清除能力。结论沙枣花超临界萃取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且与体积浓度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DPPH.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沙枣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沙枣花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基云 陆钊罡 +5 位作者 王丹 肖旭 张振华 姚遥 王锐 王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研究提取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EAB)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观察了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s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AE-EAB)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 目的研究提取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EAB)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观察了沙枣花醇提物(the alcohol extracts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blossoms,AE-EAB)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沙枣花总黄酮提取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70%乙醇回流3次,1h/次。AE-EAB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EAB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1D3。AE-EAB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交实验 氧自由基
下载PDF
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清除自由基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振华 解宁湘 +3 位作者 王基云 黄晓会 王培香 王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703-2704,共2页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将沙枣花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100 mg/ml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目的通过DPPH法测定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将沙枣花水提物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置成相当于原药材100 mg/ml的溶液,通过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萃取后的水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IC50为1.634 mg/ml,其次是正丁醇层(IC50为2.46mg/ml),乙酸乙酯层(IC50为6.172 5 mg/ml)和石油醚层(IC50为12.562 2 mg/ml)。结论沙枣花水提物各组分对DP-PH.均具有一定清除作用,具有体外抗氧化性,可作为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DPPH·
下载PDF
沙枣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晔玮 邸多隆 王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1-113,共3页
应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沙枣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27%。应用HPLC-DAD技术建立了沙枣花挥发油指纹图谱,以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为指标,确定了6个特征峰。
关键词 沙枣花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 指纹图谱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沙枣花香气的人气调查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馨瑶 马晖 +1 位作者 王小明 刘益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80-488,464,共10页
本文用从沙枣树鲜花中洗脱的香气提取物,以问卷形式调查其在上海人群中的喜好度,并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沙枣花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对主要组分的各种性质等做了综合分析。结果反映调查人群中66%的被访者接... 本文用从沙枣树鲜花中洗脱的香气提取物,以问卷形式调查其在上海人群中的喜好度,并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沙枣花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对主要组分的各种性质等做了综合分析。结果反映调查人群中66%的被访者接受和喜欢样品的气味,认可这种香气作为生活中的用品形式出现。从香气提取物中得到16种主要化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肉桂酸乙酯和肉桂酸甲酯,相对含量达到50%以上,其它还有丁烯酸正丁酯、肉桂酸正丁酯、苯乙醇等。大部分主要成分在其他植物中亦有存在,且在国内外多被用于食品和化工工业等。西北地方特色树种沙枣具有多元经济和生态价值,开发沙枣花香精或仅对其中所含的肉桂酸酯类进行规模提取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提倡增加沙枣树在西北地区的规模种植,从而推动该抗旱耐瘠薄盐碱树种的反荒漠化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香气成分 大众喜好度 化学分析
下载PDF
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永宁 石玉平 +1 位作者 郭珍 朱培艳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自由基是造成人体过早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 ,但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作用迄今未见报道。方法 本文根据Fenton方法建立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模型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跟踪分析 ,利用沙枣花的提取... 目的 自由基是造成人体过早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 ,但沙枣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作用迄今未见报道。方法 本文根据Fenton方法建立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模型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跟踪分析 ,利用沙枣花的提取液中的功能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进行了清除试验研究。结果 在 1 2 .5 μg/ml~ 1 0 0 μg/ml范围内 ,浓度与清除效率呈正相关。结论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黄酮类化合物 羟基自由基 清除效率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沙枣花精油提取条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珍 阎娥 戚小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37,共4页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沙枣花精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最佳提取条件为沙枣花阴干捏碎后,料液比1∶10,浸泡4h,提取6h,蒸馏速度150mL/h,氯化钠浓度2%。蒸馏速度和提取时间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优选沙枣花精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最佳提取条件为沙枣花阴干捏碎后,料液比1∶10,浸泡4h,提取6h,蒸馏速度150mL/h,氯化钠浓度2%。蒸馏速度和提取时间为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料液比、氯化钠浓度,最后是浸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精油 正交实验 提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气质联用研究宁夏沙枣花的芳香成分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妍 巨涛 +2 位作者 王立新 李玲 连松刚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研究宁夏沙枣花的芳香成分。鉴定了分离物I(压力10MPa,温度55℃~56℃)中的28种化合物,分离物II(压力5MPa,温度30℃)中的20种化合物,其中10种化合物是相同的,实际鉴定出的化合物共38种。萃取物中含...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研究宁夏沙枣花的芳香成分。鉴定了分离物I(压力10MPa,温度55℃~56℃)中的28种化合物,分离物II(压力5MPa,温度30℃)中的20种化合物,其中10种化合物是相同的,实际鉴定出的化合物共38种。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肉桂酸乙酯,其次为顺-9-十八烯醇,再次为正二十一烷,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还有十六烷酸、二十烷酸、α-苯甲基苯乙醇及苯乙醇等。可以确定肉桂酸乙酯是宁夏沙枣花的主香成分,芳香醇及酮类可能对其香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沙枣花 超临界萃取 气质联用 芳香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对沙枣花精油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英 冀婉妮 +3 位作者 李雅雯 马玲 张昱 侯旭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24-129,共6页
以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为试材,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方法,研究不同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对沙枣花精油组分的影响,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精油香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的升高,酯类、... 以沙枣花(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为试材,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方法,研究不同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对沙枣花精油组分的影响,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精油香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超临界CO_2萃取温度的升高,酯类、醇类和醛类的组分和相对含量影响较小,而酚类、酮类、酸类、烯类以及其它成分受萃取温度影响较大,但不会改变沙枣花精油组分的主体结构。另外,萃取温度对沙枣花精油的主要成分影响较小,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肉桂酸乙酯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06。经主成分分析得出40、45、50、55、60、65、70℃萃取温度对沙枣花精油4个主成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萃取温度 沙枣花 精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及气质联用分析沙枣花精油成分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虎 高国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2-156,共5页
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沙枣花精油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枣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00psi(23.45MPa)、萃取温度58℃、萃取时间4h,沙枣花精油萃取... 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沙枣花精油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枣花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400psi(23.45MPa)、萃取温度58℃、萃取时间4h,沙枣花精油萃取得率达到2.41‰。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沙枣花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出26种化合物。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肉桂酸乙酯,其次为9-十八烯酸乙酯,再次是软脂酸,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还有乙酸丙酯、2-炔十五醇和9-十八烯醛等。可以确定肉桂酸乙酯是沙枣花精油的主要成分,与芳香醇及酮类等对香气可能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精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质联用
下载PDF
沙枣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晔玮 邸多隆 +1 位作者 王勤 陈临熹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应用GC /MS -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沙枣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 4 3种化合物 ,鉴定出17种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89.3%。应用HPLC -DAD技术建立沙枣花挥发油指纹图谱 ,以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为指标 ,确定了
关键词 沙枣花挥发油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GC/MS 计算机联用
下载PDF
沙枣花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金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6,共5页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in flower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and extraction respectively from steam and water residue, and the chemical com...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in flower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and extraction respectively from steam and water residue,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GC-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s from water residue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btained from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extraction, which were similar to the literature results. The components in water residue contained benzoic acid(6.94%), benzeneacetic acid(5.49%), salicylic acid(1.21%),cis-cinnamic acid(5.35%), trans-cinnamic acid(20.37%), cis-p-hydroxycinnamic acid(3.96%), trans-p-hydroxylcinnamic acid(1.77%), 3-(3-hydroxyphenyl)-2-propenoic acid(1.66%), cis-3-(4-hydroxy-3-methoxyphenyl)-2-propen-oic acid(1.19%), 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6.77%), 4-hydroxybenzoic acid(2.43%), alpha-(phenylmethyl)-benzeneethanol(4.46%), 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acetic acid(1.7%), 2,6-dimethyl-1,7-octadiene-3-ol(5.29%), (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1.66%), et a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flower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is importance plant resource to extract nature perfume, 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GC-MS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