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瑞 谢志 +5 位作者 刘江伟 钱建辉 钱若筠 张琼 杨向新 杨帆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性肺损伤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丙二醛(MDA)浓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环氧化物酶-2(COX-2)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性肺损伤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丙二醛(MDA)浓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环氧化物酶-2(COX-2)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 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休克后0h、0.5h、1h、1.5h、2h、3h 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留取肺灌洗液和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灌洗液总蛋白量和肺组织匀浆MDA浓度、T-SOD活力及COX-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病理观察可见干热组各时间点肺病理损伤较常温组病理损伤严重,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较高;干热组肺脏灌洗液总蛋白量高于常温组,峰值出现较早。干热组休克后各时间点MDA浓度较常温组高,而T-SOD活力均较常温组低;COX-2 mRNA表达量干热组休克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常温组,干热组1.5h时峰值出现,常温组则在2h达到峰值,COX-2 mRNA表达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时,肺脏损伤较常温环境下严重且损伤提前;MDA浓度和T-SOD活力的变化是反映继发性肺损伤的重要指标;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药物干预治疗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肺损伤 失血性休克 环境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江伟 钱建辉 +4 位作者 李瑞 许文娟 许永华 杨向新 杨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I000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 Hg水... 目的建立一种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方法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干热环境II组3个实验组。麻醉后大鼠经打击及颈动脉放血,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使大鼠MAP(平均动脉压)达到(35±5)mm Hg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休克后3 h存活率,并对死亡大鼠及休克后3 h仍存活大鼠重要脏器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休克后3 h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I组(在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10 min内从沙漠干热环境转运到常温环境)、干热环境Ⅱ组(休克模型建立成功后仍放置在沙漠干热环境中)的存活率分别为90%、83.3%、0;干热环境I组与常温环境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温环境组和干热环境I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干热环境II组(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常温环境组、干热环境组I死亡大鼠和干热环境组II大鼠心、肺、肝组织水肿、变性、白细胞浸润、出血较广泛,细胞坏死较严重。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同时提示沙漠干热环境能明显降低创伤失血性大鼠的存活率,伤后应立即转运后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沙漠 创伤失血性休克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性肺损伤时一氧化氮合酶等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 刘江伟 +4 位作者 钱建辉 钱若筠 张琼 郑树涛 杨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 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发生继发性损伤时,肺组织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动物实验科“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中,... 目的 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发生继发性损伤时,肺组织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一氧化氮(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在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动物实验科“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中,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常温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干热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休克后0、0.5、1、1.5、2、3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干热组预热60 min,麻醉、固定,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右颈动、静脉和右股动脉插管,稳定10 min后,利用2500 g铁轮于30 cm高度击中SD大鼠左下肢股骨中上段造成粉碎性骨折,致伤后简易包扎伤口,经右股动脉放血使MAP维持在(35 ±5) mmHg(1 mmHg =0.133 kPa),继续监测60 min后进行复苏.成功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依据分组相应时间点,打开胸腔,留取肺灌洗液、肺组织,常温组除预热外其余操作相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一步法检测肺组织NO质量摩尔浓度,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 mRNA表达量的变化.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病理观察可见干热组各时间点肺病理损伤较常温组病理损伤、蛋白渗出严重且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高.两组肺组织匀浆NO质量摩尔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2,P<0.05),干热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6.77,P<0.01),同一时间点干热组数值均大于常温组数值,干热组在2h达到最大值(3.35±0.23)μmol/g较常温组峰值出现早.两组iNOS mRNA表达量总体比较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9,P<0.01),干热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4,P<0.01),同一时间点干热组数值均大于常温组,干热组1.Sh时峰值出现,常温组则在2h时开始增加.两组肺组织匀浆NO质量摩尔浓度与iNOS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680、r=0.376),iNOS mRNA表达量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0.846、r=0.899).结论 在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时,肺脏损伤较常温环境下严重、较早,NO、iNOS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肺脏 继发性肺损伤 病理学肺损伤评分 肺灌洗液总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IL-6、TNF-α的表达和肝功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江伟 赵丽萍 +4 位作者 钱建辉 许文娟 李瑞 张琼 杨帆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休克前对照组、休克后0 h、0.5 h、1 h、1.5 h、2 h、3 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大鼠。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在相应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清中IL-6、TNF-α、ALT指标水平。结果ALT浓度在干热环境组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常温环境组(P<0.05),两组均在0.5 h出现第1个峰值。第2个峰值,干热组出现在1.5 h,常温组出现在2 h。干热组出现较早,且第2个峰值均>第1个峰值(P<0.05)。IL-6和TNF-α浓度,干热环境组在休克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常温环境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组IL-6浓度与ALT浓度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和0.845(P<0.05);与TNF-α浓度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和0.978(P<0.0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较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炎症因子变化更加明显,肝功能损害出现的更早且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肝脏损伤 炎症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肝脏功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钱建辉 刘江伟 +4 位作者 李瑞 钱若筠 张琼 葛迪 是文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肝细胞超微结构及肝脏功能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特点及规律。方法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 目的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肝细胞超微结构及肝脏功能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特点及规律。方法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及休克后0h组、0.5h组、1h组、1.5h组、2h组、3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在相应时间点取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干热环境组肝组织结构病变明显较常温环境组加重,且发生组织代偿性适应性改变时间点提前;干热环境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增加并呈动态变化,与肝脏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电镜结果提示干热环境组细胞线粒体损害较常温组明显。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较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肝脏损伤出现的更早、更严重;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在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肝脏 损伤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和肺组织环氧化物酶-2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瑞 刘江伟 +3 位作者 钱建辉 钱若筠 张琼 杨向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 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肺组织环氧化酶-2(COX-2)mRNA的变化与肺脏继发性损伤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 目的 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肺组织环氧化酶-2(COX-2)mRNA的变化与肺脏继发性损伤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休克后0、0.5、1.0、1.5、2.0、3.0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留取血清和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浓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肺组织COX-2 mRNA表达量.结果 干热组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高,干热组休克后各时间点血清IL-1β、IL-6及肺组织COX-2 mRNA表达量(3.46±0.19)均高于常温组(2.13±0.13),干热组血清IL-1β、COX-2 mRNA峰值出现在休克后1.5h,常温组峰值则出现在2.0h,而干热组与常温组IL-6峰值出现均较IL-1β推迟,血清IL-1β、IL-6及COX-2 mRNA表达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在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时,肺脏损伤较常温环境下严重、损伤提前,血清IL-1 β、IL-6、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环氧化酶-2
原文传递
沙漠干热与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继发性肾损伤与TNF-α和IL-1β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瑛 刘江伟 +4 位作者 安宗仁 李新宇 沈才福 段越 魏连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69,F0004,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继发性肾损伤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关系。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8头,随机分成干热实验组(DHS)及常温实验组(NTS),DHS组在热环境中... 目的对比研究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继发性肾损伤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变化关系。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8头,随机分成干热实验组(DHS)及常温实验组(NTS),DHS组在热环境中暴露3h后建立THS模型,模型成功后根据不同时间点分组为:T1(模型成功后50min组,n=6)、T2(模型成功后100min组,n=6)、T3(模型成功后150min组,n=6);NTS组在常温环境中暴露3h并且建立模型后分组为:T1(模型成功后50min组,n=6)、T2(模型成功后100min组,n=6)、T3(模型成功后150min组,n=6)、T4(休克模型成功480min组,n=6)、B(休克模型成功600min组,n=6)。各组在相应时间点收集血液检测血尿素氮和肌酐;取肾组织检测肾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取肾组织行肾小球及。肾小管形态学检查及Paller评分。结果在T1时间点NTS组和DHS组血尿素氮和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和T3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和T3时间点,DHS组Paller评分、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量均高于NTS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TNF—α与Paller评分呈正相关(r常温组=0.863,r不热组=0.905,P〈0.01);IL-1β与Paller评分呈正相关(r常温组=0.823,r不热组=0.946,P〈0.01)。同时DHS组B时间点血尿素氮、肌酐、Paller评分、TNF-α和IL-β含量均高于NTS组T5时间点(P〈0.05)。结论当干热环境合并THS时,肾损伤指标(血尿素氮和肌酐)、Paller评分和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较常温THS时明显升高,提示干热环境和THS共同驱动炎症因子表达在继发性肾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THS) 肾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才福 刘江伟 +4 位作者 夏亮 是文辉 董翔 安宗仁 段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的变化特点。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0只,随机分为常温假手术组(NS组)、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组)、干热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的变化特点。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0只,随机分为常温假手术组(NS组)、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组)、干热假手术组(D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组),每组10只。DTNS组和DS组在干热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下、NTHS组和NS组在常温环境(温度25.0±0.5℃,湿度35%±5%)下暴露3h后建立脾切除和部分肝脏切除的THS模型,NS组和DS组于相应环境暴露后仅行剖腹术后观察。分别于暴露后及休克后0、1、2、3、8(其中TNF-α为6h)、10h抽取颈静脉血,检测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1β、IL-6、IL-10水平,比较各组炎症因子的变化特点。结果干热环境暴露后,实验猪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均较常温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S建模成功后,实验猪血清炎症因子均呈上升趋势,尤以TNF-α上升的速度最快、峰值出现最早,DTHS组在1h左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而NTHS组在休克后6h才达到峰值;继TNF-α之后促炎因子IL-1β出现峰值时间最早,DTHS组在2h左右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NTHS组则在休克后8h才达到峰值;IL-6呈进行性上升趋势,DTHS组自干热环境暴露后即明显高于NTHS组(P<0.05),且一直持续至动物死亡。抗炎因子IL-10水平在DTHS组于1h左右即达峰值,且明显高于NTHS组及DS组(P<0.05),随后逐渐降低,而在NTHS组则一直呈进行性升高,从休克后2h即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在沙漠干热环境下,THS模型猪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升高出现时间早、增长速度快,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下TH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 休克 血性 环境 沙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不同温度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才福 刘江伟 +5 位作者 钱若筠 安宗仁 段越 是文辉 董翔 许永华 《实验动物科学》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温度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的长白仔猪30头(25—35 kg),随机分为常温实验组(环境温度25℃±1℃,湿度35%±5%,n=10),干热环境Ⅰ组(环境温度40.5...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不同温度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的长白仔猪30头(25—35 kg),随机分为常温实验组(环境温度25℃±1℃,湿度35%±5%,n=10),干热环境Ⅰ组(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n=10头),干热环境Ⅱ组(环境温度41.5℃±0.5℃,湿度10%±2%,n=10头)。将实验动物置于人工实验舱内,按实验设计设置相应的环境参数,分别在各自环境暴露3 h,建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及死亡时间。结果 1.常温组创伤失血性休克后体温较长时间稳定在一定水平,稳定期后呈进行性下降;而干热Ⅰ组休克后缓慢上升,两相邻时间点温度无显著差异;干热Ⅱ组模型成功后体温很快升至42℃,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直至动物死亡,相邻两时间点体温差异显著。2.常温组模型成功后三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是(567±16.9)min、(178±3.6)min、(61±2.8)min,三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显著。结论 1.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常温环境,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可加速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死亡;2.而沙漠干热环境Ⅱ组存活时间更短,提示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环境每升高1℃,可明显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生存时间。3.体温升高的速度与死亡速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越快死亡时间快,生存时间越短,提示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体温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温度 体温 生存率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彬 沈才福 +4 位作者 丁玉庆 曹东 冯开相 刘江伟 康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7期3227-3232,共6页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不同时间点继发性肺损伤特点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H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假手术组(DHC组),常温创伤失血休克组(NTS组)...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不同时间点继发性肺损伤特点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健康长白仔猪6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H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假手术组(DHC组),常温创伤失血休克组(NTS组),每组20只。实验前将DHS组和DHC组在干热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NTS组在常温环境(温度25.0±0.5℃,湿度35%±5%)分别在相应的环境下暴露3 h后建立模型,再将DHS组、DHC组和NTS组分别随机分成4个亚组(n=5):分别于模型建立成功后0 min,50 min,100 min,150 min安乐处死并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匀浆液内TNF-α、IL-1β含量变化及肺组织内i NOS、COX-2 m 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高倍镜下病理切片可见DHS组各时间点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加重趋势,病理学评分也不断升高;DHC组与NHC组在各时间点肺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DHS组肺组织匀浆液中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别在时间点T0、T1开始升高,峰值分别出现在T2、T3时间点;DHS组肺组织内i NOS、COX-2 m RNA在T0时间点即明显表达,在相同时间点分别和NTS组、DHC组比较,i NOS、COX-2 m 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继发性肺损伤出现时间早、损伤重且肺组织匀浆内炎性因子TNF-α、IL-1β发生级联效应,肺组织内i NOS、COX-2在肺损伤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环境 急性肺损伤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的氧代谢特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燕 沈才福 +2 位作者 刘江伟 是文辉 夏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7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氧代谢特点。方法:选择长白仔猪40头,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假手术组(NS)、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干热假手术组(DS)、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分别置于相应的环境暴露3小时后,进行麻醉,... 目的: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的氧代谢特点。方法:选择长白仔猪40头,随机分为四组:常温假手术组(NS)、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干热假手术组(DS)、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分别置于相应的环境暴露3小时后,进行麻醉,动静脉置管,NTHS组和DTHS组分别自剖腹术后,行左下叶1/4肝脏切除及脾切除术后,再快速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5±5mmHg;NS组和DS组仅行腹中线剖腹术。持续检测计算动脉、混合静脉氧饱和度、氧含量及氧输送(DO_2)、氧耗(VO_2)、氧摄取率(O_2ER)和动脉血乳酸(Lac)。结果:整个病程中,各组动脉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DTHS组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氧含量均较相同时间点的其他各组低,DO_2、VO_2、O_2ER均显著高于常温环境组(P<0.05)。模型成功后,NTHS组和DTHS组DO_2均经历"下降-代偿-稳定"的过程,但DTHS组短暂稳定后立即呈进行性快速下降至到动物死亡。在实验过程中,DTHS组各时间点氧摄取率(O_2ER)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HS组和DTHS组氧O_2ER均在休克后0 h出现明显变化,而动脉血乳酸(Lac)在休克后1.5 h才出现明显变化,但DTHS组动脉Lac增高较NTHS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且进展迅速。结论:(1)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较高的氧代谢,是机体代偿能力弱、病程变化快的重要原因之一;(2)VO_2、O_2ER等直接氧代谢指标可作为早期评估监测机体氧代谢的敏感指标;(3)血Lac浓度可能是反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氧代谢
原文传递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模型凝血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越 李新宇 +4 位作者 刘江伟 邢颜超 沈才福 张力民 安宗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8期426-432,共7页
目的对比研究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雄性长白仔猪40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干热休克组)、干热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干热假手术组)、常... 目的对比研究干热环境和常温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猪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雄性长白仔猪40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干热休克组)、干热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干热假手术组)、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简称常温休克组)和常温环境假手术组(简称常温假手术组),每组10只。干热环境组实验在人工干热环境中进行,在舱内热暴露3 h后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常温环境组的实验在常温常湿环境中进行,假手术组仅有剖腹手术,无创伤和放血相关操作。各组分别于实验前(基线),热暴露后3 h,休克后0 h、0.5 h、1 h、2 h、3 h共7个时间点取血。所取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血乳酸(lactate acid concentration,La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D-二聚体(D-dimer),实验结束后取肺脏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1)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为各组最低,Lac为各组最高,PLT为各组最低(P<0.01);(2)实验过程中各组、各时间点间PT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Fbg水平为各组最低,D-dimer水平为各组最高(P<0.01);(3)TEG结果显示:干热和常温休克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0.5 h均处于血液高凝期,实验结束时干热休克组血液呈低凝状态,而常温休克组仅表现为弹力图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的降低。结论 (1)相较于常温环境,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凝血功能紊乱更复杂,休克程度更严重。由于干热环境中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可导致消耗性低凝,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3 h,其凝血功能即可处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阶段。(2)TEG对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目标导向的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失血性休克兔模型器官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帅 郑杰 +2 位作者 杨博 吴冬惠 顾伏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0期1754-1757,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兔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三组,每组各15只。将模型组的家兔置于人工实验舱内3 h模拟沙漠干热环境,然后将其麻醉并行脾脏及部...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兔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家兔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三组,每组各15只。将模型组的家兔置于人工实验舱内3 h模拟沙漠干热环境,然后将其麻醉并行脾脏及部分肝脏的切除术,再于左侧股动脉处放血;治疗组则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假手术组则仅行腹中线剖腹术作为假手术对照。观察各家兔肝肾功能和肺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以及血气分析指数情况。结果假手术组的肾脏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肾脏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肺组织的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的肝脏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肝脏功能指标的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气分析的指数水平高于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气分析的指数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明显地改善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导致的肺、肾和肝脏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 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 肝脏 肾脏 肺脏 氧合指数 家兔
下载PDF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继发肝损伤的变化特点及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彬 游云 +5 位作者 沈才福 夏亮 杨欣悦 李辉文 刘江伟 戴勇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51,共7页
目的探讨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继发肝损伤的变化特点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长白仔猪随机分为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H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假手术组(DHC组)与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S组),每组20只。将DHS组、DH... 目的探讨模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继发肝损伤的变化特点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长白仔猪随机分为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H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假手术组(DHC组)与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S组),每组20只。将DHS组、DHC组于干热环境[温度(40.5±0.5)℃,湿度10%±2%],NTS组于常温环境[温度(25.0±0.5)℃,湿度35%±5%]下分别暴露3 h,然后建立血压控制型失血性休克模型。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成功后0 min(T_(0))、50 min(T_(1))、100 min(T_(2))、150 min(T_(3))安乐处死,收集血液和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HMGB-1、ICAM-1的表达;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DHS组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并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窦扩张、充血,肝小叶、汇管区结构稍紊乱,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坏死等。NTS组于T2时开始出现肝损伤并逐渐加重,DHC组各时间点肝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DHS组ALT及AST均呈动态变化且趋势基本一致,与DHC组比较,T0时即开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在T1、T3时达到峰值,且与同时间点DHC组、N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HC组在各时间点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DHS组TNF-α、IL-1β水平均在T0时即开始升高,且与相同时间点DHC组、NT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时间推移DHS组与NTS组均呈现持续增高趋势,且DHS组增高速度较NTS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HC组未见明显升高(P>0.05);随时间延长,DHS组ICAM-1、HMGB-1表达水平较前一时间点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继发肝损伤出现时间早且重,可激活肝内更多的Kupffer细胞,促使TNF-α、IL-1β大量释放并进一步引起HMGB-1、ICAM-1高表达,共同促进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环境 继发肝损伤 炎性因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战创伤感染的认识及防治思考
15
作者 史清海 马鑫鑫 陆红祥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沙漠干热环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极端恶劣特殊地域,在该环境下机体更易出现耐受能力及代偿能力急剧下降。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患者更容易遭受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危及生命。然而,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感染研究目前较... 沙漠干热环境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极端恶劣特殊地域,在该环境下机体更易出现耐受能力及代偿能力急剧下降。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患者更容易遭受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危及生命。然而,在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感染研究目前较缺乏,加强沙漠干热环境下的战创伤后感染研究,对减少战斗减员、增加作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叙述在沙漠干热环境条件下对战创伤感染的认识、防治策略以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 创伤 感染 沙漠 环境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徒手应激行军对人体热休克蛋白27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兵 邬堂春 +3 位作者 吴志豪 张雪玲 陈胜 徐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4-145,共2页
为探讨沙漠干热徒手应激行军人体内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变化规律,对在沙漠干热环境中以不同速度和时间徒手行军的59名战士和14名对照组的HSP27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以3.5还是5.0km/h徒手应激行... 为探讨沙漠干热徒手应激行军人体内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变化规律,对在沙漠干热环境中以不同速度和时间徒手行军的59名战士和14名对照组的HSP27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是以3.5还是5.0km/h徒手应激行军,各不同行军时间组HSP27明显增高(P<0.01),相同行军时间不同行军速度组和同速度不同时间组之间的HSP27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行军速度(应激强度)增加,同一行军时间者血浆HSP27均略增高,行军小时1小时HSP27最高,之后略下降,2小时后变化不大,行军3小时与行军2小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沙漠 休克蛋白 应激 行军
下载PDF
沙漠热环境负重行军者血浆热休克蛋白与热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兵 张雪玲 +2 位作者 徐文 邬堂春 陈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为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应激行军者热休克蛋白与机体热应激的关系。方法 对在沙漠干热环境中 15kg负重、分别以 3 5km/h和 5 0km/h速度行军 1、2、3h的 5 8名战士和14名对照血浆HSP70和HSP2 7、心律增值、肛温增值和积热指数等进行... 目的 为探讨沙漠干热环境应激行军者热休克蛋白与机体热应激的关系。方法 对在沙漠干热环境中 15kg负重、分别以 3 5km/h和 5 0km/h速度行军 1、2、3h的 5 8名战士和14名对照血浆HSP70和HSP2 7、心律增值、肛温增值和积热指数等进行研究。结果  15kg负重 3 5km/h各行军时间组与对照组、各行军时间组间HSP70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HSP2 7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间HSP2 7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心率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间心率增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行军 3h组肛温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行军 1h组 (P <0 0 5 ) ;行军 1h和 2h组积热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行军 3h组 ,行军 3h组积热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15kg负重 5 0km/h各行军时间组与对照组、各行军时间组间HSP70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HSP2 7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间HSP2 7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心率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行军 1h和 3h组心率增值明显高于行军 2小时组 (P <0 0 5 ) ;各行军时间组肛温增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环境 负重行军 血浆 休克蛋白 应激
下载PDF
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猪钾离子变化特点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江伟 沈才福 +6 位作者 康燕 周道峰 夏亮 安宗仁 段越 是文辉 董翔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 观察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血清钾离子(K^+)、乳酸(Lac)、葡萄糖(Glu)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地长白仔猪40头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常温假手术组(NS)、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干热... 目的 观察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THS)猪血清钾离子(K^+)、乳酸(Lac)、葡萄糖(Glu)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地长白仔猪40头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常温假手术组(NS)、常温创伤失血性休克组(NTHS)、干热假手术组(DS组)、干热创伤失血性休克组(DTHS),每组10只。4组均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各自相应环境[(干热环境:气温 (40.5±0.5)℃,湿度 (10±2)%;常温环境:气温 (25±0.5)℃,湿度 (35±5)%)]暴露3 h后,NS组和DS组仅行剖腹术,NTHS组和DTHS组在剖腹术后行部分肝脏及全脾切除,继而自髂外动脉快速放血致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5±5) mmHg,成功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暴露后、休克模型成功时(0 h)及以后每30 min自髂外动脉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清K^+、Lac、Glu水平,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变化,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暴露3 h后干热环境组血清K^+浓度高于常温组(P〈0.01),Glu浓度低于常温组(P〈0.01)。DTHS 组从模型建立到动物死亡(约3 h),血清K^+和Lac浓度均呈进行性快速增高,而NTHS组血清K^+和Lac浓度均呈缓慢性增高,两组血清K^+与Lac相关系数分别是rDHTS=0.927(P〈0.01),rNTHS=0.539(P〈0.01);DTHS组Glu浓度进行性下降,NTHS组未见明显变化,两组K^+与Glu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DHTS= -0.804(P〈0.01),rNTHS= -0.420(P〈0.01)。结论 干热环境下的创伤失血性休克血清K^+、Lac、Glu变化早且快,在相同的时间点较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明显, K^+的升高与Lac升高呈正相关,与Glu变化呈负相关,提示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更要注意纠正高钾血症和酸中毒,并注意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环境 钾离子 乳酸 血糖
原文传递
沙漠干热环境猪创伤失血性休克肾损伤氧化应激及Caspase-3变化研究
19
作者 安宗仁 李新宇 +4 位作者 刘江伟 沈才福 段越 李建瑛 李佳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2-527,共6页
目的研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颈部降温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颈部降温的脑保护作用是否与PI3K/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有关。方法实验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 目的研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在颈部降温的调节作用,初步探讨颈部降温的脑保护作用是否与PI3K/Akt及GSK3β的磷酸化有关。方法实验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新西兰家兔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采用4 min室颤模型。(1)假手术组:常规手术操作置管,不诱导CA,于术后24 h处死取标本。(2)常温复苏组(normothermia theat,NT组):常规致颤复苏并于24 h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标本。(3)复苏即刻降温组(intra-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IATH组):于心肺复苏同时启动颈部快速降温,目标脑温为34 ℃,以后维持目标脑温至ROSC后4 h。于24 h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标本。(4)复苏中降温+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LY294002组):复苏前20 min脑室注射LY294002,其余同组3。(5)复苏后1 h降温组(post-arrest therapeutic hypothermia,PATH组),于心肺复苏后1 h启动颈部快速降温,目标脑温为34 ℃,其余同组3。LY294002溶于DMSO稀释成10 μmol/L,在动物脑立体定位仪下在ROSC前20 min前给予脑室内注射,其余各组给予溶剂DMSO。动物24 h过量麻醉处死,采集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GSK-3β、P-GSK-3β (ser9)的蛋白表达,运用TUNEL等方法观察各组组织凋亡变化。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常温心肺复苏组兔脑细胞胞质中的Akt (Thr-308)磷酸化水平(P-AKT)和P-GSK3β在心肺复苏后24 h明显减低(P〈0.05);复苏即刻颈部降温组P-AKT和P-GSK3β水平在心肺复苏后24 h均较常温复苏组明显增强(P〈0.05);复苏后1 h降温组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复苏后24 h也较常温复苏组有增强(P〈0.05),但弱于复苏即刻颈部降温组;脑室内注射LY294002去除了亚低温的这一作用,表明了LY294002抑制Akt的磷酸化。复苏即刻降温组和复苏后1 h降温组的凋亡细胞较常规复苏组和LY294002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颈部降温能减轻复苏后兔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复苏时即刻降温能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低温的脑保护作用能够被PI3K/Akt通路的阻断剂所阻断。说明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是通过PI3K/Akt通路的激活来实现的。颈部降温可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使蛋白激酶B的活化,促进GSK3β的磷酸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可抑制复苏后脑组织Akt的活化,从而抑制了下游GSK3β的磷酸化,抵消降温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