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赣州市首次检出肠道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1
作者 方欢 王珏鑫 +2 位作者 何霞 邬楚楚 熊衍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98-700,713,共4页
目的对赣州市首次分离的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Ⅲb 65:k:z进行鉴定、血清分型和药敏分析等研究,为临床用药和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菌株进行常规生化鉴定,同时采用Aris 2X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基质辅助激... 目的对赣州市首次分离的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沙门氏菌Ⅲb 65:k:z进行鉴定、血清分型和药敏分析等研究,为临床用药和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菌株进行常规生化鉴定,同时采用Aris 2X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和全基因组测序(WGS)做进一步确认鉴定,并进行血清分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常规生化鉴定、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质谱鉴定结果均为沙门氏菌属,血清分型为Ⅲb 65:k:z,WGS结果与血清分型结果相一致。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药敏试验显示,菌株仅对链霉素耐药。结论本次研究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Ⅲb 65:k:z为罕见的肠道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系江西省赣州市首次检出,国内未见相同血清型的报告。对于非A~F群罕见血清型沙门氏菌,采用不同原理的多种鉴定方法更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Ⅲb 65:k:z 血清分型 全基因组测序(WGS) 耐药性研究
下载PDF
2种罕见沙门氏菌亚种的菌落形态与生化特征研究
2
作者 卓一鸣 刘子音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1-14,共4页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及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是沙门菌属中较为罕见的2个亚种,鉴定较为困难。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2个方面对1株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和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旨...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及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是沙门菌属中较为罕见的2个亚种,鉴定较为困难。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从形态学和生物化学2个方面对1株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和1株双相亚利桑那亚种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旨在为较难鉴定的沙门菌株亚种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个亚种菌株在一些常用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典型肠道沙门氏菌存在较大差异,其生化鉴定项目中的ONPG项结果也不同于典型肠沙门,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检验人员,极易错判,造成漏检,需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亚利桑那亚种 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菌落形态 生化特征 鉴定
下载PDF
基于平均核苷酸相似度和16S rDNA技术对全球沙门氏菌的鉴定比对分析
3
作者 华苗苗 曹小利 +1 位作者 胡金曹 沈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3-369,共7页
目的评估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16S rDNA技术对沙门氏菌的鉴定能力。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氏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以沙门氏菌典型菌株的基因组作为分型菌株。利用fastANI软件,根据默认... 目的评估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和16S rDNA技术对沙门氏菌的鉴定能力。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批量下载全球沙门氏菌基因组和相应血清型,以沙门氏菌典型菌株的基因组作为分型菌株。利用fastANI软件,根据默认参数进行ANI分析。使用在线软件SpeciesFinder针对细菌的16S rDNA进行物种和血清型鉴定。结果在下载的2306个基因组中,1767株沙门氏菌存在178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323株(18.3%)和肠炎沙门菌300株(17.0%)最为常见。ANI分析显示,以95%为界值时,仅有30株(1.3%)沙门氏菌被分配到1个特定的亚种,其余2276株(98.7%)沙门氏菌均可分配到2~5个亚种;以97%为界值时,2306株(100%)沙门氏菌均可被鉴定到唯一的亚种。基于16S rDNA的分析仅鉴定出1072株(46.5%)沙门氏菌,其中95.2%(1021/1072)的沙门氏菌鉴定的亚种结果与ANI(≥97%)分析鉴定的结果完全一致;与已知的血清型相比,仅有2.4%(19/784)的沙门氏菌与已知的血清型结果一致。结论ANI更适合沙门氏菌的种及亚种鉴定,ANI≥97%可作为沙门氏菌亚种的鉴定标准。16S rDNA技术对于沙门氏菌鉴定的敏感性尚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鉴定 亚种 血清型 平均核苷酸相似度 16S rDNA
下载PDF
1株罕见的可疑沙门氏菌鉴定结果的确认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俊 王晓冲 +2 位作者 黎舜华 王娜娜 应国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目的确认盲样考核样品中分离到的罕见可疑沙门氏菌。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将可疑沙门氏菌通过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测序、Ribo-printer基因指纹鉴定、MALDI Biotyper质谱鉴定以及血... 目的确认盲样考核样品中分离到的罕见可疑沙门氏菌。方法依据GB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将可疑沙门氏菌通过分离纯化、生化鉴定、16S测序、Ribo-printer基因指纹鉴定、MALDI Biotyper质谱鉴定以及血清型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确认。结果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该分离菌的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菌,而16S测序结果为沙门氏菌属,基因指纹鉴定结果为沙门氏亚利桑那亚种,质谱鉴定结果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且血清型分型也表明该菌应为IIIb型,综合判断该检出菌应为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结论采用基于不同原理的多种鉴定手段联用的鉴定方法更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双相亚利桑那亚种 鉴定 盲样考核
下载PDF
3种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分类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琨 汪颖 +4 位作者 王静 龚方 兰冬雪 瞿茜楠 李兆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5-381,共7页
建立高效的致病菌分类、鉴定方法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信息全面,分辨率高,鉴定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副伤寒沙门氏菌的3个亚种(甲型、乙型、丙型)的近红外光谱,建... 建立高效的致病菌分类、鉴定方法是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红外光谱技术具有信息全面,分辨率高,鉴定速度快等优点。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副伤寒沙门氏菌的3个亚种(甲型、乙型、丙型)的近红外光谱,建立这3种菌的一阶导数谱数据库。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分级聚类分析两种化学计量分析方法,成功建立不同亚种菌种的聚类分析模型,实现副伤寒沙门氏菌亚种水平上的区分;加标验证试验证明建立的标准菌株光谱数据库和聚类分析模型可用于可疑目标菌的分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FT-IR技术可用于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类鉴定,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成本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副伤寒沙门氏菌 亚种 主成分分析 分级聚类分析 分类 鉴定
下载PDF
牛沙门菌病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再超 刘梦佳 +2 位作者 高淑娟 李延清 贺丽红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6期47-48,共2页
牛沙门菌病是由于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都柏林沙门菌(S.dublin)以及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引起的一种以发生败血症、毒血症或胃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属菌... 牛沙门菌病是由于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都柏林沙门菌(S.dublin)以及肠炎沙门菌(S.enteritidis)引起的一种以发生败血症、毒血症或胃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本属菌可分为肠道沙门菌和邦戈尔沙门菌两个种,肠道沙门菌又分为六个亚种:肠道亚种、萨拉姆亚种、亚利桑那亚种、双亚利桑那亚种、豪顿亚种以及英迪加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 革兰氏阴性杆菌 动物肠道 沙门氏菌 胃肠炎 亚种 败血症
下载PDF
你知道吗
7
《社区》 2011年第3期17-17,共1页
环保购物袋每周洗一次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研究发现,环保购物袋中藏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菌,特别是装过生肉食品的袋子,细菌数量更多。因此建议,大家应至少每周给环保袋消毒一次。研究者发现,手洗或机洗就能除去90%... 环保购物袋每周洗一次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研究发现,环保购物袋中藏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菌,特别是装过生肉食品的袋子,细菌数量更多。因此建议,大家应至少每周给环保袋消毒一次。研究者发现,手洗或机洗就能除去90%以上的细菌,每次洗完后,最好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或利用微波炉来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利桑那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环保 致病菌 肉食品 研究者 微波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