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沟谷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田剑 汤国安 +1 位作者 周毅 宋效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2-628,共7页
以5m分辨率DEM为信息源,借助样方分析思想,运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和克里格插值模型,获得黄土高原全区的沟谷密度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黄土高原沟谷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沟谷密度空间分异明显,沟谷... 以5m分辨率DEM为信息源,借助样方分析思想,运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和克里格插值模型,获得黄土高原全区的沟谷密度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黄土高原沟谷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沟谷密度空间分异明显,沟谷密度在陕北的绥德一米脂一带达到高峰,由北向南递减。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沟谷密度有三种变化特征,六盘山以西地区,沟谷密度较低且变化平稳,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地区的沟谷密度由北向南呈现梯度显著下降变化,吕梁山以东地区,沟谷密度呈现起伏变化,沟谷密度值分布在1.7~6.4km/km^2范围内。在宏观上,由陇西盆地、鄂尔多斯地台和汾渭裂谷等地质构造控制沟谷空间分布态势;降雨强度因素对沟谷侵蚀作用显著,加剧了沟谷密度空间分异特征;植被条件和地面组成物质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变化制约着沟谷发育。土壤侵蚀方面,沟谷密度与输沙模数空间耦合性较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DEM 沟谷密度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沟谷密度与滑坡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志华 林维芳 徐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1,124,共4页
本文以ArcGIS为平台,利用信息量模型,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沟谷密度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718个滑坡样本点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沿河谷两岸、山脉和平地接合的坡脚部位,地表破碎程度较高,沟谷密度值... 本文以ArcGIS为平台,利用信息量模型,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沟谷密度对滑坡发育的影响,定量地给出了二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内718个滑坡样本点的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沿河谷两岸、山脉和平地接合的坡脚部位,地表破碎程度较高,沟谷密度值较大,对滑坡的产生最为有利。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为该区滑坡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沟谷密度 GIS 信息量模型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沟谷密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岩岩 刘连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85,共7页
利用SRTM DEM和TM数据及Arcgis软件,计算了无定河流域沟谷密度,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的沟谷密度(Dn)为D沙漠区<D沙漠-黄土区<D黄土区,分别为0.057km/km2、0.337km/km2、2.537km/km2,过渡性明显;不同区内,除第3级沟谷... 利用SRTM DEM和TM数据及Arcgis软件,计算了无定河流域沟谷密度,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的沟谷密度(Dn)为D沙漠区<D沙漠-黄土区<D黄土区,分别为0.057km/km2、0.337km/km2、2.537km/km2,过渡性明显;不同区内,除第3级沟谷外,相同等级的沟谷密度(Dni)为D沙漠区i<D沙漠-黄土区i<D黄土区i;同一区,随沟谷等级的增大,沟谷密度在增大。2)沟谷数量(Nn)为N沙漠区<N沙漠-黄土区<N黄土区,其中黄土区沟谷多达49962条;同一区,随沟谷等级的增大,沟谷数量也在增大,而沟谷的平均长度在减小。3)地质因素、降雨量和下垫面性质是影响沟谷密度分布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沟谷密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东北典型丘陵漫岗区沟谷侵蚀动态及空间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晓燕 王宗明 +1 位作者 张树文 闫业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1954~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值在侵蚀减弱区与高程和坡度呈负相关,在侵蚀增强区呈正相关。随着坡长增加,侵蚀沟密度变化量呈增加趋势。侵蚀沟变化与坡长相关性最大,R2达0.974 3,其次为高程,R2为0.689 3,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小,R2为0.343 7。结果表明,高程和坡度不是东北丘陵漫岗地区土壤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坡长是该区侵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与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加速侵蚀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沟谷密度 土壤侵蚀动态 遥感和GIS技术 黑龙江省克山县
下载PDF
沟谷空间特征与斜坡灾害发育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鲁男 晏鄂川 +1 位作者 李兴明 陆文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年第2期97-102,共6页
沟谷作为一种侵蚀地貌,其空间特征对斜坡灾害发育有重要影响。以重庆市梁平县DEM数据为基础,应用Arc GIS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沟谷网络,以流域为划分标准得到7个研究区,分别采用分形理论和沟谷密度定量地研究沟谷空间特征。结合研究... 沟谷作为一种侵蚀地貌,其空间特征对斜坡灾害发育有重要影响。以重庆市梁平县DEM数据为基础,应用Arc GIS软件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沟谷网络,以流域为划分标准得到7个研究区,分别采用分形理论和沟谷密度定量地研究沟谷空间特征。结合研究区内已发生289处斜坡灾害,从表征意义和相关系数两方面分析分维值和密度值与斜坡灾害发育的关联性,进而探讨沟谷两种特征值在斜坡灾害空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阈值为10时,提取沟谷网络与实际沟谷分布最为相符;研究区的沟谷形态分维值和密度均较小,并具有南北区域小、东西区域大的特点,符合实际调查中发现东西区域地表破碎程度强于南北区域的情况;在区域地貌处于幼年期时,相对于密度,分维值更能体现沟谷空间特征对斜坡灾害发育的影响,在斜坡灾害空间预测中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灾害 沟谷空间特征 分形理论 沟谷密度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侵蚀沟数量及形态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楠 张岩 +2 位作者 王佳希 张子清 王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侵蚀沟形态特征及其区域差异,以黄土高原第一副区和第五副区小流域为例,基于无人机影像(0.15 m)及DEM(1 m),分析沟谷网络特征和各类型侵蚀沟的数量特征,并对比冲沟和切沟的二维、三维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丘一区... 为分析黄土高原不同类型侵蚀沟形态特征及其区域差异,以黄土高原第一副区和第五副区小流域为例,基于无人机影像(0.15 m)及DEM(1 m),分析沟谷网络特征和各类型侵蚀沟的数量特征,并对比冲沟和切沟的二维、三维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丘一区小流域主沟支沟比为1∶35.6,远小于丘五区小流域主沟支沟比(1∶22.0),且各级沟谷密度多高于丘五区,表明丘一区支沟数量多,发育程度较高,地表更破碎,沟谷系统形态更复杂。丘一区和丘五区侵蚀沟类型都以切沟为主,密度分别为9.72,14.22 km/km^(2),冲沟密度分别为4.27,4.23 km/km^(2),冲沟数量虽少,但沟谷面积较大。切沟在沟谷网络分级中主要集中在1级,冲沟主要分布于1~3级,干沟多为3~5级。丘一区切沟除纵比降较大外,其他形态参数均明显小于丘五区,说明丘五区切沟规模更大,但两区冲沟形态差异较小。切沟、冲沟的体积和面积之间都具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但丘一区冲沟和切沟的判定系数更高,表明其同类侵蚀沟在形态上更具有相似性。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侵蚀沟准确统计和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 冲沟 形态参数 沟谷密度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桐柏-大别山区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7
作者 李宗盟 雷笑迎 +2 位作者 韩震东 乔强 闫军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3-527,共5页
基于Arc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桐柏-大别山区进行了流域提取和河道分级。选取了199个二级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并计算了各流域的沟谷密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获得了研究区沟... 基于Arc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桐柏-大别山区进行了流域提取和河道分级。选取了199个二级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并计算了各流域的沟谷密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获得了研究区沟谷密度和H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域的沟谷密度为1.048~1.842 km/km^(2),平均值约为1.565 km/km^(2);HI值为0.12~0.51,平均值约为0.31;研究区沟谷密度和HI值的空间分布并未出现显著的差异性。桐柏-大别山区的地貌发育处于壮年和老年期阶段,流域地貌发育的空间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意义 沟谷密度 面积-高程积分 桐柏-大别山区
下载PDF
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 被引量:6
8
作者 桑广书 甘枝茂 岳大鹏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695-700,共6页
文章以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周原七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考古、历史文献等多种方法定量地研究了仰韶文化以来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的过程和规律。通过恢复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过程得出周原地貌演变主要表现为沟谷的形成和发... 文章以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周原七星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考察、考古、历史文献等多种方法定量地研究了仰韶文化以来周原地貌演变与土壤侵蚀的过程和规律。通过恢复历史时期周原地貌演变过程得出周原地貌演变主要表现为沟谷的形成和发展,七星河流域沟谷密度从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0.1646 km/km2,增加到目前的0.7045 km/km2,西汉以来沟谷的下切速率为1.08m/100a。历史时期周原土壤侵蚀过程一直存在,且沟谷发育和土壤侵蚀呈加剧态势,沟谷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增加了76.64%、41.36%。金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和二十世纪前半叶是周原沟谷发育、土壤侵蚀发展最快的时期,数量众多的切沟、冲沟主要形成于金以后至今770多年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人为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原 历史时期 沟谷密度 切割深度 土壤侵蚀模数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黄土区地貌要素之统计特征及其趋势面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渭南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89年第4期21-32,共12页
根据野外考察和1/50,000地形图上等密度取样量测统计,表明研究区内平均沟谷密度为5.5km/km^2,3~7km/km^2的地区占84%。相对高差150~250m的地区占60%以上。区域平均坡度15°~30°的地区占68%。地貌曝露面3.1~6km^2/km^2的地... 根据野外考察和1/50,000地形图上等密度取样量测统计,表明研究区内平均沟谷密度为5.5km/km^2,3~7km/km^2的地区占84%。相对高差150~250m的地区占60%以上。区域平均坡度15°~30°的地区占68%。地貌曝露面3.1~6km^2/km^2的地区占64.54%。给出了相对高差、地貌曝露面及土壤侵蚀模数区域分布的趋势面分析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二大类型组合区、八个亚区和十三个小区。论述了区内类型组合、环带镶嵌的地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土壤侵蚀模数 黄土区 聚类分析 沟谷密度 黄土梁 趋势面 地貌要素 黄土侵蚀 土壤侵蚀强度
下载PDF
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旭 《北方环境》 2004年第2期59-61,共3页
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5图象为主要信息源 ,参考相关图件 ,进行解译判别 ,监测鞍山市土壤侵蚀状况。针对遥感技术的特点 ,对土壤侵蚀采取二级分类制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鞍山市共有 7894 .32km2 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 ,占... 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5图象为主要信息源 ,参考相关图件 ,进行解译判别 ,监测鞍山市土壤侵蚀状况。针对遥感技术的特点 ,对土壤侵蚀采取二级分类制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鞍山市共有 7894 .32km2 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 ,占全部国土面积的 85 .0 6 %。主要为Ⅳ级、Ⅴ级侵蚀类型 ,占侵蚀土壤面积的 5 2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沟谷密度 沟蚀强度 数字化地图
下载PDF
天山阿拉沟地区泥石流沟危险程度分析
11
作者 孙希华 仇家琪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100-105,共6页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阿拉沟地区局部范围内影响泥石流沟谷潜在危险程度的八个因素,确定权重,依此计算泥石流沟谷危险度。泥石流沟谷危险程度较好地反映了泥石流沟谷危险性现状,其研究对本地区交通、经济开发及...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阿拉沟地区局部范围内影响泥石流沟谷潜在危险程度的八个因素,确定权重,依此计算泥石流沟谷危险度。泥石流沟谷危险程度较好地反映了泥石流沟谷危险性现状,其研究对本地区交通、经济开发及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 泥石流沟危险度 沟谷密度 灾害强度
下载PDF
环太德塬沟道小流域地貌发育类型及向塬侵蚀趋势研究
12
作者 王卫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89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本文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地貌侵蚀发育类型划分方案及结果,并进一步进行了向塬侵蚀类型的划分和侵蚀强度的分级。
关键词 侵蚀强度 发育类型 流域地貌 侵蚀类型 聚类分析结果 沟谷密度 平均侵蚀模数 黄河中游 水保工作 发育速度
下载PDF
汶川地震堰塞湖地形地貌因素判读分析
13
作者 王富春 姚任行 窦明建 《路基工程》 2010年第5期80-82,共3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诱发造成了众多堰塞湖。文中利用ArcGis绘制灾区地形水系图,结合堰塞湖分布状况,分析得出了与堰塞湖形成有关的地形、水系因素。
关键词 堰塞湖 切割深度 沟谷密度 河网密度 河流水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萍 《忻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44-46,89,共4页
在调查统计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地质、地貌、植被、降水及人为等因素进行剖析,并根据目前状况,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治理对策 成因 暴雨 新构造运动 沟谷密度 人为因素
下载PDF
环境地学
1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环境地学 荒漠景观 中科院 荒漠化防治 风蚀作用 空间变化 径流 区域面积 沟谷密度 切割深度
下载PDF
十堰市的水质污染与两河治理
16
作者 毕斌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62-65,共4页
一、两河河流现状 十堰市是一个山区城市。全市地面坡度平均为25.8度,平均切割深度为196.2米,平均沟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公里。其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般特性,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呈现季节性。全市面积1100Km^2,其中城市面积119Km^2,... 一、两河河流现状 十堰市是一个山区城市。全市地面坡度平均为25.8度,平均切割深度为196.2米,平均沟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公里。其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般特性,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呈现季节性。全市面积1100Km^2,其中城市面积119Km^2,建成区近20Km^2.全市以机械加工为主,其年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95%以上。百二河、张湾河两河贯穿市中心城区,两河流流经市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8%,其国民总产值占全市总数的72%,其人口占全市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密度 山区河流 山区城市 地面坡度 市区面积 国民总产值 城市面积 张湾 机械加工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不同地貌类型区人口压力等级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自翔 任志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4-278,共5页
通过GIS软件作出延安市各地貌类型区城镇聚落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划分出聚落分布等级和人口空间分布等级。并以3个指标,即相对高差、主要坡度和沟谷密度作为地貌地势评判因子,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口密度与地势的相关性比与城镇分布的相... 通过GIS软件作出延安市各地貌类型区城镇聚落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划分出聚落分布等级和人口空间分布等级。并以3个指标,即相对高差、主要坡度和沟谷密度作为地貌地势评判因子,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人口密度与地势的相关性比与城镇分布的相关性更为明显。进而拟定本地区人口的粮食消费和经济发展压力指标,计算出延安各地貌类型区人口压力状况,并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河谷阶地人口压力最大,而黄土梁涧人口压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类型区 延安市 压力等级 人口压力 人口密度 GIS软件 相关性分析 城镇聚落 空间分布 沟谷密度 城镇分布 经济发展 河谷阶地 分布图 划分 指标 地势 高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