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地形的南方沟-塘湿地系统景观异质性研究--以风岭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皋鹏飞 李玉凤 +3 位作者 刘红玉 季香 孙一鸣 李玉玲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以Quickbird遥感影像和DEM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仪征市风岭流域的地形、沟-塘湿地系统网络结构及其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以微地形为主要特征,但在平均坡度、平均坡面曲率、... 本文以Quickbird遥感影像和DEM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仪征市风岭流域的地形、沟-塘湿地系统网络结构及其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以微地形为主要特征,但在平均坡度、平均坡面曲率、平均高程变异系数上依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据此划分的3个地形特征区域A、B、C的地形复杂度依次降低.2不同地形特征区域内水塘与沟渠的景观结构特征存在着差异.3个地形特征区域的水塘在单位面积水塘面积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在单位面积水塘库容、密度、聚合度、聚集度指标上差异显著,总体地形特征越简单的区域,其水塘结构特征越复杂;3个地形特征区域的沟渠在环度、连通度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在单位面积沟渠数、单位面积沟渠节点数、密度和线点率指标上差异显著,总体地形特征越复杂的区域,其沟渠结构特征越复杂.3不同地形特征区域内沟-塘湿地系统景观结构特征存在着差异.3个地形特征区域沟-塘湿地系统在连接率指标上差异不显著,在线面率、可达性总成本指标上差异显著,总体地形特征越复杂的区域,其结构特征越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地形、沟-塘湿地系统景观结构及其异质性,能够更好地优化设计不同地形特征区域的沟-塘湿地系统,合理分配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特征 沟-塘湿地系统 网络结构 风岭流域
下载PDF
不同牛粪化肥配施比例下水稻田-沟-塘系统的水质及植物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春雪 李敏 +4 位作者 陈建军 舒正文 李元 祖艳群 王昭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514,共9页
为了研究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稻田-沟塘系统的水质及植物特征,以不同的牛粪化肥配施比例下的水稻田及人工沟塘系统为研究对象,定点定期采集系统水样并分析水质状况,并分析沟塘中植物和水稻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田中70%化肥+... 为了研究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稻田-沟塘系统的水质及植物特征,以不同的牛粪化肥配施比例下的水稻田及人工沟塘系统为研究对象,定点定期采集系统水样并分析水质状况,并分析沟塘中植物和水稻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田中70%化肥+30%牛粪处理的田面水TP浓度显著低于其他3种施肥处理,而各处理间COD虽有显著差异,但都处于较低水平(地表Ⅲ类水标准),TN、NO3--N和NH_4^+-N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且水稻产量及氮、磷含量都较高;沟塘系统对稻田退水的净化效果整体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COD净化率为28. 91%~51. 77%,TP为79. 59%~91. 57%,TN为4. 19%~46. 28%,NO3--N为6. 82%~31. 26%,NH_4^+-N为7. 77%~41. 42%;沟塘系统的植物生物量以野菱(Trapa incis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最高,为13. 55 t·hm^(-2),w(N)最高是羽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为16. 26 g·kg^(-1);w(P)最高是茭白(Zizania latifonia)+高羊茅(Festuca elata),为2. 91 g·kg^(-1);综合生物量和氮磷含量,N、P产出最高的分别是羽状狐尾藻和野菱+白三叶,产出量分别为100. 26和39. 43kg·hm^(-2)。因此,牛粪替代化肥处理以30%的替代量为最优,稻田-沟-塘系统能够高效净化水体中牛粪带来的TP和COD,以羽状狐尾藻和野菱+白三叶净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沟-塘湿地系统 COD 鲜牛粪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下的土地综合整治——以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特色田园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
3
作者 姜云鹭 《商情》 2022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需求和群众期盼,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描绘了一幅现代化中国农村的美好画卷。本文以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详... 党的十九大顺应时代需求和群众期盼,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描绘了一幅现代化中国农村的美好画卷。本文以溧阳市上兴镇余巷村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土地综合整治这一理念,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结合生态型的工程技术手段,对区域内的山、水、林、田、湖、村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资源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综合整治 生态型 --(湿地)生态净化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