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莫宝庆
沈连仲
田昊
徐桂英
周卫民
-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出处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282-286,共5页
-
基金
辽宁科技大学优秀人才项目(2017RC03)
辽宁科技大学煤化工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16TD04)
-
文摘
采用煤焦油中温沥青(软化点为83℃)为主要原料,以悬浮法制备沥青球。采用SEM、BET来表征沥青球的表面形貌。探讨成球温度、搅拌速度、分散剂浓度等成球工艺条件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成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球温度为85℃,搅拌速度为300 r/min,分散剂质量浓度为15 g/L的条件下制备的沥青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滑。将制备的沥青球经过不熔化、炭化后成功制备了微孔占比为80%,比表面积为772 m2/g的沥青基球形活性炭。
-
关键词
煤沥青
球形活性炭
球形度
粒径
-
Keywords
coal pitch
spherical activated carbon
sphericity
particle size
-
分类号
TQ424.1
[化学工程]
-
-
题名硅藻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 2
-
-
-
出处
《吉林交通科技》
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
文摘
1立项背景
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是由古代生物硅藻遗骸沉积形成的一种化石性硅藻堆积土矿床,其本质是含水的非晶质SiO 2,并含有少量Fe2O3、CaO、MgO、Al2O3及有机杂质,具有孔隙度大,吸附性强,化学性质稳定,体轻、质软、隔音、耐磨、耐热等特点。硅藻土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和活性成份,可以作为改性剂较好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吉林省和云南省对硅藻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开展了研究,并修筑了硅藻土沥青路面验证了其使用性能,但是并没有形成技术标准和规范。
-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设计
生物成因
活性成份
吸附性
孔隙度
堆积土
改性剂
沉积形成
非晶质
硅质
-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考虑巴西果效应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活性度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郭晓阳
郭乃胜
褚召阳
房辰泽
王海燕
赵海新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出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120,共8页
-
文摘
为研究巴西果效应下制备工艺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活性度(DoA)的影响,选取搅拌时间、新集料预热温度、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粒径以及RAP和不同粒径集料加入试验室内搅拌锅的顺序等制备工艺参数为分析变量,在不添加再生剂情况下,将RAP与粒径相差较大的天然集料直接进行机械拌和、筛分,并对筛分后的混合料进行沥青抽提试验,以测定其沥青含量并计算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DoA。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任何制备工艺下均存在巴西果效应;在制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时,搅拌时间、新集料预热温度、RAP粒径均与DoA呈正相关;相比细粒径RAP,选用粗粒径RAP制备得到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DoA由30%提高至60%;巴西果效应进一步解释了搅拌过程中小粒径RAP更多地分布于搅拌锅底层,与上层大粒径新集料的接触碰撞概率减小而降低了沥青转移量,通过延长搅拌时间可减弱这一影响,但这种减弱有限。
-
关键词
再生沥青混合料
巴西果效应
制备工艺
沥青活性度(doa)
-
Keywords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Brazil-nut effect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gree of binder activity(doa)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碳纤维及无机纤维
- 4
-
-
-
出处
《化纤文摘》
1994年第2期21-22,共2页
-
-
关键词
碳纤维表面
无机纤维
活性碳纤维
沥青基碳纤维
中间相沥青
超微粒子
成形温度
熔纺
断头率
固化度
-
分类号
TQ342.74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TQ3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
-
题名碳纤维及无机纤维
- 5
-
-
-
出处
《化纤文摘》
1994年第6期24-26,共3页
-
-
关键词
碳纤维表面
无机纤维
膨润度
沥青基碳纤维
陶瓷纤维
活性碳纤维
强氧化剂
纤维束
单纤维强度
还原活性
-
分类号
TQ342.74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TQ3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