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沧海一粟”何所指
- 1
-
-
作者
李耕拓
-
机构
湖南岳阳县平地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46,共1页
-
-
关键词
“沧海一粟”
汉语
成语
词义
《现代汉语词典》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沧海一粟”的“粟”是什么?
- 2
-
-
作者
王明华
-
机构
湖北监利龚场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5年第8期35-35,共1页
-
文摘
苏轼的《赤壁赋》(或《前赤壁赋》)是一篇名作,为各种文学选本所必收。高中《语文》第三册也选人了这篇作品。其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文中的名句。但“渺沧海之一粟”的“粟”指的是什么,有些费解,但教科书未作注释。我们试看一些权威性的书籍中是如何解说的。
-
关键词
苏轼
《赤壁赋》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沧海一粟”
“粟”
释义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沧海一粟”的“粟”说开去
- 3
-
-
作者
闫会才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6年第9期17-17,共1页
-
文摘
“沧海一粟”这个成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说:“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显然,这里把“粟”解作了“谷粒”。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的《赤壁赋》,原句是这样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关于“粟”,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这样解释:“小米。”教材和辞典的观点是一致的。可细心一点,我们就会感觉这里这么解释不妥,因为大海里是不可能有谷粒的。
-
关键词
江苏
“沧海一粟”
“粟”
汉语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释“沧海一粟”的“粟”
- 4
-
-
作者
孙怀伦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8年第6期46-46,共1页
-
文摘
林黛玉的点睛之笔是“蹙”。“蹙”字囊括了林黛玉的诸多个性特点,林黛玉心思聪颖又孤傲尖刻,多愁善感且多疑好讽,“蹙”是其形象的最突出特征,是其神。
-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写作方法
《释“沧海一粟”的“粟”》
孔怀伦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苏轼《赤壁赋》异文考
- 5
-
-
作者
盛大林
-
机构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
出处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
文摘
苏轼《赤壁赋》存在3处异文,即“渺浮海之一粟”中的“浮”有作“沧”、“盈虚者如彼”中的“彼”有作“代”、“吾与子之所共食”中的“食”有作“适”。现存东坡墨迹《赤壁赋》分别为“浮”“彼”“食”,现行人教版《语文》分别为“沧”“彼”“适”。其中“渺沧海之一粟”还衍生了成语“沧海一粟”。然“浮海”出自《论语》,有避世之意,高度契合东坡当时心境。“食”字意为享用,出自《易经》中的“食旧德”,《赤壁赋》所谓“共食”即共同享用上文所说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和下文所说的“杯盘”之物,承上启下,意蕴丰富。此三字均当以墨迹原本为准。
-
关键词
苏轼
《赤壁赋》
异文
考证
沧海一粟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梦的旋律
- 6
-
-
作者
沧海一粟
-
出处
《中国保安》
2016年第3期152-152,共1页
-
文摘
静夜岗亭
新月繁星
昏黄的灯光
拉长
-
关键词
诗歌
《梦的旋律》
中国
沧海一粟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书介绍
- 7
-
-
作者
苏联恩
-
机构
本院图书馆
-
出处
《金陵神学志》
2000年第2期71-73,共3页
-
文摘
(一)工具书:(1)《宗教大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98年8月第1版,定价:150元。
-
关键词
宗教学
工具书
基督教
《百年烟云沧海一粟》
《新编世界宗教史》
《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
-
分类号
B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G236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