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扬雄“四赋”的突破
1
作者
马建华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扬雄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四篇赋,这四赋虽都为模拟之作,但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这些为扬雄在汉赋史上赢得了崇高地位。
关键词
扬雄
甘泉
赋
河东赋
羽猎
赋
长杨
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揚雄四大賦蘊含的文學理念
2
作者
王定璋
《蜀学》
2019年第1期54-60,共7页
揚雄是漢代最爲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一生著述豐富廣博。其文學造詣主要體現在辭賦創作上,《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大賦是奠定其文學家地位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此四大賦爲審視對象,探索其藴含的文學理念...
揚雄是漢代最爲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一生著述豐富廣博。其文學造詣主要體現在辭賦創作上,《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大賦是奠定其文學家地位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此四大賦爲審視對象,探索其藴含的文學理念與理論建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揚雄
《甘泉賦》
《
河
東賦》
《羽獵賦》
《長楊賦》
文學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成说检讨--以扬雄《甘泉》《河东》二赋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少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对汉赋的文本性质或政教功能,学界向来认同《史记》《汉书》的记载,而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与文学状况,汉赋文本皆有其独立的文本性质,甚至隐含着不为史书记载的政治动机。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汉书》以为有“风劝”之功能,这就...
对汉赋的文本性质或政教功能,学界向来认同《史记》《汉书》的记载,而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与文学状况,汉赋文本皆有其独立的文本性质,甚至隐含着不为史书记载的政治动机。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汉书》以为有“风劝”之功能,这就认为其具有特定的政治目的。然深入考察二赋文本,我们会发现二者主要写神仙与祭祀过程,与“风劝”、讽谏、歌功颂德等并无直接关系。由此看来,《史记》《汉书》记载司马相如、扬雄等西汉赋作中的“风谏”“风劝”之论,很有可能是“史臣追书”所致。汉赋的政教功能,其实是在一定历史阶段,被人为纳入《诗经》等经学政教功能、社会功能的轨道,从而遮蔽了汉赋文本的思想原貌。对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的认识,就需要重新予以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性质
《甘泉
赋
》
《
河东赋
》
风劝
讽谏
原文传递
题名
扬雄“四赋”的突破
1
作者
马建华
机构
新乡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文摘
扬雄模拟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四篇赋,这四赋虽都为模拟之作,但并未亦步亦趋,而是在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这些为扬雄在汉赋史上赢得了崇高地位。
关键词
扬雄
甘泉
赋
河东赋
羽猎
赋
长杨
赋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揚雄四大賦蘊含的文學理念
2
作者
王定璋
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出处
《蜀学》
2019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摘
揚雄是漢代最爲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語言學家和哲學家,一生著述豐富廣博。其文學造詣主要體現在辭賦創作上,《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大賦是奠定其文學家地位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此四大賦爲審視對象,探索其藴含的文學理念與理論建樹。
关键词
揚雄
《甘泉賦》
《
河
東賦》
《羽獵賦》
《長楊賦》
文學理念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成说检讨--以扬雄《甘泉》《河东》二赋为中心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少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赋文本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AZW0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对汉赋的文本性质或政教功能,学界向来认同《史记》《汉书》的记载,而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与文学状况,汉赋文本皆有其独立的文本性质,甚至隐含着不为史书记载的政治动机。扬雄的《甘泉赋》《河东赋》,《汉书》以为有“风劝”之功能,这就认为其具有特定的政治目的。然深入考察二赋文本,我们会发现二者主要写神仙与祭祀过程,与“风劝”、讽谏、歌功颂德等并无直接关系。由此看来,《史记》《汉书》记载司马相如、扬雄等西汉赋作中的“风谏”“风劝”之论,很有可能是“史臣追书”所致。汉赋的政教功能,其实是在一定历史阶段,被人为纳入《诗经》等经学政教功能、社会功能的轨道,从而遮蔽了汉赋文本的思想原貌。对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的认识,就需要重新予以检讨。
关键词
文本性质
《甘泉
赋
》
《
河东赋
》
风劝
讽谏
Keywords
textual nature
Ganquan Fu(《甘泉
赋
》)
Hedong Fu(《
河东赋
》)
euphemistic advice
euphemistic remonstra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扬雄“四赋”的突破
马建华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揚雄四大賦蘊含的文學理念
王定璋
《蜀学》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赋文本性质与政教功能成说检讨--以扬雄《甘泉》《河东》二赋为中心
孙少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