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吸附材料对黄河兰州段河岸带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
1
作者
王若凡
田开栋
+2 位作者
杨光
李佩钢
刘雨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8-1839,共12页
采用原位覆盖技术可有效提升河岸带沉积物对陆源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且有效控制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本研究以沸石、混凝土渣和活性炭作为覆盖材料的代表,结合BET、SEM-EDS、FTIR、XRD等表征手段,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热力学实验、...
采用原位覆盖技术可有效提升河岸带沉积物对陆源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且有效控制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本研究以沸石、混凝土渣和活性炭作为覆盖材料的代表,结合BET、SEM-EDS、FTIR、XRD等表征手段,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热力学实验、混合实验及原位覆盖实验对覆盖材料的氨氮吸附效果及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材料对河岸带沉积物中氨氮吸附及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对20 mg·L^(-1)氨氮溶液中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表现为:沸石和生物炭在180 min可达到吸附释放平衡,混凝土渣则需720 min。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吸附量不断增加,沸石的理论吸附量值最大。三种材料对氨氮的吸附均属于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活性炭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而沸石、混凝土渣还伴有化学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沸石、混凝土渣在吸附氨氮过程中,两者的羟基官能团与氨氮形成氢键或存在静电引力,这有利于两者对氨氮的吸附,其中混凝土渣的硅氧键及铝氧键官能团也参与了氨氮的吸附。吸附后,沸石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但混凝土渣的表面结构受到一定的影响。混合吸附/释放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材料添加的对照实验组比较,沸石、混凝土渣和活性炭分别添至沉积物并吸附12 h后,对氨氮质量浓度为20 mg·L^(-1)上覆水中氨氮的吸附率分别提升了23.04%、9.41%和15.72%。但3种材料添至沉积物后对沉积物内源氨氮的控释效果存在差异,添加沸石和活性炭组对沉积物中氨氮的控释率分别提高了6.24%和0.80%,添加混凝土渣组促进了沉积物中氨氮的释放。通过综合对比,沸石吸附氨氮效果最佳,活性炭次之,混凝土渣最差。通过进一步的原位覆盖实验,连续观察14 d后,发现沸石作为原位覆盖材料对上覆水中氨氮吸附率可提升约21.58%,且无诱发沉积物中氨氮释放风险,可成为黄河兰州段河岸带面源污染控制的原位覆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覆盖材料
河岸带沉积物
氨氮
吸附固定
内源释放
原文传递
题名
吸附材料对黄河兰州段河岸带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
1
作者
王若凡
田开栋
杨光
李佩钢
刘雨欣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8-183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资助项目(51969011)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3ZDFA002)
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20B-109)。
文摘
采用原位覆盖技术可有效提升河岸带沉积物对陆源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且有效控制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本研究以沸石、混凝土渣和活性炭作为覆盖材料的代表,结合BET、SEM-EDS、FTIR、XRD等表征手段,通过吸附动力学实验、吸附热力学实验、混合实验及原位覆盖实验对覆盖材料的氨氮吸附效果及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材料对河岸带沉积物中氨氮吸附及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对20 mg·L^(-1)氨氮溶液中氨氮的吸附动力学表现为:沸石和生物炭在180 min可达到吸附释放平衡,混凝土渣则需720 min。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吸附量不断增加,沸石的理论吸附量值最大。三种材料对氨氮的吸附均属于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活性炭吸附主要以物理吸附为主,而沸石、混凝土渣还伴有化学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沸石、混凝土渣在吸附氨氮过程中,两者的羟基官能团与氨氮形成氢键或存在静电引力,这有利于两者对氨氮的吸附,其中混凝土渣的硅氧键及铝氧键官能团也参与了氨氮的吸附。吸附后,沸石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但混凝土渣的表面结构受到一定的影响。混合吸附/释放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材料添加的对照实验组比较,沸石、混凝土渣和活性炭分别添至沉积物并吸附12 h后,对氨氮质量浓度为20 mg·L^(-1)上覆水中氨氮的吸附率分别提升了23.04%、9.41%和15.72%。但3种材料添至沉积物后对沉积物内源氨氮的控释效果存在差异,添加沸石和活性炭组对沉积物中氨氮的控释率分别提高了6.24%和0.80%,添加混凝土渣组促进了沉积物中氨氮的释放。通过综合对比,沸石吸附氨氮效果最佳,活性炭次之,混凝土渣最差。通过进一步的原位覆盖实验,连续观察14 d后,发现沸石作为原位覆盖材料对上覆水中氨氮吸附率可提升约21.58%,且无诱发沉积物中氨氮释放风险,可成为黄河兰州段河岸带面源污染控制的原位覆盖材料。
关键词
原位覆盖材料
河岸带沉积物
氨氮
吸附固定
内源释放
Keywords
in-situ cover materials
riparian sediment
ammonia nitrogen
adsorption fixation
endogenous release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吸附材料对黄河兰州段河岸带沉积物中氨氮吸附-解吸的影响
王若凡
田开栋
杨光
李佩钢
刘雨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