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先成 周忠良 +3 位作者 赵云龙 王艳 秦芬 徐晓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5,共7页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 提要在淡水、1.00、2.00、3.00、4.00盐度等条件下,采用鱼类生物能量学的方法,测定了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NH3-N排泄率,并对不同盐度下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流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时期,盐度对耗氧率和NH3-N排泄率都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耗氧率为最低,而NH3-N排泄率则在淡水条件下为最低并随着盐度的升高逐渐增高;盐度对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的能量收支有显著影响,以1.00盐度条件下的能量分配模式为最佳模式,代谢耗能占食物能的比例(R/C)最低,为35.06%,而生长能占食物能的比例(G/C)最高,达到58.55%,能量收支方程为:100C=6.40U+35.06R+58.5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胚胎 盐度 耗氧率 NH3-N排泄率 能量收支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病原杀鲑气单胞菌致病性及感染后宿主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2
作者 李杰 刘国兴 +6 位作者 钱且奇 朱玉洁 陈圳 姜群 王骏 张晓君 高晓建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6,共12页
为探明2021年3月常熟某养殖场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us)疾病暴发的原因,本研究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优势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优势菌,同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观察、毒力因子及毒... 为探明2021年3月常熟某养殖场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us)疾病暴发的原因,本研究从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优势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优势菌,同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观察、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确定其致病性,并测定分离菌的耐药性和感染后河川沙塘鳢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引起河川沙塘鳢大量死亡的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代表菌株G2-4-1对河川沙塘鳢的LD 50为1.8×106 CFU/mL;该病原菌感染可引起河川沙塘鳢肝脏、脾脏、肾脏和鳃组织出现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该菌株携带aer、hly、exu等毒力基因,且具有蛋白酶、卵磷脂酶、淀粉酶、脂酶、明胶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DNA酶活性;耐药性分析发现,分离菌G2-4-1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等8种药物耐药,对克拉霉素和大观霉素2种药物中介,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24类药物敏感;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在感染初期MHCⅡB、MyD88、TLR和SOD在鳃、脾脏和肾脏组织中都显著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us) 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 致病性 组织病理 免疫相关基因
下载PDF
毒死蜱(CPF)对河川沙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丁正峰 薛晖 +2 位作者 王晓丰 史阳白 李潇轩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8-535,共8页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毒死蜱(CPF)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了安全评价。设定0 mg/L、0.18 mg/L、0.36 mg/L、0.57 mg/L、0.86 mg/L和1.1 mg/L 6个CPF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实验,以肝超氧...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毒死蜱(CPF)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了安全评价。设定0 mg/L、0.18 mg/L、0.36 mg/L、0.57 mg/L、0.86 mg/L和1.1 mg/L 6个CPF质量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实验,以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为指标,研究CPF污染对幼鱼肝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PF浓度升高对实验鱼产生了较大毒性,24 h、48 h和96 h LC50分别为(0.296±0.019)mg/L、(0.16±0.036)mg/L和(0.052±0.003)mg/L,随着时间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符合双曲线衰减模型(R=0.999 9,P<0.000 1),安全浓度为(0.014±0.003 1)mg/L;低浓度染毒条件下,CAT活性随时间变化较小,在0.57mg/L CPF染毒96 h后CAT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CAT活性随时间和药物浓度呈极显著变化(P<0.01);SOD活性变化与CAT相似,在时间和不同浓度CPF的共同作用下,SOD活性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药物对GSH含量的影响不大,在0.36 mg/L以上浓度组,24 h和48 h的含量有所下降,96 h的含量则维持在较高水平,GSH含量随时间呈现极显著变化(P<0.001);由此可见,肝CAT、SOD酶活性和GSH含量作为毒理学指标能较好地评价CPF毒性效应。组织病理观察发现,CPF污染对河川沙塘鳢幼鱼的鳃、肝均造成严重损伤:鳃丝紊乱、上皮细胞增生,鳃小片肥大、充血,鳃弓软骨细胞变性、溶解;肝细胞发生实质空泡化,细胞间隙增大,胆管内皮细胞肥大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河川 急性毒性 抗氧化系统 组织病理
下载PDF
3种常见渔药对河川沙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怡然 黄阳阳 +6 位作者 吴琴 谢德兵 任艳 李波 王辉 朱思华 徐洪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142-145,150,共5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3种常用水产用药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幼鱼24、48、72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ρ(LC50)(95%置信区间)以及安全质量浓度(SC)。结果表明,10%聚维酮碘对河川沙塘鳢幼鱼24、48、72 h的半数致死质...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3种常用水产用药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幼鱼24、48、72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ρ(LC50)(95%置信区间)以及安全质量浓度(SC)。结果表明,10%聚维酮碘对河川沙塘鳢幼鱼24、48、72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ρ分别为1466、1148、997.6 mg/L,安全浓度为270.0 mg/L;40%辛硫磷对河川沙塘鳢幼鱼24、48、72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ρ分别为4.030、1.207、0.409 mg/L,安全浓度为0.1085 mg/L;4.5%高效氯氰菊酯对河川沙塘鳢幼鱼24、48、72 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ρ分别为3.007、2.695、0.9740 mg/L,安全浓度为0.724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辛硫磷 聚维酮碘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毒性效应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铭 胡先成 +1 位作者 韩强 罗颖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胚胎发育 发育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先成 赵云龙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0,共5页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随着胚胎和仔鱼的发育,其总脂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脂类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随着胚胎和仔鱼的发育,其总脂的含量呈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在胚胎期保持稳定、在仔鱼期下降,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平均含量最高的脂肪酸依次是C16∶0、C18∶1n-9、C18∶0、C16∶1、C22∶6n-3(DHA)和C20∶5n-3(EPA)。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在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有消耗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而保存n-3系列和n-6系列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趋势,饱和脂肪酸被作为胚胎期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单不饱和脂肪酸被作为仔鱼期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而C18∶3n-3(亚麻酸)和C18∶2n-6(亚油酸)被用于合成DHA、EPA和C20∶4n-6(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胚胎发育 发育 脂类 脂肪酸
下载PDF
延迟首次投喂对河川沙塘鳢仔鱼和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莎园 李加敏 胡先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3-57,94,共6页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方法,对延迟首次投喂组与投喂组(CK)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6日龄仔鱼、9日龄稚鱼、12日龄稚鱼、15日龄稚鱼和18日龄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延迟首次投喂期间,初孵仔鱼~9日龄稚鱼消... 采用石蜡包埋切片方法,对延迟首次投喂组与投喂组(CK)河川沙塘鳢初孵仔鱼、3日龄仔鱼、6日龄仔鱼、9日龄稚鱼、12日龄稚鱼、15日龄稚鱼和18日龄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延迟首次投喂期间,初孵仔鱼~9日龄稚鱼消化系统发育缓慢,表现为消化道各部分管腔较细、壁层较薄,肝脏增长缓慢,肝细胞空泡化程度低等;对河川沙塘鳢孵出后的9日龄饥饿稚鱼恢复摄食,发现其在短时期内消化系统发育迅速,到孵出后15日龄,消化系统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与正常摄食组的稚鱼类似。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在仔鱼期进行饥饿处理,进入稚鱼期恢复投喂饵料后,该鱼能够快速利用外源性营养补偿机体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很快地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首次投喂 河川 消化系统发育
下载PDF
湖北省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
8
作者 王雪 刘怡然 +3 位作者 任艳 李波 谢德兵 朱思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沙塘鳢属(Odontobutis)为东亚特有小型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湖北省分布有2种,分别为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和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us),从分类分布、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湖北省沙塘鳢属鱼类... 沙塘鳢属(Odontobutis)为东亚特有小型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湖北省分布有2种,分别为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和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us),从分类分布、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湖北省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为开展沙塘鳢属鱼类的人工繁殖、产业化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积累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odontobutis) 中华(odontobutis sinensis)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us) 种质资源 湖北省
下载PDF
生殖季节河川沙塘鳢雌鱼亲鱼卵巢的脂类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变化
9
作者 朱嘉洁 李加敏 +1 位作者 杨崴 胡先成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47-50,共4页
以Ⅲ、Ⅳ和Ⅴ期3个发育时期的河川沙塘鳢雌鱼亲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卵巢脂类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Ⅲ~Ⅴ期卵巢的脂类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卵巢中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平均含量占总脂肪酸... 以Ⅲ、Ⅳ和Ⅴ期3个发育时期的河川沙塘鳢雌鱼亲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卵巢脂类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Ⅲ~Ⅴ期卵巢的脂类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卵巢中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平均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脂肪酸种类是c18∶1n9c、c16∶0、c16∶1、c18∶2n6c、EPA和DHA;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Ⅲ~Ⅴ期的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依次为71.93%、74.77%和73.13%;n-3系列脂肪酸含量与n-6系列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均>1。因此,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为了提高河川沙塘鳢雌鱼亲鱼的培养质量,可考虑投喂含有n-3系列脂肪酸和其他UFA含量高的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脂类含量 脂肪酸组分 生殖季节
下载PDF
氨氮对河川沙塘鳢胚胎和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国兴 郑友 +4 位作者 霍春林 史杨白 丁淑燕 郝忱 魏万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82-86,共5页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和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 8.0±0.1条件下,氨氮对河川沙塘鳢胚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和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 8.0±0.1条件下,氨氮对河川沙塘鳢胚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53.02、139.20、123.59和98.13 mg/L,安全浓度(SC)为9.81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8.13、7.40、6.57和5.21 mg/L,SC为0.52 mg/L。氨氮对河川沙塘鳢仔鱼24 h、48 h、72 h和96 h的LC50分别为54.52、40.63、30.32和26.16 mg/L,SC为2.62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2.90、2.16、1.61和1.39 mg/L,SC为0.14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氨氮 胚胎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君 沈颂东 +2 位作者 徐建荣 韩晓磊 许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90,共8页
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的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可分成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体节分化、腮和出膜等8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形态建成和发育特点,卵裂阶段被细分为... 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的胚胎发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可分成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体节分化、腮和出膜等8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形态建成和发育特点,卵裂阶段被细分为2~32细胞期和桑葚期,囊胚阶段分为囊胚早期、中期和晚期,原肠阶段分为原肠早期、中期和晚期,神经胚阶段分为神经胚早期和晚期,体节分化阶段分为2~41体节期,腮阶段分为消化系统形成期、肝脏形成期、腮裂期、脾脏形成期、口裂形成期和鳔形成期,出膜阶段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合计33个时期。河川沙塘鳢胚胎在水温(21±1)℃时,发育时间为50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 胚胎发育 分期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致病真菌的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志明 曹铮 +4 位作者 沈锦玉 潘晓艺 顾志敏 尹文林 朱俊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从发病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gila(Gunther))的亲鱼及卵上取病灶样品,经培养分离得到相同的一株水霉菌FD07,对其形态、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IT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从发病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gila(Gunther))的亲鱼及卵上取病灶样品,经培养分离得到相同的一株水霉菌FD07,对其形态、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IT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形态特征是菌落结构疏松,菌丝生长旺盛,粗大且分枝少,柔软,似棉花纤维,呈灰白色,在菌丝顶端生棍棒形的游动孢子囊,可产生孢子。水霉菌FD07对鱼或卵的感染性较强,7 d时其感染率分别达到91.7%和95%。该菌与绵霉属两性绵霉的DNA片段有99%的同源性(登录号为EU441154),因此判定所分离的真菌为水霉科绵霉属的两性绵霉(Achlya bisexua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gila(Gunther)) 真菌鉴定 感染性
下载PDF
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晓磊 杨忠华 +2 位作者 李小蕊 曹昆 徐建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以早期发育阶段河川沙塘鳢(包括胚胎和初孵仔鱼)为研究材料,研究Hg2+、Cr6+、Zn2+和Cu2+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死亡率和孵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Hg2+>Cu2+>Zn2+>Cr6+,沙塘鳢... 以早期发育阶段河川沙塘鳢(包括胚胎和初孵仔鱼)为研究材料,研究Hg2+、Cr6+、Zn2+和Cu2+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离子对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死亡率和孵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Hg2+>Cu2+>Zn2+>Cr6+,沙塘鳢在神经胚期和出膜仔鱼期的死亡率较高,且在重金属离子处理初期,大多数低浓度实验组的死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4种重金属离子对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均表现为滞育作用;Hg2+、Cr6+和Cu2+3种重金属离子表现出较明显的致畸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头部,眼睛数目异常、胚体扭曲、尾鳍损伤、体型短小和运动失调等,Zn2+的致畸能力不明显。研究目的是为评估环境中重金属对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重金属离子 胚胎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丽娟 祝斐 +3 位作者 尹绍武 张亚萍 侯新远 胡亚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使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及其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3个群体进行扩增,研究3个群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15对微卫星引物中OP215a和OP110a... 使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及其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3个群体进行扩增,研究3个群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15对微卫星引物中OP215a和OP110a在鸭绿沙塘鳢中呈现单态性,其余的13对在3个群体中均能良好扩增;OP10a、OP23a和OP46a可鉴别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杂交子代3个群体。(2)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PIC)含量分别为0.645 0、0.537 5、0.518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297 7、3.618 8、2.779 3;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633 4、0.592 0、0.629 0。(3)双亲遗传分化显著,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群体,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推断杂交子代为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4)杂交子代与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03 6、0.836 1,前者大于后者,表明杂交子代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是不对等的,而是偏向父本一方,系统进化树也支持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鸭绿(O. yaluensis) 杂交子代 微卫星 遗传关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过程中耗氧率及NH_3-N排泄率的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翁敏婵 郭莎园 胡先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14-18,共5页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和能量利用状况,在20.8~24.6℃的水温条件下连续测定了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和NH3-N排泄率。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耗氧率较低,机体代谢维持...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在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和能量利用状况,在20.8~24.6℃的水温条件下连续测定了河川沙塘鳢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耗氧率和NH3-N排泄率。结果显示,河川沙塘鳢受精卵的耗氧率较低,机体代谢维持较低的水平;随着胚胎的发育耗氧率逐渐升高,至孵化前期,耗氧率急剧增加,由0.3151μg·h-1上升至0.7055μg·h-1(p<0.05),此后耗氧率随发育呈线性增加;此外,NH3-N排泄率随发育进行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胚胎发育早期没有显著性差异,眼黑色素出现期开始明显增加(p<0.05),至眼晶体形成期达到胚胎发育阶段的最大值,仔鱼刚孵出时稍有下降,之后缓慢增加,从8日龄仔鱼到16日龄稚鱼,NH3-N排泄率呈显著性增加(p<0.05),此后NH3-N排泄率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研究揭示河川沙塘鳢在早期发育过程中随发育时间推进,机体代谢强度逐步增加,且在发育过程中以蛋白质作为氧化底物,为胚胎发育提供了主要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胚胎 耗氧率 NH3-N排泄率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组成及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先成 罗颖 +1 位作者 赵云龙 周忠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共3页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的发育过程,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组成及含量变化与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受精卵期,...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的发育过程,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分析了河川沙塘鳢胚胎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组成及含量变化与其胚胎发育的过程密切相关。在受精卵期,可溶性蛋白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000、100 500的卵黄蛋白。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可溶性蛋白的组成由高分子的蛋白向低分子的蛋白转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7 250、86 000、68 000、38 000、26 000等。在胚胎发育后期,高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减少,而低分子的蛋白进一步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胚胎的发育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胚胎发育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① 河川沙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市场前景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根玉 施永海 +2 位作者 张海明 陆根海 乔燕平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3-127,131,共6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农委有关要求,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举办了2012年渔业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生态、高效为理念,全面推进渔业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农委有关要求,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举办了2012年渔业科技创新促进年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生态、高效为理念,全面推进渔业科技创新发展,进一步普及现代渔业科技知识,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为配合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本刊针对"优质苗种推广"这一科技服务内容,特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几位从事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攻关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开设"河川沙塘鳢养殖技术"专题讲座,对这一具有良好养殖开发前景的经济鱼类做一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市场前景 黄河水系 肉食性 中国特有种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明 刘建忠 +2 位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陆根海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186,192,共5页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先后开展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1-8]。归纳起来,目前河川沙塘鳢(俗称塘鳢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授精法。给亲鱼...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先后开展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的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1-8]。归纳起来,目前河川沙塘鳢(俗称塘鳢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授精法。给亲鱼注射鱼用催产激素催熟催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技术 河川 人工繁殖方法 催产激素 人工授精 俗称 催熟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不同家系生长性能的比较及优良亲本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严冬 王佩佩 +4 位作者 张国松 藏雪 尹绍武 陈树桥 周国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3,共6页
采用巢式设计,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四个不同地理群体(建德、当涂、射阳和苏州)进行群体内和群体间杂交,构建了34个全同胞家系,进而分析了不同家系子代的生长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 采用巢式设计,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四个不同地理群体(建德、当涂、射阳和苏州)进行群体内和群体间杂交,构建了34个全同胞家系,进而分析了不同家系子代的生长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系的子代在生长性能上差异显著。其中,在整个生长测量过程中,F36、F35、F29、F16和F1号等家系无论是全长还是体重都表现较优的生长速度和增长量,生长优势明显,由此可判断F36、F35、F29、F16和F1等家系为优秀家系,可作为该品种进一步选育的基础群体。对34个河川沙塘鳢家系亲本来源与子代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能良好的河川沙塘鳢家系中,父本来源于建德群体的居多,母本来源于当涂群体的居多。可见建德群体适合作父本,当涂群体适合作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odontobutis potamophila) 家系 生长性能 相关性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库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先成 李佳坤 赵云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6-783,共8页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出后8 d饥饿仔鱼的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其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出后8 d饥饿仔鱼的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其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一样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与总氨基酸库相反,游离氨基酸库却呈现出随着发育的进行而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也反映在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和游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上,并且平均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是赖氨酸Lys、亮氨酸Leu、脯氨酸Pro和谷氨酸Glu。整个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仅占总氨基酸库的很小一部分(在受精卵,仅占0.16%)。由于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在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增长趋势,由此可知,在整个胚胎发生过程中,其卵黄蛋白的水解速度大于胚体同化和异化作用对氨基酸的消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 胚胎发育 发育 蛋白质 氨基酸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