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水入渗过程中蒸发损失的实验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润兰 康卫东 +2 位作者 李俊亭 仇小强 杨涛 《地下水》 2005年第5期350-351,400,共3页
为了深化河流入渗机理的认识以及提高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本文就河水入渗过程中蒸发损失量的计算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常年有水河流的河水入渗量的蒸发损失率小于10%,即有90%以上的河水入渗量补给地下水。
关键词 河水入渗 蒸发损失 实验模拟
下载PDF
河水入渗过程中近岸带地下水中砷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鹿帅 苏小四 +1 位作者 冯晓语 孙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467,共13页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土样中典型矿物、砷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中As含量很低,而地下水中As含量普遍超标。河水入渗初期,氧化性河水使部分含As矿物发生氧化而释放As;随着河水入渗,地下水向还原环境转变,含As的Fe/Mn矿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地下水中As含量逐渐升高。研究区典型矿物有黄铁矿、菱铁矿、软锰矿、赤铁矿、针铁矿、菱锰矿等,通过可交换态砷解吸、有机质结合态砷氧化、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还原性溶解等,介质中的As释放至地下水中。地下水中As含量与酸碱度(pH)、氧化还原电位(Eh)呈一定负相关,与溶解有机碳(DOC)、HCO_(3)^(-)、Fe、Mn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入渗 近岸带 地下水 沈阳黄家水源地
下载PDF
北京怀柔地区入渗河水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东东 秦大军 +5 位作者 孙杰 刘文才 Muhammed Haji 郭艺 李露 郭高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41-1449,共9页
河水入渗路径和范围对确定地下水补给条件,以及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2015年以来怀柔地区地下水水位回升现象,开展了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研究,采集了河水和地下水样品,测试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D-δ18 O数... 河水入渗路径和范围对确定地下水补给条件,以及水资源调控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2015年以来怀柔地区地下水水位回升现象,开展了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研究,采集了河水和地下水样品,测试了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D-δ18 O数据表明该区有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河流附近地下水为地下水与入渗河水的混合物。利用地下水δ18 O值以及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地下水中入渗河水的比例,揭示出地下水中河水占比减小方向与地下水水力梯度下降方向一致;局部河段附近地下水Cl-含量增加,表明河水入渗会引起地下水水质变化。入渗河水影响范围的圈定为评价入渗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数据。该项工作对理解研究区地下水水文过程、控制因素以及水资源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入渗 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 北京
下载PDF
傍河取水对河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琪 姚旭初 +2 位作者 张琦伟 魏红 杨良权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2年第6期230-237,共8页
基于河道治理和生态恢复,围绕傍河取水时河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以北运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依托,选取粉细砂为主的一段河道,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傍河取水时对激发河水入渗能力和对地下水的的影响。一方面分析和验证了研究区用镜像... 基于河道治理和生态恢复,围绕傍河取水时河水和地下水的相互关系,以北运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依托,选取粉细砂为主的一段河道,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傍河取水时对激发河水入渗能力和对地下水的的影响。一方面分析和验证了研究区用镜像法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的适用性,另一方面预测了研究区傍河取水距离50 m、100 m、150 m时对河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水井傍河越远,激发河水入渗的能力越弱,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越大,研究区傍河距离150 m时对河水的影响微乎其微,取水量主要来源于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入渗 数值模拟 傍河取水 镜像法 非完整河
下载PDF
傍河取水型水源地河水诱导补给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学林 《电力勘测设计》 1995年第4期8-14,共7页
在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最大可开采量往往作为评价供水能力的重要依据。在最大可开采量计算中,存在着河水最大可能诱导补给量─—垂直入渗补给量。本文从地表水体入渗补给的过程和径流沿程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水... 在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最大可开采量往往作为评价供水能力的重要依据。在最大可开采量计算中,存在着河水最大可能诱导补给量─—垂直入渗补给量。本文从地表水体入渗补给的过程和径流沿程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水诱导补给量计算方法.阐述并建立了计算模型,推导了模型定解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傍河取水 河水入渗 计算 模型
下载PDF
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再生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论述了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特征及其勘查与评价的要点。计算评价这类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开采状态下的河水入渗量是其关键点,应注意地表河流的正确处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及在傍河地下水... 本文论述了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特征及其勘查与评价的要点。计算评价这类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开采状态下的河水入渗量是其关键点,应注意地表河流的正确处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及在傍河地下水水源地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中还对傍河地下水水源地做了分类并列举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源地 河水入渗 可开采量 水源地 地下水
下载PDF
济南市先行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成世才 董妍 +3 位作者 宋永芬 亓协全 孟祥鑫 卢兆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6-90,99,共6页
地下水化学特征可以反映地下水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水质分析结果,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离子相关性、水化学类型平面分布和剖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阴离子以HCO_(3)型为主;济南段黄河水阴... 地下水化学特征可以反映地下水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据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水质分析结果,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离子相关性、水化学类型平面分布和剖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阴离子以HCO_(3)型为主;济南段黄河水阴离子为HCO_(3)·SO_(4)型,由于黄河水侧渗补给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因此研究区HCO_(3)·SO_(4)型地下水大面积分布;垃圾渗滤液、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下渗,导致地下水SO^(2-)_(4)、Cl^(-)质量浓度升高;禽畜养殖、农药化肥施用是导致先行区浅层地下水出现HCO_(3)·NO_(3)型水的重要因素;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复杂是蒸发作用、溶滤作用、混合作用及人类活动等多种作用复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河水入渗 离子相关性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下载PDF
坪上泉开发工程初探
8
作者 王振平 《山西水利》 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
坪上泉开发工程初探王振平1引言滹沱河在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1428km2,年径流量10.5亿m3。建国后,先后在上、中游的干、支流上兴建了孤山、下茹越等中型水库6座,万亩以上自流灌区21处,万亩以上机电灌站4处,设计灌... 坪上泉开发工程初探王振平1引言滹沱河在山西省境内流域面积1428km2,年径流量10.5亿m3。建国后,先后在上、中游的干、支流上兴建了孤山、下茹越等中型水库6座,万亩以上自流灌区21处,万亩以上机电灌站4处,设计灌溉面积9.88万hm2,有效灌溉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工程 滹沱河 河水入渗 开发方案 入渗补给 坪上水库 岩溶水文系统 年径流量 泉水流量 降水入渗
下载PDF
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宇 杨平恒 +7 位作者 王建力 谢世友 陈峰 詹兆君 任娟 张海月 刘黛薇 孟元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78-2486,共9页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是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交换和混合的区域,在河流、地下水生态和水质的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对河水及交互带的水温、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EC)进行自动监测,结合对水样离子浓度和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马鞍溪侧向交互带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监测期间交互带受河水入渗影响为主,交互带的缓冲作用使其温度、DO、pH值、EC等指标变异系数较河水低.随距河岸距离的增加,马鞍溪侧向交互带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迅速进入缺氧状态的氧化还原环境,以及pH值先降低后升高的酸碱环境.在其影响下,K^+、NH_4^+-N、NO_3^-、SO_4^(2-)呈下降趋势,全Mn、EC、Na^+、Ca^(2+)、Mg^(2+)、Sr^(2+)等先上升后下降,全Fe、Al^(3+)等呈上升趋势.受河水、地下水长期交互影响,在距河岸约30 cm处的交互带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形成独特的水化学梯度.据此可推断出马鞍溪侧向交互带边界可能在距河岸30~50 cm处,其中浅层交互带的边界可能在距河岸10 cm左右的位置.在河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对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带 地球化学 梯度特征 河水入渗 马鞍溪 重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