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LO分类理论与“分层成功教学”结合的地理课堂评价研究——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庆兰 陈良豪 《教师》 2023年第18期63-65,共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了地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利用SOLO分类理论与“分层成功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能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层次进阶和地理核...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了地理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利用SOLO分类理论与“分层成功教学”,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能力,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能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层次进阶和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论述了SOLO分类理论和“分层成功教学”在地理课堂评价中的价值。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运用SOLO分类理论对全班学生的能力层次进行划分,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试题,对学生进行“分层成功教学”,以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O分类理论 分层成功教学 课堂评价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载PDF
河流发育史
2
作者 申童 《中华少年.DK百科.少年版》 2010年第4期12-13,共2页
高山上的细小急流最后常会变成又宽又平静的河流流入海中,其中历经不同的阶段,并且经过各种景观,完成全程,溪流的水源有二,一是在地表上流动的水,另一则是从岩石中涌出的地水下。
关键词 河流发育 内陆湖 内陆海 尼罗河
原文传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
3
作者 叶玉钗 《名师在线》 2018年第35期19-20,共2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是揭示地理现象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学生地理学科实验探究精神的主要方法。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小节为例,探索了高中地理实...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是揭示地理现象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学生地理学科实验探究精神的主要方法。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小节为例,探索了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期望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实验教学 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载PDF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原因及其与长江贯通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春生 田景梅 +2 位作者 何成邦 周迎秋 徐光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2-1872,共11页
基于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和外部环境变化因素分析,探讨了青弋江发育原因及其与长江贯通的关系。研究表明:(1)昆黄运动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了区域构造响应,导致研究区断层被激活而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断块抬升运动,进而为青弋江发育提供... 基于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和外部环境变化因素分析,探讨了青弋江发育原因及其与长江贯通的关系。研究表明:(1)昆黄运动可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了区域构造响应,导致研究区断层被激活而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断块抬升运动,进而为青弋江发育提供了下切驱动力,驱动了青弋江发育;(2)东亚夏季风在约1.3 Ma和约0.9 Ma发生的2次显著阶段性减弱事件,引起区域降水量显著增加,进而为青弋江发育提供了下切媒介和持续水流,控制了青弋江发育年代;(3)青弋江发育与长江贯通可能都是昆黄运动区域构造响应与东亚夏季风强度阶段性减弱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长江贯通后所形成的新局部侵蚀基准面也可能促进了青弋江发育,因此青弋江发育年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长江贯通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弋江 河流发育 昆黄运动 东亚夏季风 长江贯通 黄山北麓
下载PDF
山区复杂大流域地貌发育阶段判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段书苏 姚令侃 郭沉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为确定山区复杂大流域的地貌发育阶段及其在地震、暴雨等触发条件下的灾害区域严重程度.基于地貌循环理论和山区复杂大型流域的分阶段发育的理论,将斯特拉勒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坡降指标(SL指标)结合,以确定山区复杂大流域的发育阶段.利用D... 为确定山区复杂大流域的地貌发育阶段及其在地震、暴雨等触发条件下的灾害区域严重程度.基于地貌循环理论和山区复杂大型流域的分阶段发育的理论,将斯特拉勒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坡降指标(SL指标)结合,以确定山区复杂大流域的发育阶段.利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Arc GIS技术,计算发育阶段并据此评价崩塌滑坡在触发条件具备时的区域严重程度.在山区复河流复杂大流域内,分支小流域的斯特拉勒积分的变化点,SL指标的突变点均可以作为发育阶段的分界点;在同一发育阶段内,斯特拉勒积分值分布集中,整个发育阶段的斯特拉勒积分可以作为处于这一发育阶段的所有分支小流域发育阶段的代表值.处于幼年晚期和壮年期的流域,斯特拉勒积分处于0.450.6之间,崩塌滑坡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循环理论 河流分阶段发育理论 斯特拉勒积分 坡降指标SL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
下载PDF
大河全程发育史——’98防洪具决定意义的研究
6
作者 杨联康 潘云唐 《大自然探索》 1999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面临形势格外严峻,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故亟应认真进行总结,尤须注意已被1998年洪灾证实的对于防洪具决定意义的大河全程发育史研究。在我国,众多河流以全球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中心,分别经过中部高... 目前,我国大江大河面临形势格外严峻,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故亟应认真进行总结,尤须注意已被1998年洪灾证实的对于防洪具决定意义的大河全程发育史研究。在我国,众多河流以全球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中心,分别经过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等流向太平洋、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洪灾 防洪 河流发育
下载PDF
5E教学模式在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河流地貌模拟实验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涛 戴文远 陈庆颖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7,共4页
本文采用5E教学模式探究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通过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教学环节,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力,增强... 本文采用5E教学模式探究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通过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教学环节,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地理实践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设计实施实验,引导探究;总结实验结果,解释原理;再遇地理新情境,迁移运用;分析教学过程,多元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河流地貌发育 探究实验
下载PDF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春生 刘邵晨 +2 位作者 胡晨琦 曹乐 周迎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方法,初步探讨了青弋江发育的年代、过程和成因。研究结论为:(1)砾组分析表明青弋江T3阶地是青弋江的最老阶地,并且其砾石层是青弋江的最老砾石层;(2)测年结果表明青弋江发育的年代区间为1300~900 ka,其中~1300 ka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早年代,而~900ka则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晚年代;(3)青弋江发育于~1377 k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及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等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过程;(4)青弋江发育可能是降水增加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为中国东部地区中小河流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弋江 河流阶地 砾石层 砾组分析 年代 河流发育
原文传递
Diversification of Sisorid catfishes(Teleostei: Siluriformes)in relation to the orogeny of the Himalayan Plateau 被引量:4
9
作者 Chuanjiang Zhou Xuzhen Wang +4 位作者 Xiaoni Gan Yaping Zhang David M.Irwin Richard L.Mayden Shunping H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3期991-1002,共12页
Abstract Sisorid catfishes are primarily limited in distribution to rivers of the Himalayan region and Tibetan Plateau. These species have external morphologies that are adapted for extremely fast-flowing riverine sys... Abstract Sisorid catfishes are primarily limited in distribution to rivers of the Himalayan region and Tibetan Plateau. These species have external morphologies that are adapted for extremely fast-flowing riverine systems. Given the diversity of the group and the above qualities of these catfishes, this lineage serves as an ideal group for inferring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this region based on their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reflecting evolu- tionary history. We sequenced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four nuclear genes of representative sisorids distributed across river systems in China. Phylogenetic analyses strongly support the monophyly of the Sisoridae and the glyptosternoids. An analysis of the reconstructed ancestral states derived from inferred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s suggests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is lineage was accompanied by convergent evolution in morphological traits that were presumably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volving the rapid flowing river system that were generated during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TP). Molecular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Chinese sisorids and the glyptosternoids originated at the later Miocene (~ 10.9-9.8 Mya), and with further biogeographic analyses indicates that the species of Sisoridae likely originated from a widely distributed ancestor. Moreover, the divergence of the Sisoridae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hases consis- tent with the UTP. All of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dispersal events in this lineage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drainage systems formed during and after the UTP in the late Miocene and Quaternary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logeny. Diversification and dispersal.Biogeography - Divergence time estimation ~ TibetanPlateau ~ Sisoridae ~ Catfis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