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部分河流推移质输沙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养龙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1-94,共4页
山西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河流含沙量一般较大,对推移质泥沙的估算,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水文站和水库大量系列实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沙量平衡原理分析,提出了山西不同河流推移质的计算参数。
关键词 推移质 河流沙 计算参数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岸滩对河流来沙减少响应的敏感性探讨——以长江口门区崇明岛向海侧岸滩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杨世伦 李明 张文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5,共4页
利用ArcGIS对1977—2004年不同时段的长江口崇明岛向海侧水下地形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该区的潮滩历史遥感图片、现场高程测量以及同期大通站输沙率资料,探讨三角洲前缘岸滩冲淤演变对河流来沙减少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岸... 利用ArcGIS对1977—2004年不同时段的长江口崇明岛向海侧水下地形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并结合该区的潮滩历史遥感图片、现场高程测量以及同期大通站输沙率资料,探讨三角洲前缘岸滩冲淤演变对河流来沙减少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岸滩的淤涨速率总体上在年代以上时间尺度随着长江来沙减少而下降,但由于局部滩—槽演变和海洋动力条件的影响,某些年代内和某些部位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使岸滩演变对河流来沙减少的响应变得复杂化。在此基础上预测今后几十年研究区的冲淤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长江口 海岸演变 河流 响应
下载PDF
云南省两种地貌类型下河流悬沙浓度变化状况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文荣 武友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分析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江流域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盘龙河流域的河流悬沙浓度的持续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漾濞江流域河流悬沙浓度逐年减少,而盘龙河流域却一直在攀升。结合区内的自然与经济状况,探讨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河流浓度 水土保持对策 漾濞江 盘龙河
下载PDF
Mann-Kendall检验及其在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璐 周跃 《新疆环境保护》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探讨了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应用,并以云南省文山州盘龙河为例,把它运用到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研究中。结果表明:①M-K检验同样适用于河流悬沙浓度的趋势与突变分析;②盘龙河自20世... 探讨了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应用,并以云南省文山州盘龙河为例,把它运用到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研究中。结果表明:①M-K检验同样适用于河流悬沙浓度的趋势与突变分析;②盘龙河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河流悬沙浓度一直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1999年后有下降的迹象;③盘龙河的河流悬沙浓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其一在1973年,其二在199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趋势 突变 河流浓度时间序列 盘龙河
下载PDF
Mann-Kendall检验及其在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璐 周跃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4期13-16,共4页
探讨了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应用,并以云南省文山州盘龙河为例,把它运用到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研究中。结果表明:①M-K检验同样适用于河流悬沙浓度的趋势与突变分析;②盘龙河自20世... 探讨了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的应用,并以云南省文山州盘龙河为例,把它运用到河流悬沙浓度时间序列的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研究中。结果表明:①M-K检验同样适用于河流悬沙浓度的趋势与突变分析;②盘龙河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河流悬沙浓度一直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1999年后有下降的迹象;③盘龙河的河流悬沙浓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存在着两个明显的突变点,其一在1973年,其二在199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趋势 突变 河流浓度时间序列 盘龙河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河流水沙特征分析及综合治理——以窟野河为例
6
作者 赵明 《内蒙古水利》 1994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在分析窟野河径流、泥沙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及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土综合治理的方略.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特征 河流 窟野河
下载PDF
温家川站实测最大含沙量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薛耀文 林来照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黄土高原陕西省神木县境内黄河支流窟野河的温家川水文站,1958年7月10日实测最大含沙量1700kg/m3,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河流中最大的实测含沙量。它的可靠性和形成条件如何,备受中外水利界的关注。通过调查了解、模拟实验、分析论证... 黄土高原陕西省神木县境内黄河支流窟野河的温家川水文站,1958年7月10日实测最大含沙量1700kg/m3,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河流中最大的实测含沙量。它的可靠性和形成条件如何,备受中外水利界的关注。通过调查了解、模拟实验、分析论证后认为,这一实测数据是可靠的,它是在一条不同于一般地区泥沙组成的河流上、在一种特殊的水流条件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含 可靠性 温家川站 窟野河 河流沙
下载PDF
长江口前沿潮滩对来沙锐减和海面上升的响应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世伦 朱骏 李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长江口前沿潮滩是上海市土地的重要来源,也是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其冲淤演变趋势与上述命运休戚相关。根据1970年代以来的地形资料,计算了河口口门地区潮滩面积在不同时期的自然增长速率;建立了潮滩面积增长速率同河流供沙条件之间... 长江口前沿潮滩是上海市土地的重要来源,也是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其冲淤演变趋势与上述命运休戚相关。根据1970年代以来的地形资料,计算了河口口门地区潮滩面积在不同时期的自然增长速率;建立了潮滩面积增长速率同河流供沙条件之间的回归关系;探讨了河流来沙锐减和海平面上升共同作用下潮滩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1)近30a大通站输沙率和含沙量分别下降26%和31%,而河口前沿潮滩面积增长速率下降73%;(2)潮滩冲淤转换临界输沙率Qs和含沙量C(大通站)分别为2.6×108t/a和0.25g/L左右;(3)由于三峡工程等的影响,长江的输沙率和含沙量将下降到上述临界值之下,加之海平面的加速上升,今后几十年研究区潮滩将遭受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湿地 河流 海平面上升 冲淤转换临界条件 长江口
下载PDF
床沙组成对水流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国栋 刘琼轶 +1 位作者 王桂仙 庞东明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583,共8页
 天然情况下,河流泥沙组成多为非均匀沙。河流床沙及其级配组成的非均匀性是影响水流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床沙组成的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实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定量探讨床沙级配...  天然情况下,河流泥沙组成多为非均匀沙。河流床沙及其级配组成的非均匀性是影响水流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床沙组成的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实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定量探讨床沙级配及其组成的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的影响,得出非均匀性对水流阻力影响的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了泥沙颗粒间相互作用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阻力 非均匀性 级配 组成 河流 运动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Ⅰ—模型方程与数值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远东 张红武 +1 位作者 赵连军 江恩惠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8-646,共9页
黄河下游冲淤变形剧烈,其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在学术与工程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起具有通用性的黄河下游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修正的河床变形方程;克服了以往... 黄河下游冲淤变形剧烈,其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难题,在学术与工程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起具有通用性的黄河下游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采用修正的河床变形方程;克服了以往数学模型计算中取饱和恢复系数小于1的缺陷;引入了符合黄河下游河道水沙特点的水流挟沙力和河床糙率计算等公式。在数值方法上:采用边界拟合坐标,对水流连续性方程与动量方程采用交错网格上的ADI方法进行离散求解,对泥沙连续性方程则采用控制容积法进行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数学模型 黄河下游 模型方程 数值计算 河流
下载PDF
长江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与上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世伦 ZHU Jun 李明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2期7-15,共9页
在分析1950年以来系列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今后20年长江入海泥沙量和口门区5m等深线以浅滩涂的冲淤趋势作了初步估计,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巳导致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约2/3。大通站输沙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 在分析1950年以来系列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今后20年长江入海泥沙量和口门区5m等深线以浅滩涂的冲淤趋势作了初步估计,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巳导致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约2/3。大通站输沙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输沙率下降加快。1996~2005年的输沙率(2.80亿t/a)比1956~1965年的输沙率(5.04亿t/a)下降了2.04亿t/a,降幅达44%;三峡水库蓄水后的2003~2005年大通站输沙率(1.89亿t/a)比1956~1965年降低63%。(2)滩涂淤涨速率明显下降。河口口门区4大滩涂(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和南汇东滩)的合计淤涨速率在1958~1977年、1977~1996年和1996~2004年3个时段分别为19.1、5.1和4.9km^2/a。(3)目前上海5m等深线以上的滩涂面积主要分布在口门4大滩涂,它们分别是崇明东滩(701km^2。)、横沙东滩(464km^2)、九段沙(410km^2)和南汇东滩(462km^2),占总面积的80%。(4)考虑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后得出,大通站输沙率(10^8t/a)和口门区4大滩涂淤涨速率(km^2/a)之间的关系为Y=9.51X=29.1,r=0.925。预测表明: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大通站平均输沙率估计将分别降至1.5和1.2亿t/a左右。根据上述关系,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口门4大滩涂5m.等深线以上面积将分别蚀退148和177km^2,即20年累计损失占现有面积的13.8%。在现有工程条件下,今后20年口门的4大滩涂5m等深线以上的面积累计损失可能为10%左右。因此,作为上海滩涂资源主要来源的长江口门区滩涂淤涨速率在自然条件下随着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而迅速下降,若无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今后随着长江来沙的进一步降低将出现净的蚀退。采取适当的工程促淤措施,利用高悬沙浓度的有利条件,上海仍可望获得新的滩涂,以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河流 可持续利用 长江口 上海
下载PDF
明渠凹槽泥沙回填过程的水沙两相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鹏 吕冰晗 +1 位作者 李季 曹志先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0,共8页
航道疏浚和河流挖沙引起的深槽及深坑的泥沙回淤是典型的水沙两相运动过程。以往针对深槽及深坑的泥沙回淤数值模拟多假定泥沙速度等于水流速度,忽略了水流和泥沙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沙两相数学模型,分别求解浑水和泥沙... 航道疏浚和河流挖沙引起的深槽及深坑的泥沙回淤是典型的水沙两相运动过程。以往针对深槽及深坑的泥沙回淤数值模拟多假定泥沙速度等于水流速度,忽略了水流和泥沙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沙两相数学模型,分别求解浑水和泥沙的守恒方程,并将该模型与传统拟单相流模型对比,复演了两个典型明渠凹槽的泥沙回填水槽实验。研究发现:在同等参数条件下,水沙两相流数学模型能更好地复演实测结果。分析水沙之间相互作用发现,泥沙主要受底床切应力、水沙之间相互作用力和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其中,底床切应力阻碍泥沙运动,水沙之间相互作用力是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相互作用 凹槽回淤 航道疏浚 河流
下载PDF
粘性细颗粒泥沙挟沙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粘性细颗粒泥沙水槽试验研究,证实粘性细颗粒泥沙在一定的水力泥沙条件下,存在水流挟沙力,其本身的输沙能力受到粘性泥沙的水流挟沙力限制;但是在另外一些水力泥沙条件下,粘性泥沙的水流挟沙力很大,河流中的粘性泥沙表现为冲... 通过粘性细颗粒泥沙水槽试验研究,证实粘性细颗粒泥沙在一定的水力泥沙条件下,存在水流挟沙力,其本身的输沙能力受到粘性泥沙的水流挟沙力限制;但是在另外一些水力泥沙条件下,粘性泥沙的水流挟沙力很大,河流中的粘性泥沙表现为冲泻质的性状,并不受到粘性泥沙水流挟沙力的制约。另外,从研究粘性泥沙本身所特有的电化学性质出发,介绍了所推导的粘性泥沙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 水流挟 试验研究 河流
下载PDF
黄河下游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Ⅱ—模型验证
14
作者 黄远东 张红武 +1 位作者 赵连军 江恩惠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采用黄河下游1982年洪水资料,选取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为计算区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计算的洪峰传播过程,水位变化过程及含沙量变化过程等均与实测结果接近,流速场、主流线等也较符合实际。从而证明了所建立... 采用黄河下游1982年洪水资料,选取花园口至夹河滩河段为计算区域,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计算的洪峰传播过程,水位变化过程及含沙量变化过程等均与实测结果接近,流速场、主流线等也较符合实际。从而证明了所建立起的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沙数学模型与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模拟黄河下游河道水沙演进过程及河床冲淤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面二维非恒定输数学模型 模型验证 洪水 河流
下载PDF
黄河泥沙基本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红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2-28,共7页
本文分别就挟沙水流流速与泥沙的分布、水流挟沙力、河道摩阻特性、泥沙运动的基本方程等方面.对黄河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专门的述评。
关键词 流速分布 水流挟少力 黄河泥 河流
下载PDF
木兰溪下游水沙特性及河道演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斌 《水利科技》 1998年第1期47-51,共5页
木兰溪下游位于感潮区,河道多弯段。通过木兰溪下游水沙特性初步分析和应用经验公式对河道河相关系进行计算,估计木兰溪下游河道演变态抛,并提出河道截弯取直方案和设计参数,供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木兰溪 特性 河道演变 河流
下载PDF
甘肃境内黄河输沙量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映东 谢建丽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泥沙在河道沉淤,河床就会抬高,将影响河道的过水能力;泥沙在水库沉积,会损失水库库容。笔者对甘肃境内黄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水量、输沙量、侵蚀模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对甘肃境内黄河两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加强治理。
关键词 径流量 黄河 变化规律 河流
下载PDF
计算沙质河床挟沙流量公式的分析
18
作者 巴.,ВА 杨清 《水工建设》 1989年第11期48-51,共4页
关键词 流量公式 质河床 河流
下载PDF
长江口河段近期冲淤演变过程及未来趋势预测 被引量:7
19
作者 栾华龙 刘同宦 丁平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随着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的相继运行使用,长江中下游输沙量锐减,坝下游河道发生长时段、长距离的冲刷,并快速向河口地区发展。研究长江口近期冲淤演变过程及主控因子,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是当前河口演变及治理研究的... 随着三峡及其上游梯级水库的相继运行使用,长江中下游输沙量锐减,坝下游河道发生长时段、长距离的冲刷,并快速向河口地区发展。研究长江口近期冲淤演变过程及主控因子,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合理可靠的预测,是当前河口演变及治理研究的一大难题。利用GIS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口河段(徐六泾至横沙)1997年以来的冲淤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使用经充分率定和验证后的长江口年代际冲淤演变数学模型(Delft3D),预测至2030年和2050年长江口河段冲淤演变趋势。根据实测冲淤过程定量分析可知,1997—2015年长江口河段局部河势发生显著调整,整体呈冲刷下切态势,冲刷强度随来沙量减少而增大;其中,2010—2015年年均净冲刷量达0.75亿m3,且冲刷主要分布于10 m以下的深槽,浅滩以淤积为主。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现状来沙量(1.25亿t/a)条件下该河段2015—2030年保持强烈冲刷;2030—2050年冲刷有所减弱,但在极端低来沙量(1.00亿t/a)条件下维持强烈冲刷,且存在由"淤滩刷槽"转变为"刷滩刷槽"的趋势。在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河口冲淤演变过程复杂多变,作者所给出的演变趋势预测结果可为长江口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演变 河流减少 数值模拟 演变趋势预测 长江口
下载PDF
Inversion of river-bottom sediment parameters using mechanically sampled specimens and subbottom profiling data 被引量:5
20
作者 Li Chang-Zheng Yang Yong +1 位作者 Wang Rui Zheng Ju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225-235,322,共12页
The study of river dynamics requires knowledg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river-bottom sediments. To do so, sediment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 on mechanic... The study of river dynamics requires knowledg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porosity, permeability, and wav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river-bottom sediments. To do so, sediment properties are determined on mechanically sampled specimens and from subbottom profiling. However, mechanical sampling introduces disturbances that affect test resul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grain-size distribution. In this study, we perform inversion of acoustic data using the grain-size distribution of mechanically sampled specimen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from the Kozeny-Carman equation as prior information. The wav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water-silt interface is extracted from the raw subbottom profile. Based on the effective density fluid model, we combine the Kozeny-Carman equation and the wav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e us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wo Yellow River reservoirs to obtain the wave velocity and density of multiple section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s, and find that the inversion and testing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sampling river sediment subbottom profiling DENSITY INVER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