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什库尔干谷地古滑坡堰塞湖事件重建及其地貌响应
1
作者 邓丽 常宏 沈俊杰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2,共11页
塔什库尔干谷地构造活动频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滑坡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堰塞体溃决后引发特大洪水。开展塔什库尔干谷地古堰塞湖的形成演化研究,可以提高对堰塞湖灾害的认知,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损失。目前已有对... 塔什库尔干谷地构造活动频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滑坡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堰塞体溃决后引发特大洪水。开展塔什库尔干谷地古堰塞湖的形成演化研究,可以提高对堰塞湖灾害的认知,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损失。目前已有对塔什库尔干曲曼村古堰塞湖湖相沉积形成年代和所记录的古环境信息研究,然而针对该湖泊的形成演化及形成后的地貌响应却鲜有开展。本研究以野外调查为基础,结合室内分析,对曲曼古滑坡堰塞湖的区域地貌和残留湖相沉积物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曲曼古滑坡堰塞湖形成可能是由于古地震诱发滑坡导致的,残留滑坡坝的表面积约为4.30×10^(5) m^(2),其体积约为2.30×10^(7) m^(3),所形成的堰塞湖最大湖面积约为2.01×10^(7) m^(2),最大库容量约为1.12×109 m^(3),溃决时的洪峰流量约为49507 m^(3)/s;(2)滑坡坝上游陡峭指数大于滑坡坝下游陡峭指数,说明残留滑坡坝仍对现代河道的地貌形态有一定影响,下游方向仍在进行较为强烈的地貌调整。本研究深入研究塔什库尔干古堰塞湖,可以为区域地貌演化及地质灾害发育过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高原 古滑坡 塔什库尔干谷地 堰塞湖 河流陡峭指数
下载PDF
青海玉树巴塘乡地区地貌特征与构造运动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王俊 李家存 杨振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8,共10页
针对目前巴塘乡断裂垂向上运动性质尚无统一定论问题,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通过改进的Chi-z法计算巴塘乡地区河流陡峭指数并识别裂点,利用地貌指数对玉树巴塘乡地区进行构造地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巴塘乡盆地河流陡峭指数... 针对目前巴塘乡断裂垂向上运动性质尚无统一定论问题,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通过改进的Chi-z法计算巴塘乡地区河流陡峭指数并识别裂点,利用地貌指数对玉树巴塘乡地区进行构造地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巴塘乡盆地河流陡峭指数明显小于其南侧山地的;(2)构造活动是研究区内河流陡峭指数分布差异的控制因素,同时也是裂点成因之一;(3)巴塘乡断裂是一条具有正倾滑分量的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羌塘块体在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挤出过程中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具有向南的运动分量,形成了兼具正倾滑分量的巴塘乡左旋走滑断裂,并在断裂控制下形成了巴塘乡断陷盆地和地貌侵蚀的差异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塘乡断裂 构造地貌 河流陡峭指数 面积-坡度 Chi-z
下载PDF
六盘山断裂带活动性差异及其对六盘山隆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兴旺 袁道阳 +1 位作者 吴赵 王朋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8-906,共9页
六盘山断裂带包括西麓断裂和东麓断裂,二者的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六盘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全新世不活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最北端与海原断裂带相接,南端与... 六盘山断裂带包括西麓断裂和东麓断裂,二者的活动时代和活动性质都有明显差异。其中,六盘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挤压逆冲断裂,全新世不活动;六盘山东麓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逆左旋走滑断裂,最北端与海原断裂带相接,南端与陇县-宝鸡断裂带相连,其北段左旋走滑速率为2.0±0.3mm/a,逆冲速率为 0.80±0.08mm/a,向南走滑速率逐渐降低,逆冲速率不断增大。定量化的地貌因子(河道陡峭指数)显示六盘山东西、南北的分布明显不同,具有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揭示了六盘山抬升速率南侧及东侧较大,反映出地貌形态对活动构造具有良好的响应。分析认为六盘山地区断裂活动性差异及断裂性质、滑动速率的转变是造成六盘山差异抬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河流陡峭指数
原文传递
北祁连山和东昆仑山的地貌特征对比及其对构造抬升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男 胡小飞 潘彦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9-822,共14页
东昆仑山和北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两条重要边界山脉,其构造活动特征是理解高原形成与扩展的关键基础。目前研究认为,北祁连山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活跃,而东昆仑山北坡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是否活跃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地... 东昆仑山和北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两条重要边界山脉,其构造活动特征是理解高原形成与扩展的关键基础。目前研究认为,北祁连山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活跃,而东昆仑山北坡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是否活跃还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地貌指标的角度出发,以两地地貌形态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形态特征指标:面积-高程积分、山前弯曲度、河流陡峭指数、裂点以及河流纵剖面形态,对东昆仑山北坡和北祁连山北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昆仑山北坡的面积-高程积分以及河流陡峭指数均小于祁连山北坡,山前弯曲度大于祁连山北坡。两地河流纵剖面形态也有较大差别,具体表现为东昆仑山北坡流域的河流纵剖面形态多为平滑下凹形态且鲜有裂点,而祁连山北坡流域的河流纵剖面形态较平直且裂点较多。且通过对裂点成因的讨论,东昆仑山北坡河流的裂点是由岩石抗侵蚀能力差异导致的,而非构造成因的裂点。所有证据都表明构造活动可能是导致两山脉之间地貌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两个区域的河流阶地特征和流域侵蚀速率特征也表明,东昆仑山北坡的逆冲断裂现已处于不活跃状态,指示北祁连山是高原东北部正在活动的主要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山 北祁连山 抬升速率 地貌特征 河流陡峭指数 山前弯曲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