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对水泥稳定河砾石基层施工的监理体会
1
作者 秦松 《广西城镇建设》 2006年第6期65-67,共3页
通过从添加细料改善集料级配、拌和机械的选择、水泥用量的控制、含水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设计出一个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比较好地控制了水泥稳定河砾石基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 河砾石基层 施工监理
下载PDF
山阳色河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涛 王宗起 +3 位作者 闫臻 闫全人 张英利 向忠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57-1666,共10页
山阳色河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泥盆纪地层中,并与泥盆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其SiO2含量介于71%~77%之间、高碱(K2O+Na2O=7.43%~8.50%),低CaO(0.25%~2.81%),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A/CNK的平均值为<... 山阳色河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泥盆纪地层中,并与泥盆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其SiO2含量介于71%~77%之间、高碱(K2O+Na2O=7.43%~8.50%),低CaO(0.25%~2.81%),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A/CNK的平均值为<1.05,属弱过铝质岩石;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La/Yb)N=4.23],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511),富集Rb、Th、K、La和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Nb、Sr、P和Ti元素为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类。在泥盆纪地层中的花岗岩砾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与色河二长花岗岩具有形似性质,高精度的锆石SHRIMPⅡU-Pb定年获得花岗岩与花岗岩砾石形成时代相一致,分别为709±5Ma和700±11Ma。山阳后碰撞花岗岩的发现,标志着新元古代在东秦岭地区表现为造山后伸展拉张阶段,从而为东秦岭造山带从元古代到古生代的构造体制转换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花岗岩和砾石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SHRIMP定年
下载PDF
湖南渠水流域旧石器文化初探
3
作者 向开旺 《南方文物》 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旧石器文化 旧石器时代末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砍砸器 水文化 河砾石 旧石器地点 新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 功能性质
下载PDF
桦南地区砂金的富集作用
4
作者 唐国英 《沈阳黄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关键词 砂金 温滩砾石 物理风化
下载PDF
1990年以来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高超 王随继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2-1364,共13页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年、2013年和2016年共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2011年与2013年两期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结合野外采样观测分析其1990-2016年间的平面形态变化与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砾石质网状河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众多分支河道与河间地无明显冲淤现象。网状带面积仅增加2.43%,陆地与水体面积比例接近1∶1;网状带部分小型河间湿地及河间岛屿呈现碎片化现象,导致河间湿地个数逐渐增加,最大增加率为62.16%。河道主流线长期左右迁移交替变化,且变化率相对稳定,受主流线迁移的影响,主河道内部河间岛屿形态变化较大,其河岸变化率为5 m/a。网状河众多支河道非常稳定,平均河宽变化率仅为1 m/a左右。河岸沉积物以细砂或粉砂为主,黏土含量较高,粒度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这与砂质网状河流河岸以泥质沉积物为主略有不同,但河岸及河间湿地茂密的植被保护了众多分支河道免受侵蚀、维持了河道的稳定性,这也是砾石质网状河流体系具有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质网状 网状带 间湿地 主流线 沉积物
原文传递
谈钓鮰鱼的体会
6
作者 江湘淮 《中国钓鱼》 1996年第11期18-19,共2页
生活在“千湖之省”的湖北和长江之滨的武汉,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江边许多水域,可以去专钓鮰鱼。如五十年代的汉阳虾蟆矶;武昌的黄鹄矶、龙床矶、青山夹;现在的金口闸等处,常是钓鮰老手们练竿会聚之所。受其影响,长期以来,我也... 生活在“千湖之省”的湖北和长江之滨的武汉,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江边许多水域,可以去专钓鮰鱼。如五十年代的汉阳虾蟆矶;武昌的黄鹄矶、龙床矶、青山夹;现在的金口闸等处,常是钓鮰老手们练竿会聚之所。受其影响,长期以来,我也成了一个热衷于钓鮰的钓迷。对钓鮰情有独钟,即使在外地,一有机会,也常把对象鱼的目标,瞄向鮰鱼。兴之所至,更不顾蚊虫叮咬,饥饱不匀,邀数位同好,昼夜不辍,沿江而下,远征武汉以外的地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叮咬 五十年代 支流 生殖习性 水流速度 水域 决定性的因素 工业污染 小活鱼 河砾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