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甘肃农贷及对河西农业的扶持 被引量:3
1
作者 裴庚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抗战时期甘肃的农贷由国家银行提供,主要分合作信用贷款和农田水利贷款两类。农贷是在战时背景下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和粮籽周转困难,为复苏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合作社为富户豪绅把持,农贷并未达到有效遏制高利贷的目... 抗战时期甘肃的农贷由国家银行提供,主要分合作信用贷款和农田水利贷款两类。农贷是在战时背景下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和粮籽周转困难,为复苏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合作社为富户豪绅把持,农贷并未达到有效遏制高利贷的目的。河西走廊是甘肃农贷的重点。特别是河西水利专款公程的实施,直接推动了河西水利建设和粮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甘肃农贷 合作贷款 河西农业
下载PDF
发挥河西农业优势,加速西北建设
2
作者 杨正明 《农业经济问题》 1986年第2期40-43,共4页
一、河西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优势 河西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工农业生产现状和资源潜力上,都拥有很多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且具有综合开发的优越条件。所以,它既是甘肃省的一块宝地,也是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重点西移的重要依托... 一、河西地区的战略地位和优势 河西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工农业生产现状和资源潜力上,都拥有很多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且具有综合开发的优越条件。所以,它既是甘肃省的一块宝地,也是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发展重点西移的重要依托和纽带。 河西地区包括酒泉、张掖、武威三个地区和金昌,嘉峪关两个地级市,共20个县(市、区),17个国营农收场,总土地面积四亿多亩,1984年总人口近40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农业 综合开发 潜在优势 农村人口 交通运输 地理位置 甘肃省 土地面积 资源潜力 战略
下载PDF
种草养畜植树防沙是发展河西农业的重要途径
3
作者 刘亚传 张强 《科学.经济.社会》 1985年第1期35-39,34,共6页
在开发大西北的整体中,河西走廊的开发和建设显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拟就走廊地区的开发战略作一初步探讨。一、河西走廊农业资源及土地类型特征1.太阳辐射强、热量资源丰富这个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2600—3400小时,日照率一般... 在开发大西北的整体中,河西走廊的开发和建设显然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拟就走廊地区的开发战略作一初步探讨。一、河西走廊农业资源及土地类型特征1.太阳辐射强、热量资源丰富这个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2600—3400小时,日照率一般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区 种草养畜 河西农业 河西地区 农业资源 开发大西北 甘肃省 太阳辐射 土壤肥力 战略地位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卢爱刚 刘普幸 《青海环境》 2002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 ,通过分析河西农业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现状 ,着重指出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并针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甘肃 农业资源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河西农业 限制因素
下载PDF
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蔺海明 颉鹏 +1 位作者 蔺海明 颉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2增加到2.158hm2。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2增加到2.158hm2。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m2,1980年首次出现赤字,1985年又恢复盈余,到1991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程度呈加速度负增长,1991—2000年平均赤字为0.258hm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河西区域发展正朝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河西绿洲农业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 动态变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油菜后茬复种大葱丰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毓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44-144,146,共2页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油菜后茬复种大葱丰产栽培技术是该区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大胆创新和探索,为甘肃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介绍了该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在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 油菜茬 复种 大葱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甘肃河西灌溉农业区种业发展的优势和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种业集团 品牌战略 科技 种子市场管理 甘肃 河西灌溉农业 种业 发展
下载PDF
甘肃河西灌溉农业区制种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致禧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河西灌溉农业 制种资源 利用 可持续发展 政策 制种综合技术组装
下载PDF
甘肃河西魏晋彩绘画像砖 被引量:2
9
作者 侍建华 《古今农业》 2000年第3期46-47,共2页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地,东至高台县,绵延上百公里,是魏晋墓葬彩绘画像砖集中分布地带。197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多座魏晋砖壁画墓葬,出土画像砖600多块,都是当时河西社会经济繁荣的生动写照,具有...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关、酒泉、敦煌等地,东至高台县,绵延上百公里,是魏晋墓葬彩绘画像砖集中分布地带。197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多座魏晋砖壁画墓葬,出土画像砖600多块,都是当时河西社会经济繁荣的生动写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均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甘肃河西地区 魏晋时代 魏晋时期 农业生产 彩绘 嘉峪关 河西农业 河西走廊西端 《四民月令》
下载PDF
李■与河西开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格侠 《发展》 1997年第1期52-53,共2页
李与河西开发马格侠李(351—417年),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西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的第16代孙,十六国前期西凉政权的创立者。李在统治河西时期,对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河西走廊地处东西交... 李与河西开发马格侠李(351—417年),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西汉武帝时飞将军李广的第16代孙,十六国前期西凉政权的创立者。李在统治河西时期,对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河西走廊地处东西交通要道之上,原为匈奴辖区,自从汉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 河西地区 河西走廊 维护祖国统一 西凉 农业生产 河西开发 十六国 河西 河西农业
下载PDF
甘肃气候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邓振镛 谢金南 +1 位作者 刘德祥 尹东 《干旱气象》 1998年第2期16-19,共4页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山脉纵横交错,高低相关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具有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气象...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山脉纵横交错,高低相关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具有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雨热同季,气候类型多样,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等大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资源 河西走廊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 甘肃省 开发利 农作物 河西灌溉农业 甘南高原 祁连山区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Arid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of Dry Valley in Southwest China and Its Adaptive Countermeasures 被引量:7
12
作者 鲍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5期737-740,共4页
The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nd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in Southwest China would strengthen its disadvantage conditions further on the condition of arid climate change.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 The eco-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 and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in Southwest China would strengthen its disadvantage conditions further on the condition of arid climate change.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finely and ascertain the adaptive principles on the dry valley agriculture to the arid climate chang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ext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special agricultural resources.The paper gave some adaptive countermeasures that develop modern rangeland husbandry,strengthening the special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emphasis on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constructing the extension system of water-saving modern agriculture,encouraging the service industry related to "agriculture,peasants and the countryside",constructing water utilization facilities,and exploiting the renewable ener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 Climate change Southwest China Dry valley AGRICULTURE Adaptive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东科“巨谷”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13
作者 肖占文 陈广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46,共4页
经3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河西走廊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区引进种植东科“巨谷”Peuniese tum glaucum,适应性强, 经济利用价值高,栽培季节灵活。春季播种,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粮草兼收,丰产优质,适宜播期在4月15-25日,采用密度6... 经3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表明,在河西走廊海拔1 700 m以下的川水区引进种植东科“巨谷”Peuniese tum glaucum,适应性强, 经济利用价值高,栽培季节灵活。春季播种,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粮草兼收,丰产优质,适宜播期在4月15-25日,采用密度6 00万~6 75万株/hm2 均能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在孕穗期以前刈割适口性好,孕穗期平均鲜草产量可达9 00 t/hm2,孕穗期以后鲜草适口性变差,但籽粒平均产量可达6 7 t/hm2,比当地谷子品种增收44 5%,且营养丰富,可做优质饲料。麦茬复种,生长期70~80 d,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孕穗期平均鲜草产量达8 60 t/hm2,比当地谷子品种增产28 5%,且鲜草适口性好,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粮饲兼用型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 东科“巨谷” 引种试验 生态适应性 示范推广 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
下载PDF
肃南县加强草原防火 确保草丰畜旺
14
作者 贾志鸿 《消防月刊》 1999年第6期10-10,共1页
位于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横贯5地(市)、同甘青两省的16个县(市)接壤的牧业县。全县草原总面积达170.94万公顷,并与33.14万公顷水源涵养林毗连,是维系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及河西农业的根基和重要保障... 位于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横贯5地(市)、同甘青两省的16个县(市)接壤的牧业县。全县草原总面积达170.94万公顷,并与33.14万公顷水源涵养林毗连,是维系生态平衡、发展畜牧业及河西农业的根基和重要保障。 发展畜牧业,草原防火是关键。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防火 肃南县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发展畜牧业 草原火灾 水源涵养林 祁连山中段 河西走廊 通信电台 河西农业
下载PDF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WATER-SAVING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E IN THE HEXI CORRIDOR 被引量:9
15
作者 GAOQian-zhao DUHu-l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2年第1期23-29,共7页
The Hexi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Northwest China. According to recent statistics, there are 65. 94 x 10~8m^3 of water resourcesavailable in the Hexi Corridor. At present, net consump... The Hexi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Northwest China. According to recent statistics, there are 65. 94 x 10~8m^3 of water resourcesavailable in the Hexi Corridor. At present, net consumption 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s 43. 33x 10~8m^3.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reach a balance on the recent level of production, but loss ofevapo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s as much as 25. 69 x 1010~8m^3. So net use efficiency of waterresources is 59% Based on analyzing balance between water and land considering ecologicalenvironment at present, there exists the serious water shortage in the Shiyang River system whereirrigation lands have overloaded. There is a comparativ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resource in the Heihe River system; and the Sule River system has some surplus water to extendirrigation land. Use of agriculture water accounts for 83. 3% and ecological forest and grass for 6.9% . The Hexi Corridor still 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Water-saving efficiency of irrigation is about 10% by using such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as furrowand border-dike irrigation and small check irrigation, and water-saving with plastic film cover andtechniques of advanced sprinkler and drip/micro irrigation etc. can save more than 60% of irrigatedwater. Incremental irrigation area for water-saving potential in the Hexi Corridor has beenestimated as 56% - 197% to original irrigation area. So the second water sources can be developedfrom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in the Hexi Corridor under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inlarge scale. This potential can be realized step by step through developing the water-savingmeasures,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oasis agriculture, and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water resources in three riv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s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ater-saving potential ofagriculture hexi corridor
下载PDF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asis: a case study of Hexi Corridor, Gansu, China 被引量:1
16
作者 Wang Limin 《Ecological Economy》 2007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Hexi Corridor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areas in the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in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 problems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asis agriculture, the ecosystem of the oasis edge, the land... Hexi Corridor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areas in the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in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 problems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asis agriculture, the ecosystem of the oasis edge,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oasis,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resources in oasis are deteriorating and have restri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rotect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oasi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asis agriculture in the Hexi Corrid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i Corridor OASI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BLEM
下载PDF
奔向小康的脚步声——河西五地市率先奔小康纪实
17
作者 傅保珠 魏立文 《党的建设》 1995年第4期9-11,共3页
绵亘千里的河西走廊,宛若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串璀璨明珠。当历史的脚步即将跨入下个纪世大门的时候,她更加英姿焕发,熠熠生辉。金秋时节.记者过武威、走金昌、去张掖、到酒泉、看雄关,穿千里绿洲,越阡陌纵横,满目葱郁,遍地金黄,处... 绵亘千里的河西走廊,宛若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串璀璨明珠。当历史的脚步即将跨入下个纪世大门的时候,她更加英姿焕发,熠熠生辉。金秋时节.记者过武威、走金昌、去张掖、到酒泉、看雄关,穿千里绿洲,越阡陌纵横,满目葱郁,遍地金黄,处处一派火一样的建设热情和丰收景象。实现小康是河西广大群众的意愿包括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五地市的河西走廊,共有20个县(市、区),总耕地面积1009万亩,人口411.7万人。这里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光热资源得天独厚,不仅是理想的商品粮基地,而且也是我省棉、油、肉、糖和瓜果的集中产区。建国后,河西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运用和推广农业科技,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82年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小康 河西地区 河西走廊 河西农业 小康建设 地市 河西 农民人均纯收入 酒泉地区 农业生产
原文传递
历代甘肃的移民和屯田
18
《党的建设》 2008年第12期49-49,共1页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匈河西之役后,河西地区统归汉王朝管辖,先后下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推行郡县制,使边远的河西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统治范畴。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移民屯田 甘肃 西汉王朝 河西农业 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 郡县制 汉武帝 敦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