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演化规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华童 林小兵 +4 位作者 张萱 王壮生 范峻铭 王贵华 柳远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季节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特征,以巴什基奇克组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讨论了水下分流河道接触关系及迁移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牙哈地区干旱气候条件下季节性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特征,以巴什基奇克组为例,基于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曲线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讨论了水下分流河道接触关系及迁移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为200~1500 m,沉积物砂地比高,河道迁移频繁,迁移叠置样式为间湾相隔型、拼接型和切割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整体较好,迁移叠置后可形成孔渗性能较好的连续优质储层。明确水下分流河道迁移叠置规律对于牙哈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接触关系 河道迁移叠置特征 巴什基奇克组 牙哈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浅水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 被引量:15
2
作者 贺婷婷 李胜利 +3 位作者 高兴军 宋岑 周新茂 贺东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4,共8页
浅水湖泊三角洲在中国许多陆相盆地中广泛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最主要的砂体类型,它们大多呈现河道频繁改道、多级交叉及叠置的特点,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地下储集层相互叠置的分布格局。基于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 浅水湖泊三角洲在中国许多陆相盆地中广泛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平原最主要的砂体类型,它们大多呈现河道频繁改道、多级交叉及叠置的特点,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地下储集层相互叠置的分布格局。基于松辽盆地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的测井曲线特征,系统总结了浅水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河道类型与砂体叠置模式,并且分析了其对三角洲平原储集层砂体对比的约束作用。研究表明,分流河道河型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非典型辫流河型、非典型曲流河型和过渡型,其共同点是规模小、下切浅、分支快;而分流河道的叠置存在5种基本模式;河型与叠置特点决定了分流河道中泥质夹层分布存在2种基本类型,即平行分布式泥夹层与低角度侧积泥夹层。利用分流河道类型与叠置模式,可以分析河道发生变化的位置及井间砂体的连通情况,对储集层对比及连通关系分析具有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浅水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 河道类型 河道叠置模式
下载PDF
垦东北部馆陶组上段河道砂体储层描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青 刘震 +1 位作者 潘中华 张云涛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垦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上段(简称馆上段)油气富集程度高,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针对馆上段四砂组内部储层发育情况,根据研究区储层测、录井资料,总结了三种砂体沉积模式(单河道模式、双河道叠置模式、多河道叠置模式),精细解剖砂体的叠... 垦东北部新近系馆陶组上段(简称馆上段)油气富集程度高,是该区主要的含油层系。针对馆上段四砂组内部储层发育情况,根据研究区储层测、录井资料,总结了三种砂体沉积模式(单河道模式、双河道叠置模式、多河道叠置模式),精细解剖砂体的叠置特征是进一步挖潜的重点。通过近道集叠加、分频重构、地层切片融合以及瞬时振幅属性技术,对多期叠置河道开展储层描述研究,落实了河道形态展布以及砂体厚度分布,对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叠置河道 储层描述 馆上段 垦东北部
下载PDF
低幅度边底水构造-岩性油藏井震结合砂体刻画方法
4
作者 贺雪晶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埕岛油田中一区Ng6-7发育曲流河沉积,下部向辫状河过渡,纵向上砂体叠置,平面上连片,且地震反射与储层响应差,砂体刻画的难度大。研究区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砂体的油水展布刻画难度大。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微构造精细刻画、明确沉... 埕岛油田中一区Ng6-7发育曲流河沉积,下部向辫状河过渡,纵向上砂体叠置,平面上连片,且地震反射与储层响应差,砂体刻画的难度大。研究区构造幅度低,油水关系复杂,砂体的油水展布刻画难度大。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微构造精细刻画、明确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的基础上,井震结合落实Ng6-7幅度边底水构造-岩性油藏的砂体展布及油水分布,为下一步部署新井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完善井网、注采调整打下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叠置 井震结合 低幅度边底水油藏 砂体刻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柳树沟河沉积体系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5
作者 潘树新 许多年 +5 位作者 唐勇 曲永强 王国栋 董雪梅 胡婷婷 马永平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6,共11页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与玛湖凹陷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及成藏背景。基于对沙湾凹陷岩相古地理格局及源-汇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在凹陷中央发育有一个来自西北方向的远源大型沉积体系,即柳树沟河水系,并围绕该水系对沙湾凹陷的沉积演化特征及...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与玛湖凹陷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及成藏背景。基于对沙湾凹陷岩相古地理格局及源-汇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在凹陷中央发育有一个来自西北方向的远源大型沉积体系,即柳树沟河水系,并围绕该水系对沙湾凹陷的沉积演化特征及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沙湾凹陷柳树沟河水系起源于扎伊尔山,流经中拐凸起后,在沙湾凹陷中央形成了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的曲流河点砂坝、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席状砂等储集体是油气规模勘探的有利目标。(2)柳树沟河水系自二叠纪到侏罗纪继承性发育,先后经历了二叠纪水进、三叠纪早期水退与中—晚期水进及侏罗纪湖盆水体震荡发育的过程,形成了中、下二叠统规模烃源岩,二叠系—上三叠统大型三角洲扇体、侏罗系多期河道叠置的储集体以及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晚期区域性盖层,构成了纵向上多套生-储-盖优势组合;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和断裂体系构建了沙湾凹陷油气运移、调整的有利输导体系。(3)柳树沟河水系的发现改变了沙湾凹陷没有大型远源水系、仅发育近源扇三角洲的传统认识;凹陷中央及斜坡低部位是寻找石油天然气规模储层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三角洲扇体 多期河道叠置 凹陷中央 斜坡低部位 远源水系 二叠纪—侏罗纪 柳树沟河沉积体系 沙湾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叠置关系的地震识别——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S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诚 齐宇 +1 位作者 喻梓靓 王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2-779,共8页
稀井网、大井距条件下进行地下砂体的刻画与表征是油气田开发初期的难点。以地震资料为主导,通过井震结合,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S区上石盒子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边界及叠置关系进行识别,明确分流河道的... 稀井网、大井距条件下进行地下砂体的刻画与表征是油气田开发初期的难点。以地震资料为主导,通过井震结合,利用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S区上石盒子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的边界及叠置关系进行识别,明确分流河道的叠置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分流河道叠置类型受控于A/S值和河道能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强能独立砂体、高能侧向切割砂体、垂向切叠砂体及高能叠置砂体4类高能叠置关系的砂体和低能叠置砂体、低侧向拼接砂体、低能孤立砂体3类低能叠置关系的砂体。与低能环境下发育的砂体相比,高能环境的砂体规模较大,物性较好,优质储层易发育。利用该方法进行砂体叠置关系识别,能有效地为砂体和气藏的预测提供依据,从而指导井网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叠置 浅水三角洲 波形指示反演 鄂尔多斯盆地 砂体预测
原文传递
水平井开发浅水三角洲相储层剩余油分布研究——以渤海A油田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翟上奇 孙广义 +2 位作者 常会江 吴穹螈 雷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3-58,共6页
对于海上水平井开发油田,剩余油的研究应建立在明确主控因素基础之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主控因素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类型油田,剩余油主要由储层韵律、沉积微相、夹层发育状况、开发方式共同控制。总... 对于海上水平井开发油田,剩余油的研究应建立在明确主控因素基础之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主控因素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浅水三角洲沉积类型油田,剩余油主要由储层韵律、沉积微相、夹层发育状况、开发方式共同控制。总结了各主控因素剩余油富集位置及合理的开发方式。其中,层内夹层及多期河道叠置控制下的剩余油占比最重,是未来调整和挖潜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渗透率级差 河道叠置 夹层 水平井
下载PDF
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伍新和 林良彪 张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识别模式。通过不同地震属性的对比分析及钻井验证,反映高阶统计量分析技术对地震反射波形变化更具有敏感性,能够对砂体性质进行刻画。其中扭度属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变化,进而可以对新场地区T3x4-9砂组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砾岩叠置河道进行刻画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形分析 地震沉积学 沉积微相 叠置水下分流河道 川西
下载PDF
近钻头伽马成像技术在川西叠置河道砂岩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德章 《工业技术创新》 2020年第4期98-102,共5页
川西叠置河道砂岩气藏具有河道窄、储层厚度薄且不均、岩性及物性横向变化明显等特征,传统几何导向钻井技术受测量盲区长、测量数据种类有限等因素限制,无法满足该地勘探开发需要。提出将近钻头伽马成像技术应用于川西叠置河道砂岩气藏... 川西叠置河道砂岩气藏具有河道窄、储层厚度薄且不均、岩性及物性横向变化明显等特征,传统几何导向钻井技术受测量盲区长、测量数据种类有限等因素限制,无法满足该地勘探开发需要。提出将近钻头伽马成像技术应用于川西叠置河道砂岩气藏的方法。通过扇区方位测量,将测量盲区从15 m缩短至1.5 m;根据扇区方位伽马成像结果差异,可以精确判断地层特征,以及定量和定性判断优质小层,为井眼轨迹的快速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中,将近钻头伽马成像技术应用于ZJ气田的4口井,表明该技术能实时探测近钻头位置地层变化,准确探测出地层边界,快速发现井斜变化,减少了井眼轨道调整幅度和频次,降低了填井侧钻风险,优质储层钻遇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伽马成像 叠置河道 扇区方位 井斜 优质储层钻遇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