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低品位铅锌河道尾砂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邱亚群 盘樱 +4 位作者 胡芳 尤翔宇 向仁军 刘苗华 李二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38,43,共4页
为了综合回收某河道堆存尾砂中的铅、锌、硫、砷等有用组分,采用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分离浮选工艺,最终得到铅锌精矿铅、锌品位分别为2.37%和6.67%,回收率分别为24.73%和57.76%,硫砷精矿硫、砷品位分别为21.56%和7.23%,回收率分别为38.78%... 为了综合回收某河道堆存尾砂中的铅、锌、硫、砷等有用组分,采用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分离浮选工艺,最终得到铅锌精矿铅、锌品位分别为2.37%和6.67%,回收率分别为24.73%和57.76%,硫砷精矿硫、砷品位分别为21.56%和7.23%,回收率分别为38.78%和3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河道尾砂 铅锌选矿 低品位
下载PDF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高砷河道尾砂中砷的释放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二平 盘樱 +4 位作者 魏缤纭 王跃虎 谢建平 邱亚群 向仁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89-894,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高砷河道尾砂中砷的释放规律,选取黄腐酸、胡敏酸、pH、尾砂量和时间5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数据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拟合,建立了砷释放量的工艺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得到5种影响因素对尾砂中As的释放作...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高砷河道尾砂中砷的释放规律,选取黄腐酸、胡敏酸、pH、尾砂量和时间5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数据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拟合,建立了砷释放量的工艺数学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得到5种影响因素对尾砂中As的释放作用如下:黄腐酸≈时间>尾砂量>pH>胡敏酸,偏中性条件(pH=5~8)下适量的黄腐酸添加量(0.07~0.08 g)、较高的尾砂量、较低的胡敏酸浓度对As的释放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外界环境条件的促进作用下,As的释放量最高可达22.5 mg·L^(-1),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在该河段未进行治理前,应加强环境风险管控,减少As的释放量,并提出了环境风险管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释放规律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脱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广义 陈才丽 +3 位作者 钟振宇 许友泽 成应向 向仁军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针对富集后的高砷河道尾砂进行氧化焙烧脱砷处理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空气流速、停留时间、进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700~800℃、焙烧时间60min左右、料层厚度10~15mm... 针对富集后的高砷河道尾砂进行氧化焙烧脱砷处理研究,考察焙烧温度、空气流速、停留时间、进料粒度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试验得出的高砷河道尾砂氧化焙烧适宜条件为:焙烧温度700~800℃、焙烧时间60min左右、料层厚度10~15mm,而空气流速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焙烧条件下,高砷尾砂通过氧化焙烧后砷的含量可降低至0.4%左右,脱砷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氧化焙烧 脱砷
下载PDF
高砷河道尾砂还原焙烧脱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亚琼 付广义 +2 位作者 钟振宇 成应向 向仁军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温度、时间、还原气氛CO/(CO+CO_2)和空气流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气基还原焙烧的脱砷效果优于煤基还原焙烧。气基还原焙烧的适宜条件: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约30min、CO/(CO+CO_2)浓度20%、气体流量0.5m3/h;在适宜的气基还原焙烧条件下,焙烧尾砂中砷的含量可降至0.058%,脱砷率达87.66%。【结论】经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得到的河道尾砂还原焙烧渣能满足高炉炼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还原焙烧 脱砷
下载PDF
某河道堆存尾砂重金属形态特征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盘樱 李二平 +2 位作者 邱亚群 何佳 谢建平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97,103,共6页
以湖南省郴州市某河道堆存尾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砂中Cu、Pb、Zn、Mn和As等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河道尾砂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b、Zn、Cu、Mn和As生物可交换态含量分别为18.66%、6.77... 以湖南省郴州市某河道堆存尾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砂中Cu、Pb、Zn、Mn和As等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河道尾砂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Pb、Zn、Cu、Mn和As生物可交换态含量分别为18.66%、6.77%、5.12%、5.00%和0.10%,说明Pb对生物的可利用性较高,给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较大,其他4种元素对生物的可利用性较低,潜在风险较小。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高到低排列为:As>Pb>Cu>Mn>Zn,As元素为极强危害等级,Pb元素为很强危害等级,Cu元素为中等危害等级,Mn和Zn元素为轻微危害等级。从生态危害指数来看,As对生态危害指数的贡献最突出,其次是Pb,该河道具有很强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尾砂 重金属 形态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