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下渗的一维河道水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晴 倪玉芳 曹志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1-481,共11页
采用Green-Ampt下渗模型描述河道下渗,基于完整圣维南方程建立一维河道水流数学模型.为准确求解控制方程解中可能包含的激波与间断,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使用具有总变差最小特性的SLIC数值格式求解通量.对坡面产流实验进行模拟... 采用Green-Ampt下渗模型描述河道下渗,基于完整圣维南方程建立一维河道水流数学模型.为准确求解控制方程解中可能包含的激波与间断,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使用具有总变差最小特性的SLIC数值格式求解通量.对坡面产流实验进行模拟从而验证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浊漳河西南源2场典型场次洪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流量过程吻合良好,而传统不考虑下渗的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差异较大,表明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强烈下渗条件下洪水演进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糙率、Green-Ampt压力水头以及前期土湿对计算结果均有一定影响.该模型相较传统模型能准确模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道洪水演进的过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渗 河道水流数学模型 圣维南方程 有限体积法 洪水预报
原文传递
河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班胭胭 金生 丁伟业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建立了考虑非静水压强影响,采用平面上非结构化网格、垂向分层动网格方法的三维水流计算模型,并应用到长江流域莱家铺河段。模拟计算所得的水深,垂向流速分布,平均流速均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流速沿程分布与实测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 建立了考虑非静水压强影响,采用平面上非结构化网格、垂向分层动网格方法的三维水流计算模型,并应用到长江流域莱家铺河段。模拟计算所得的水深,垂向流速分布,平均流速均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流速沿程分布与实测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反映了三维数值模拟的物理量守恒性,对三维水流运动特性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N-S方程 非结构化网格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河道三维水流数值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绍武 王建军 +1 位作者 郝品正 王相国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天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在空间上属三维问题,故提出一种三维明渠水流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黄河贵德水文站下游某河段,模拟的流速、水位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流量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物理量守恒性;给出的流速垂向分布、紊... 天然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在空间上属三维问题,故提出一种三维明渠水流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黄河贵德水文站下游某河段,模拟的流速、水位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流量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物理量守恒性;给出的流速垂向分布、紊动能量等参数亦是合理的,为河道三维水流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河道水流数学模型 无结构三角网格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史灌河河道水流运动特性浅析
4
作者 阮国余 刘士和 《治淮》 2013年第11期16-18,共3页
通过建立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水流运动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用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处理流量与水位的耦合关系,全面系统地对史灌河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计算,并结合地形资料及实测水文资料进行验证... 通过建立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水流运动数学模型的控制方程进行离散,用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处理流量与水位的耦合关系,全面系统地对史灌河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各水力要素进行计算,并结合地形资料及实测水文资料进行验证,分析各种不同水情、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洪水运动规律,为史灌河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灌河数学模型水流运动特性河道
下载PDF
大桥扩建对防洪航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全喜 张小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西江大桥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扩建工程对防洪航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扩建后桥址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为 0 .0 8m左右 ,桥址河段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 。
关键词 影响 计算 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 航运 桥梁扩建 数值模拟 桥梁设计
下载PDF
River Morphology and River Channel Changes 被引量:1
6
作者 CHANG Howard H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8年第4期254-262,共9页
River morphology has been a subject of great challenge to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ho recognize that any effort with regard to river engineering must be based on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i... River morphology has been a subject of great challenge to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ho recognize that any effort with regard to river engineering must be based on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involved and the responses to the imposed changes. 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river morphology is presented from the geomorphic viewpoint. Included in the scope are the regime concept, river channel classification, thresholds in river morphology, and geomorphic analysis of river responses. Analytical approach to river morphology based on the physical principles for the hydraulics of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is also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of analytical river morphology is demonstrated by an example. Modeling is the modern technique to determine both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iver channel responses to any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foundation of fluvial process-response must be applied in formatt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LUVIAL-12 is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morphology sediment transport river types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