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仓储史概要(四) 中国古代仓储事业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隋唐仓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忠起 《中国储运》 1992年第3期47-48,共2页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仓储事业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唐前期、安史之乱后的唐中晚期。隋广建仓窖,贮存粮食,形成了都城大兴(今西安)和以洛阳为主的河洛两个仓储中心。国家太仓建在大兴城皇宫内,东都洛阳...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仓储事业的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唐前期、安史之乱后的唐中晚期。隋广建仓窖,贮存粮食,形成了都城大兴(今西安)和以洛阳为主的河洛两个仓储中心。国家太仓建在大兴城皇宫内,东都洛阳有含嘉仓、子罗仓,洛阳城外有兴洛仓、河阳仓、回洛仓等大型仓储。兴洛仓的储量竟达二千四百万石之多,回洛仓也贮粮数百万石。地方上也是“诸州储峙委积”。地方上还普遍设立了义仓,开皇五年(58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洛仓 兴洛仓 含嘉仓 河阳仓 唐前期 发展时期 仓储管理 洛阳城 东都洛阳 唐中
下载PDF
论唐前期两京联动的应灾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龙 《唐史论丛》 CSSCI 2016年第1期77-93,共17页
所谓两京联动的应灾机制,是指唐代皇帝及政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迁移而形成的应灾模式。对于唐前期皇帝往返于东西两京的一般认识是:关中遭灾,皇帝东幸;关中恢复,皇帝西返,更为通俗的表述是皇帝就食东都。但就食东都的原因远远不止于关中... 所谓两京联动的应灾机制,是指唐代皇帝及政府在长安与洛阳之间迁移而形成的应灾模式。对于唐前期皇帝往返于东西两京的一般认识是:关中遭灾,皇帝东幸;关中恢复,皇帝西返,更为通俗的表述是皇帝就食东都。但就食东都的原因远远不止于关中饥馁,而就食的意义也不单单是减轻关中经济压力,促进农业恢复发展。以西京为核心的关中地区和以东都为代表的山东地域,是唐前期两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以东养西是秦汉以来一贯的经济模式,一直持续到唐代中叶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期 两京 联动 东都 玄宗 山东经济 地区经济 太原仓 灾害应对 河阳仓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四)——隋朝时期
3
作者 刘坚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第9期64-64,共1页
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隋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安定社会,恢复经济。通过查清隐漏人口,防止逃税,增加财政收入;颁均田令,将土地分配给大批战后返乡的农民耕种并鼓励垦荒;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有... 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隋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安定社会,恢复经济。通过查清隐漏人口,防止逃税,增加财政收入;颁均田令,将土地分配给大批战后返乡的农民耕种并鼓励垦荒;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有效利用,隋代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备 土地分配 清隐 粮食产量 历史时期 财政收入 均田令 河阳仓 粮食库存 回洛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