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阳花鼓戏再发展研究
- 1
-
-
作者
牛慧娟
-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黄河之声》
2014年第6期119-119,共1页
-
文摘
河阳花鼓戏,又称"哼哼戏"、"哼曲戏",是起源于河阳(今河南孟州)的一种地方性稀有剧种,因其唱腔多用"哼"音而得名。河阳花鼓戏风格独特,演唱灵活,表演生动,故事情节通俗易懂,深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2006年,河阳花鼓戏被列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作曲、唱腔和题材内容三个方面入手,对河阳花鼓戏的改革、再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河阳花鼓戏今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
关键词
河阳花鼓戏
地方剧种
戏曲艺术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语言音乐学视角下的河阳花鼓戏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花文
-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58,共16页
-
文摘
河阳花鼓戏是河南省孟州市的地方剧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理清了当前河阳花鼓戏的发展脉络及其基本轮廓。调查表明,河阳花鼓戏自古就称花鼓戏,因唱腔多用"哼"音,又名"哼曲"。它于民国五年被当地官府禁演,随后散落民间在私下传唱,20世纪60年代基本失传。如今,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背景下,河阳花鼓戏被重新建构。然而重新建构的花鼓戏不被民间的老艺人所承认,因此在重新创作过程中出现了"承、改之争"。笔者将田野中搜集到的曲调,采用语言音乐学的分析方法,从唱词音声的显性和隐性音乐价值入手,对传统与现代河阳花鼓戏唱词音声进行详尽分析比较。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现代重新创作的河阳花鼓戏与传统花鼓戏有一定联系,但摒弃了传统花鼓戏最独特的"哼腔"元素。
-
关键词
河阳花鼓戏
哼腔
语言音乐学
显性
隐形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