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换热系数实验关联式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姜盈霓 张力军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2期204-206,共3页
利用从文献中收集到的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数据,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局部沸腾和管外池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混合制冷剂 水平管
下载PDF
纯质制冷剂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 《山西建筑》 2007年第34期203-205,共3页
利用从文献中收集到的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数据,对纯质管内沸腾换热和管外池沸腾换热系数的现有关系式的准确性以及适用范围做了比较,筛选出了与实验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为经济而有效的设计蒸发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纯质制冷剂 水平管 沸腾
下载PDF
预热微通道内制冷剂对沸腾换热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葛琪林 柳建华 +1 位作者 张良 刘旗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7,130-131,共6页
在内径为2 mm的水平不锈钢微通道内对制冷剂R290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为:制冷剂质量流率分别为150和330 kg/(m^2·s),测试段热流密度分别为43和76 k W/m^2,制冷剂干度的范围为0.1-0.7,测试段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15... 在内径为2 mm的水平不锈钢微通道内对制冷剂R290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为:制冷剂质量流率分别为150和330 kg/(m^2·s),测试段热流密度分别为43和76 k W/m^2,制冷剂干度的范围为0.1-0.7,测试段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为15和26℃,测试段制冷剂的入口干度范围为0-0.65。在相同干度情况下,将制冷剂进入测试段前未进行预热而获得的换热系数与制冷剂进入测试段前进行预热后获得的换热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制冷剂进入测试段前进行预热会使换热系数产生偏差,偏差的平均值达到了14.2%;在实验范围内,随着制冷剂在测试段入口以及制冷剂在测试段内干度的上升,预热所引起的换热系数偏差将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R290 微通道 沸腾换热系数 干度
原文传递
竖直窄矩形通道内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冲 孟清正 +2 位作者 吴炜 刘东民 高璞珍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对窄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拟合出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使用不同的沸腾换热预测模型计算窄矩形通道的沸腾换热系数并将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关系式预测窄矩形通道的沸腾换热系数,预测效果都不同程... 对窄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拟合出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使用不同的沸腾换热预测模型计算窄矩形通道的沸腾换热系数并将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关系式预测窄矩形通道的沸腾换热系数,预测效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根据Schrock-Grossman模型并以强迫对流沸腾换热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窄矩形通道沸腾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沸腾换热系数 预测模型 强迫循环
原文传递
R410A微通道内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葛琪林 柳建华 +1 位作者 张良 张慧晨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5,共8页
在内径为2 mm的水平不锈钢微通道内对R410A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质量流率为200~600 kg/(m^2·s),热流密度的范围为5~15 k W/m^2,干度的范围为0.1~0.8,饱和温度为0℃和5℃。结果显示,当干度大于0.5时,随着热流密度的上升... 在内径为2 mm的水平不锈钢微通道内对R410A的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质量流率为200~600 kg/(m^2·s),热流密度的范围为5~15 k W/m^2,干度的范围为0.1~0.8,饱和温度为0℃和5℃。结果显示,当干度大于0.5时,随着热流密度的上升,沸腾换热系数显著上升,其平均增幅分别达到了4.6%和7.7%。当干度小于0.5时,热流密度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十分微弱。随着质量流率的上升,换热系数均出现了小幅上升,其平均增幅也分别达到了1.1%和2%。而饱和温度对换热系数则几乎没有影响。随后,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又与Choi K I等以及Ebisu T等在内径分别为1.5 mm,3 mm和6.4mm管道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相似工况下,随着管径的下降,当干度小于0.5时,换热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平均增幅分别达到了18.4%,23.6%和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沸腾换热系数 实验研究 R410A
下载PDF
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沸腾换热计算方法的回顾和评价
6
作者 姜盈霓 袁秀玲 胡信步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5,共3页
对混合制冷剂水平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筛选出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 ,陈民公式对预测混合制冷剂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准确度较好。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混合制冷剂 水平管
下载PDF
纯质制冷剂水平管内沸腾换热计算方法的回顾和评价
7
作者 姜盈霓 张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对纯质水平管内局部沸腾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筛选出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的计算公式 .比较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局部沸腾换热系数 纯质制冷剂 水平管 计算
下载PDF
纳米制冷剂在水平光管内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成祥 陈颖 +1 位作者 史保新 谭凯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纳米制冷剂能否强化管内沸腾换热,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将配制0.1 g/L的CNTs/R141b纳米制冷剂在内径为8.1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内进行沸腾换热实验,光管采用电加热丝进行恒热流密度加热.纳米制冷剂采用HCFC141b混加碳纳米管,体积密度为0.1 ... 纳米制冷剂能否强化管内沸腾换热,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将配制0.1 g/L的CNTs/R141b纳米制冷剂在内径为8.1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内进行沸腾换热实验,光管采用电加热丝进行恒热流密度加热.纳米制冷剂采用HCFC141b混加碳纳米管,体积密度为0.1 g/L.实验测试范围为:(i)质量流速为95.7-382.9 kg/(m2.s);(ii)热流密度为5-20 kW/m2;(iii)入口干度为0.1-0.8.考察了质量流速、干度及热流密度等因素对纳米制冷剂管内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流速(95.7 kg/(m2.s))下纳米制冷剂能够强化管内沸腾换热,随着流量及平均干度增加,纳米制冷剂强化换热的效果将会变小,甚至引起换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Ts/R141b 沸腾换热系数 水平光滑管
下载PDF
纳米流体强化沸腾换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东民 全晓军 李金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3-1038,1047,共7页
纳米流体是一种新型换热工质,十分易于制备,且与传统换热工质相比具有更高的热导率,与微米/毫米颗粒悬浮液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流动状态下纳米流体的压降也与传统换热工质的压降基本相同,因此纳米流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换热领域... 纳米流体是一种新型换热工质,十分易于制备,且与传统换热工质相比具有更高的热导率,与微米/毫米颗粒悬浮液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流动状态下纳米流体的压降也与传统换热工质的压降基本相同,因此纳米流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换热领域,对提高传统散热方式下的热流密度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主要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应用领域、制备方法、热物性特点、纳米流体对沸腾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因素(粒径、浓度、亲疏水性和加热表面性质等),最后对未来纳米流体强化沸腾换热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沸腾换热 沸腾换热系数 临界热流密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微柱群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慧君 郭保仓 +2 位作者 杜保周 刘志刚 吕明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为实现微小空间高效散热,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实验研究了工质流经高度和直径均为500μm的微圆柱组成的叉排微柱群通道时的饱和沸腾换热特性,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通道内不同加热功率的气液两相流型,实验参数设定质量流速为341~598.3 kg/(m^2·s),热流密度为20~160 W/cm^2,蒸气干度为0~0.2。结果表明: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近似单调递减。在低干度区,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蒸气干度的增加而减小;受过冷沸腾气泡影响,工质进口温度越低,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随着热流密度增大,微柱群通道流动沸腾气泡流型依次为:泡状流、环状流,且泡状流区的局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明显高于环状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饱和沸腾 两相流 可视化 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下载PDF
辐射式传热的热管换热器设备的设计
11
作者 荣玉珊 姚普明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1987年第2期1-8,75,共9页
本文探讨了以辐射方式传热的热管换热器设备的设计方法、步骤,并附有计算例题。
关键词 热管换热 热管余热锅炉 传热计算 设计方法 辐射式 水热管 加热段长度 设计程序 沸腾换热系数 热辐射
下载PDF
小温差喷雾碰壁蒸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文奎 罗行 +2 位作者 张春明 陆明华 马虎根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79,共3页
本文对小温差下垂直平面的喷雾碰壁蒸发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喷嘴在不同的流量和喷距下热流密度、壁温和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测量范围还扩展到无沸腾区域.实验发现,在常压下,水雾在加热表面开始沸腾的过热度约为10℃... 本文对小温差下垂直平面的喷雾碰壁蒸发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喷嘴在不同的流量和喷距下热流密度、壁温和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测量范围还扩展到无沸腾区域.实验发现,在常压下,水雾在加热表面开始沸腾的过热度约为10℃,这时的沸腾换热系数将急剧增大,壁温上升的斜率显著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新型蒸发器的开发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碰壁蒸发 喷雾冷却 沸腾换热系数
下载PDF
深冷处理温度场和组织场的有限元模拟与实验验证(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黎军顽 汤磊磊 +1 位作者 李绍宏 吴晓春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421-2430,共10页
结合低温材料参数以及液氮浴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深冷处理数值分析模型,再现新型冷作模具钢Cr8Mo2SiV(SDC99)的深冷处理过程。同时,通过设计深冷处理温度快速测量装置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过程... 结合低温材料参数以及液氮浴沸腾换热系数,基于金属-热-力耦合理论建立深冷处理数值分析模型,再现新型冷作模具钢Cr8Mo2SiV(SDC99)的深冷处理过程。同时,通过设计深冷处理温度快速测量装置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深冷处理过程中试样心表温差和冷却速度的差异较大。这种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剧烈变化主要集中于从试件表面至心部的1/3厚度内。经过深冷处理后,试样内残余奥氏体将继续向马氏体转变,其最终体积分数减小为2.3%。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这表明采用的数值分析方法能准确地捕捉试件在深冷处理过程中温度场和组织场的变化规律,能为深冷处理工艺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沸腾换热系数 有限元 相变 冷作模具钢
下载PDF
堆积多孔介质中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莫少嘉 吴晓敏 +3 位作者 田雷 胡珊 姜培学 王维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994,共4页
为了研究堆积多孔介质中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以横截面积为10mm-10mm、长100mm的铜管中充满直径为0.4~1.0mm、孔隙率为0.31-0.37的钢珠的多孔介质为对象,对水在流过此多孔介质时沸腾换热现象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流速、热流密度、粒... 为了研究堆积多孔介质中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以横截面积为10mm-10mm、长100mm的铜管中充满直径为0.4~1.0mm、孔隙率为0.31-0.37的钢珠的多孔介质为对象,对水在流过此多孔介质时沸腾换热现象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流速、热流密度、粒径和加热方位等对换热性能影响的规律:随着流速的增大,沸腾换热系数增大;随着热流密度增大,沸腾换热系数降低;随着热流密度的变化,小颗粒多孔介质的壁面过热度的变化量比大颗粒多孔介质要大得多;从下表面加热比从上表面加热的壁面过热度要低,约2—3K,更有利于沸腾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多孔介质 流动沸腾 沸腾换热系数
原文传递
内热式真空相变散热器传热研究
15
作者 李淑英 付林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对内热式真空相变散热器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获得凝结换热系数及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表达式,并将其凝结与沸腾换热与大空间和热虹吸管的相应传热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真空相变 散热器 凝结换热系数 沸腾换热系数
下载PDF
吸收式制冷机发生器的强化传热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长庆 《制冷与空调》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一、前言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热能为动力,制取5C以上的冷冻水供空调或工艺冷却过程使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工矿企业、旅游宾馆、公用建筑以及娱乐场所。
关键词 强化传热 沉浸式发生器 吸收式 制冷机 表面多孔管 容器沸腾 高压发生器 沸腾换热系数 最小过热度 热流密度
下载PDF
均匀加热窄通道内环状流液膜厚度和换热系数的预测模型
17
作者 吴廉巍 孟清正 +2 位作者 陈冲 吴炜 刘东民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探究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的流动传热特性,根据液膜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以及汽芯的动量方程建立了环状流的预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了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区域的沸腾换热系数,并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和矩形通道尺寸... 为探究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的流动传热特性,根据液膜的质量、动量和能量方程以及汽芯的动量方程建立了环状流的预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出了窄矩形通道内环状流区域的沸腾换热系数,并分析了热流密度、质量流速和矩形通道尺寸对液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沸腾换热系数,其误差在±30%以内,且热流密度和矩形通道的尺寸对液膜厚度的影响效果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环状流模型 沸腾换热系数 液膜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