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井产液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监测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作者 胡春余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23期8-10,共3页
掌握井下产液状况是实施精准生产调控的关键,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是一种实时、高效的产液监测新技术。本文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工作原理出发,介绍并讨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数据的油井产液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同时... 掌握井下产液状况是实施精准生产调控的关键,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是一种实时、高效的产液监测新技术。本文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工作原理出发,介绍并讨论了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数据的油井产液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最新进展,同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局限性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技术在我国油井产液监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产液 多相流体流动 物理模型 机器学习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示功图法计算油井产液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乃禄 赵岐 +3 位作者 张钰哲 贺安武 郭永宏 孙换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5,9,共3页
示功图法依据井口负荷和位移传感器数据进行功图分析及产液计算.由于油井实际生产过程复杂,影响示功图及油井产液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从示功图法计算油井产液的理论方法、油井自身数据及地面采集数据3个方面,分析影响油井计量结果的主... 示功图法依据井口负荷和位移传感器数据进行功图分析及产液计算.由于油井实际生产过程复杂,影响示功图及油井产液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从示功图法计算油井产液的理论方法、油井自身数据及地面采集数据3个方面,分析影响油井计量结果的主要因素,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示功图法计算油井产液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功图 油井产液计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油层合采的油井产液及含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仁选 谈士海 郎春艳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多油层合采时,由于层间压力及物性的差异,各油层对油井产量及含水率的贡献不同.论文从简单常见的油水两层模型入手,假定各油层地饱压差较大,油层为刚性水驱,基于达西定律,结合分层和全井的IPR曲线,推导出了全井的含水率与井底流压、含... 多油层合采时,由于层间压力及物性的差异,各油层对油井产量及含水率的贡献不同.论文从简单常见的油水两层模型入手,假定各油层地饱压差较大,油层为刚性水驱,基于达西定律,结合分层和全井的IPR曲线,推导出了全井的含水率与井底流压、含水率与产液量、含水率与产油量、产油量与产液量的关系式,并通过实例对这些关系式进行了分析讨论.论文虽以油水两层为例,但其研究思路、方法和所得结论可推广到含油气两相流条件下的多层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油层 合采 油井产液 含水特征 油井
下载PDF
基于功图故障特征分析的液量计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唐丽雯 樊军 +1 位作者 赵新语 何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68,174,共6页
为解决现有原油产液量计量方法精度低、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一种基于功图故障种类与强弱特征和BP神经网络分析的组合计算油井产量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马田系统操作从地面示功图中提取特征向量,并融合自适应算法,对示功... 为解决现有原油产液量计量方法精度低、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一种基于功图故障种类与强弱特征和BP神经网络分析的组合计算油井产量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马田系统操作从地面示功图中提取特征向量,并融合自适应算法,对示功图故障种类及强弱进行识别与区分;建立了产液量与不同故障类型及强弱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此代替泵效,计算映射关系并建立BP神经网络以此来优化关系,得到基于故障种类与强弱的计量产量的模型。给出该计量模型的具体实现,并选择2020年的新疆公司某作业区50井的产量及示功图作为数据集进行计算验证。上述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的石油产量和实际的石油产量作对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26%,平均绝对误差为0.5%,满足油田生产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产液量计算 示功图 故障识别 特征分析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对不同注聚阶段油井提液的认识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洁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1,共2页
从注聚初期到见效高峰期,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含水率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漏斗"现象,即注聚合物一定时间后,含水率开始下降,当含水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产出液中含油率很高;在见效后期,注入压力逐渐下降,地层供液能力逐渐得到恢复... 从注聚初期到见效高峰期,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含水率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漏斗"现象,即注聚合物一定时间后,含水率开始下降,当含水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产出液中含油率很高;在见效后期,注入压力逐渐下降,地层供液能力逐渐得到恢复,此时含水逐步上升,聚合物驱效果变差直至恢复到水驱水平。理论分析认为,聚驱见效后,含水下降初期是提液的最佳时机。统计93口聚驱采出井所采取的提液措施效果,平均单井日增液量54 t,日增油量11 t,含水下降2个百分点,沉没度下降293.1 m,得出以下认识:受聚合物驱阶段性影响,不同见效阶段提液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采出井见效后含水下降5~10个百分点时提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 见效 油井产液 注聚阶段
下载PDF
油井微差压多相流在线计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邵文 刘骏 +4 位作者 檀朝銮 赵明 程建军 吕海滨 李松喜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论述了油井微差压多相流在线计量系统的计量原理、硬软件系统设计、结构组成及应用功能。针对多相流的流动特性对选用改型喷嘴作为节流元件,使节流压损小于0.06M P a。同时通过对压差法计算模型的修正和优化,实现了单井多相流量的... 本文论述了油井微差压多相流在线计量系统的计量原理、硬软件系统设计、结构组成及应用功能。针对多相流的流动特性对选用改型喷嘴作为节流元件,使节流压损小于0.06M P a。同时通过对压差法计算模型的修正和优化,实现了单井多相流量的准确计算。最后应用自动化仪表,实现单井产液的在线计量。通过该系统在胜利油田对不同类型油井的试验效果表明,单井液量计量误差在5.0%以内,满足油田现场计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产液 在线计量 微差压 多相流 修正补偿
下载PDF
渤海P油田油井解堵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庆振 王春林 孙鹏飞 《内江科技》 2022年第8期19-21,共3页
由于储层污染,P油田的油井产液量和产油量递减较快,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解堵作业来恢复油井产能,本文总结了P油田常用的八种油井解堵方式,并分析了各种油井解堵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 油井解堵 储层污染 油井 油井产液 油量 油田 递减 优缺点
下载PDF
合理注采井数比与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留仁 袁士义 胡永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66,共4页
遵循最大产液量目标及注采平衡的原则,在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上,根据油井产液指数、生产井最小井底流压、水井吸水指数、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建立了同时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生产压差、合理注水压差、最大产... 遵循最大产液量目标及注采平衡的原则,在确定合理井网密度的基础上,根据油井产液指数、生产井最小井底流压、水井吸水指数、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建立了同时确定合理注采井数比、合理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生产压差、合理注水压差、最大产液量、油井合理产液量和水井合理注水量的数学模型.应用实例表明模型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合理注采井数比 合理生压差 合理注水压差 最大 油井合理 水井合理注水量
下载PDF
单井计量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9
作者 闫萍 《化工管理》 2017年第17期192-192,共1页
本文从油井计量现状出发,针对地面建设特点,对目前已采用的单井计量新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其现场应用情况验证上述技术在单井计量方面的适用性,为单井计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油井产液 量油
下载PDF
集约化建井地面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王国锋 马占恒 汪忠宝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1期127-129,共3页
结合集约化建井开发模式,遵循优化简化的设计理念,按照“降低产能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的双降原则,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以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一体化集成装置和橇装模块化接转站为代表的地面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中大... 结合集约化建井开发模式,遵循优化简化的设计理念,按照“降低产能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的双降原则,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以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一体化集成装置和橇装模块化接转站为代表的地面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2019年-2020年结合集约化产能建设项目,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应用660口油井,一体化气液缓冲加热增压装置应用6套替代小型站场,橇装模块化接转站应用1套替代中型站场,合计节约一次性工程投资9600万元,节约运行费用1248万元,与常规建设模式相比节约投资30%、节约运行费40%、减少建设周期40%,解决了地面系统建设投资高、后期运行费用高等生产难题,达到了优化简化和节能降耗的目标,提升了地面系统整体建设水平和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建井 油井产液常温输送 一体化气缓冲分离加热增压装置 模块化接转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