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非裂谷系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窦立荣 史忠生 +1 位作者 庞文珠 马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非裂谷系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西非裂谷系发育包括基岩在内的多套储集层,并存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区域盖层。晚中生代以来,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作用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中西非裂谷系不同方向的盆地在裂谷作用期次、区域盖层发育层段、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北东—南西向盆地主要保存了早白垩世一期裂谷层序,区域盖层位于下白垩统裂陷期地层内,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及基岩潜山等圈闭类型,发育“源储一体、源内成藏”及“源上储下、源下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北西—南东向盆地具有多期裂谷叠置特征,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形成披覆背斜、断背斜、反向断块等圈闭类型,以“源下储上、源上成藏”为主要成藏模式。多期叠置裂谷盆地的源内成藏组合、强反转盆地的源内岩性油藏及页岩油是中西非裂谷系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区域盖层 圈闭类型 成藏模式 凹陷 中非剪切带 中西非裂谷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玛页1井风城组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娜 李卉 +3 位作者 刘鸿 陈方文 杨森 邹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8,共8页
玛湖凹陷风城组属于具有物源多、岩性复杂、整体含油、甜点分散等特征的混积型碱湖沉积,为了对页岩油进行高效勘探和开发,需要对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以高压压汞、岩石热解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玛页1井风城组储集层及其页岩油可动性等进... 玛湖凹陷风城组属于具有物源多、岩性复杂、整体含油、甜点分散等特征的混积型碱湖沉积,为了对页岩油进行高效勘探和开发,需要对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以高压压汞、岩石热解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玛页1井风城组储集层及其页岩油可动性等进行评价,构建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模型,评价页岩油地质甜点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孔隙度、总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含量和游离烃含量与100倍总有机碳含量之差分别是评价风城组储集层储集性能、含油性、脆性和页岩油可动性的参数;利用4个参数构建页岩油地质甜点优选模型,玛页1井风城组一类、二类和三类页岩油地质甜点的页岩油甜点因子分别为大于0.2823、0.0111~0.2823和小于0.0111;玛页1井风城组一类页岩油地质甜点主要分布在风二段上部和风三段,岩性以泥岩和白云质泥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玛页1井 风城组 页岩 地质甜点 高压压汞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高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412,共24页
沙湾凹陷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油气富集凹陷,在红车断裂带和斜坡区域均有重大油气发现。为明确沙湾凹陷周缘构造原油的来源,采用全烃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4套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油-源和油-油... 沙湾凹陷作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重要的油气富集凹陷,在红车断裂带和斜坡区域均有重大油气发现。为明确沙湾凹陷周缘构造原油的来源,采用全烃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4套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油-源和油-油对比研究。研究认为沙湾凹陷原油可分为5类,5类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与碳同位素分别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其中:A_(1)亚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高成熟阶段,A_(2)亚类原油来源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成熟阶段,B类原油来源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的烃源岩的混合,C类原油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成熟—高成熟阶段,D类原油为侏罗系烃源岩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湾凹陷 烃源岩 源对比 油地球化学特征 单体烃碳同位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艾湖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4
作者 朱涛 李娜 +6 位作者 邹阳 刘国良 赵毅 周作铭 王然 刘新龙 绳智健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3-1022,共10页
玛湖凹陷作为准噶尔盆地重要富油气凹陷之一,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油气性质复杂。本次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玛湖凹陷风城组(P1f)、夏子街组(P2x)、下乌尔禾组(P2w)和克拉玛依组(T2k)的烃源岩样品以及艾湖油田百... 玛湖凹陷作为准噶尔盆地重要富油气凹陷之一,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油气性质复杂。本次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以玛湖凹陷风城组(P1f)、夏子街组(P2x)、下乌尔禾组(P2w)和克拉玛依组(T2k)的烃源岩样品以及艾湖油田百口泉组(T1b)的原油样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TOC分析、岩石热解、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饱和烃色谱-质谱和单井埋藏史-热史的分析,明确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的原油来源问题。研究表明,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明显优于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型干酪根为主,具有较高的生油潜力。百口泉组原油已达到成熟阶段,主要来源于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油源对比发现,玛湖凹陷原油与风城组烃源岩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反映了该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的贡献。且百口泉组油藏主要存在两期原油充注,分别为侏罗纪早期和白垩纪早期的原油充注,同风城组烃源岩生、排烃具有很好的耦合性。进一步佐证百口泉组原油来自风城组烃源岩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艾湖 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 源对比
下载PDF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5
作者 徐勤琪 储呈林 +3 位作者 郭小文 刘永立 张黎 罗明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 荧光光谱 成熟度 气成藏 地球化学特征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东西部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分析及其对富集规律影响——以胜利探区为例
6
作者 张奎华 王越 +4 位作者 于洪洲 周健 汪誉新 宋梅远 倪胜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9,共18页
以胜利探区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东西部陆相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及其对富集规律的影响。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在古地貌、古气候、古水体介质等因素共同控制下,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大规模分布,富有机质黏土... 以胜利探区为例,系统对比研究了中国东西部陆相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差异性及其对富集规律的影响。济阳坳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在古地貌、古气候、古水体介质等因素共同控制下,富有机质纹层状碳酸盐页岩大规模分布,富有机质黏土纹层成烃与富碳酸盐纹层成储协同演化为游离烃规模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风城组强裂陷作用导致强烈火山活动,在火山喷发物质与古气候共同影响下,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长英页岩相大规模分布,且成烃成储演化过程中形成较多的长英质矿物,并伴生大量的基质溶蚀孔和晶间孔,为页岩油富集奠定了重要基础。哈山地区在多期逆冲推覆过程中,准原地系统持续生烃、油多气少和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以及构造覆压、生烃增压作用产生的异常高压为页岩油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准东南)芦草沟组在海迹湖咸水环境下,受火山凝灰质与微生物作用影响,形成了富有机质纹层状页岩相夹贫有机质层状白云岩相的主要岩相组合类型。博格达山周缘山前构造带芦草沟组富有机质页岩均进入成熟演化阶段,胜利探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具备页岩油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 页岩岩相 富集规律 济阳坳陷 哈山地区 准东南地区
下载PDF
金坛盆地始新统阜宁组四段页岩油地质条件
7
作者 臧素华 荆晓明 +1 位作者 刘志华 印燕铃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为评价以金坛盆地为代表的苏南新生代残留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金坛盆地J9井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开展阜宁组四段岩石沉积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储层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坛盆... 为评价以金坛盆地为代表的苏南新生代残留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潜力,以金坛盆地J9井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开展阜宁组四段岩石沉积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特征、储层特征等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坛盆地阜四段形成于浅湖—半深湖为主的半封闭—封闭咸化沉积环境,具有泥页岩厚度大(深凹带大于250 m)、总有机碳(TOC)含量偏低(平均为1.02%)、热演化成熟度(R_(o))中低(介于0.81%~0.85%)的特征,具备一定的成烃物质基础。阜四段泥页岩发育裂缝、孔隙两类储集空间,具备良好的储集性能,同时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有利于后期的压裂改造。结合已有钻孔油气显示情况,认为苏南地区茅山构造推覆带前排的金坛盆地阜四段具备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坛盆地 阜宁组四段 页岩 地质条件 中低成熟度
下载PDF
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后河地区页岩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8
作者 刘海艳 李德华 +6 位作者 田涯 何绍勇 崔宇晶 李秀明 秦喜春 范家铭 李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依据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后河地区白垩系九上段Ⅱ、Ⅲ油组页岩油的分析化验测试资料,从多方面对其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组页岩油为中质普通稠油;原油呈单峰偏后峰型分布,主峰碳以nC23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具有... 依据开鲁盆地陆东凹陷后河地区白垩系九上段Ⅱ、Ⅲ油组页岩油的分析化验测试资料,从多方面对其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组页岩油为中质普通稠油;原油呈单峰偏后峰型分布,主峰碳以nC23为主,生物标志化合物具有五环萜烷、三环萜烷含量均较高的特征;原油的成烃母质形成于强还原—还原的微咸水—半咸水湖相沉积环境,原油具有低成熟度特征。此外,九上段原油不同油组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存在差异,且页岩内形成的油藏运移距离有限,反映了其中各页岩油藏为独立生烃聚集系统,自生自储、内源成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鲁盆地 陆东凹陷 后河地区 九上段 生物标志化合物 页岩 低熟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镇原地区长8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9
作者 张彩霞 赵彦德 仵慧宁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文章以庆阳-镇原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藏原油和长7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借助岩石热解、烃源岩有机质镜鉴、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开展长8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长7烃源岩综合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庆阳-镇原地区长8原... 文章以庆阳-镇原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藏原油和长7暗色泥岩为研究对象,借助岩石热解、烃源岩有机质镜鉴、色谱-质谱等分析测试手段,开展长8油藏原油地球化学特征、长7烃源岩综合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庆阳-镇原地区长8原油物性较好,低碳数正构烷烃在原油中占优势,其原油母质构成既有陆生植物,又有低等水生生物,而且低等水生生物对于原油的贡献相对较大.原油中Ts/Tm值处于适中水平,已达到成熟原油的标准.对庆阳-镇原地区的油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长8原油主要来自于长7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生烃潜力 源分析 庆阳-镇原地区
下载PDF
页岩油微运移识别、评价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涛 姜福杰 +10 位作者 庞雄奇 刘远 吴冠昀 周阔 肖惠译 姜振学 黎茂稳 蒋恕 黄立良 陈冬霞 孟庆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 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为例,综合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地质剖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识别页岩层系石油微运移现象,采用自主研发的排烃潜力法定量评价页岩油微运移烃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指出页岩油微运移评价的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页岩层系富有机质纹层和贫有机质纹层之间存在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富有机质纹层生烃能力强,生成烃类的重质组分优先与干酪根溶胀或吸附滞留,轻组分以游离态运移到与其互层的长英质或碳酸盐贫有机质纹层富集;玛页1井风城组69%的页岩存在外来运移烃的充注,31%的页岩发生了排烃作用。综合基于地质色层效应的族组分、二维核磁共振以及无机锰元素在烃类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分析,验证了微运移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微运移是连接页岩层系各个油气聚集要素的桥梁,贯穿页岩油从生成、排出到富集的全过程,影响页岩油的含量和组分。页岩油微运移识别与评价结果,将为揭示页岩油动态差异富集机制、建立页岩“多级生油高峰”模式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微运移识别 微运移评价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下二叠统 风城组 排烃潜力法
下载PDF
油地党建协调联动新机制构建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关联性分析研究
11
作者 赵谦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22期214-216,共3页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油地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其协调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居民的生活质量。油田协调工作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油田居民融入地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和...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油地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空间,其协调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居民的生活质量。油田协调工作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优化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油田居民融入地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油地小区协调工作机制的深入构建,不仅能够增强油田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还能够促进社区治理的现代化,为油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宜居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地小区 协调 机制 文化融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的核磁共振评价方法
12
作者 秦志军 朱明月 +6 位作者 廖广志 毛锐 罗兴平 张浩 王刚 肖立志 樊睿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7-2067,共11页
随着页岩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与开发,精细地层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层原油黏度作为影响页岩油开发方案、产能、产量以及采收率等的重要参数,是流体识别及定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页岩油流体赋存状态多样且流动机理复杂,... 随着页岩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勘探与开发,精细地层评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层原油黏度作为影响页岩油开发方案、产能、产量以及采收率等的重要参数,是流体识别及定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页岩油流体赋存状态多样且流动机理复杂,导致原油黏度指数难以准确估算.因此,建立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核磁共振评价原油黏度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并明确原油黏度、T_(2)对数平均值、绝对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方法表征不同温度下原油T_(2)弛豫特征与绝对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开展页岩油原油变温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原油的黏温关系图版,分析表征原油黏度的主要参数,验证页岩油原油黏度理论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最后,通过饱含原油的页岩油岩心变温核磁共振实验,进一步明确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绝对温度以及T_(2)对数平均值之间的关系,改进原油黏度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页岩油地层原油黏度的核磁共振评价方法.实际测井资料应用表明页岩油地层可动油黏度指数与实际试油得到的原油黏度相比,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页岩 流体赋存状态 T_(2)谱 变温核磁共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段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13
作者 惠瑞瑞 刘妍 +3 位作者 张志升 张治东 李斌 郭爱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8-1481,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段打出高产原油,勘探前景良好。本文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方法,对安塞地区长9段原油和长7段与长9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9段原油Pr/Ph值...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长9段打出高产原油,勘探前景良好。本文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与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方法,对安塞地区长9段原油和长7段与长9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并开展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9段原油Pr/Ph值平均为1.86,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ααα-20R C_(27)-C_(28)-C_(29)甾烷分布呈反“L”型,指示陆相高等植物为主的混合来源,C_(29)甾烷20S/(20S+20R)为0.48~0.51,C_(29)甾烷ββ/(αα+ββ)为0.52~0.53,表明原油均已成熟。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及Ⅲ型为主,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普遍进入生油高峰期,规则甾烷相对质量分数以C_(29)>C_(28)>C_(27)为主,表明与陆相高等植物输入密切相关;长9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Ⅲ型及Ⅲ型,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均进入生油高峰期,规则甾烷C_(29)相对质量分数最高,表明与陆相高等植物成分密切相关。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安塞地区长9段原油为长7段和长9段烃源岩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对比 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化合物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
14
作者 白雪峰 李军辉 +5 位作者 张大智 王有智 卢双舫 隋立伟 王继平 董忠良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4,共13页
基于钻井岩心的地球化学及其他实验分析结果,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对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进行研究,并划分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仪陇—平昌地区凉高山组为早侏罗世第3次湖盆扩张期的沉... 基于钻井岩心的地球化学及其他实验分析结果,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对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进行研究,并划分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仪陇—平昌地区凉高山组为早侏罗世第3次湖盆扩张期的沉积产物,整体经历了凉下段滨湖—浅湖、凉上段中—下部深湖—半深湖及浅湖、凉上段上部三角洲前缘和浅湖的沉积环境变化。(2)研究区凉高山组页岩可分为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页岩等3种;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值为0.50%~3.39%,平均值为1.30%,有机质类型以Ⅱ_(1)和Ⅱ_(2)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0%~1.90%,处于高—过成熟阶段。(3)凉高山组页岩物性较好,孔隙度为0.48%~7.17%,平均为3.61%,发育无机成因孔、有机孔和构造缝等储集空间类型;含油性较好,以轻质组分为主,整体呈零散状、点状分布,局部呈团块状富集;凉上段下部富有机质页岩更发育,是目前勘探的重点层位。(4)凉高山组页岩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前陆盆地过渡期的弱沉降环境、大面积分布的深湖相沉积、较高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普遍发育的微裂缝。中南部为页岩油气潜力区,页岩储层厚度一般大于15 m,TOC值大于1.50%,孔隙度大于4.00%,R_(o)大于1.30%;凉高山组页岩油资源量为26.75×10^(8)t、页岩气资源量为1.72×10^(12)m^(3),有望成为四川盆地石油产量增加的主力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轻质 湖盆扩张期 前陆盆地 弱沉降环境 深湖相 高—过成熟阶段 微裂缝 凉高山组 侏罗系 仪陇—平昌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环带状分布模式
15
作者 刘国勇 薛建勤 +6 位作者 吴松涛 伍坤宇 张博策 邢浩婷 张娜 庞鹏 朱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7-1017,共11页
柴达木盆地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石油资源丰富,常规石油与页岩油分别占全盆地常规石油资源的82.4%和非常规页岩油资源的100%。通过研究沉积储层与石油地质特征,剖析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提出了油气环带状分布模... 柴达木盆地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石油资源丰富,常规石油与页岩油分别占全盆地常规石油资源的82.4%和非常规页岩油资源的100%。通过研究沉积储层与石油地质特征,剖析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提出了油气环带状分布模式。研究认为:①柴西坳陷古近系-新近系沉积相带呈“环带状”分布。外环带为三角洲与滩坝相,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碳酸盐岩沉积较少,发育砾岩、含砾粗砂岩和中-粗砂岩储层。中环带以滨浅湖灰云坪、灰泥坪相沉积为主,发育细砂岩、粉砂岩、灰云岩及藻灰岩,藻灰岩是中环带最具特色且孔隙度最高的岩相类型。内环带以半深湖-深湖相细粒混积岩沉积为主,发育深灰、暗灰色细粒沉积岩,是古近系-新近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区。②不同沉积相环带内油藏类型不同。外环带距离生烃灶较远,油气经断层输导在砾岩、粗砂岩等碎屑岩中聚集,形成构造油气藏。中环带紧邻主力生烃灶,油气经断层输导在藻灰岩等碳酸盐岩储层中储集,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内环带油气短距离运移或原位滞留在细粒混积岩中源-储一体,形成页岩油。柴西坳陷从源外到源内,构造-岩性油气藏与页岩油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与页岩油呈环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聚集 环带状分布 气系统 英雄岭页岩 柴西坳陷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地面工艺探索与认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海英 陈艳 +1 位作者 张春刚 王旭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4期91-95,共5页
中高成熟度页岩油特性与常规原油在开发方式与生产规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的地面工程建设技术难以满足低成本、高效开发的要求,且不同类型页岩油差异较大,因此结合页岩油物性特点和生产规律,开展了针对页岩油地面工艺的研究。... 中高成熟度页岩油特性与常规原油在开发方式与生产规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的地面工程建设技术难以满足低成本、高效开发的要求,且不同类型页岩油差异较大,因此结合页岩油物性特点和生产规律,开展了针对页岩油地面工艺的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结合国内外页岩油地面工艺现状,探讨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地面工艺技术,包括单管不加热混输或分输的集输工艺、多井轮回计量的计量工艺、加注破乳剂的加药工艺、两级热化学脱水的脱水工艺、管输和拉运的原油外输工艺、分子筛脱水+丙烷制冷的天然气处理工艺以及其他相关的地面建设,如橇装化、数字化和返排液处理工艺技术。并通过对地面工艺的分析,总结了页岩油地面工程与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开发专业协调优化的必要性,地上、地下一体化联动,滚动开发,降低地面工程投资;工艺技术采用密闭工艺、分质处理、分质销售,降低油气损耗,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效益;建设方式采用橇装设备分列布置、数字化建设,适应快速建产、后期扩改建需要,提升管理水平;返排液处理采用循环复配回用的方式,实现注采平衡,绿色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集输 中高成熟度 计量 脱水 药剂 橇装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59
17
作者 张枝焕 李伟 +3 位作者 孟闲龙 秦黎明 张振英 袁东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车排子隆起毗邻昌吉凹陷和四棵树凹陷,油源丰富,构造条件良好,具备比较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近年来已在车排子隆起的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分析了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 车排子隆起毗邻昌吉凹陷和四棵树凹陷,油源丰富,构造条件良好,具备比较有利的油气聚集条件。近年来已在车排子隆起的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分析了车排子隆起西南部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油源作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两类地球化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别的原油。第一类原油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并存在二次充注现象,推测早期充注原油来自昌吉凹陷二叠系,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后期混入了来自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第二类原油具有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与白垩系湖相泥质烃源岩混源的特点,这类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姥植比等均表现出煤成油的特征,但甾、萜烷烃类化合物组成与白垩系烃源岩接近,推测是由于侏罗系煤成油在向上运移成藏过程中,受到成熟度相对较低、生物标志物相对丰富的白垩系烃源岩的浸析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隆起 油地球化学特征 源对比 浸染作用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28
18
作者 门相勇 赵文智 +1 位作者 张研 李小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通过分析认为临河坳陷具备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该坳陷内生烃中心主要位于北部深凹陷,资源规模较大,以高成熟和过成熟生气为主,而中央断隆区烃源岩条件较差;下白垩统和渐新统储层砂体厚度大,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有明显改善;目... 通过分析认为临河坳陷具备有利的石油地质条件,该坳陷内生烃中心主要位于北部深凹陷,资源规模较大,以高成熟和过成熟生气为主,而中央断隆区烃源岩条件较差;下白垩统和渐新统储层砂体厚度大,深部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储集性能有明显改善;目的层之上发育多套厚层泥岩,存在有利的封闭层。油源对比分析表明中央断隆区油源以本地生油、短距离运移为主,油源条件差是制约中央断隆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临河坳陷下一步勘探方向要向生烃条件相对有利的北部深凹陷方向转移,勘探思路以找油为主转为以找气为主,兼顾找油,而临近北部生烃中心的杭后断阶带成藏条件最有利,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半地堑 油地质特征 源对比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28
19
作者 白玉彬 罗静兰 +2 位作者 刘新菊 靳文奇 王小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38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源一直存在争议,尤以长8~长10油藏的油源问题最为突出。通过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长10原油的物理性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油-油、油-源对比等综合分析,探讨延长组原油的成因,明确各油层组石油来源,为...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源一直存在争议,尤以长8~长10油藏的油源问题最为突出。通过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长10原油的物理性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油-油、油-源对比等综合分析,探讨延长组原油的成因,明确各油层组石油来源,为该区的油气勘探与预测提供地质依据。结果显示,长6~长10原油族组分具有饱和烃含量最高,芳香烃次之,非烃和沥青质含量最低的特征。长6~长10均为成熟原油,显示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成因,但长6原油与长7~长10原油族组成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长6原油为长7烃源岩早期烃类运移的结果,其成熟度最低,长7~长10原油为生烃高峰阶段石油运移结果,成熟度较高。长6和长7油藏的原油主要为长7底部张家滩页岩贡献,此外,长7中上部和长6地层中发育的有效烃源岩也有一定贡献。长8油藏原油为混合成因原油,主要为长7底部烃源岩向下运移结果,其次为长8内部烃源岩和长9顶部李家畔页岩之贡献。长9油藏原油主要为李家畔页岩向下倒灌形成,长10油藏可能主要为长92有效烃源岩向下运移成藏。热成熟度不同是导致远离主力烃源岩原油族组分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地球化学 源对比 延长组 吴堡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东石炭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6
20
作者 杨斌 严志民 +4 位作者 尤绮妹 韩军 关强 任江玲 吴建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8-481,共4页
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彩25井区、彩参1井和吉15井原油为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煤系的煤成油;阜10井原油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彩31井和沙丘6井原油为二叠系烃源岩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油;彩25... 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彩25井区、彩参1井和吉15井原油为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煤系的煤成油;阜10井原油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彩31井和沙丘6井原油为二叠系烃源岩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油;彩25井区和吉15井原油为在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而彩参1井原油则为在还原-强还原还境下形成的煤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 石炭纪 烃源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