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外围新区、新层系——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进展与认识 被引量:76
1
作者 陈树旺 丁秋红 +5 位作者 郑月娟 李永飞 张健 王杰 方慧 钟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7-1158,共12页
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为目的,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地质井钻探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龙江、突泉、扎鲁特、林西、乌兰盖等油气新区的发育状况及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 以"开辟新区、探索新层系"为目的,基于野外地质调查、非震物探剖面测量、地质井钻探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大面积火山岩覆盖区龙江、突泉、扎鲁特、林西、乌兰盖等油气新区的发育状况及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等主要生烃层系的发育;认为突泉盆地中、下侏罗统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盆地生、储、盖系列完整,有望成为松辽盆地外围侏罗统油气、新层系勘探突破的远景盆地。依据暗色泥页岩分布范围、沉积厚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研究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的页岩气资源前景。松辽盆地西缘地区的中、下侏罗统和上二叠统将成为油气新区、新层系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新区、新层系 中、下侏罗统 上二叠统 松辽盆地外围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未来工作方向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树旺 公繁浩 +5 位作者 杨建国 张健 李永飞 王丹丹 郜晓勇 李晓海 《中国地质调查》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以实现松辽盆地油气资源接续为目标,围绕侏罗系、石炭—二叠系、中新元古界3套目标层系,在松辽盆地外围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的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 以实现松辽盆地油气资源接续为目标,围绕侏罗系、石炭—二叠系、中新元古界3套目标层系,在松辽盆地外围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阐述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的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内容,提出了实现目标任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及预期成果;同时,总结了目前该工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外围 新层系 侏罗系 石炭一二叠系 中元古界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下载PDF
CSAMT和重力方法在禹州工作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司法祯 马振波 +1 位作者 张平 李志勋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第9期126-127,共2页
针对平原厚覆盖区,勘查深度逐渐加大,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勘查的需要。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禹州工作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实践中。CSAMT和重力方法能较好... 针对平原厚覆盖区,勘查深度逐渐加大,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勘查的需要。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禹州工作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实践中。CSAMT和重力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工作区的盆地构造的展布和覆盖层厚度,依据重力低、电阻率低、新生界覆盖较厚,推断出太古界相对凹陷,圈定出了油气有利区,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重力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烃源岩沉积特征及生烃潜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浩 汤冬杰 +5 位作者 杨烨 张交东 刘旭锋 王丹丹 曾秋楠 刘卫彬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0-1523,共14页
随着近年来元古宇商业性原生油气藏在全球范围的不断发现,元古宙地层已逐渐成为了油气勘探重点。华北地台燕山地区是中国中—新元古界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中—新元古界总厚可达9553 m,虽油苗等油气显示发现已久,但多年来一直未取得油气... 随着近年来元古宇商业性原生油气藏在全球范围的不断发现,元古宙地层已逐渐成为了油气勘探重点。华北地台燕山地区是中国中—新元古界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中—新元古界总厚可达9553 m,虽油苗等油气显示发现已久,但多年来一直未取得油气突破。为了下一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油气调查及勘探,从中、新元古代这套巨厚的沉积地层中优选出油气勘探的有利烃源岩层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华北中元古代地层中发育的暗色泥岩与微生物碳酸盐岩这两类烃源岩层的沉积特征,并初步评价了它们的生烃潜力。串岭沟组、洪水庄组与下马岭组均发育有厚层的暗色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分别为0.89%、2.54%、2.82%,有机质的镜质体反射率Ro(采用为镜状体反射率Ro_(vl))值分别为2.03%、1.05%、0.63%。微生物碳酸盐岩在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及铁岭组中普遍发育,其内富含微生物群落等丰富的有机质残留,发育TOC>0.2%的优质烃源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中元古代 暗色泥页岩 微生物碳酸盐岩 生烃潜力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