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计算机层析(CT)确定岩心的基本物理参数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玉彬 李向良 李奎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6-90,共5页
计算机层析 (CT)是对物体内部横断面进行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在石油工业中已发展成为一门特殊的定量测试技术。利用CT确定岩心的基本物理参数 (体积密度、孔隙度、饱和度 )具有常规方法无法相比的优越性。用CT确定密度的方法有单... 计算机层析 (CT)是对物体内部横断面进行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 ,在石油工业中已发展成为一门特殊的定量测试技术。利用CT确定岩心的基本物理参数 (体积密度、孔隙度、饱和度 )具有常规方法无法相比的优越性。用CT确定密度的方法有单能扫描法、双能扫描法、线性插值法 ;确定孔隙度的方法有单次扫描法、两次扫描法、测井解释法、图像分析法 ;确定饱和度的方法有单能两次扫描确定含水率、双能扫描确定含水率、单能扫描确定两相流体饱和度、单能扫描确定三相流体饱和度、双能扫描确定三相流体饱和度、图像分析法确定流体饱和度。利用ACTIS高分辨率工业CT对岩心进行了扫描 ,试验表明利用CT计算的结果与常规方法的测定值符合较好。CT法测得的平均密度与煤油法测定值相比 ,平均绝对误差不到 1 .2 %。饱和煤油法与氦孔隙计法测量孔隙度之间的平均误差为8.5% ,CT两次扫描法与饱和煤油法之间的误差为7.8% ,说明利用CT测量岩心的孔隙度是成功的。利用ACTIS工业CT对油水非稳态相对渗透率驱替试验进行扫描 ,计算驱替过程中饱和度的变化与重量法的计算值一致。图 5表 1参 7(李玉彬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物理 CT 岩心分析 物理参数
下载PDF
河南双河油气田Ⅳ_(1-3)层系夹层分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洪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9,共4页
河南双河油气田下第三系Ⅳ1-3 层系储层属于河控扇三角洲沉积 ,到 1997年底该油气田综合含水已高达 91.97% ,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 ,地下油水分布十分复杂 ,层内夹层发育 ,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为此 ,探讨了夹层的成因 ,研究了夹层类... 河南双河油气田下第三系Ⅳ1-3 层系储层属于河控扇三角洲沉积 ,到 1997年底该油气田综合含水已高达 91.97% ,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 ,地下油水分布十分复杂 ,层内夹层发育 ,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为此 ,探讨了夹层的成因 ,研究了夹层类型及其电性特征以及井间夹层的产状 ,指出了夹层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 :该区夹层稳定性差且厚度较薄 ,给厚油层进一步细分挖潜带来困难 ;但厚油层内稳定和较稳定的夹层占夹层总数的一半左右 ,要充分利用夹层有利的一面 ,避开不利的一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系夹 气田 模拟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郭和坤 刘强 +2 位作者 李海波 孟智强 白永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6-312,共7页
运用常规岩芯分析法、核磁共振T2弛豫谱法和气水高速离心法,研究四川盆地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得到一系列岩芯饱和水状态及束缚水状态下岩芯T2谱,分析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度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特征,确定了致密砂岩的渗... 运用常规岩芯分析法、核磁共振T2弛豫谱法和气水高速离心法,研究四川盆地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得到一系列岩芯饱和水状态及束缚水状态下岩芯T2谱,分析致密油藏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孔隙度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等特征,确定了致密砂岩的渗透率系数C和T2截止值.研究结果表明,T2谱能定性反映岩芯的孔隙类型,致密石灰岩为孔隙型储层和孔隙-裂缝型储层;致密砂岩为孔隙型储层,且以小孔隙为主,中大孔隙为辅,仅少量岩芯发育有微裂缝,改善了储层渗透性;致密砂岩与石灰岩气测孔隙度均值分别为4.88%和1.93%,核磁孔隙度一般小于气测孔隙度与水测孔隙度;流体可动性随渗透率、喉道半径和致密岩芯类型等不同而异;致密砂岩和石灰岩的T2截止值、渗透率系数均小于常用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物理 四川盆地 致密油藏 孔隙度 渗透率 饱和度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渗透率预测通用计算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向君 夏宏泉 赵正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0-12,4,共4页
在充分分析现有渗透率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学工具就建立渗透率预测通用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及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二维趋势面分析不仅可以较好地囊括和解决渗透率预测问题,而且预测精度也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砂岩 泥岩 渗透率 模型设计 模型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相渗透率资料在油水层含油饱和度下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郑金安 王颖惠 王军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75-77,共3页
解释油水层和划分有效厚度的关键是合理地确定油水层的判别界限——含油饱和度下限。以大芦湖油田为例,讨论了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引入相渗透率资料,建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由动态资料建立日产油量与产水率关系,由工业油流... 解释油水层和划分有效厚度的关键是合理地确定油水层的判别界限——含油饱和度下限。以大芦湖油田为例,讨论了利用渗流力学理论,引入相渗透率资料,建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由动态资料建立日产油量与产水率关系,由工业油流标准算出产水率截止值,从而反求含油饱和度下限值的方法。所得饱和度下限值与传统方法对比,吻合较好。显然,相渗透率资料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相渗透率 饱和度 油水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利用MODRES建立温五区块储层流动单元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赖泽武 彭仕宓 黄述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23-26,共4页
 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及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温五区块为例,提出结合岩石相、孔隙度和渗透率来划分小层流动单元的思路,并在岩石相控制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基础之上建...  储层流动单元的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及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温五区块为例,提出结合岩石相、孔隙度和渗透率来划分小层流动单元的思路,并在岩石相控制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基础之上建立了小层级的流动单元模型。与注水动态资料的对比表明,所建流动单元模型能够反映流体运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模拟 MODRES 储集 油气层物理 岩相
下载PDF
地层压力分析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小莉 程玉群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6期28-30,共3页
地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研究油气运聚与成藏,以及储集层评价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地层压力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详细讨论了构造、裂缝、流体性质对声波时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压力分析的... 地层压力的有效预测,对于研究油气运聚与成藏,以及储集层评价等方面至关重要.在地层压力分析的诸多方法中,以测井资料为主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详细讨论了构造、裂缝、流体性质对声波时差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层压力分析的有效途径是综合地震、测井、基础地质等资料,首先进行构造分析、岩性分析、流体性质分析和裂缝分析,然后进行孔隙度反演并建立孔隙度与深度压实曲线,并进一步结合测试资料和构造变动史和古地温史研究,进行地层压力的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测井资料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井间地层分形描述 被引量:2
8
作者 伍增贵 栾志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45-48,56,共5页
用线性插值和分形插值方法建立了井间参数精细剖面模型。在相同的井点值下,修改随机数发生器的种子值,完成分形随机模拟的多次实现,然后用黑油模拟器对不同剖面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对生成的精细剖面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形随机... 用线性插值和分形插值方法建立了井间参数精细剖面模型。在相同的井点值下,修改随机数发生器的种子值,完成分形随机模拟的多次实现,然后用黑油模拟器对不同剖面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对生成的精细剖面图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形随机建模能同时考虑地层参数分布的结构性和间歇性,而分数高斯噪声(fGn) 比分数布朗运动(fBm) 更适合描述沉积环境变化剧烈、随机干扰强的地层。用多次实现的分形随机模型进行动态预测,对开发指标可给出最好、最坏和最可能的估计。间歇指数对fGn 法所建模型的动态预测结果影响较大,对fBm 影响较小, 在两端注、采井工作制度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间歇指数建立的f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插值 油气层物理 模型 中间地
下载PDF
确定不同岩性储层渗透率参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华 王艺景 《国外测井技术》 1999年第3期15-17,共3页
储层渗透率是进行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往在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时往往没有考虑岩性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事实上岩性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本文探讨了以往渗透率解释模型的不足之处和岩性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给出一种利... 储层渗透率是进行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以往在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时往往没有考虑岩性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事实上岩性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本文探讨了以往渗透率解释模型的不足之处和岩性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给出一种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确定不同岩石类型储层渗透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岩性 岩心分析数据 集集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储层参数空间预测技术在宝浪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周绪川 胡志方 +3 位作者 刘丽琼 周改英 文环明 刘瑛 《河南石油》 1999年第3期5-8,共4页
储层空间预测技术是一项能对储集层各项物理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定量描述和预测参数的平面分布,而且能较好描述和预测其剖面分布。该技术应用于宝浪油田,效果良好。
关键词 储集 参数 空间分布预测 非均质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某构造油田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藏保存条件研究
11
作者 王文斌 武晓青 黄志超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21-25,共5页
通过研究我国东部某构造仅有的Q-1井垂向上8个层位水化学特征,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该构造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并认为本区在渐新世末期曾经有过大的构造运动.通过研究认为,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应与油气地质特征结合起来,这样,... 通过研究我国东部某构造仅有的Q-1井垂向上8个层位水化学特征,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该构造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并认为本区在渐新世末期曾经有过大的构造运动.通过研究认为,水化学特征的分析应与油气地质特征结合起来,这样,研究的结果才能反映真实的地质历史,才能回答现今油田水化学景观演变于今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油气 油气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用时间—推移测井数据估算储层渗透率
12
作者 Yao.,cy 李栓海 《新疆石油科技信息》 1998年第3期62-69,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时间-推移测井数据估算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储层渗透率也可通过与时间匹配的生产动态数据和岩心分析得到,其值与测井方法推导出的值是一致的。
关键词 油气层物理 储集 渗透率 测井数据 估算
下载PDF
电阻率岩心成象与井眼成象的岩石物理关系
13
作者 Love.,MA 汤天知 《测井与射孔》 1999年第1期41-46,共6页
井眼电阻率成象能提供井下地层详细视图。在地层学、沉积学及地层结构学上,这些资料被解释为准定量地质图像。根据非均质来分析象素分布,能够定量测量二维结构的走向和倾角。然而,由于这些资料并不能代表地层实际电阻率值,从而导致... 井眼电阻率成象能提供井下地层详细视图。在地层学、沉积学及地层结构学上,这些资料被解释为准定量地质图像。根据非均质来分析象素分布,能够定量测量二维结构的走向和倾角。然而,由于这些资料并不能代表地层实际电阻率值,从而导致岩石物理成象资料不可能被完全定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成象 岩心 井眼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毛管力与油气藏
14
作者 顾金銮 《石油知识》 1994年第6期32-32,共1页
就孔隙型砂岩储层而言,油气是贮存在高度分散的多孔岩石介质中的。由极小矿物颗粒组成的砂岩,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孔隙或孔道(喉道)很小,通常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肉眼是看不到的。通常把这种微观的孔隙或孔道称为毛细管孔隙或毛细管... 就孔隙型砂岩储层而言,油气是贮存在高度分散的多孔岩石介质中的。由极小矿物颗粒组成的砂岩,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孔隙或孔道(喉道)很小,通常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肉眼是看不到的。通常把这种微观的孔隙或孔道称为毛细管孔隙或毛细管孔道。当两种互不相溶(两相)的流体(油和水或气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孔隙 孔隙 毛细管压力 油气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随机网络模拟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44
15
作者 胡雪涛 李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51,共6页
应用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能表征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润湿性特征的随机网络模型,从理论上模拟讨论了剩余油的微观组成特征及润湿性对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与微观实验一致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在剩余油中,不同大小的微... 应用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能表征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润湿性特征的随机网络模型,从理论上模拟讨论了剩余油的微观组成特征及润湿性对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得到了与微观实验一致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在剩余油中,不同大小的微观剩余油液滴的组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统计特征和规律性,单、双液滴的频数组成较高,大尺寸液滴数目较少;但是,驱替效率较低时,数量微小的大尺寸液滴在剩余油总量中的比例不可忽视,甚至可能是剩余油的主要部分。结果证实,随机网络模拟速度快、所受条件限制少,并能直观地再现动态的微观驱替过程及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状况,为微观剩余油提供了一种方便、灵活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网络模型 随机模拟 渗流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洗物性变化实验研究——以塔里木轮南油田T_Ⅰ油组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平 徐云林 +2 位作者 石美 张娟 练章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律,研究储层长期水洗后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变化特征。实验表明:水洗过后,岩心孔渗降低幅度随水洗倍数增加而略有增大,分选性变差;水湿性随水洗倍数增大而增强;相渗曲线的Swi与Sor均增大,Krw(Sor)降低,驱油效率降低;水洗后未形成大孔道,造成水提前突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I层内存在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洗 油气层物理 实验研究 油田开发 轮南油田
下载PDF
沉积岩中波速、衰减及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斌 杨晓勇 +3 位作者 王宝善 席道瑛 T.Popp H.Kern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在三轴围压容器内对泥岩、粉砂岩、砂岩和杂砂岩中的弹性波速度、衰减和渗透率进行了测量,并对样品作了显微组构分析。实验发现,由于砂岩的孔隙率大,矿物颗粒的分选度和磨圆度较好,颗粒间孔隙的连通性很好,其渗透率最高;粉砂岩中晶体颗... 在三轴围压容器内对泥岩、粉砂岩、砂岩和杂砂岩中的弹性波速度、衰减和渗透率进行了测量,并对样品作了显微组构分析。实验发现,由于砂岩的孔隙率大,矿物颗粒的分选度和磨圆度较好,颗粒间孔隙的连通性很好,其渗透率最高;粉砂岩中晶体颗粒尺寸比砂岩的小,颗粒间的孔隙也较小,连通性受到影响,因此渗透率比砂岩的低;泥岩的渗透率更低,因为它的矿物颗粒更细小且固结性较差,很容易将连通的孔隙堵塞;杂砂岩是由分选性差、未经磨圆的碎砾通过基质胶结形成的,孔隙间的连通性很低,它的渗透率最小。随着围压和轴向差异应力的变化,四种样品中的波速、衰减和渗透率均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岩样组构特别是微裂隙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 渗透率 波速度 压力变化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中多维定常渗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6,共4页
方法 应用达西定律 ,研究低渗透油藏中多维定常渗流特征。。目的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不定常渗流特征研究 ,提高利用垂直裂缝井和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的能力。结果 对低渗透直井来说 ,生产压差与采油指数成正比 ,当生产压差较大时 ,采... 方法 应用达西定律 ,研究低渗透油藏中多维定常渗流特征。。目的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不定常渗流特征研究 ,提高利用垂直裂缝井和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的能力。结果 对低渗透直井来说 ,生产压差与采油指数成正比 ,当生产压差较大时 ,采油指数变化趋于平稳 ,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采油指数越小 ;对垂直裂缝井来说 ,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产量越小 ,裂缝越长 ,产量及采油指数越大 ;对水平井来说 ,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产量越小 ,水平井长度与产量成正比 ,采油指数与水平井长度及生产压差成正比 ,当生产压差较大时 ,采油指数变化趋于平缓。结论 酸化措施可有效地提高直井的产量 ;垂直裂缝井和水平井的采油指数远大于直井 ,说明垂直裂缝井和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优于直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多维定常渗流特征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温度对油、水、石英体系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贵武 关继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92-94,共3页
用量子场论方法计算了固 液界面的吸附自由能,导出了油、水、石英三相体系的润湿系数与温度的关系。计算表明,当系统的温度升高时,石英的亲水性增强,降低了多孔介质的残余油饱和度。
关键词 石英 润湿性 温度 计算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疏松砂体渗透率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1 位作者 柴巧英 谭国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现代疏松沉积砂体的渗透率测定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对砂体渗透率进行实测。当考虑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之后,该方法所获得的渗透率可以较好地与油田砂岩样品渗透率相对比。该方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本文介绍了一种现代疏松沉积砂体的渗透率测定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对砂体渗透率进行实测。当考虑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之后,该方法所获得的渗透率可以较好地与油田砂岩样品渗透率相对比。该方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是现代砂体储层性质研究值得借鉴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沉积 储集 测定 油气层物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