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区域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91
1
作者 赵文智 池英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多、时代跨度大,各地区主力含油气层系明显不同,理清含油气层系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构造演化历史和地层层序发育特点综合研究为基础,分析该盆地含油气层系的区域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认...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层系多、时代跨度大,各地区主力含油气层系明显不同,理清含油气层系分布规律,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文中以构造演化历史和地层层序发育特点综合研究为基础,分析该盆地含油气层系的区域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认为:(1)构造演化历史是多含油气层系形成的首要控制因素,决定了纵向油气分布的总体特点。构造演化历史相似的凹陷,一般具有相同的主要含油气组合,该组合探明油气储量占全凹陷的70% ̄80%。(2)盆地外围隆起是主物源区,凹陷与盆外隆起的空间配置关系,对纵向层序组成和生储盖岩系发育特点有重要影响,进而控制含油气层系分布。(3)断裂带明显的走滑作用,可提高断层的封闭性,使较多油气聚集在下部层位中。(4)油气资源丰度高的凹陷,含油气层系时代跨度大,资源丰度较低的凹陷,主要油气藏分布在成熟生油岩体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油气层系 石油地质 区域分布
下载PDF
鄂霍茨克海北部沉积盆地的含油气层系 被引量:1
2
作者 Кровушкина О А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鄂霍茨克海 沉积盆地 油气层系 湖泊沉积 滨海沉积 有机质
下载PDF
二连盆地取得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重要进展
3
《地质装备》 2019年第5期7-7,共1页
不久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先后在内蒙古西乌旗组织二连盆地野外油气调查现场研讨会、在河北燕郊组织"蒙西地1井"下二叠统含油气性现场研讨会,邀请业... 不久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先后在内蒙古西乌旗组织二连盆地野外油气调查现场研讨会、在河北燕郊组织"蒙西地1井"下二叠统含油气性现场研讨会,邀请业内专家对资源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进行阶段性成果研讨。二连盆地及外围地区石炭-二叠系作为潜在的有利含油气层系,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运聚条件,资源评价结果表明该层系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该套地层长期被认为是盆地的基底,地质研究薄弱,投入的勘探程度较低,多年未见较大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层系 二连盆地 油气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 地质调查项目 石炭-二叠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高勘探程度区进一步挖潜的领域 被引量:27
4
作者 田在艺 史卜庆 +1 位作者 罗平 张大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了 4 0年的勘探 ,目前已进入了高勘探程度区。油气聚集的复杂规律表明 ,渤海湾盆地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以第三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的勘探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时必... 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了 4 0年的勘探 ,目前已进入了高勘探程度区。油气聚集的复杂规律表明 ,渤海湾盆地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以第三系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的勘探精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同时必须将以古生界、中生界和中上元古界为烃源岩的含油气层系作为今后挖潜的重要领域。渤海湾盆地任何层系都可能形成和聚集油气 ,因此仍有多种复杂的油气藏类型尚待进一步认识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复式油气聚集带 烃源岩 油气层系 挖潜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东上三叠统及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凌跃蓉 陈礼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6-10,13-14,共7页
笔者研究范围为华蓥山以东、方斗山以西、温泉井以南的川东区块。川东地区历来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近年在川东北部渡口河地区的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又有了新的突破。采用现代含油气系统理论,将盆地中有效烃源岩、储集层、... 笔者研究范围为华蓥山以东、方斗山以西、温泉井以南的川东区块。川东地区历来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近年在川东北部渡口河地区的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又有了新的突破。采用现代含油气系统理论,将盆地中有效烃源岩、储集层、上覆盖层等静态的基本地质要素与圈闭形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动态的成藏作用纳入到统一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开展静态与动态紧密结合的综合研究,科学地阐明油气藏的形成演化、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较为系统地研究上三叠统及侏罗系浅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达到指出油气现今赋存部位的目的,进而指出勘探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三叠世 侏罗纪 油气层系 系统 分析 勘探方针
下载PDF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3
6
作者 时志强 赵冠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14,共3页
运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焉耆盆地勘探思路 ,指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可划分出北部凹陷及南部凹陷两个含油气系统 ,二者形成的关键时刻均出现在新生代 ,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密切相关。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 运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焉耆盆地勘探思路 ,指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可划分出北部凹陷及南部凹陷两个含油气系统 ,二者形成的关键时刻均出现在新生代 ,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密切相关。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匹配优于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 ;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均为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油气藏。由于较大型断裂对油气保存不利 ,且含油气系统油气就近运移 ,油气藏集中于生油窗内及其边缘 ,所以下一步的勘探应注意含油气系统生油窗边界地区的岩性圈闭和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油气层系 油气 圈闭 油气勘探 博湖坳陷
下载PDF
西藏——我国西部21世纪新的油气资源接替区 被引量:14
7
作者 丘东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根据西藏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特征,从含油气区及其含油气盆地分析着手,论述其含油气性。立足西藏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将西藏地质划分为柴达木(及边缘)、巴颜喀拉、羌塘-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等5个含油气区,并讨论了构造... 根据西藏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和油气地质特征,从含油气区及其含油气盆地分析着手,论述其含油气性。立足西藏地区油气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将西藏地质划分为柴达木(及边缘)、巴颜喀拉、羌塘-昌都、冈底斯、喜马拉雅等5个含油气区,并讨论了构造复杂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思路,提出含油气实体(盆地、残盆、构造残块、沉积残体)的概念,作为西藏地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单元、油气勘探对象和评价核心。分析了西藏地区主要盆地的生烃量、远景资源量,并结合油气成藏的其他地质因素,特别是油气保存条件,对主要盆地油气远景进行论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总石油资源量约90亿吨,展现了地区的美好油气勘探前景。提出羌塘盆地应作为西藏地区油气勘探首选实体,措勤、比如、昌都、岗巴-定日等盆地应作为勘探远景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油气盆地 油气层系 油气远景 油气实体 西藏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油区油气藏的纵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化政 王洪斌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3期14-20,共7页
论述了中国东部油区(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油气藏分布特征,认为区域盖层及成岩作用是控制油气纵向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划分出上、中、下3个含油气系统;描述了各系统内的流体、油气源和储盖层特征,指出中部含油气系统具有最好的... 论述了中国东部油区(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油气藏分布特征,认为区域盖层及成岩作用是控制油气纵向分布的主要因素,并依此划分出上、中、下3个含油气系统;描述了各系统内的流体、油气源和储盖层特征,指出中部含油气系统具有最好的储盖组合,是资源最为丰富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系 生储盖组合 成岩作用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世琦 洪海涛 师晓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年第3期10-15,62,共7页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已经历了 4 0多年的历史 ,累计钻探井四十多口 ,已发现了威远气田、资阳气藏以及高石梯—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古隆起主高点在川西 ,最老剥蚀至灯影组 ,灯影组之上为二叠系或泥盆系。由川西核部向外 ...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已经历了 4 0多年的历史 ,累计钻探井四十多口 ,已发现了威远气田、资阳气藏以及高石梯—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古隆起主高点在川西 ,最老剥蚀至灯影组 ,灯影组之上为二叠系或泥盆系。由川西核部向外 ,依次剥蚀至寒武系、奥陶系各统组。中上寒武统主要分布于乐山—威远背斜北翼及川中地区古隆起轴部。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条件看 ,油气成藏存在着有利或不利的因素。油气成藏的有利因素有三个方面 :(1)烃源岩演化与古构造演化配置关系良好 ,圈闭捕集能力强 ,油气显示好 ;(2 )在低孔低渗条件下 ,存在古岩溶作用形成的高孔高渗储集体 ,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和提升 ;(3)储集层与盖层匹配良好 ,对天然气富集成藏极为有利。油气成藏的不利因素也有三个方面 :(1)岩性岩相的分布不均 ,影响了储层的发育和后期改造及气藏成藏的规模 ;(2 )气藏的圈闭类型、面积大小和隆起幅度高低 ,是下古生界能否形成大气田的一个关键因素 ;(3)因下古生界埋藏较深 ,勘探程度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乐山-龙女寺 下古生界 油气层系 油气 成因 古隆起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断裂活动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和油气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先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5,共5页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油气成藏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的断裂活动,形成了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的大型板内裂谷盆地,断裂和裂陷活动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主导方式,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及其油气成藏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数量众多、走向不同的断裂活动,形成了多断块、多断陷和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奠定了多含油气系统发育的基础。古近纪时期断裂幕式活动引起可容纳空间和湖盆范围周期性扩张与收缩,形成了多套层序和生储盖组合,控制了纵向上多套含油气层系的形成。裂陷中心从盆地外带向盆地中心迁移,使得盆地各凹陷发育史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凹陷;各类凹陷的主要生储盖组合、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作用过程、圈闭形成史不同,进而导致其油气分布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系统 渤海湾盆地 断裂活动 新生代 油气分布 生储盖组合 可容纳空间 油气层系 裂谷盆地 构造变形 油气成藏 构造格局 系统发育 作用过程 油气生成 圈闭形成 分布特点 周期性 古近纪 发育史 凹陷 裂陷 板内 成盆
下载PDF
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加仁 顾惠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系统认识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分布规律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推进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定量模拟技术 ,对组成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与成藏作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始新统平湖... 为系统认识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分布规律 ,优化勘探目标选择 ,推进油气勘探与开发进程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和定量模拟技术 ,对组成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与成藏作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始新统平湖组泥岩与煤层为该区主力烃源岩 ,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与生、排烃强度 ;渐新统花港组砂质岩是最重要的储集岩 ;花港组上段泥岩为区域性盖层 ;圈闭发育与油气生、排、运、聚的配置关系良好 ,是烃类聚集的理想场所 ;该区存在 4个含油气系统 ,多属天然气系统 ,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 ,其油气生成聚集效率高 ,是本区目前主要的油气勘探对象 ;整体上 ,浙东中央背斜带具良好的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地质要素和较为复杂的成藏作用过程 ,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 ,具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盆地 西湖凹陷 浙东中央背斜带 油气层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含油气有利区带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耀华 房德权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年第2期39-42,38,共5页
准南位于北天山前缘山前坳陷带,沉积厚度大,圈闭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同时准南又是一个油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风险较大的地区,因此对含油气有利区带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地质风险概率法等多种方法,紧密... 准南位于北天山前缘山前坳陷带,沉积厚度大,圈闭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勘探前景。但同时准南又是一个油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勘探风险较大的地区,因此对含油气有利区带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采用地质风险概率法等多种方法,紧密结合准南勘探实际,对准南含油气有利区带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有利勘探区,为下步勘探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资源量 油气层系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阿拉伊盆地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郇玉龙 刘国宏 +1 位作者 刘志勇 张桂霞 《油气地球物理》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中亚地区阿拉伊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带北缘,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山间盆地,紧邻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自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陆表海沉积期、类前陆盆地期、山间盆地发育期、拗陷期、定形期5个演化阶段,具有海陆交互、沉积多变、... 中亚地区阿拉伊盆地位于特提斯构造带北缘,是在古生界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山间盆地,紧邻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自中生代至新生代经历了陆表海沉积期、类前陆盆地期、山间盆地发育期、拗陷期、定形期5个演化阶段,具有海陆交互、沉积多变、多期叠加、断—拗转换的性质。油气地质条件与相邻的费尔干纳盆地相似,生储盖匹配良好;烃源岩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中—下侏罗统的海相与湖相泥岩、石灰岩和泥灰岩;主要油气储集层为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和砂砾岩储层;多套泥岩、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盖层;褶皱构造发育,以背斜、断块、断鼻等构造为主。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演化 生油岩 油气层系 勘探前景 阿拉伊盆地 中亚地区
下载PDF
沪州古隆起及嘉陵江灰岩含油气性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安作相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6-20,共5页
沪州古隆起对嘉陵江灰岩含气层位分布的控制,已于50年代末被认识,但是,仍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关于泸州古隆起形成的原因。现认为是西藏构造楔的梨头-羌塘印支地体,从西北来的压应力和黔中隆起,江南隆起的反应力联合作用... 沪州古隆起对嘉陵江灰岩含气层位分布的控制,已于50年代末被认识,但是,仍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关于泸州古隆起形成的原因。现认为是西藏构造楔的梨头-羌塘印支地体,从西北来的压应力和黔中隆起,江南隆起的反应力联合作用的结果。二是,嘉陵度灰岩顶部侵蚀带为什么没有油气的问题。现认为油气运移到嘉陵江灰岩时,尚未形成香汉煤系盖层的缘故。三是,嘉陵江灰岩中油在哪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系 油气运移 油气藏形成
下载PDF
油气系统理论及中国西北含油气系统划分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靖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14-18,38,共6页
提出含油气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 提出含油气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盆地范围的含油气系统划分;系统和亚系统应限于盆地以内,前者至少应有一套烃源岩,后者可以不含烃源岩.根据盆地构造特点和成藏特点,将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前陆型、克拉通-前陆复合型及造山带型3种类型,并分析了每一类油气系统的成藏条件、成藏特点和油气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层系 前陆盆地 油气系统
下载PDF
试油层位选择及提高探井试油成功率探讨——以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为例
16
作者 刘达林 《油气井测试》 1995年第3期25-31,共7页
结合克拉玛依油田多年的试油资料,总结了试油工作中存在的试油结果与录并显示及电测解释结果不一致的特殊现象,将其归纳为5种类型;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同时例举了大量实例;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了新的选... 结合克拉玛依油田多年的试油资料,总结了试油工作中存在的试油结果与录并显示及电测解释结果不一致的特殊现象,将其归纳为5种类型;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同时例举了大量实例;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了新的选择试油层位的依据和原则以及提高探井试油成功率的几条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控井 试油 油气层系 选择
下载PDF
建新断鼻地质录井特征及含油气性分析
17
作者 黄强 钟伟光 石元会 《江汉石油科技》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在对潜江凹陷建新断鼻地层层序和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质、气测、测井、试油等多项井筒技术资料综合评价了该构造的生储盖组合及油气显示,提出建新断鼻新沟嘴组下段Ⅰ、Ⅱ、Ⅲ油组均发育有含油岩性圈闭,油质以轻质油为主。
关键词 断层 鼻状构造 地层 录井 油气层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资源 被引量:138
18
作者 张兴洲 周建波 +2 位作者 迟效国 王成文 胡大千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5,共7页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长期以来它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地块在500 Ma左右发生一次重要的陆壳固结事件;泥盆-早石炭世东北...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的构造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海西期褶皱带或碰撞造山带,长期以来它被作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成为油气勘查的禁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各地块在500 Ma左右发生一次重要的陆壳固结事件;泥盆-早石炭世东北各地块沿嫩江-扎赉特一线拼合形成统一的复合地块(佳木斯-兴蒙地块)。晚古生界是复合地块基底之上的第一个具有区域性分布的准盖层沉积;晚古生界以海相沉积为主,化石丰富,保存完好,岩石没有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其主体处于高级成岩阶段;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主体形成于中生代(220-180 Ma),而不是海西期。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晚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是一个规模巨大、南与古亚洲洋相连的海相沉积盆地,以松辽和二连为代表的中、新生代裂谷盆地是在晚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晚古生界不是松辽盆地和二连盆地的变质结晶基底,它们是一种叠合盆地关系。鉴于晚古生界潜在的烃源岩发育和叠合盆地特点,东北地区晚古生界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应成为深部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晚古生界 叠合盆地 油气层系
下载PDF
深部含油气性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Б.,ТВ 王金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根据蒂曼—伯朝拉和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深井、超深井资料,介绍了深层构造、储集层、烃源岩及生油气潜力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预测的生烃潜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原因;给出了地层中的游离甲烷和伴生甲烷在一个较宽深度范围内的... 根据蒂曼—伯朝拉和西西伯利亚含油气省深井、超深井资料,介绍了深层构造、储集层、烃源岩及生油气潜力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预测的生烃潜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原因;给出了地层中的游离甲烷和伴生甲烷在一个较宽深度范围内的分布资料;指出了在评估深层和超深层钻探前景时,单独预测其油气潜力的必要性;在研究俄罗斯深部油气潜力时,应进行超深井钻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 油气层系 生油层 储集层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内蒙古二连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25
20
作者 韩春元 金凤鸣 +3 位作者 王静 高正虹 吴瑾 崔庆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二连盆地晚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广泛发育,主体未遭受区域变质,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类烃源岩发育良好。地质调查和烃源岩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泥鳅河组、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寿山沟组、哲斯组、... 二连盆地晚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广泛发育,主体未遭受区域变质,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类烃源岩发育良好。地质调查和烃源岩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发育泥鳅河组、本巴图组、阿木山组、寿山沟组、哲斯组、林西组6套烃源岩系和多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其中的暗色泥岩/灰岩可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属于Ⅱ,Ⅲ型,热演化程度总体处于成熟-凝析油湿气阶段,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可作为二连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新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上古生界 油气层系 勘探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