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1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石书缘 胡素云 +10 位作者 刘伟 王铜山 周刚 徐安娜 黄擎宇 徐兆辉 郝彬 王坤 姜华 马奎 白壮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1,共14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 通过分析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埃迪卡拉系—奥陶系,并对比参考东西伯利亚、阿曼和澳大利亚Officer三大国外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的地层特征,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划分成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为夹层型、碳酸盐岩类和膏盐岩类互层型以及碳酸盐岩类、膏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共生型3种类型,明确了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概念及内涵。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的油气通常来源于泥页岩和泥质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咸化环境膏盐岩可促进烃源岩生烃。(2)主要发育膏云坪型、颗粒滩和微生物丘型两大类白云岩储集层,准同生期或表生期的大气淡水淋滤是储集层规模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后期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有调整和改造作用。(3)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油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盐下成藏模式、盐上成藏模式和盐间成藏模式3大类8小类模式。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北坡、麦盖提斜坡和玛扎塔格前缘隆起带寒武系、四川盆地东部—南部地区寒武系和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盐间马家沟组四段等为未来的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 白云岩储集层 烃源岩 油气成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泽成 赵振宇 +3 位作者 黄福喜 施亦做 徐洋 张帅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1期33-48,共16页
随着油气工业发展,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进军已成为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与研究进展的深入分析,明确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指出中西部叠合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基岩及火山... 随着油气工业发展,向深层超深层领域进军已成为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中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超深层油气勘探与研究进展的深入分析,明确深层超深层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指出中西部叠合盆地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基岩及火山岩3大领域是未来超深层油气勘探重点领域,超深层元古界是值得勘探重视的潜在领域,并指出超深层油气地质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攻关方向。研究表明:(1)克拉通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发育以多套海相烃源岩、白云岩和断控型缝洞体等规模储集层、3类有利成藏组合,是寻找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重点领域;(2)前陆盆地下组合发育以煤系为主的湖相优质烃源岩、(扇)三角洲砂体为主的规模储集层、大型构造圈闭,是寻找碎屑岩大油气田的重点领域;(3)以花岗岩和变质岩为主的基岩储集层不受埋深限制,源岩-基岩接触型成藏组合最有利,紧邻生烃凹陷及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基岩潜山是深层-超深层基岩油气藏勘探的重点领域;(4)中新元古界受超大陆裂解及全球冰期影响,发育受陆内裂陷控制的优质烃源岩,资源潜力较大,未来勘探地位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油气成 构造分异 基岩油气 深层碎屑岩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不同期次油气成藏贡献
3
作者 徐勤琪 储呈林 +3 位作者 郭小文 刘永立 张黎 罗明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 对于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多期次的原油充注,但并非每一期原油充注都对现今油藏形成起到关键作用。流体包裹体方法只能对原油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限定,而无法确定各期充注原油对油藏的贡献。针对上述问题,以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例,采用原油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法、荧光光谱和单井模拟分析方法,系统揭示了研究区原油的荧光特征、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母质相同且沉积于海相弱还原环境,再通过与研究区烃源岩进行油源对比,确定了原油均来自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原油芳烃中甲基菲指数和二苯并噻吩参数是定量评价原油成熟度的有效指标,计算得到塔河油田盐下地区原油成熟度(R_(o))在0.90%~1.47%之间,可能对应了多期油气充注。此外,在对盐下地区奥陶系储层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共生盐水包裹体测温和测盐的基础上,结合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确定盐下地区存在加里东中期(420 Ma)、海西中期(318 Ma)和喜马拉雅晚期(10 Ma)3期原油充注。对比原油和3期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认为喜马拉雅晚期是盐下地区的主成藏期,为盐下地区的奥陶系油藏贡献了最多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裹体 荧光光谱 熟度 油气成 地球化学特征 原油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凹陷超深层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过程
4
作者 吴海 卓勤功 +4 位作者 柳少波 张亚丽 鲁雪松 张梓煜 刘慧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6-2232,共17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近年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随着勘探持续深化,在工业油气流圈闭附近的构造却钻探失利,下组合区域差异较大,成藏过程复杂。通过对高泉地区构造进行平衡地质剖面恢复,结合流体包裹体、埋藏史、热史和油气运聚数值模拟研...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近年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随着勘探持续深化,在工业油气流圈闭附近的构造却钻探失利,下组合区域差异较大,成藏过程复杂。通过对高泉地区构造进行平衡地质剖面恢复,结合流体包裹体、埋藏史、热史和油气运聚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高泉地区下组合的构造演化与成藏过程,并分析了部分井失利的原因。结果表明,高泉构造在前侏罗纪已经存在,为一宽缓古隆起,新生代早期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分割为若干断块构造,分割后的圈闭成藏过程具有差异性。高泉构造总体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和晚期的调整改造:第一期为中新统塔西河组沉积时期(约16 Ma)的低熟原油充注,对应包裹体荧光为黄色;第二期为独山子组沉积中期的成熟原油充注(约7 Ma),对应的是石英颗粒愈合缝内蓝色、蓝白色荧光油包裹体;第三期为上新世(约3 Ma)以来的天然气充注,天然气来源主要为四棵树凹陷,高泉地区本地烃源岩主体并未进入生气阶段。四棵树凹陷近端和远端圈闭成藏潜力和勘探远景具有较大差别,凹陷周边圈闭晚期多经历改造和调整,近端圈闭具有距离油源近、供烃充足等优势,应作为优先勘探目标,远端圈闭改造后油气源补充不足,具有较大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油气成 包裹体 高泉地区 四棵树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中非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期次
5
作者 王利 聂志泉 +5 位作者 杜业波 王林 孟凡超 陈玉柳 胡杰 丁汝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储集层样品中与油气共生的盐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总体上表现为高、低温两组峰... 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对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开展研究。研究表明,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储集层样品中与油气共生的盐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总体上表现为高、低温两组峰值区间,低温峰值区间和高温峰值区间分别为75~105℃和115~135℃;Kubla组和Prosopis组样品均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即早白垩世发生快速沉降,晚白垩世晚期发生构造反转,古近纪发生小幅沉降,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抬升,中新世以来则处于沉降阶段;其中晚白垩世剥蚀厚度约1.8km,古近纪与新近纪之交剥蚀厚度约0.5 km,两期剥蚀叠加厚度约2.3 km。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用以作为油气捕获温度,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热演化史模拟研究,结果表明Bongor盆地北部斜坡下白垩统Kubla组和Prosopis组具有一致的油气成藏时间和期次,均在距今80~95 Ma和65~80 Ma分别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1期充注对应于油气初始运移,为早白垩世快速沉积末期,第2期充注处于晚白垩世构造强烈反转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 乍得 Bongor盆地 下白垩统 油气成藏期次 流体包裹体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库车坳陷阿瓦特地区巴西改组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特征
6
作者 王莹莹 桂丽黎 +4 位作者 鲁雪松 刘汇川 莫涛 周慧 姜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1-641,共11页
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前人确定了盐上浅层褶皱构造变形的启动时间,但对盐下冲断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时间的研究缺少绝对定年的约束。以库车坳陷阿瓦特地区为例,利用岩相学观察、方解石U-Pb定年、... 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前人确定了盐上浅层褶皱构造变形的启动时间,但对盐下冲断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时间的研究缺少绝对定年的约束。以库车坳陷阿瓦特地区为例,利用岩相学观察、方解石U-Pb定年、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分析阿瓦特地区下白垩统巴西改组储集层成岩作用、方解石脉体形成时间及油气成藏过程,确定了阿瓦特地区巴西改组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时间。结果表明:阿瓦特地区巴西改组储集层发育2期方解石,早期方解石胶结物形成年龄为(98.0±14.0)Ma,晚期方解石脉体形成年龄为(3.7±1.0)Ma,代表了盐下冲断构造变形时间;方解石脉体中发育1期油包裹体和1期气包裹体,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和热史,推断油充注时间为4.0—3.0 Ma,天然气充注时间为3.0—1.0 Ma,早期油藏经历了上新世晚期气洗改造,形成现今的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阿瓦特地区 构造变形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期次 藏模式
下载PDF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北部构造演化解析及油气成藏
7
作者 西智博 廖建平 +2 位作者 高荣锦 周晓龙 雷文文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油气资源丰富,是辽河西部凹陷北段重要的含油气区带之一。基于构造演化解析,结合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演化过程,并指出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坳陷陈家断裂... 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油气资源丰富,是辽河西部凹陷北段重要的含油气区带之一。基于构造演化解析,结合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演化过程,并指出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坳陷陈家断裂带具有分段发育特征,且活动时期具有“先北后南”的演化特征,受断层分段性影响,陈家断裂带主要发育压扭背冲构造样式和走滑压扭构造样式。(2)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台安—大洼断裂上盘在压扭作用影响下首先形成压扭性质的雁行小断裂,随着位移增大,小断裂逐渐连接,最终形成了贯穿型走滑断裂带,即陈家断裂带。(3)台安洼陷为新生代多期次构造变形叠加形成的洼陷,深层发育主力烃源岩层系,具备发育大规模油气藏的物质基础,洼陷边缘的钻井岩心分析结果显示,烃源岩TOC值为4.79%,Ro为0.3%~0.4%,属于好—较好烃源岩,推测洼陷中心厚度更大,质量更优。陈家断裂带中北部下盘发育断鼻构造,具备陈家洼陷和台安洼陷双源供烃的特点,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物理模拟 油气成 走滑压扭 压扭背冲 双源供烃 断鼻构造 古近系 陈家断裂带 辽河坳陷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走滑断裂带储层流体来源与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为例
8
作者 薛一帆 文志刚 +5 位作者 黄亚浩 张银涛 乔占峰 张天付 李梦勤 王彭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9,共11页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 以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部储层孔洞缝充填脉体为研究对象,基于脉体的岩相学特征、微区稀土元素和Sr(锶)同位素、油包裹体荧光光谱、显微热力学和碳酸盐岩U-Pb同位素定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发育2期方解石脉体,脉体来源于中下奥陶统海源地层水,未见氧化性流体侵入,表明深层—超深层油气晚期具有良好的封闭性。通过包裹体测温投点埋藏史结合碳酸盐岩低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北部走滑断裂带深层奥陶系存在3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对应于距今(459±7.2)Ma(加里东中期)、(348±18)Ma(海西早期)和268Ma(海西晚期),富满油田北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关键期为海西早期,且油气充注与断裂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油气成 流体包裹体 U-PB同位素定年 流体演化
下载PDF
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油气成藏期次与油气潜力新认知
9
作者 王纪煊 李世临 +5 位作者 胡忠贵 胡九珍 黄宇飞 方少林 王飞扬 张若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869-8878,共10页
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地区寒武系油气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高台组钻井勘探并未取得较大进展。为分析寒武系高台组流体包裹体特征,明确川东地区高台组油气运移史和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通过采取镜下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间... 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地区寒武系油气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高台组钻井勘探并未取得较大进展。为分析寒武系高台组流体包裹体特征,明确川东地区高台组油气运移史和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通过采取镜下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间接投影定年法,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油气成藏时期与油气潜力。结果表明:寒武系高台组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为裂缝充填方解石和溶孔充填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为117.8~205.1℃;充注期次主要包括生烃初期充注期、生油高峰充注期和原油裂解充注期,形成了先低后高的三期“幕式”油气充注模式;三期流体活动分别对应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和中侏罗世。综合构造等条件分析认为,川东地区寒武系高台组天然气有利于向盐间白云岩储层运聚成藏,将是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高台组 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成
下载PDF
绵阳-长宁“侵蚀槽”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10
作者 李春阳 李书兵 +2 位作者 冯晓明 闫亮 王东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281-283,共3页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侵蚀槽”对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基于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进一步明确了绵阳-长宁“侵蚀槽”具有“北深南浅、南北分段、向南北开口”的平面展布特征和类似于现代侵蚀地貌的剖... 四川盆地绵阳-长宁“侵蚀槽”对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天然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基于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进一步明确了绵阳-长宁“侵蚀槽”具有“北深南浅、南北分段、向南北开口”的平面展布特征和类似于现代侵蚀地貌的剖面特征。绵阳-长宁“侵蚀槽”可分为灯二段和灯四段两期“槽盆”,充填了较为完整的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麦地坪组~筇竹寺组三段表现为超覆充填沉积,筇竹寺组四段表现为广覆式填平补齐沉积。对比研究表明绵阳-长宁“侵蚀槽”明显控制了优质烃源岩、规模优质储层和气藏的分布,“侵蚀槽”内部和两侧具备“上生下储”和“旁生侧储”的成藏配置关系,阆中、资阳和知新场地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阳-长宁“侵蚀槽” 发育特征 油气成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适用于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家旭 郭小文 +3 位作者 刘国全 朱华汇 邹磊落 张绍辉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32-139,共8页
我国多旋回叠合盆地在多期构造运动的背景下具备多期生烃、多期充注、多期成藏和改造的特征,厘定不同期次油气的成藏时间一直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综述国内外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不同油... 我国多旋回叠合盆地在多期构造运动的背景下具备多期生烃、多期充注、多期成藏和改造的特征,厘定不同期次油气的成藏时间一直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综述国内外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不同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经历了从早期传统的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到现今油气成藏同位素测年法的发展,实现了定性或半定量向定量研究的重要转变,其中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法可以精确厘定多旋回叠合盆地中不同期次油气的成藏时间,将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里程碑。据此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油气成藏年代学方法相互补充、印证,进而得到全面的油气成藏年代信息,将成为现代油气成藏年代学在多旋回叠合盆地应用发展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年代学 多旋回叠合盆地 同位素测年 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XJ-A构造古近系储层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进 马永坤 +4 位作者 贾培蒙 史玉玲 邱欣卫 牛胜利 梁浩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402,共11页
西江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珠一坳陷西南部,与紧邻的惠州凹陷相比,其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近期的研究揭示,西江凹陷古近系恩平组和文昌组也具有足够的生排烃与勘探开发潜力。为了明确西江凹陷古近系储层条件对油气成藏... 西江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珠一坳陷西南部,与紧邻的惠州凹陷相比,其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研究工作较为薄弱。近期的研究揭示,西江凹陷古近系恩平组和文昌组也具有足够的生排烃与勘探开发潜力。为了明确西江凹陷古近系储层条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本文选择位于西江主洼的XJ-A构造,利用储层物性、沉积相、薄片鉴定及包裹体测试资料等,对研究区的储层宏观条件和微观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XJ-A构造古近系沉积相以滨浅湖、中深湖和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其中恩平组发育了大套以滨浅湖相为主的泥岩,文昌组则以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砂岩为主,形成了“恩平富泥、文昌富砂”的特点;恩平组砂岩多为长石、石英类砂岩,而文昌组以长石类砂岩为主;恩平组砂岩孔隙度集中在5%~15%,而文昌组砂岩分布于10%~15%,它们的渗透率集中分布在(1~10)×10-3μm 2范围内,均属于低/特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自生矿物沉淀、溶蚀、交代和充填作用。结合该地区砂岩储层捕获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中蒙脱石质量分数等,综合判断XJ-A构造的砂岩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 2期。综合分析表明,XJ-A构造古近系发育有良好的储层条件,同时古近系砂体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效的横向运移通道,并且可以与研究区断裂相配合输导油气,为油气在斜坡带圈闭内聚集成藏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岩作用 油气成 古近系 西江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平湖组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锋 蒋一鸣 +4 位作者 李宁 郭小波 马剑 张武 熊志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1-246,共16页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东海陆架盆地勘探开发新领域,受储层差异致密化影响,油气成藏机理复杂。为了厘清西次凹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所含油... 西湖凹陷西次凹古近系花港组和平湖组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东海陆架盆地勘探开发新领域,受储层差异致密化影响,油气成藏机理复杂。为了厘清西次凹深层油气成藏过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包裹体所含油气地球化学等实验分析,结合构造演化、地层埋藏史、热史等,开展了系统的储层特征、油气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花港组深层(>4000 m)和平湖组储层均已致密化,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孔隙类型;花港组和平湖组均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早期含油包裹体较多,晚期以天然气包裹体为主,成藏时间分别为龙井运动期和冲绳运动期,以晚期天然气成藏最为关键。包裹体中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反映生烃母质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低等生物为辅,与平湖组煤系烃源岩特征一致。冲绳运动叠加平湖组生气增压是晚期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动力,此时H10段及以上储层未致密化。根据储层致密化与成藏时序匹配关系可将西次凹M构造深层油气藏类型划分为常规型、先成藏后致密型、先致密后成藏型和边成藏边致密型4种。本文成果可为研究区下一步致密砂岩气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花港组 平湖组 藏期次 油气成藏过程 西湖凹陷西次凹
下载PDF
可视化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S53-2井为例
14
作者 隆辉 曾溅辉 +2 位作者 刘亚洲 杨冀宁 耿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0-1122,共13页
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是研究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油气运移成藏动态化、可视化、定量化研究。但传统二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存在细微现象缺乏、含油性测量难、观察面单一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同... 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是研究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油气运移成藏动态化、可视化、定量化研究。但传统二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存在细微现象缺乏、含油性测量难、观察面单一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同时为了揭示超深层油气成藏特征,研发了一种可视化三维油气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并成功模拟了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S53-2井的成藏过程。明确了超深断控油气藏油气成藏影响因素;揭示了断层和缝网系统在断控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其既作为油气运移通道,也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提出了主断层、缝网及缝网一侧的地堑断层是油气的优势聚集区;建立了“浮力垂向运移、先核部后破碎带、先主干后地堑、缝网输储一体、主次断裂各异”的油气成藏模式。新技术使实验过程更加清晰,实验参数更加准确,实验现象更加立体,可为实验室油气成藏模拟工作提供新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油气 油气成 物理模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河套盆地临河坳陷构造脊成因模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15
作者 常德双 万照飞 +2 位作者 刘冬民 王鹤华 王春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共9页
近年来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勘探取得重要发现,落实了亿吨级的探明储量,但不同构造之间油藏规模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搞清构造脊与油气成藏和富集之间的关系,以区域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分析,研究了构造脊的主要成因模式... 近年来河套盆地临河坳陷勘探取得重要发现,落实了亿吨级的探明储量,但不同构造之间油藏规模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搞清构造脊与油气成藏和富集之间的关系,以区域地质、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演化分析,研究了构造脊的主要成因模式及其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临河坳陷构造脊非常发育,其形成主要与断层活动相关,成因可划分为鼻状脊、断背脊、断块脊和转换脊4种模式;参考其规模又可分为大型构造脊和小型构造脊2类,而小型构造脊往往是发育在大型构造脊背景之上的次级构造脊;构造脊在形成过程中对“运和圈”2个要素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是运和圈耦合的有利载体;在成藏过程中大型构造脊、小型构造脊和生烃灶在空间上相互配置,可形成“源-汇-聚”接力式油气运聚模式;烃源岩提供油源,大型构造脊提供有利汇聚背景,小型构造脊提供油气聚集场所;在与烃源岩配置关系好的大型构造脊之上,小型构造脊越是靠近洼槽,油源条件越充足,油气越为富集。研究成果可为临河坳陷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临河坳陷 构造脊 因模式 油气成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16
作者 郭刚 吴斌 +1 位作者 张晓庆 廖计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过程,目前已发现多个含油气构造,但仍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油气发现,油气勘探未能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基于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断裂特征的精细刻画... 东海陆架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过程,目前已发现多个含油气构造,但仍未取得大规模商业油气发现,油气勘探未能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构造演化特征认识不清。基于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通过断裂特征的精细刻画、平衡剖面恢复、已钻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方法,对丽水-椒江凹陷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丽水-椒江凹陷主要发育3套断裂系统,包括深部断裂系统、浅部断裂系统和贯穿断裂系统,控制了凹陷整体东断西超,内部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凹陷演化共经历4个阶段,包括晚白垩世—古新世断陷期、始新世初期坳陷期、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抬升剥蚀期以及新近纪—第四纪沉降期,不同断裂系统形成于不同演化阶段,并对凹陷结构具有差异控制作用;断陷期发育的灵峰组厚层泥岩阻挡了油气的垂向运移,且深部断裂与浅部断裂在纵向上各自独立,互不连通,油气垂向运移不畅,限制了油气在烃源岩及邻近层位成藏,确定了丽水-椒江凹陷“近源下洼”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丽水-椒江凹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成 丽水-椒江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玉泉构造油气成藏时空匹配关系研究
17
作者 周平 孙鹏 +1 位作者 刘春锋 熊志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以地质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玉泉构造断裂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埋藏史、成岩史、生烃史、油气成藏史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玉泉构造经历了前挤压反转... 以地质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资料,运用平衡剖面、盆地模拟技术,研究玉泉构造断裂演化史、圈闭发育史、埋藏史、成岩史、生烃史、油气成藏史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玉泉构造经历了前挤压反转期、挤压反转早期和挤压反转晚期3个阶段,其中挤压反转早期和晚期为NWW向调节断层和圈闭发育、定型的关键阶段;花港组下段H6—H7自13.0 Ma以来油气持续充注成藏至今,储层物性较差,花港组上段为13.0~11.4 Ma和4.2 Ma至今两期油气充注成藏,且第二期为主要油气成藏期,储层物性较好,龙井组为3.4 Ma至今一期充注成藏,储层物性好。总结出玉泉构造寻找有利勘探目标的关键条件为:以花港组上段为勘探主要目的层,靠近早期发育的NNE油源断层,避开晚期NWW向调节断层,指出玉泉3井区北部、玉泉1井区北部花港组上段以及玉泉3井区NWW向断层上盘龙井组、玉泉1井区龙井组上段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反转 NWW向调节断层 油气成藏史 时空匹配 中央反转构造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方向
18
作者 李宣玥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144-154,共11页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 西湖凹陷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为明确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区带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对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不同区带油气分布特征,总结了油气富集的分布规律以及差异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中南部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早期通源断裂与砂体耦合及晚期保存条件,并根据储盖组合及油气分布规律划分为平湖组、花港组、龙井组3个成藏组合,其中花港组是主要的成藏层系,花港组具备发育岩性体的沉积环境,具有岩性、地层圈闭形成条件;烃源岩持续生烃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源,深层—超深层砂岩储集性能依然保持较好,在3900~3700 m低渗储层广泛发育,有利沉积相带叠合次生溶蚀控制优质储层分布,油气充注与圈闭的形成时间配置关系好。研究结果对于西湖凹陷的持续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 主控因素 藏模式 西湖凹陷 中央背斜带
下载PDF
渭河盆地结构及其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9
作者 陈琦 文军 +1 位作者 高小云 赵宇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内新生界沉积巨厚。近年来,随着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盆地新近系地热水中伴生的水溶天然气开始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露头、钻... 渭河盆地是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内新生界沉积巨厚。近年来,随着对渭河盆地地热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盆地新近系地热水中伴生的水溶天然气开始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响应,对盆地的基底组成和构造格局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前有限的资料,对盆地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当前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油气成 地质条件
下载PDF
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技术划分油气成藏期次———以川中古隆起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例
20
作者 邹鑫洁 肖晖 成良丙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技术,是利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包裹体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以确定包裹体的流体性质、化学成分及形成时代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烃类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包裹体测温的技术手段,对川中古隆起灯影组油气成藏期次进行分析。通过实验检测,观察到灯影组储层中存在3种荧光颜色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橙色、黄绿色和蓝白色,显示了包裹体中充注的油从低成熟度到高成熟度的变化。通过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参数分析,结合埋藏生烃史及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定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研究区灯影组油藏共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Ⅰ期发橙色荧光的低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在志留世—晚泥盆世期间;第Ⅱ期发黄绿色荧光的中等成熟度油的充注时间约为早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第Ⅲ期高成熟度油气的充注时间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间。第Ⅰ期和第Ⅱ期主要为原油充注,第Ⅲ期为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该研究成果与前人根据构造运动以及研究区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的油气成藏期次结论相印证,对川中地区进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荧光 油气成藏期次 震旦系 川中古隆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