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成藏门限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海燕 庞雄奇 姜振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4,共5页
对油气成藏模式和成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概念;建立了油气成藏门限的判别方程。讨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主控因素,包括成藏体系规模、剖面上的源—储—盖层厚度比、源岩层年代或埋深、温压介质条件和构造变动次数等,... 对油气成藏模式和成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概念;建立了油气成藏门限的判别方程。讨论了油气成藏门限的主控因素,包括成藏体系规模、剖面上的源—储—盖层厚度比、源岩层年代或埋深、温压介质条件和构造变动次数等,介绍了油气成藏门限研究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及周缘地区为例,计算了寒武—下奥陶统源岩的生油和生气量。油气成藏门限及聚集效率。计算结果表明,生油、气量分别为1812.407×10~8t和4343.743 ×10^(11)m^3,油、气成藏门限分别为566.503×10~8t和3011.689×10^(11)m^3,油、气聚集效率分别为68.74%和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门限 临界地质条件 机理 判别方程 聚集效率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的划分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福杰 姜振学 庞雄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1-660,共10页
油气成藏体系作为油气评价单元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勘探目标结合更加紧密,油气成藏门限从定量的角度阐述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尤其对于高勘探程度的地区而言,剩余资源的预测更为准确.在对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的基础上,利用... 油气成藏体系作为油气评价单元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勘探目标结合更加紧密,油气成藏门限从定量的角度阐述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尤其对于高勘探程度的地区而言,剩余资源的预测更为准确.在对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对各成藏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所划分的8个成藏体系都进入了成藏门限和资源门限,凹陷总剩余资源量为17.03×108t;其中,成藏体系Ⅷ、Ⅰ的剩余资源最大,分别为4.41×108t、3.10×108t;而成藏体系Ⅵ、Ⅴ最小,分别为0.90×108t、0.22×108t;其余成藏体系介于其间.可知,成藏体系Ⅷ、Ⅰ为最有利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油气体系 油气成藏门限 定量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体系定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姜福杰 姜振学 +1 位作者 田丰华 王显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滨北地区中浅层纵向上可以划分出2套成藏组合,即浅部成藏组合和中部成藏组合;每套成藏组合都可以划分出3个成藏体系,利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对2套成藏组合的各成藏体系的油气成藏门限进行了计算,结合生油量的计算结果,对各成藏体系进行了... 滨北地区中浅层纵向上可以划分出2套成藏组合,即浅部成藏组合和中部成藏组合;每套成藏组合都可以划分出3个成藏体系,利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对2套成藏组合的各成藏体系的油气成藏门限进行了计算,结合生油量的计算结果,对各成藏体系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结论:滨北地区浅、中两套成藏组合的各成藏体系,天然气都没有进入成藏门限,石油只在成藏体系Ⅱ和Ⅲ进入了成藏门限,并有一定的可供聚集油量,其中,浅部组合成藏体系Ⅱ和Ⅲ的可供聚集油量分别为12.66×108t和6.17×108t;中部组合成藏体系Ⅱ和Ⅲ的可供聚集油量分别为5.09×108t和2.72×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滨北地区 油气成藏门限 油气体系 可供聚集烃量 定量评价
下载PDF
隐伏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机制与基本模式 被引量:17
4
作者 庞雄奇 陈冬霞 +2 位作者 姜振学 张俊 李素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隐伏砂岩透镜体聚集油气的主要动力包括砂、泥岩接触面上的毛细管压力差、生烃泥岩与砂体之间的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泥岩内干酪根生成油气产生的体积膨胀力等;聚集油气的阻力主要包括油气进入砂岩体后遇到的毛细管力和油气将水挤出... 隐伏砂岩透镜体聚集油气的主要动力包括砂、泥岩接触面上的毛细管压力差、生烃泥岩与砂体之间的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泥岩内干酪根生成油气产生的体积膨胀力等;聚集油气的阻力主要包括油气进入砂岩体后遇到的毛细管力和油气将水挤出砂岩体外遇到的阻力。聚集油气的动力大于阻力是形成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基本条件。砂岩透镜体成藏受砂体孔渗及国岩含油气饱和度等因素的制约。国岩生成的油气进入到砂岩透镜体内的临界地质条件是围岩中的含油气饱和度超过5%-10%;砂岩体聚集油气的临界地质条件是孔隙度超过10%或渗透率超过1×10^-3~2×10^-3μm^2。地史过程中砂岩透镜体成藏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藏条件准备阶段,此阶段油气没有大量生成,围岩微孔隙中强大的毛细管力是分散油滴运聚的阻力;第二阶段为油气运聚成藏阶段,此阶段油气已大量生成,围岩与砂体之间的毛细管力差是油气通过有机网络不断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第三阶段为油气聚集后的保存阶段,此阶段油气已不再大量生成,围岩与砂体之间的毛细管力差不能克服油气聚集过程中的阻力。根据成藏动力学机制与控油气作用特点可以预测砂体的含油气性大小与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门限 油气动力学 圈闭合油气性预测 隐伏砂岩透镜体
下载PDF
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定量评价 被引量:25
5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9,共7页
渤中凹陷是渤海海域最大的富生烃凹陷,但对其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的勘探进展。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应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对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 渤中凹陷是渤海海域最大的富生烃凹陷,但对其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着油气的勘探进展。以油气成藏体系为评价单元,应用油气成藏门限理论,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对环渤中凹陷油气资源潜力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渤中凹陷上、下油气成藏组合各划分为6个成藏体系,环凹陷总可供聚集油量为60.265×108t,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43.185×108t和17.080×108t,总可供聚集气量为27.03×1011m3,上、下成藏组合分别为17.76×1011m3和9.27×1011m3。其中,石臼坨油气成藏体系(Ⅰ)和渤东油气成藏体系(Ⅱ)可供聚集烃量最大,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 油气体系 油气成藏门限 聚集烃量 资源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